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的截骨矫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后路顶椎楔形截骨术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所致脊柱后凸畸形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28例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患者,伴骨髓损伤者21例,平均伤后32个月,均行顶椎楔形截骨、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固定术,比较手术前后结果.术后随访13~28月,平均16.2月.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后胸腰椎生理弧度良好,后凸Cobb'S角由术前30,3°±3.3°恢复为手术后的7.2°±4.0°(P<0.05),平均矫正角度为27.2°±7.4°,随访无角度丢失;15例CT复查显示手术减压满意;21例术前伴脊髓损伤者手术后Frankel恢复一级以上者为18例(85.7%);所有患者腰背部疼痛均明显减轻.结论 顶椎楔形截骨术是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所致后凸畸形的一种有效方法,具有畸形矫正满意、人路简单、显露充分、脊髓前后方均可有效减压、手术后伤椎稳定且并发症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后路经椎间孔截骨矫形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陈旧性骨折角状后凸畸形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2010年12月20例经后路经椎间孔楔形截骨矫形内固定术治疗的陈旧性胸腰椎骨折角状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测量术前、术后1周、末次随访侧位X线侧位片上的后凸角(K)和畸形角(D).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17个月.后凸角(K)术前平均44°,术后平均10°,末次随访平均11°;畸形角(D)术前平均46°,术后平均14°,末次随访平均15°.均获骨性融合,平均融合时间为4个月.结论 后路经椎间孔楔形截骨矫形内固定术是治疗胸腰段陈旧性骨折角状后凸畸形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唐六一  王跃  胡豇  张耀明 《四川医学》2009,30(12):1868-1869
目的探讨经后路全脊椎截骨术在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侧后凸畸形的应用。方法2007年3月-2009年3月应用经后路全脊椎截骨方法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侧后凸畸形6例。结果术中平均失血2450ml(1100-2900ml);脊柱短缩平均1.3cm(1-1.5cm)。术后随防时间4-18个月,平均9个月。术后后凸角-5-20°,平均11.7°,矫正率67%;侧凸角1-5°,平均2°,矫正率89%。神经功能FrankelE级2例未损害;D级3例改善为E级2例,1例无变化;C级1例改善为D级。植骨愈合。随访无矫正角度丢失。结论后路全脊椎截骨术是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侧后凸畸形的有效方法,具有单一入路创伤小、减压彻底、容易矫形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后路经椎弓根楔形截骨矫形内固定术对陈旧性胸腰段骨折合并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胸腰段陈旧骨折并不同程度后凸畸形患者,采用后路经椎弓根楔形截骨矫形、减压内固定术治疗,对比手术前后后凸角、颌眉角、矢状面平衡的变化以及患者疼痛缓解和神经功能恢复程度。结果术后患者后凸畸形明显矫正,矢状面平衡恢复,无内固定失败;术后随访,患者VAS评分和JO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后路经椎弓跟楔形截骨矫形内固定术是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折合并后凸畸形的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具有满意的短期和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经部分椎弓根终板下楔形截骨治疗陈旧性胸腰段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33例胸腰椎晚期后凸畸形患者,25例有进行性腰背部疼痛、平卧困难,8例伴有不同程度神经损害症状(Frankel分级,C级3例,D级5例);术前Cobb's角25-71°,平均44.6°。手术均采用单纯后路经部分椎弓根终板下楔形截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脊柱,重建脊柱矢状面平衡。结果术后Cobb’s角平均6.1°,P〈0.01,胸腰椎后凸畸形矫正率86.5%,重建脊柱矢状面平衡,神经损害症状恢复(Frankel分级,C、D级,6例神经功能恢复正常,2例C级恢复至D级),外形满意,平均术中出血940ml,输浓缩红细胞2~8u,随访期间无断钉、断棒发生。术后平均随访16个月,平均矫正度数丢失2.1°。结论对于创伤后胸腰段后凸畸形,Cobb’s角〈60。的患者单纯后路经部分椎弓根终板下楔形截骨手术治疗是理想选择,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后路经关节突截骨矫正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所致后凸畸形的效果。方法:对1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后凸畸形采用后路截骨矫正治疗。结果:术前Cobb角12.1°,术后Cobb角平均为2.8°。随访8~26个月(平均14个月),所有病例均无钉棒松动断裂,术后疼痛明显缓解。结论:后路经关节突截骨矫正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所致后凸畸形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陈旧性腰胸椎骨折后凸畸形的手术治疗及效果.方法 2008年6月至2010年1月收治26例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均采用后路经椎间隙截骨矫形内固定术.结果 全部病例均无严重的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患者腰背痛及下肢麻木症状缓解或消失,后凸角度由术前平均32°.矫正到术后11°,随访中未发现矫形角度丢失.