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药不良反应报道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江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3):476-477
中药不良反应,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诊断或治疗人的疾病,改善人的生理功能而给以正常剂量中药后所出现的任何有害且非预期的反应。近年来各地广泛发掘利用中草药,进行剂型改革、化学成分提取,开发新品种和新的制剂,因而中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已有逐年增多的趋势,这一现象已为广大临床工作者所注意,纷纷进行案例报道,从而为深入研究中药的临床效用,探索对中药不良反应进行监测的方法和手段,全面开展对中药的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和积累了许多宝贵的信息资料。  相似文献   

2.
动物类中药药源性疾病,系指由于应用动物类中药后引起的疾病或药物不良反应性疾患,导致机体出现病理性损害的临床症状或体征。对此已早有报道,近几年由于种种原因有所增加,今就1993~1997年国内外22篇文献所报道的动物类中药及其制剂的不良反应,按相应系统...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引起重要器官药源性损害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检索1993-2013年中国医院知识总库(CHKD)、万方数据知识平台有关中药注射剂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个案报道。建立指标体系,对相关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检索的文献中有34种中药注射剂发生药源性疾病,涉及699例患者,占总不良反应比例53.98%,其中排名前3位的中药注射剂依次是刺五加注射液、红花注射液和脉络宁注射液。文献中,中药注射剂产生药源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为溶媒选择不合理,配伍浓度过大,用法用量与说明书不符。结论中药注射剂引起重要器官的药源性损害的发生率较高,在临床使用中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内容操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国内(1994-2004)公开报道的有关非处方中成药药源性疾病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方法:按相应系统的非处方中成药诱发的药源性疾病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分析讨论诱发药物、症状表现以及形成非处方中成药药源性疾病的原因.结果:诱发药源性疾病的药物涉及30多个品种,药源性疾病类型以过敏反应的比例占67.2%.结论:非处方中成药也存在不良反应,应引起注意.只要用药得当,非处方中成药的药源性疾病发生率很低,且愈后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国内(1994—2004)公开报道的有关非处方中成药药源性疾病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方法:按相应系统的非处方中成药诱发的药源性疾病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分析讨论诱发药物、症状表现以及形成非处方中成药药源性疾病的原因。结果:诱发药源性疾病的药物涉及30多个品种,药源性疾病类型以过敏反应的比例占67.2%。结论:非处方中成药也存在不良反应,应引起注意。只要用药得当,非处方中成药的药源性疾病发生率很低,且愈后较好。  相似文献   

6.
1993,1994年中药不良反应文献综述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1993,1994年中药不良反应文献综述古云霞(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北京100700)袁惠南(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北京100050)近年来,由中药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或药源性疾病已有逐年增多的趋势,许多反应后果严重,这一现象已引起我国不少医药学者的关注,纷纷呼吁应加强对中药不良反应的监察,并进而开展中药的药物流行病学研究,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对中药进行系统的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是在药品不良反应监察基础上进行的。为此,....  相似文献   

7.
中药及其制剂不良反应的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随着中药及其制剂的广泛应用,有关不良反应的报道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也呈逐渐上升趋势。笔者对1 136例药物不良反应(ADR)病例进行分析,希望能引起社会及医药工作者的关注。 1 资料与方法 通过检索2001年1月~2002年1月《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中国医院药学杂志》、《中国新药与临床药理》、《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等7种医药学期刊,笔者收集了其中所刊登由中药及其制剂引发不良反应的文献报道45篇,共计病例1 136例,进行统计、分类及综合分析。 2 结果(见表1) 3 分析与讨论 3.1 药物制剂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由中药引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发生中药不良反应患者一般资料、药品名称、用法用量、给药途径、主要临床表现等,尤其是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样本量,收集2012年1月~2015年10月淮南市(淮南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提供数据)中药及其制剂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汇总分析。结果:中药及其制剂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共1936例,涉及中药制剂401个品种。其中新的657例,严重的34例。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结论:急需建立中药制剂引起的药源性疾病防御体系,对中药药品不良反应进行系统资料的收集、监测和分析,并通过有效途径及管理措施为临床医生提供合理用药信息及咨询服务,为药品评价部门提供监测信号,保证公众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临床上抗菌药物的应用多数是合理的、规范的,但对应用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临床医师都给予了充分注意,但由于抗菌药临床应用量多、面广,品种多,更新快,与各类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复杂,临床上仍常见由抗菌药引发的不良反应以及药源性疾病。  相似文献   

