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蔡春艳 《亚太传统医药》2014,10(20):131-132
目的:观察分析中药方剂核心药物及配伍规律。方法:根据词频(tf)、逆文档词频(idf)的意义,可制定衡量某种草药及中药方剂效用度ED,利用ED(h,x)代表中药h对某种疾病上的治疗有效程度。对患有疾病X的100例患者进行方剂核心药物试验,利用效用度研究方法挖掘核心药物、药物配伍规律。结果:将肺痿方剂作为研究样本,挖掘42种核心药物、30种药物配伍,综合分析表明42种核心药物治疗肺痿疗效确切,其中26种方剂满足药物配伍关系,治疗肺痿效果明显。结论:临床上治疗疾病X的中药方剂以核心药物使用次数较多,而其它中药方剂使用次数较少,ED值较高。提示ED可衡量中药治疗有效程度,挖掘方剂的核心药物、药物配伍规律对中药方剂研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徐砚通 《中草药》2015,46(4):465-469
方剂配伍作为中药复方的组成原则,是解析中药复方规律性的关键。立足中药复方与生物机体相互作用过程,从中药复方化学、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物效应动力学3方面探讨方剂配伍的现代科学内涵。中药复方化学是解析方剂配伍现代科学内涵的基础,配伍引起的化学变化,包括量变和质变,属方剂配伍的化学内涵;方剂配伍能够改变药物的代谢动力学行为,通过调节药物代谢过程关键环节来影响复方疗效和毒性反应;方剂组成影响配伍疗效,为了研究方剂配伍治疗机制,提出了"疾病病理生理指导的药物靶点组合"方法来研究中药复方化学多成分作用于机体多靶点现象,为理解方剂配伍增效/减毒作用机制和推动中药复方现代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中药方剂数据挖掘系统,直观反映方剂属性及方剂之间的相似度,为方剂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应用爬虫框架和手工录入方式获取一定数量的经典方剂,采用中文分词工具和手工整理方式对方剂信息进行名称、功能、来源、中药组成、剂量、剂量单位、炮制方法、忌宜、主治等属性拆分,构造语料词库,Python3.5环境下采用TF-IDF算法计算方剂间相似度并进行功能主治验证,采用d3.js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经过分词和手工整理得到不同类型方剂7710首,包含药物8957味,构建的中药方剂数据挖掘系统实现了相似度和方剂构成等信息可视化展示。同时,相似度高的方剂在功能主治方面具相似性。结论本研究构建的中药方剂数据挖掘系统可直观展示方剂信息、方剂与药物间的关联关系及方剂之间的相似度。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中医抗病毒经典方剂文献的分析,挖掘其中蕴含的宝贵经验和配伍规律信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客观依据,并为抗病毒中药新药研发提供关键线索和思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在该类研究中,如何高效地分析抗病毒药物使用频数及中药药物间关联规则,是方剂配伍规律研究的一个基础性核心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基于不产生候选项集的FP-growth算法,对经过预处理后的961首传统抗病毒类中药方剂配伍规律信息做探索性研究。研究中,首先利用数据集构建FP树;之后建立频繁项集规则,并提取出FP树中蕴含的关联规则;最后将抗病毒中药方剂按剂型(汤、丸、膏和锭)分别进行频数和关联规则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算法应用研究方面,FP-growth算法性能优良,其在大规模方剂数据集筛查挖掘中具有较强的泛化性和鲁棒性;在传统抗病毒中药方剂配伍规律研究方面,汤剂、丸剂、膏剂和锭剂4种剂型的主要用药与核心药物组合存在明显差异,验证了其按剂型制剂的意义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方剂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中医经验的载体,其配伍规、组方原则是中医药理论的精华。方剂药理研究是现代中医药研究的重点也是难点。由于病因、病机、中药药味及其组合方式的多样性,使得方剂的研究难度很大。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对其加以研究对推进中医药理论现代化、科学化、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运用现代药理学技术对方剂加以研究分析时应注重,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运用现代系统论思想,采用现代科学手段,由简到繁,由宏观到微观,促使药理学与中医理论科学结合,从而全面揭示中药方剂防病治病的理论基础与作用机制。近年来对于方剂药理研究的方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全方研究、拆方研究、同类方剂对比研究、方剂剂型研究、煎服法研究、药代动力学研究。同时将方剂药理研究与生物化学、药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中药血清药物化学、复方代谢组学、基因组学及蛋白质组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有效的推进了方剂学发展。各种研究方法各有其适用范围及优势,但有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中医整体观念、现代技术研究脱离中医理论存在局限性,整体与局部脱节,宏观与微观脱节,体内过程与活性评价脱节等,因此通过对以上实验研究方法加以探讨总结,明确中药方剂现代化研究的思路以期促进方剂研究更加合理有效的与现代科学技术相融合,避免局限性,促进方剂药理研究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方剂中药物量-效-毒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方剂中药物的剂量与方剂效用、毒性关系密切。方剂药物的总量、主药用量、药物间的用量比例变化,不仅可改变方剂药力的大小,而且能改变方剂的功用主治。方剂中药物用量恰当,可“化毒为药”;而用量不当,则“变药为毒”。为使方剂毒性最小化而疗效最大化,应加强中药,特别是方剂量效曲线关系以及量毒关系的研究、开展中药中毒谱研究和中药复方安全性评价研究、注重对临床报道的收集、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系统收集含白头翁中药的方剂,为白头翁的应用及配伍提供参考。方法:用中医传统文献学与现代统计学相结合,建立含白头翁中药的方剂数据库,并利用该数据库分析白头翁中药的用药物点及配伍规律。结果:白头翁大多以口服剂型为主,用量上逐渐减少,常见的配伍药物以清热、止痛、化痰止咳、解毒镇静为主。结论:运用现代统计方法,能较好地将药物归类,并根据这一类药物作用趋势对临床治疗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8.