结论 对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患者采用后路经椎间隙截骨矫形内固定,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结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椎弓根V型截骨结合内固定在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的矫正中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自2005年7月至2011年3月,我院采取经椎弓根V型截骨结合内固定治疗不同原因所致陈旧性胸腰段脊柱骨折后凸畸形患者共10例,其中强直性脊柱炎伴骨折所致后凸2例,均经椎弓根V型截骨结合内固定治疗.结果 术后获得随访8例,随访时间1个月~3年,平均6个月,矫正角30°~42°,平均35°.所有患者腰背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随访病例截骨融合率100%,1例术后神经症状加重在2年后不全恢复.结论 经椎弓根V型截骨结合内固定是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矫正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具有效果确切可靠、操作相对简单、并发症较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脊柱后路截骨矫形术治疗脊柱后凸畸形的治疗经验。方法:5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平均后凸角度在79.0°,行L1、L3双节段楔形截骨矫形术,5例外伤性或结核性角状后凸脊柱畸形角度小于50.0°者采用单节段楔形截骨闭合矫形术,5例大于50.0°者采用单节段截骨前方垫高、后方闭合矫形术,对这些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患者得到术后平均11个月的随访,于术后6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术前后凸角平均为62.3°,术后后凸角平均为15.5°,平均矫正度数为46.8°,矫正率为75.1%;术后平均身高增加4.4 cm。术前5例神经损害病例,C级1例恢复至D级,C级1例恢复至E级,D级3例恢复至E级;腰背部疼痛不适症状明显减轻。结论:弧形后凸畸形,可通过多椎体楔形截骨增加截骨度数,大角度角状后凸畸形可通过单节段截骨前方垫高、后方闭合矫形术增加矫形度数,后路楔形截骨矫形术是治疗脊柱后凸畸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经椎弓根闭合楔形截骨术矫正胸腰椎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1月~2009年12月,45例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进行经椎弓根闭合楔形截骨矫形术。其中强直性脊柱炎18例,陈旧性胸腰椎骨折15例,胸腰椎结核12例。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内容包括术前、术后Cobb角以及侧位片上C7~S1水平距离,截骨处融合情况,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评分(ODI)的变化。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36个月。平均手术时间为220分钟,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510ml。术前后凸Cobb角平均为50.8°,术后为11.5°,平均矫正角度36.5°,C7~S1水平距离术前平均110.5mm,术后平均为20.8mm。融合率100%。术前患者腰痛VAS评分平均为7.9分,术后2.8分。术前ODI评分平均为62.3分,术后为29.5分。患者主观满意率97%。2例出现术后神经根损伤症状,未经特殊处理均基本恢复正常。2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经缝合、压迫治愈。结论:经椎弓根截骨术矫正胸腰椎后凸畸形有效、安全,应该进行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截骨部位。  相似文献   

11.
陈汉文  李民  高书明  李书奎 《海南医学》2014,(23):3530-3532
目的探讨后路截骨矫形手术治疗陈旧结核性脊柱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3月至2011年12月应用后路截骨矫形手术治疗的29例陈旧性结核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脊柱后凸角度的不同,手术方式也有所不同。对于后凸角度小于70°的患者,行截骨+闭合矫正术;对于后凸角度大于70°的患者,行截骨+双轴旋转矫形+前柱重建。评价指标包括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2年患者的脊柱后凸Cobb角、脊柱矢状位的平衡状况、Frankel分级评定脊髓神经功能、功能障碍指数(ODI)和患者满意指数。结果 29例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2年平均脊柱后凸Cobb角度分别为(95°±32°)、(23°±12°)、(25°±10°),平均脊柱矢状位力线分别为(-18±46)mm、(-6±26)mm、(-5±15)mm,可见患者后凸畸形和脊柱矢状位平衡状况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此外,患者Frankel分级及ODI评分也较术前有明显好转(P〈0.05);患者对治疗的总体满意度为93.1%。结论该手术方法治疗陈旧结核性脊柱后凸畸形取得良好的疗效,矫正效果明显,可以有效改善脊柱矢状位平衡状况,有效改善患者的Frankel分级和ODI评分,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截骨(PSO)长节段固定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PSO长节段固定治疗的65例脊柱创伤后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术中出血量为380~1 850 ml,手术时间90~210 min,术后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均为E级,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和神经功能障碍明显改善。术后2个月及术后2年与术前后凸角和骶骨后上缘与颈7铅垂线的距离(SV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年椎管狭窄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SO长节段固定是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的有效方法,改善后凸畸形重建矢状面的平衡,有效的改善神经功能障碍和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13.
