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住院的肺炎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经常在出血或创伤后发生绿脓杆菌感染,促使病情加重,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为了确定提高肺内特异性抗原分泌IgA(sIgA)滴定是否能够增强对肺炎绿脓杆菌的抵抗作用,我们应用细菌多糖(Aerobacter Levanicum的果聚糖和绿脓杆菌Ⅰ型多糖)加佐剂(霍乱毒素和霍乱毒素β-亚单位)进行口服免疫,能提高特异性-细菌多糖肺分泌抗体滴度。口服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绿脓杆菌内毒素蛋白疫苗对207例绿脓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121例烧伤后绿脓杆菌感染患者中31例治疗后创面细菌培养29例阴转(94%),治疗组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86例非烧伤绿脓杆菌感染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9%,伤口术后感染疗效高达92%。  相似文献   

3.
绿脓杆菌(PA)感染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菌之一,其病死亡率高达80%.1999 年收治1例脑干梗塞,气管切开术后并发Ⅲ°褥疮、绿脓杆菌性肺炎患者,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40d后患者褥疮愈合,痰培养绿脓杆菌阴性,原发病好转出院.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绿脓杆菌肺炎是由条件致病菌——绿脓杆菌感染导致的一种严重肺炎。其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笔者1989年—1992年收治绿脓杆菌肺炎8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绿脓杆菌肺炎8例,男5例,女3例,年龄35—70岁。均为住院病人。8例中继发  相似文献   

5.
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是一种由绿脓杆菌感染引起的极为严重的化脓性角膜溃疡 ,临床主要特点是潜伏期短、发展快、症状重、易穿孔并致盲。因此一旦发现必须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如不能很快控制病情 ,角膜将在1~3天内全部溶解致眼球穿孔 ,我院1999年~2001年共收治9例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患者 ,均治愈 ,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9例共13眼 ,单眼5例 ,双眼4例 ,均为男性 ,年龄26~42岁 ,角膜溃疡面积均>8mm ,3例伴前房积脓。视力光感2例4眼 ,眼前手动4例6眼 ,眼前指数3例3眼。发病至致盲时间…  相似文献   

6.
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的护理体会晋江市医院陈雅琴,苏秀云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系绿脓杆菌直接侵入角膜引起感染所致。本病的主要特点为患眼剧烈疼痛、畏光流泪、视力骤降伴大量黄绿色分泌物。其病情进展快,易发生角膜穿孔,常导致患眼失明。如能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及护理,...  相似文献   

7.
马培奇 《上海医药》2010,31(6):280-280
日前,美国FDA批准了Gilead科学有限公司的氨曲南(aztreonam)吸入液Cayston,用于改善肺有绿脓杆菌感染证据的囊性纤维化患者的呼吸道症状。这是FDA时隔10多年后批准用于囊性纤维化患者治疗的第一个新的吸入用抗绿脓杆菌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小剂量长疗程罗红霉素对下呼吸道绿脓杆菌感染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下呼吸道绿脓杆菌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治疗组(n=30),根据药敏结果两组均选用2种敏感抗生素联合抗绿脓杆菌治疗,疗程3~4周,并治疗基础疾病。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罗红霉素胶囊口服0.15 g,2次/d,疗程6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6个月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变化及6个月后细菌清除率。结果:细菌清除率对照组26.7%(8/30),治疗组71%(20/28),治疗组细菌清除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与对照组相比,6个月小剂量罗红霉素干预可明显提高绿脓杆菌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亚群数量及CD4+/CD8+比值(P<0.05),下调CD8+亚群数量(P<0.05)。结论:小剂量罗红霉素长疗程干预可改善下呼吸道绿脓杆菌感染患者的细胞免疫力,并有利于抗生素对绿脓杆菌的清除。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医院内感染绿脓杆菌型下呼吸道感染耐药性特点,为临床上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208例,培养患者的痰液,分离绿脓杆菌358株,358株绿脓杆菌进行抗生素耐药实验。结果在1208例样本2387株病原菌中,分离出绿脓杆菌358株,总分离率为15.00%。头孢曲松对绿脓杆菌的耐药率最高(91.34%),阿米卡星对绿脓杆菌的耐药率最低(4.19%)。结论该院院内感染绿脓杆菌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耐药形势依旧很严峻,临床医师应慎重选择使用抗生素,院内感染科需切实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加大消毒力度,保证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住院治疗的重度妊娠高血压患者给予浸足Ⅱ号泡脚液护理干预,探讨该护理措施对重度妊娠高血压患者病情的影响程度。方法 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选取重度妊娠高血压患者30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51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浸足Ⅱ号泡脚液护理干预,观察2组血压改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治疗前后都给予连续动态血压监测,研究组24 h收缩压(SBP)峰值、24 h舒张压(DBP)峰值、夜间平均SBP、夜间平均DBP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浸足Ⅱ号泡脚液护理干预能够降低重度妊娠高血压患者血压,对缓解病情有利,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绿脓杆菌对许多化学制剂具有很高的抗药性,其感染的治疗十分困难。择优选用有效药品是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本文旨在探索治疗外伤矫形患者绿脓杆菌感染的最佳方法。绿脓杆菌对十二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利用两次连续培养的320株绿脓杆菌菌株对链霉素等12种抗生素进行了敏感性测定。其结果以敏感性大小为序排列如下:绿脓杆菌对  相似文献   