基于药物代谢组学的中药及方剂中组分间协同增效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药及方剂中多组分间配伍协同作用的特点,提出了利用药物代谢组学解析多组分间协同增效作用的机制的假说,并介绍了作者近期利用药物代谢组学研究方剂及组成药物相互关系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基于药物代谢酶和转运蛋白的中药方剂配伍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药物代谢酶和转运蛋白是决定药物体内过程的关键因素,底物对它们的抑制或诱导作用是药物联合应用时产生药动学相互作用的主要机制。作为复杂化学成分组合体的中药及其有效成分也表现出对药物代谢酶和转运蛋白的抑制或诱导作用,并且中药在配伍应用时也产生了对药效物质体内过程的影响。由此认为,这种作用可能也是中药在按照传统君臣佐使配伍原则组成方剂时发挥增效解毒作用的一个重要机制,在体内直接作用物质层面上研究整合药物代谢酶和转运蛋白活性的方剂配伍规律,对于指导有效组分配伍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文辞学和医理两个方面阐述了方剂的含义,认为从方剂学理论出发,方剂是指两味以上药物有机配伍、确定用量与剂型、针对具体症证而组成的药物群体。进而概述了方剂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提出方剂研究应与中医各学科研究相关联,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方剂的文献理论研究、临床验证和实验室研究,尤其要注意中药学与方剂学各自的研究范畴和交叉点,不可以单味中药的研究来取代方剂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当前中药有效组(成)分配伍研究中的2种模式中药有效组(成)分直接配伍模式和基于方剂药效的中药有效组(成)分配伍模式的研究进展,指出中药有效组(成)分配伍研究模式是当前方剂药效物质和配伍原理研究的一条重要途径,它对于研制成分相对清楚、作用机制明确的创新型中药有效组(成)分配伍复方药物具有重要的意义。指出了当前中药有效组(成)配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加强方剂配伍理论和药理机制对中药有效组(成)分配伍研究的指导、加强从经典有效的方剂中进一步寻找中药有效组分和进一步开展多学科协作,寻找适合中药有效组分配伍研究的模式和方法是发展中药有效组(成)分配伍研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中草药在中国的使用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其疗效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临床验证。方剂配伍是中药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通过合理配伍达到增效减毒的目的,是中药安全、有效使用的主要方法,然而其机制并不明确。因此,采用现代药理研究的技术,对中药配伍减毒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关于中药配伍减毒的机制研究主要包括降低体内毒性药物浓度,改变毒性药物体内药代动力学参数及保护人体各系统功能等方面。作者拟对方剂配伍减毒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中药及其方剂是我国医药的宝贵遗产。研制“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中药新产品是当代医药学者面临的紧迫任务。只有定量的表达了方剂中各化学成分的相互影响和变化 ,才能使中医药走向世界。研究中药复方药物动力学的规律 ,对于促进中药复方临床药学研究的进展、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保证中药复方的内在质量、以及进行新药开发设计、更好发挥中药方剂的疗效 ,都具有重要意义。而中药方剂组方复杂、成分繁多、干扰因素多 ,使中药药动学研究难度颇大。尽管如此 ,随着临床药学在我国日益得到重视 ,中药药动学研究逐渐开展 ,对复方药动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利用现代信息方法计算方剂之间的相似程度,以中药为基本单元,从中药组成、中药组成剂量、中药功效3个层次进行方剂之间的相似程度计算,其中中药组成相似度是利用Jaccard集合相似度比较法计算,中药组成剂量的相似程度及方剂功效的相似度利用夹角余弦比较法计算。从计算方法角度探索方剂之间的相似程度。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糖尿病足外治方剂用药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临床糖尿病足溃疡常用外治方剂进行分析、总结,挖掘临床中药治疗糖尿病足外治法方剂组方规律,以更有效指导临床治疗本病.方法: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针对《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的医学期刊中治疗糖尿病足的外用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糖尿病足外治法方剂的组方规律.结果:通过筛选,收集明确外治法治疗糖尿病足方剂共110首,中药192味.确定药物出现的频次,演化得到核心组合41个,糖尿病足治疗以益气活血,清热解毒为主,并形成新方剂11个.