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57例肝穿刺结果,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在各型肝炎差异较大,急性肝炎为5(?)g%,慢性迁延性肝炎为48.38%.慢性活动性肝炎93.20%.探讨了肝穿刺的若干问题,如肝穿刺(?)的选择,简化肝穿刺前的准备.深度黄疸者肝穿刺36例,无一例发生胆汁性腹膜炎,小儿肝穿刺20例均获成功.  相似文献   

2.
慢性重症肝炎发病率高,临床经过凶险,预后极差,且病死率高。急性重症肝炎因其特有的超敏免疫状态,经α-胸腺素、短程激素及传统保肝治疗后已取得公认的满意疗效。近年经肝组织穿刺的免疫组化结果证实,临床上的亚急性肝炎大多实为慢性重症病理改变,而实际上一旦明确为慢性重症肝炎,治疗结果极差,故将预防控制慢性重症肝炎倾向做为重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慢性重症肝炎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影响.方法 对35例慢性重症肝炎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全面评估发生肝性脑病存在及潜在的诱因,早期实施预见性的护理干预,并随机抽取常规治疗护理的同病种病例3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其预后.结果 早期护理干预组35例慢性重症肝炎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2例,发生率5.71%;临床治愈31例,治愈率91.4%.对照组35例慢性重症肝炎患者发生肝性脑病12例,发生率34.3%;临床治愈22例,治愈率62.9%.结论 慢性重症肝炎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可消除和减少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减少肝性脑病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肝穿刺病理检查在肝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10年2月~2012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B超定位下行1秒钟肝穿刺诊断并指导治疗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16例不明原因肝损伤的患者进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确诊出药物性肝炎4例,脂肪性肝炎4例,自身免疫性肝炎2例,乙型肝炎2例,急性瘀胆型肝炎,血吸虫性肝病1例,2例通过肝穿刺活组织检查仍未能明确诊断。在20例反复肝功能异常半年以上、ALT<2倍正常上限值(2×ULN)、高病毒载量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有65%肝脏炎症指数≥2级,需要给予抗病毒治疗,且年龄20~40岁者占。结论:肝刺穿活检在诊断肝功能异常病因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明确诊断和确立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肝穿刺病理检查在肝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10年2月~2012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B超定位下行1秒钟肝穿刺诊断并指导治疗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16例不明原因肝损伤的患者进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确诊出药物性肝炎4例,脂肪性肝炎4例,自身免疫性肝炎2例,乙型肝炎2例,急性瘀胆型肝炎,血吸虫性肝病1例,2例通过肝穿刺活组织检查仍未能明确诊断。在20例反复肝功能异常半年以上、ALT<2倍正常上限值(2×ULN)、高病毒载量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有65%肝脏炎症指数≥2级,需要给予抗病毒治疗,且年龄20~40岁者占。结论:肝刺穿活检在诊断肝功能异常病因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明确诊断和确立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重症肝炎的临床诊断分型与病理诊断分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组71例患者临床诊断皆为急性与亚急性重症肝炎符合攻关协作组制订的临床诊断标准,但经肝穿病理活组织检查确诊50例为重症肝炎,正确诊断率为70.42%,有29.58%患者错误诊断。关于临床诊断分型与病理分型,50例中通过病理诊断急性肝坏死8例,亚急性肝坏死42例。而临床诊断分型则急性重症肝炎为18例,亚急性重症肝炎为32例,并探讨了其不一致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正> 本文将我科1984年9月至1985年7月收治的肝炎病病理诊断与临床诊断的关系进行比较,以探讨其临床诊断学方面的规律。一般资料肝穿者中男73例,女18例,年龄:14岁—20岁3例,21—40岁81例,41—65岁7例。肝穿者中活体穿刺74例,临死前及死后立刻肝穿的17例(均为重症肝炎)。经病理诊断确诊为急性轻症肝炎22例,重症肝炎17例,慢性迁延性肝炎23例,慢性活动性肝炎19例,肝硬化6例,其他4例。病理诊断由我校病理科作出。每例标本送检时不附临床诊断名称,穿刺用改良负压吸引细针,所获组织立即固定后送检。  相似文献   

8.