10.
<正>药物不良反应(ADR)特指药物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不仅包括药物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也包括误用、超剂量应用、错用及应用不合理和药物中毒等情况所引发的疾病,一般呈现反应较严重而且持续时间较长[1]。药源性心血管疾病是药源性疾病中最常见的表现之一,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和研究工作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2]。本研究通过检索近20年中药注射剂药物不良反应的个案报道,分析不同中  相似文献   

11.
中药一向被认为具有毒副作用少、使用安全的特点,但近年来有关中药引起不良反应或药源性疾病的文献报道日趋增多,其中关于心脏毒性方面的报道更是屡见不鲜. 心脏毒性是指在相对小的剂量和相对短的时间内,药物对心脏产生的影响生理功能或损害心肌的药效反应.现分述部分具有心脏毒性中药的生物活性成分,以及心脏毒性临床表现与产生机制.具有心脏毒性的中药大致可以分为以下4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中西药联合应用治疗疾病已成为临床中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但不合理的中西药联合用药,不但影响疗效,而且会产生比单用某一种药物,产生更多的不良反应,导致药源性疾病.方法 将2010年5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共收集不良反应处方病例463例,按年龄、性别,随机分组.其中男性处方病例238例,女性处方病例225例.结果 在临床用药过程中,中西药联用时产生的不良反应,是造成药源性疾病的主要因素.结论 掌握中西药联合应用的配伍禁忌和注意事项,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降低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王菂 《亚太传统医药》2012,(11):213-214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并探讨预防措施,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6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不良反应累及的器官和系统,探讨年龄、性别、给药速度、药物联用等因素的影响。结果: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为主,主要累及皮肤及附件,与高龄或低龄、给药速度过快、药物联用等因素有关,与性别无关。临床应用时应注意详细询问过敏史、控制给药速度、单一用药等预防措施。结论:完善生产工艺,坚持辨证施治,使用前进行过敏试验,注意监测不良反应,避免诱发因素,做到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中药重剂应用历史久远,作为一种临床现象长期存在,而超大剂量应用必然无法避免由此而产生的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也为临床安全用药埋下隐患。笔者从方剂中剂量的比例关系、剂量与药效关系、剂量与产地品种关系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结合中药毒副作用客观存在的事实,中药饮片应用中有关炮制、煎服等的特殊要求,提出中药超大剂量应用有明确的用药特点,是充分考虑临床治疗安全及有效的辩证施治,但中药量效关系中的最低有效量、最佳剂量、中毒量依然是模糊概念,而中药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不容忽视。有关方面应加快对中药量效关系、中药长期毒性、方剂药理及剂量比例关系等方面的研究,以确保中药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浅谈药源性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力  徐彭 《亚太传统医药》2008,4(11):119-121
药源性疾病,又称药物诱发性疾病,是一类由于药物在用于诊断或治疗疾病的同时,其本身又成为致病因素,引起人体功能异常或组织结构损害的疾病。该病由药物不良反应诱发,而每年因药物不良反应住院的病人达250万人次,其中约19.2万人(近7.6%)死亡,危害严重。对药源性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分类以及表现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香菇多糖所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方法,对1994-2015年公开报道的22篇关于香菇多糖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案例报道进行分析。结果香菇多糖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可涉及多种器官,亦可导致全身系统损害。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患者年龄、给药剂量、溶媒等因素有关。结论使用香菇多糖注射液时应注意对特殊人群的监护、严格按照说明书给药、加强用药教育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药原性疾病即指药物引起的疾病或药物反应性疾病,系因药物不良反应而导致在症状和诊断上酷似自然或生理发病的一种机体异常表现,从属于医原洼疾病或异原性疾病的范畴。当前,中草药及其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较显著的效果。但是,中药的毒副作用还未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近年来,由于中药毒副作用导致患者过敏、中毒而死  相似文献   

18.
中药治疗学是联系中医基础理论与中药临床应用的桥梁课程,也是中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其授课目的旨在促进医学生、药学生对中药的正确选择与合理使用,减少中药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探讨本课程的教学方法,提出归纳比较、案例分析、研讨式教学等,进而分析这些教学方法的特点,以期提高中药治疗学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9.
几乎所有的药物都可引起不良反应,只是反应的程度和发生率不同。随着药品种类日益增多,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逐年增加。药物不良反应有时也可引起药源性疾病,除少数人自服药物外,药物不良反应主要由医生给药所引起,所以有些药源性疾病也属医源性疾病。  相似文献   

20.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124例文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文献报道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提供资料。方法:收集国内公开发行的3种药学期刊中有关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病例报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4例药物不良反应涉及21种中药注射剂,其中双黄连注射液(粉针)和葛根素注射液为最,占29.0%和12.9%,中药注射剂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过敏反应。结论:必须提高对中药不射剂不良反应的认识,规范临床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实施对其不良反应的控制、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