12.
梁晓  黄祖佑 《云南医药》1998,19(6):425-425
绿脓杆菌是院内感染常见的致病菌,其所致肺炎病情较重,病死率高达50%〔1〕。1993年1月~197年8月我科共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抢救呼吸衰竭患者80例,其中并发绿脓杆菌肺炎19例(2375%)。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9例患者均行气管插管人工通气24...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不同年代老年气管切开患者绿脓杆菌对抗生素耐药.方法对1980年~1990年23例气管切管切开患者痰培养101株绿脓杆菌耐药、1991年~1995年26例气管切开患者痰培养74株绿脓杆菌耐药、1996年~2000年41例气管切开患者痰培养193株绿脓杆菌对抗生素耐药进行比较.结果绿脓杆菌对氨曲南、头孢噻肟钠、环丙沙星、羧噻吩青霉素耐药1996年~2000年与1991年~1995年相比有显著意义增加;对氧哌嗪青霉素、头孢哌酮钠耐药在1991年~1995年曾一度下降,1996年~2000年又开始增加;对庆大霉素耐药逐年增加;对丁胺卡那霉素耐药逐年下降;绿脓杆菌对头孢他啶及亚胺培南耐药多年来一直保持稳定;绿脓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钠、头孢曲松钠、头孢呋辛钠、头孢呋新脂、头孢噻吩、呋喃旦啶、四环素、甲氧苄氨嘧啶耐药保持在85.71%~100%之间.结论老年气管切开患者绿脓杆菌对大多数抗生素耐药有增加趋势,其中氨曲南、头孢噻肟钠、环丙沙星、羧噻吩青霉素、庆大霉素、头孢哌酮钠、氧哌嗪青霉素耐药增加明显;对头孢他啶、亚胺培南耐药多年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4.
<正>绿脓杆菌感染可发生在人体任何部位和组织、常见于烧伤或创伤部位,显著特点是致病力较低但抗药性很强,能引起化脓性病变。也可引起心内膜炎、胃肠炎、脓胸甚至败血症。本文报道1例大面积烧伤后创面溃烂合并绿脓杆菌感染患者,经过积极治疗与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主动免疫是防御烧伤、严重外伤、心脏手术及肾脏移植等患者感染绿脓杆菌的有效方法之一.目前绿脓杆菌菌苗已发展到实验动物研究阶段,并在大多数国家的医院中作了临床免疫学观察.以往文献报道的几种绿脓杆菌菌苗多有弊端.自1975年以来,本文作者试用两种菌苗作实验研究:(1)绿脓菌素免疫原,有PI-1和PI-2两种,系多成份的水溶性抗原,主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长期应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生物膜形成相关的慢性绿脓杆菌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0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绿脓杆菌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其中治疗组是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口服红霉素125mg,3次/天;对照组仅用基础治疗。基础治疗包括:吸氧,允许使用稳定剂量的茶碱、口服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但不允许使用其它大环内酯类药和激素。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3个月治疗结束后观察痰细菌清除率情况:治疗组细菌清除率60%(12/20),对照组20%(4/2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肺功能(FEV1):治疗前(0.69±0.13)L,治疗后(0.83±0.18)L;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治疗前47.6±5.13,治疗后33.8±4.89,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均<0.05)。结论长期应用小剂量红霉素可抑制和破坏绿脓杆菌形成的生物膜,有利于绿脓杆菌的清除,并能改善稳定期COPD合并慢性绿脓杆菌肺部感染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应用妥布霉素消除气管内绿脓杆菌的作用。方法:应用痰培养及血药浓度监测,对静滴及气管内给予妥布霉素的效果进行监测。结果:应用妥布霉素组7d绿脓杆菌检出率2.8%,对照组为52.8%,给药后2h均能达到有效血药浓度2-12μg/ml),但血药浓度及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个体差异较大,未有肝肾毒性反应发生。结论:气管切开患者应用妥布霉素短期内能有效的防治呼吸道绿脓杆菌感染。  相似文献   

18.
淋巴管瘤是淋巴管的良性增生,可为局限性或广泛性发生,直径可自数 mm 到10cm 以上,甚至广泛浸犯整个肢体,多数初生即存在,故属错构瘤。本病较少见,发生在扁桃体者极少,经治1例,报告如下:病例摘要;患者女,22岁。因右侧扁桃体肿物1年于1984年6月1日入院。2年前感觉咽部不适,  相似文献   

19.
绿脓杆菌是患者感染的常见菌。鉴定依据氧化酶阳性、具有生姜味、有色素、溶血、不发酵葡萄糖等。本菌易变异,近年来非色素产生株增加,在患者感染中除绿脓杆菌外其它不发酵葡萄糖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也逐渐增加,因此绿脓杆菌非色素、不发酵葡萄糖株与其它不发酵葡萄糖的革兰氏阴性杆菌难以区别,使鉴定困难。我们利用杆菌肽能使细胞壁通透性增强和鞣酸能使细胞性抗原致敏沉淀蛋白质原理,采用了绿脓杆菌免疫染色试验,能及早为临床提供依据,经试验结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脑外科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要趋势,占前3位的病原菌是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而绿脓杆菌属于铜绿假单胞菌,监测时间:在2008年7月至2011年6月期间通过对脑外科绿脓杆菌感染的目标性监测,结论:此项工作的开展,不仅使我院脑外科绿脓杆菌感染患者得到有效控制,无医院感染爆发,同量也减少了患者的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