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错误文化分享理论进行护理师资培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错误文化分享理论培训,提高护理人员主动呈报护理差错的态度及意愿.方法 对120名护士采用三段式培训法,即学习错误文化分享相关理论知识阶段、分析讨论阶段、组织与策划能力培训阶段,培训内容包括相关理论知识讲授、分组讨论和分析、专职教师指导下的情景演练等.调查培训前后护理人员错误文化分享相关理论知识、主动呈报护理错误事件的态度和意愿.结果 培训前后护理人员错误文化分享理论知识、主动呈报护理错误事件的态度和意愿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错误文化分享培训可提高护理人员主动呈报护理错误的态度和意愿.  相似文献   

2.
护理不良事件无惩罚原则管理效果探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提高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率和护理的安全性。方法成立护理安全管理委员会,界定护理不良事件和无惩罚原则,实施呈报、处理、评价、反馈与总结管理流程,奖惩结合推进无惩罚原则的实施。1年后评价效果。结果护理不良事件主动呈报率显著升高,可避免率显著下降(P0.05,P0.01),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无惩罚原则的实施有利于护理不良事件的暴露和正确处理,提高患者的安全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率和护理的安全性。方法成立护理安全管理委员会,界定护理不良事件和无惩罚原则,实施呈报、处理、评价、反馈与总结管理流程,奖惩结合推进无惩罚原则的实施。1年后评价效果。结果护理不良事件主动呈报率显著升高,可避免率显著下降(P〈0.05,P〈0.01),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无惩罚原则的实施有利于护理不良事件的暴露和正确处理,提高患者的安全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升护理人员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CP)的认知,促进ACP的顺利实施。方法基于Comskil沟通模式和ACP理论模型及系统文献回顾,制订ACP相关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并借助"杏林晚语"视频、ACP知识教育册子、我的晚期生活册子等对110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ACP沟通培训。于培训前后评估护理人员的ACP认知、态度及自我效能。结果培训后护理人员对ACP认知正确率均有所提高,且培训后ACP沟通内容和实现治疗意愿被尊重2个条目的正确率显著提高(P0.05,P0.01)。护理人员对ACP态度中2个条目得分培训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自我效能有6个条目得分培训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对护理人员进行ACP沟通培训在一定程度可提升其对ACP的认知,促进ACP态度的正向改变,有利于推进临床护理中ACP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基于失效模型与效应分析的给药错误预警项目在护士长总值班质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给药错误进行根因分析,借鉴失效模型与效应分析,形成给药错误相关护理缺陷的红色预警和黄色预警并纳入护士长总值班重点督查内容,比较实施前后预警条目触发次数,预警条目的风险系数以及给药错误不良事件的情况。结果 实施后,红黄预警触发次数显著高于实施前,5个预警条目的发生频次、3个条目探测度、7个条目风险系数显著减少(P<0.05,P<0.01),给药错误发生频次下降。结论 给药错误相关护理缺陷红黄预警应用于护士长总值班中,能有效提高护士长总值班质控精准度,促进用药安全措施落实。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主动报告不良事件的现状及其相关因素,为采取针对性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57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护理人员主动报告不良事件的情况、相关因素及影响程度等。结果 92.2%的护士表示会主动上报自身护理不良事件;"错误发生,但没有对患者造成伤害"的不良事件,59.1%护士会主动报告。不同职称、工龄护士对护理不良事件的认知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担心受到批评、处罚"、"担心受到患者投诉"、"担心个人能力受到质疑"是影响护士主动上报不良事件的主要因素。