腰椎椎弓根楔形截骨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腰椎椎弓根楔形截骨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至2010年3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骨科共收治32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均行一期后路经腰椎椎弓根楔形截骨矫形内固定术.其中27例患者行单节段椎弓根楔形截骨术,5例患者行双节段椎弓根截骨术.术前及术后随访时拍摄脊柱全长X线片,测量影像学参数,并填写中文版脊柱侧凸研究学会22项(SRS-22)量表进行患者的健康生存质量评价.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为(260±42) min,术中出血平均(1 360±282) mL,平均随访(31±8)个月(24~76个月),均未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及假关节.患者颌眉角、全脊柱后凸角、胸腰段后凸角、腰椎前凸角由术前(65.9±11.6)°、(78.2±15.9)°、(38.9±10.3)°、(14.6±17.3)°分别矫正至术后(11.7±4.7)°、(38.9±10.3)°、(1.3±7.8)°、(26.2±5.6)°;身高和矢状面失平衡距离由术前的(135.4±15.2) cm、(37.2±11.3) cm分别矫正至术后的(166.2±9.6) cm、(12.7±7.7) 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RS-22评分由术前平均(1.8±0.4)改善至术后(4.0±0.6),疗效满意.结论 腰椎椎弓根楔形截骨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安全可靠,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经椎弓根椎体截骨(PSO)与经椎间隙楔形截骨(IWO)对陈旧性胸腰段脊柱后凸畸形患者矢状面平衡重建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6年10月20例行PSO或IWO矫形内固定术的陈旧性胸腰段脊柱后凸畸形患者资料。其中PSO组10例(男3例,女7例),年龄为53~68岁,平均Cobb角(37.20±8.71)°;IWO组10例(男2例,女8例),年龄为49~75岁,平均Cobb角(35.07±9.43)°。所有患者随访时间均在1 a以上。测量患者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矢状面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所有患者的矢状面参数(Cobb角、ODI评分、VAS疼痛评分)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矢状面参数(Cobb角、ODI评分和VAS疼痛评分)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PSO和IWO均能有效重建陈旧性胸腰段脊柱后凸畸形的矢状面形态并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后路多节段顶椎区水平式截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后凸畸形,观察并评价这一手术方法的疗效。方法对14例AS后凸畸形患者[年龄平均33岁;身高(156.64±6.78)cm;矢状面不同节段Cobb角:T5-1283.00°±10.29°,T11~L237.00°±10.51°,L1-514.000±4.85°;后凸Cobb角:T10~L248.60°±15.62°;躯干后凸角(WBKA角):53.30°±11.09°]采用顶椎区多个节段水平式脊柱截骨的方法来矫正后凸畸形。内固定均采用椎弓根螺钉技术。结果术后患者身高平均增长(8.70±2.05)cm(P〈0.01)。矢状面不同节段Cobb角:T5-1243.20°±9.04°,矫正39.80°±4.17°(P〈0.01);T11~L23.80°±1.53°,矫正33.20+4.74°(P〈0.01);L1-5 32.80°±6.81°,矫正18.79°±6.99°(P〈0.01)。后凸Cobb角:T10-L25.60°±1.68°,矫正43.00°±10.09°(P〈0.01)。WBKA角8.30°±3.10°,矫正44.18°+7.17°(P〈0.01)。均无明显神经症状。术后随访0.5~2年,截骨部位在6~12个月时出现椎体间和椎板的骨性融合,外形明显改善,心肺功能好转。结论顶椎区多节段水平式脊柱截骨治疗脊柱后凸畸形疗效良好,同传统的Lt以下椎体楔形截骨比较,有明显的优点,但不适用于椎体前缘有明显骨性融合的患者。  相似文献   

16.