结论:表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可实现对方剂数据录入、管理、查询和分析,可为今后的临床疾病治疗和基础研究提供有效指导,是一个有价值的中医药研究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治疗肺系疾病经典方剂中药物化学成分类别的构成情况及可能的配伍关系,为治疗肺系疾病方剂的临床应用、物质基础研究与组分配伍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作为方剂基本信息来源,筛选治疗肺系疾病经典方剂,进行信息标准化处理,系统检索方剂组成中药化学成分类别构成,应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频数、频繁项集及关联规则,对筛选的方剂组成中药化学成分类别构成及关联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按照筛选标准共筛选100首方剂,其中96%的治疗肺系疾病方剂组成药物含萜类化合物,95%含甾体,94%含生物碱;生物碱类化合物与甾体类化合物、黄酮与萜类化合物关联关系非常强,黄酮、生物碱组合等大部分二类化合物组合与萜类或甾体类化合物关联程度高。结论中药萜类、甾体、黄酮及生物碱类化合物及其组合可能与方剂治疗肺系疾病的物质基础有一定联系,但是尚需进行系统的化学与药效实验研究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中蒙药复方相关拆方研究的进展,以便更好优化复方指导临床组方用药。方法:检索有关中蒙药复方配伍及拆方研究的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结果:目前拆方研究的目的主要有探讨中蒙药方剂配伍规律的内涵,明确方剂中各类药物的有效物质,减毒增效,或精简方剂药物组成等;实验采用的方法以按照方剂中药物功效、性味等进行分类分组的实验法,和以统计原理为指导的拆方研究为主;结论:中药复方的拆方实验研究目前仍较为粗浅,蒙医药的拆方研究才初步展开,拆方研究阐释了复方配伍理论的物质基础及内涵,便于临床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精准加减药物,优化复方药物组成,更好的拓宽中蒙医方剂的临床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8.
方剂配伍理论研究方法及研究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方剂配伍方法有多种,但七情配伍是中药配伍的基本形式,君臣佐使是方剂配伍的主要规则。方剂配伍研究,应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有效成分研究和药理研究相结合;通过拆方研究,确定方中主要药物或活性物质、从复方中寻找有效成分的最佳组合而从整体经过还原研究回归整体。因此,21世纪中药方剂配伍应具有时代的特点,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有效成(组)分配伍应成为当前中药配伍的新模式。中药有效组分或成分配伍是在病证结合、方证相应、理法方药一致的基础上,以中医学理论、系统科学思想和传统中药配伍理论为指导,去除方剂和饮片中无关物质,以组分或成分为表达形式,针对有限适应症,通过多组分、多靶点、以整合调节为基本作用方式、并且能辨病及辨证应用的新中药模式。实现中药有效成(组)分配伍基本方法有:单味药标准组分配伍、不同药物的有效组分配伍、针对病理环节的组分配伍、对病方与对证方的配伍。其主要特点是成分清楚、作用目标明确、质量稳定可控、毒副作用小,与传统中成药具有相似的整体功能。这一中药配伍模式的推广运用, 可为中医对病治疗,提高临床疗效开辟新途径。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9.
"中药止痛方剂数据库"通过方剂信息主库与单味药、名家评说、现代研究3 个辅助数据库的互相关联,对止痛中药方剂信息进行管理,根据检索需求,可显示中药复方、功能主治、组成等信息.数据库的设计从文献纳入标准着手,根据应用目的设计模块,根据方剂配伍规律设计检索策略.该数据库有助于研究人员高效和准确地查找历代古籍所载中药止痛方剂...  相似文献   

20.
组合用药是如今新药研究的一个热点,而中药是组合用药的经典实践。该文针对中药方剂配伍及其组成药物的相关性质进行计算研究,验证并探讨所得结果在指导配伍方面的可行性。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药新药设计课题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0)构建了中药成方制剂的结构化数据库,其中包含4 012组方剂配伍、2 072种药物组分、26种药物属性、381种中医疾病与316种中医证候数据。在此数据集的基础上,该文采用支持向量机(SVM)分析方剂配伍数据,对药物配伍的可行性进行了预测建模;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与聚类分析药物属性在方剂配伍合理性中的影响。计算结果显示,方剂-疾病与方剂-证候2个数据集在线性SVM模型下的功效预测准确率均可达90%左右,这2个数据集在线性SVM预测模型下的宏平均值与微平均值分别为0.92,0.46。并且在经过AHP映射处理后,大部分配伍禁忌组合在聚类冰柱图中与其他用药组合在聚类过程中显示出明显差别。表明采用合适的机器学习算法可以为未来进一步阐述中药组合规律以及建立更加详细的中药-病证预测模型奠定基础,为组合用药提供一定程度上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