结论医院需建立网络化、非惩罚的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强化对低年资护士的相关培训,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对于护理人员和患者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100名护理人员和200例病人,在院里进行人性化护理管理方式前后,分别对护理人员及患者实施无记名的问卷调查,对患者的200份调查的内容有患者对护理技能态度,对护理态度的态度以及医疗环境的态度;时护理人员的100份调查内容有对工作环境态度,同事关系等,然后收集所有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人性化护理的方式后,患者和护理人员的态度前后变化很大,患者对于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有原来的50%左右上升到了90%以上,并且患者的心情都普遍转向良好,前后的差异非常显著(P<0.001);护理人员的技能掌握提升了32%,同事关系也更加和谐,护理纠纷案降到了1%,减少了17件,护理积极性上升到94%,提高了30%,对工作环境的满意度也上升了29%.结论: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值得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关键事件分析法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护理人员辨别、处理风险的能力。方法收集近5年来发生在国内外及本科室的典型不良事件,由护士长和安全质控小组成员进行筛选,确定本科室的关键事件,制定关键事件专题培训计划,每个季度选择一个关键事件主题,采用头脑风暴法各抒己见,找出科室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结果护理人员接受安全培训后,降低了科室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安全质量有较大的提高(P0.05,P0.01),护士主动上报安全隐患的事例增加。结论关键事件分析法能降低手术室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手术患者安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综合性医院护理人员对患者自杀的态度,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湖北省10所综合性医院的980名护理人员,采用综合性医院护理人员对患者自杀态度问卷进行调查。 结果 共112名(11.4%)护理人员对患者自杀的态度总体上为理解或宽容,864名(88.2%)为中立或矛盾,4名(0.4%)持反对或排斥态度。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院等级、通过媒体网络途径获取自杀预防相关知识、个人月收入、是否经历患者自杀事件、工作科室是影响护理人员对患者自杀态度的主要因素(均P<0.05)。 结论 综合性医院护理人员对患者自杀的态度总体上为中立或矛盾。需加强护理人员对住院患者自杀预防的培训,引导护士树立理性的生命价值观和自杀态度,切实履行好维护患者生命安全的“守门人”角色,以预防住院患者自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开设康复护理学课程在改变护生对残疾者态度中的作用。方法对185名本科护生在第8学期开设康复护理学,共36学时,其中理论22学时,实训6学时,见习8学时;采用案例分析法、实例法进行教学。在康复护理学习前后以不记名形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习康复护理前后护生对残疾者态度和为残疾者服务的意愿有显著改变(均P〈0.01)。结论康复护理教学可改善护生对残疾者态度,提高护生为残疾者服务的意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ICU护士肠内营养的知识、信念及行为,降低ICU肠内营养患者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方法选择青岛市12所医院的690名ICU护理人员为对象,进行肠内营养相关知识培训,培训方式包括理论授课、在线授课、角色扮演、情景再现式教学、教学查房以及实践操作。培训前及培训后使用自行设计的肠内营养知信行问卷对培训对象进行调查,同时比较培训前后患者的肠内营养不耐受发生率。结果培训后护理人员肠内营养理论知识、态度信念、行为能力显著高于培训前,ICU肠内营养患者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显著低于培训前(均P0.01)。结论多模式培训有利于提高ICU护理人员肠内营养理论知识、态度信念及行为能力,降低ICU肠内营养患者喂养不耐受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叙事护理培训课程对院校护理教师和临床护理人员的适用性及实施效果。方法基于前期课程及学员反馈,设计叙事护理培训课程,并对院校护理教师和临床护理人员38人实施该课程,叙事护理培训课程包括师资队伍、学习目标、内容结构、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考核方法6个基本组成部分。培训前后使用叙事护理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问卷、医护人员医学叙事能力量表、中文修订版关怀能力量表调查学员叙事护理相关知识与能力变化,培训后调查学员对课程的评价。结果培训后学员的叙事护理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叙事能力各维度得分,以及关怀能力认知和耐心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培训前(均P0.01)。超过90%的学员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授课计划、编写讲义表示满意,全体学员认为经过培训后收获大。结论叙事护理培训课程以患者疾病故事为载体,能够帮助院校护理教师和临床护理人员实现专业提高及个人成长,具有较好的普适性及推广性。  相似文献   

13.
