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今多数医家认为,仲景《伤寒论》中的小柴胡汤是少阳病的主方。小柴胡汤证就是少阳病,把二者等同起来。个人认为,小柴胡汤证和少阳病在发病,病机,主证、主脉、治疗原则以及应用范围等方面是有区别的。小柴胡汤是治疗太阳病的主方之一,并非是少阳病的主方。具体分析如下。一、小柴胡汤出自太阳篇,是治疗太阳病主方之一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太阳篇中。小柴胡汤证是太阳篇中的主要汤证之一。在太阳篇一百七十八条原文中,小柴胡汤证就有十二条,占全书小柴胡汤证总条文数的三分之二。而在少阳篇中却只有一条。在太阳篇第87、  相似文献   

2.
小柴胡汤临床新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350001)毛小红【关键词】小柴胡汤胁肋闷痛腹痛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由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等组成,主治伤寒少阳证。临床多用于发热病人,但是,笔者在临床上用于其他病证亦获满意疗效,现述...  相似文献   

3.
小柴胡汤治疗胃脘痛151例临床总结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祝建华 《河南中医》1995,15(4):212-213
小柴胡汤治疗胃脘痛151例临床总结祝建华广东省英德市中医院(513000)主题词小柴胡汤/治疗应用,胃脘痛/中医药疗法小柴胡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主治外感风寒,邪在少阳,寒热往来,半表半里之证。但临床上小柴胡汤的应用十分广泛,笔者以此方为主治疗胃脘...  相似文献   

4.
少阳经连结了胆和三焦,位于三阳的半表半里之间,具有气血水火枢转和通道的功能,能够宣通、升发、疏调人体的气血津液。少阳病多为枢机失运,正邪分争,气血水火交郁,寒热虚实,偏颇不定等病理演变。其证候以气机的郁滞和水液的停滞为主要特征。足少阳胆的病变从气机的郁而不畅(小柴胡汤证)到滞而不通(大柴胡汤证),甚而气结(柴胡加芒硝汤证);手少阳三焦的病变则主要是三焦气、水通道的郁滞,表现为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相似文献   

5.
前阴病小柴胡汤治验举隅湖南怀化地区第一人民医院(418000)唐伟其[关键词]小柴胡汤,临床应用,医案小柴胡汤《伤寒论》,具有和解少阳之功.主治伤寒少阳证。其药味虽简,治效尤著,运用甚广,只要脉证合拍,临床各科均能应用。如赵明锐在《经方发挥)称小柴胡...  相似文献   

6.
<正> 【类证鉴别】1.小柴胡汤证:小柴胡汤证与大柴胡汤证,二证均属少阳病范畴,临床上都可出现往来寒热,胸胁苦满,脉弦等少阳病的特征。但其病位有狭广,病势有轻重之分,故有“大”、“小”之称。小柴胡汤证病位仅在少阳,无潮  相似文献   

7.
分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中小柴胡汤证的相关条文看出,小柴胡汤证不能等同于少阳病,小柴胡汤不能简单地视为少阳病主方,半表半里不能理解为小柴胡汤证病位而主要是指在有太阳表证的同时兼有少阳、阳明、太阴、少阴或厥阴病证。  相似文献   

8.
小柴胡汤在日本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柴胡汤在日本的研究与应用甄穗清(广东省人民医院,广州510080)张横柳(广州中医学院伤寒教研室,广州510407)主题词:小柴胡汤/治疗应用小柴胡汤为邪人少阳,枢机不利而设。具有疏利三焦,调达上下,宣通内外,解少阳之郁,疏阳气之结等功效。近十年来...  相似文献   

9.
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柴胡汤是《伤寒论》中和解剂之代表方。经临床实践,笔者认为少阳五大证候中任一证候的出现,都预示着邪入少阳的开始。在临床上应紧紧抓住少阳病的病机特点,适时应用具有和里解表、透邪之功的小柴胡汤。笔者将小柴胡汤广泛应用于临床,使患者受益颇多。  相似文献   

10.
蒿芩清胆汤源于清代名医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由青蒿4.5~6g、竹茹9g、半夏4.5g、(赤)茯苓9g、黄芩4.5~9g、枳壳4.5g、陈皮4.5g、碧玉散9g组成,功用清胆利湿、和胃化痰,主治少阳湿热痰浊证。本方与《伤寒论》小柴胡汤同治邪在少阳之证,但本方系针对少阳热重、湿热痰浊中阻之证,故组方上仅保留了小柴胡汤中的黄芩、半夏、甘草,以青蒿伍黄芩共解少阳胆热:复用温胆汤(以枳壳易枳实、赤苓易茯苓)清热化痰、和胃降逆;碧玉散清利湿热、导邪下行。笔者应用蒿芩清胆汤治疗少阳湿热痰浊所致的内科杂病取效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小柴胡汤和解少阳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柴胡汤“和解少阳”之说,始于成无己氏,尔后众医交口,遂成定论,沿袭至今。唯宋乃光氏于1982年浙江中医杂志第12期中提出“解表和胃”,颇有见地,笔者认为“和胃”虽可称是,但“解表”未敢苟同,本文拟从小柴胡汤“和解少阳”一说,略述管见。笔者认为,小柴胡汤证并非少阳证,小柴胡汤的作用并非“和解少阳”。第一,小柴胡证首见于太阳篇,小柴胡汤见于文中凡十七条。而少阳篇仅占一条,且其余十六条,无一条把柴胡汤证与少阳并提。作为一经病主证,而不提其所病之经,可见小柴胡证并非少阳证。第  相似文献   