人工肝在妊娠合并重症肝炎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肝在妊娠合并重症肝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11例妊娠合并重症肝炎的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人工肝支持系统行血浆置换治疗,另对20例妊娠合并重症肝炎的患者仅采用内科综合治疗。比较其孕产妇病死率、围产儿病死率、产后出血量等。结果治疗组孕产妇病死率为45.5%,低于对照组65%,围产儿病死率54.5%,低于对照组70%,产后出血量550±71ml,低于对照组1102±116ml。结论人工肝在妊娠合并重症肝炎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用 Menzihini一秒钟快速穿刺法,病检结果:28例 HBsAg 携带者中,22例为慢迁肝,2例慢性活动性肝炎,胃肠道疾病反应1例,不定型3例。急性无黄疸型肝炎32例,病理诊断慢活肝6例,急性肝炎22例,不定型4例。急性黄疸型肝炎19例,病理诊断急性肝炎13例,慢活肝4例,慢活肝伴肝硬化2例。慢迁肝95例,病理诊断慢迁肝75例,慢活肝18例,慢活肝伴肝硬化1例,不定型1例。慢活肝75例,病理诊断慢迁肝1例,慢活肝29例,慢活肝伴肝硬化44例,脂肪肝1例。急性重症肝炎1例病理诊断为慢活肝,亚急性重症肝炎1例,病理诊断为慢活肝伴肝硬化。淤疸型肝炎2例与病理诊断相符。阻塞性黄疸1例,病理诊断为慢活肝。酒精性肝炎2例,病理诊断为间质性肝炎及脂肪肝,肝硬化13  相似文献   

10.
551例肝脏活检病理检查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俊  王松贤 《中原医刊》2003,30(5):19-20
本组551例临床诊断与肝组织活检病理诊断总符合率为74%,其中轻度、中度、重度慢性肝炎、急性肝炎、亚急性重症肝炎、病毒携带者分别为82.6%、38.5%、12.5%、76.9%、50%、14.3%.慢性肝炎中、重度及携带者与各组比较P<0.01,有显著差异性.认为肝穿刺活检操作简便、易行,对及早发现亚临床肝炎、慢性肝炎分度,特别是中、重度及病毒携带者鉴别诊断,完善临床分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脏瞬时弹性成像系统(FS)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纤维化的诊断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本院16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别行FS值检测,受试者同期行肝穿刺活检。以肝活检的不同分级结果为判断界点构建FS的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阳性和阴性结果的临界值(cut-off值),评价FS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纤维化的诊断意义。结果 FS对显著纤维化(S2-S4)、严重纤维化(S3-S4)、早期肝硬化(S4)的AUC值分别为0.81、0.88、0.90,cut-off值分别为7.3、9.7、17.5 KPa;随着肝功能受损程度的加重,胆红素、转氨酶的升高对FS值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Fibroscan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纤维化的诊断分析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对肝硬化、严重纤维化、显著纤维化(S≥2)的诊断价值优于轻度肝纤维化(S2)。  相似文献   

12.
周小林  扈晓宇 《西部医学》2013,(4):544-545,548
目的探讨ALT持续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CHB)的超声诊断与病情评估的准确性,为CHB的正确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超声引导下18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活检的病理结果与超声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84例患者中组织病理学诊断:轻度慢性肝炎65例,中-重度慢性肝炎80例,肝硬化39例。超声诊断正常14例,超声诊断阳性病例为170例,敏感性为92.39%。其中轻度59例,中-重度71例,肝硬化40例。超声正确诊断156例,准确率为84.78%。结论超声声像图在评价慢性乙型肝炎病情的轻重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与肝实质病变的关系。方法:对102例慢性肝炎患者作肝活检,观察肝组织病理分级分期及划分慢性肝炎病理程度,并检测血清TBA、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结果:肝组织炎症轻度(G1-2,S0-2)、中度(G3,S1-3)、重度(G4,S4)的TBA水平(x±s)分别为(16.74±13.34)μmol/L、(72.25±68.49)μmol/L和(186.34±96.18)μmol/L,呈重度〉中度〉轻度状态。轻度组和中度组与重度组比较均为P〈0.01。结论:慢性肝炎血清TBA水平与肝组织炎症程度具有良好正比关系,对判断肝实质病变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析血清学无创肝纤维化检测与肝脏穿刺病理检测在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及各自具有的优势和劣势。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门诊收治的9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本研究的观察对象,分别对患者进行血清学无创肝纤维化检测与肝脏穿刺病理检测,对比两种检测结果。结果所有患者的血清学无创肝纤维化检测指标(PⅢP、Ⅳ-C、HA、LN)与病理分期呈良好的正相关。相关系数显示HA 〉LN〉PⅢP〉Ⅳ-C,提示随着肝纤维化程度加重,肝纤维化检测指标有逐渐升高的趋向,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穿刺病理检测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诊断的“金标准”,但对患者损伤较大。血清学无创肝纤维化检测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够减少穿刺活检的数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性重型肝炎早期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超声诊断技术动态检查32例符合临床诊断标准并经肝穿刺病检证实的急性重型肝炎的临床资料、声像图特点作一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的50例慢性重型肝炎作对照比较。结果急性重型肝炎与慢性重型肝炎首次超声检查在肝脏体积、门脉内径及门脉流速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脾脏和胆囊壁的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若急性重型肝炎存有下列声像图改变,则提示预后不良:(1)肝脏体积缩小;(2)肝实质呈斑块征;(3)肝内管道结构显示模糊;(4)胆囊充盈差、囊壁增厚;(5)腹水;(6)门脉流速减低。