临床助理护士的管理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 规范助理护士的临床使用和管理。方法 对助理护士实施试用期和聘用期职责培训考核管理。结果 招聘助理护士在保证护理质量的同时,缓解了临床一线护理人员人力不足和人力成本的矛盾;培训后助理护士自身素质提高,理论和操作成绩签约前后差异明显(P<0.05)。结论 应用助理护士有利于激发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整体护理的质量,有效地解决护理人员不足问题,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培养涉外护理单元护士的多元文化护理能力的内容及方法。方法对53名涉外护理人员从人文素养、综合素质和对外协作能力三方面进行多元文化护理能力培训。培训前后对护士多元文化的认知、护理操作技能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培训后护士对多元文化护理的认知水平、护理操作技能的考核合格率及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对涉外护理单元护士开展多元文化培训能有效提高其综合能力。以满足来自不同文化背景患者的护理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5.
涉外护理单元护士多元文化护理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培养涉外护理单元护士的多元文化护理能力的内容及方法.方法 对53名涉外护理人员从人文素养、综合素质和对外协作能力三方面进行多元文化护理能力培训.培训前后对护士多元文化的认知、护理操作技能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培训后护士对多元文化护理的认知水平、护理操作技能的考核合格率及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 对涉外护理单元护士开展多元文化培训能有效提高其综合能力,以满足来自不同文化背景患者的护理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6.
临床护理安全工作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护理安全工作现状,为开展护理安全管理和培训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安全工作调查问卷对医院184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3种职务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工作态度认同率68.2%~100%,3种职务护理人员认同率均低于50%的条目为"护理安全工作分工明确"和"外界或社会支持系统的支持",多数护理人员认为护理安全培训缺乏针对性,对护理安全培训需求率达87.5%~92.4%.结论 目前临床护理安全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分工不明确、缺乏外部支持系统,护理安全培训针对性不强.需通过建立健全护理安全管理监控网络,构建安全文化,加强针对性培训不断改进护理安全工作现状.  相似文献   

17.
栾伟  王璐  钱萍 《护理学杂志》2009,24(7):64-66
目的了解护理安全工作现状,为开展护理安全管理和培训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安全工作调查问卷对医院184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3种职务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工作态度认同率68.2%~100%,3种职务护理人员认同率均低于50%的条目为“护理安全工作分工明确”和“外界或社会支持系统的支持”,多数护理人员认为护理安全培训缺乏针对性,对护理安全培训需求率达87.5%~92.4%。结论目前临床护理安全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分工不明确、缺乏外部支持系统,护理安全培训针对性不强。需通过建立健全护理安全管理监控网络,构建安全文化,加强针对性培训不断改进护理安全工作现状。  相似文献   

18.
护理人员对护理差错处理观点的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对不同护理差错处理方式的态度,为建立"针对性非惩罚性"护理差错管理制度提供依据。方法对10名护理人员进行深度访谈,将获得的资料运用Colaizzi分析法和合众法进行分析、整理,提炼主题。结果提炼出不愿意主动上报护理差错,不赞同惩罚性处理,主张非惩罚性处理3个主题。结论被访谈者不赞同护理差错惩罚性处理,认为建立非惩罚性护理差错管理系统,有望提高护理安全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管道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为患者安全和风险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上报的12起管道护理不良事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2起管道护理不良事件中,自拔管道10起(83.3%),管道滑脱2起(16.7%)。无伤害护理不良事件2起(16.7%),轻度伤害10起(83.3%)。管道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与安全管理不到位、对患者评估不足、护患沟通不足、管道固定不牢或不妥当有关。结论为确保患者安全,应不断强化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完善护理安全相关的管理制度与工作流程,加强核心制度的落实,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20.
李萍  冯蕾 《护理学杂志》2008,23(5):12-14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对业余文化生活的真实需求和感受,为管理层人性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人员对业余文化生活需求问卷对鸟鲁木齐市某三级甲等医院778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人员对业余文化生活需求维度问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其中对以福利形式开展业余文化生活需求得分最高。不同职称、工作年限护理人员对竞技比赛需求,不同年龄、职称、工作年限护理人员对文艺活动及培训学习班需求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多了解基层临床护理人员的真实需求,开展灵活多样的业余文化活动,以达到既能提高护理专业水平,又能避免护理人员发生职业倦怠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