12.
陈明 《河南中医》2014,(6):997-999
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大柴胡汤证进行解读:①大柴胡汤证为少阳之实证,也可以看作是小柴胡汤之重证;②大柴胡汤证为六经之郁证,大柴胡汤解郁作用最强;③大柴胡汤为少阳邪热呕利只重证;(多大柴胡汤证为少阳阳明合病证。  相似文献   

13.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是《伤寒论》中使用率较高,应用范围较广的一首经方,而且疗效确实很好,在一些书本中称其功效为“和解少阳,主治少阳半表半里证”。但纵观《伤寒论)条文,其功效绝非主治少阳证一端,在《伤寒论》中.有关小柴胡汤主治的条文共13条,其证治范围极为广泛,涉及少阳证、三阳俱病以少阳为主、土虚木乘之腹痛、  相似文献   

14.
小柴胡汤异病同治临床应用四川省万县市第三人民医院(643000)钟兴惠小柴胡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历代医家常用此方治疗外感风寒,邪在半表半里之少阳证。笔者在数十年的临床实践中应用此方治疗因少阳枢机不畅引起的多种内科疾病,疗效甚佳。现择案于下,供同行...  相似文献   

15.
《伤寒杂病论》原文中关于小柴胡汤的记载共15条条文,专门提到少阳病用小柴胡汤的仅有第266条,而在太阳病篇出现失治误治的时候应用小柴胡汤是十分广泛的,并且在阳明病出现柴胡证而未成腑实热结可用小柴胡汤条畅气机;厥阴病末疾病传至半表半里,出现"呕而发热"者,亦可用小柴胡汤和解透热,降逆止呕;还可用于妇人中风热入血室证以及黄疸腹痛呕吐等证。故而小柴胡汤非但专为少阳病专设,即使证在少阳,当有"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等"柴胡证"时亦可用小柴胡汤。胸胁气机不利,三焦气化失司,邪在半表半里而见阳证者皆可依证而用之,当合仲景之本义。  相似文献   

16.
小柴胡汤在发热急证中的应用浙江省新昌县新康医院(31250)何承涛关键词发热,小柴胡汤小柴胡汤是《伤寒论》少阳病的主方,由柴胡、黄苓、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组成,为和解表里、扶正达邪之剂。临床广泛运用于外感内伤杂病。今就其在外感发热急证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柴胡证与少阳病异同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胡证与少阳病异同探微山东中医学院李心机(250014)《伤寒论》中,少阳病与柴胡证的关系,学术界多有不同看法。在《伤寒论》中,有关小柴胡汤应用的若干条文,少阳病篇仅列有一条,即266条,"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  相似文献   

18.
宋哲娥 《光明中医》1998,13(4):16-17
小柴胡汤加减运用浅识宋哲娥陕西省延安大学医院(716000)关键词:小柴胡汤/治疗应用小柴胡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由柴胡、黄芩、人参、甘草、生姜、大枣组成,属和解之剂,是治少阳病的主方。临床选用经方,贵在审机识证,苟方证相符,多能默收捷效;而病机...  相似文献   

19.
作为少阳病主方的小柴胡汤,在《伤寒论》少阳病篇中却只有两条条文,而在太阳病中条文最多,阳明病篇中次之。从条文解析可以看出,小柴胡汤证常表现为里证或外证,易与其他方证相混淆;仲景使用小柴胡汤并非为和解少阳而设;小柴胡汤在太阳病篇可用于解外发汗,主要解除伤寒证或中风证;外证(伤寒证或中风证)与太阳表证不是同等概念,不可混淆;小柴胡汤脉象不典型,并非传统认识的脉弦细,可见浮、沉、细、紧、实、涩等脉象;小柴胡汤证的发作有时是因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血结"表现为半在里半在外,故而导致小柴胡汤证常可表现为外证,让世人误以为小柴胡汤可解表,小柴胡汤证亦可表现为里证,让世人不识柴胡证而下之。  相似文献   

20.
经腑证是后世医家根据《伤寒论》三阳病篇相关内容,总结归纳出的三阳病经腑辨证规律。由于少阳位处半表半里及其主枢的职责,少阳病常兼变他经病证,病情复杂,难以明确病位,故其经腑证难有定论。我们认为少阳病常表现为经腑同病。其经证病机为少阳枢机不利、胆经郁而化火,治以小柴胡汤;其腑证包括少阳之邪初入胆腑的小柴胡汤证,三焦水饮内停导致的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病在少阳、旁溢三阳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和病在少阳兼有阳明里热的大柴胡汤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