陈旧性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陈旧性胸腰椎骨折的后路手术治疗和临床疗效。方法35例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平均年龄34.5岁。受伤至本次手术时间3个月-12年,平均25个月。患者均有脊髓前方的压迫及后凸畸形,其中10例后凸角〉20°,平均35°(21°-75°),25例后凸角〈20°,平均9°(0°-16°);并存在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以后凸角的大小作为选择手术方式的标准,对后凸角〈20°者的行后路侧前方减压术,对后凸角〉20°者行后路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术。结果随诊9个月-8年,平均12.5个月,74.8%的患者获得了满意的减压。10例行后路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的患者获得满意的后凸畸形矫正,术后后凸角平均10.8°(0°-40°)。63.8%的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全瘫患者的恢复率为17.6%,主要是感觉功能恢复,而不全瘫患者的恢复率为78.8%,感觉和运动功能都有恢复,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并不完全截瘫患者可以根据后凸角大小选择经后路行椎管前方减压术或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术。术后可获得满意的减压效果和后凸畸形纠正,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后路脊柱截骨矫形治疗重度僵硬后凸型脊柱侧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应用后路脊柱截骨矫形治疗重度僵硬后凸型脊柱侧凸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自2005年3月至2006年9月应用后路脊柱截骨矫形治疗重度脊柱僵硬后凸型侧凸11例(平均年龄11.2岁),其中神经纤维瘤病3例,先天性脊柱侧弯5例,脊髓灰质炎1例,特发性脊柱侧凸2例.11例患者的Bending像脊柱活动度均小于25%.平均随访时间1.3年(0.5~2年).结果:术中1节段后柱楔形截骨3例,2节段后柱楔形截骨2例,3节段后柱楔形截骨2例,经椎弓根截骨2例,椎体切除+后柱切除2例.术前后凸畸形平均108°(87°~135°),侧凸畸形平均97°(65°~135°),术后后凸畸形平均矫正至49°(改善率55%),侧凸平均矫正至37°(改善率66%).术后身高平均增加4.7 cm.11例矫形手术无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 结论:应用后路脊柱截骨矫形治疗重度僵硬后凸型脊柱侧凸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骨科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38例,按照患者意愿分为两组,多节段截骨组行多节段楔形截骨,单椎体截骨组行稚弓根V型截骨,术后随诊1~3年,观察所有患者的近期疗效.结果 多节段截骨组平均增高(7.4±1.2)cm,手术时间平均(4.2±0.5)h,术中出血平均(2108±106)mL,明显优于单椎体截骨组;随访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性融合,无一例感染、瘫痪、死亡等.结论 多节段截骨手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经椎弓根V形截骨矫形治疗创伤后胸腰段后凸畸形效果。方法 2006年2月至2010年11月收住的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并后凸畸形患者13例,均采用经椎弓根V形截骨矫形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全部患者后凸畸形矫正率平均为86%,无严重手术并发症。随访时间,平均23个月(5~43个月),13例均骨性融合,3例术后神经功能有改善,腰背部疼痛缓解有显著性改变(P﹤0.01)。结论经椎弓根截骨能够同时达到减压、矫形、融合的目的,对于治疗胸腰段创伤后后凸畸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先天性胸腰段半椎体并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采用经后路松解楔形截骨治疗的安全性和临床初步效果,并探讨其融合固定节段(LIV)的选择。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7月~2011年10月收治的先天性胸腰段半椎体并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10例临床资料,均行经后路松解楔形截骨矫形手术,以触及椎(touched vertebrae,TV)(指站立前后位像上被骶正中线触及的最近端椎体)作为融合固定下端椎。结果本组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松解3.0个椎间隙;手术时间4.5~9.4 h,平均6.3 h;术中出血量680~10 000 mL,平均985 mL;术后侧凸Cobb角6°~32°,平均18.7°,平均矫正率为27.2%;后凸Cobb角-8°~22°,平均8.3°,平均矫正率为88.6%;C7铅垂线与骶正中线距离0.1~2.3 cm,平均0.6 cm,冠状位平衡平均矫正率为78.1%。随访14~35个月,平均23.4个月,末次随访侧凸Cobb角8°~57°,平均29.7°,丢失率为7.3%;后凸Cobb角22°~38°,平均29.9°,丢失率为7.7%。结论经后路松解楔形截骨矫治先天性胸腰段半椎体并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后凸畸形安全有效,选择TV作为LIV可以减少融合节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