结论 动态超声检查对急性重型肝炎的病情监视及预后估测具有实用临床价值,胆囊壁增厚程度可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的临床判定标准前出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穿刺活体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指导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秒钟快速肝穿活检术。对112例乙型肝炎临床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进行分析。结果经病理证实乙型肝炎64例占57.1%,肝癌30例占26.8%,脂肪肝2例占1.8%,捕述性诊断16例占14_3%。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57.1%。结论肝功正常的乙肝病毒携带、慢性乙肝轻、中度、肝硬化(代偿期)、描述性诊断及肝癌之间临床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还存在差异。提示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相结合,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王林  胡容  张鸿  张人风  陈莉  王亚娟  王丽 《四川医学》2010,31(8):1108-1110
目的评估目前临床开展的不同类型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患者的总体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住院的重型肝炎患者507例,其中内科综合治疗124例,人工肝治疗组383例,结果不同类型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患者治疗结束时肝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治疗后72h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治疗后72h黄疸(TB)均存在不同程度反弹(P〈0.05)。不同术式人工肝对不同类型重型肝炎的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存活率远低于急性及亚急性重型肝炎(P〈0.05)。对亚急性及慢性重型肝炎早、中、晚期的远期疗效,早期存活率为88.3%,较中期及晚期高(P〈0.05),晚期疗效最差为37.5%(P〈0.05)。进行人工肝的重型肝炎患者存活率高于未进行人工肝治疗的重型肝炎患者(P〈0.05)。2次及以上人工肝治疗患者存活率高于1次人工肝治疗,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非生物型人工肝对重型肝炎生化指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能提高急性重型肝炎及早期患者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肝功能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的肝组织病理改变特征,并分析血清HBeAg及HBV DNA定量与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选取肝功能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101例,行肝穿刺病理检查,依据血清HBeAg及HBV DNA将患者分组,分别比较HBeAg阳性和阴性组及HBV DNA阳性和阴性组患者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结果:101例肝功能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83.2%(84/101)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病理损害,其中,轻度62例(61.40%),中度11例(10.90%),重度7例(6.93%),肝硬化4例(3.96%)。HBeAg阴性组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级明显重于HBeAg阳性组(P〈0.05或P〈0.01),HBV DNA阴性者肝纤维化分期明显重于HBV DNA阳性者(P〈0.01)。结论:对于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HBeAg及HBV DNA不能很好地反映肝组织的病理改变,应尽早进行肝活检,有利于判断病情和确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肝炎、原发性肝癌、重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PT、APTT、TT、FIB水平,探讨肝病患者的凝血功能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肝硬化23例,原发性肝癌10例,重型肝炎15例,慢性肝炎12例,观察各组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值、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值、凝血酶凝结时间(TT)值、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水平。结果慢性肝炎、肝硬化、重型肝炎及原发性肝癌各组患者的PT、APTT、TT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FIB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随着肝病的加重,慢性肝炎、原发性肝癌、重型肝炎、肝硬化各组患者的PT、APTT、TT均呈逐渐升高趋势,FIB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且原发性肝癌、重型肝炎、肝硬化各组患者的PT、APTT、TT明显高于慢性肝炎组,FIB明显低于慢性肝炎组(P<0.05)。结论凝血功能检测是反映肝脏合成、病变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检测肝病患者的凝血指标,能够预测肝病病情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崔莉  刘丹阳  朱晶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4):122-123
目的 总结86例经肝活检诊断为早期肝硬化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86例病毒性肝炎进行肝穿刺活检后病理诊断为早期肝硬化的病例与临床诊断为乙型肝炎代偿期肝硬化A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病理诊断为早期肝硬化组与临床诊断肝硬化两组间的年龄、病史、症状、体征、谷丙转氨酶、白蛋白(ALB)、胆碱脂酶、凝血酶原活动度、层黏蛋白、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 DNA、透明质酸、血小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肝硬化的临床表现与慢性肝炎不易鉴别,对乙肝病毒学复制水平较高者、HA明显升高的HBsAg携带或慢性乙肝患者或发现PLT下降者、临床其他指标尚无肝硬化诊断依据者,应及早行肝活检,以进一步明确有无肝硬化,及时接受抗病毒治疗(antiviraltreatment),以防止肝功能失代偿,减少HCC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