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驻寒区某部冬季训练伤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景平  李建峰 《人民军医》1999,42(8):436-437
为了解驻寒区部队冬季训练伤发生情况,探讨训练致伤因素,提高防护意识,我们于1997年11月15日~1998年2月15日,采用各参训连队分设训练伤登记员的方法,对某部4027名参训官兵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表明,入伍1年以内的新兵训练伤发生率与入伍1年以上者有显著差异,且训练伤科目分布、发生部位及伤情分类均受寒冷环境的影响。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某部参训官兵4027名,其中入伍1年以内的新兵2010名(独生子1428名,占71.0%);入伍1年以上者2017名。年龄17~28岁,平均20岁。均为男性。1.2 方法 各参训连队分设训练伤登记员,登记每天训练伤发生情…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分析武警某部军事训练伤的发生情况、性质、特点及原因,为减少新兵军事训练伤的发生提出科学建议和合理依据.方法 以武警部队某中队为训练伤的研究基地,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系统调研了该中队2014-12至2015-08新兵军事训练伤的损伤特征及原因,提出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 该中队战士急性训练损伤为88.33%,慢性损伤为11.67%;其中轻伤多见,占56.67%;腰部损伤为25.49%,居损伤部位第一位;损伤类型则以软组织损伤最常见,为86.20%;技术因素是导致训练伤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 军事训练伤发生率高,应积极做好有针对性的预防,可以大幅降低军事训练伤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某部1998年新兵训练伤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茂云 《人民军医》1999,42(4):189-189
随着部队军事训练强度的加大和新设科目的增多,部队训练伤已成为影响部队健康的重要因素。为查明陆军部队新兵训练伤发生状况和致伤因素,做好军事训练的卫生保障工作,我们对某部1998年新兵集训期间训练伤情况进行了调查。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参加全训新兵4950人,均为男性;年龄16~21岁,平均19.1岁。训练内容为400m障碍、队列、单双杠、5km越野、投弹、爆破等。1.2 方法 按团级编制进行整群抽样,由参训新兵回顾性填表和查阅营卫生所、团卫生队等医疗单位门诊日志的方法,进行统一登记分析。调查内容为训练伤的分布和致伤因素。2 结 …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新兵训练伤的发生规律,做好军事训练的卫生防护工作。方法 采用问诊及现场调查的方法,对接诊的127例新兵训练伤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损伤类型中以关节扭伤、四肢软组织伤及腰部扭伤为主,占损伤类型的81.1%;400米(m)障碍、器械、5公里(Km)越野是主要的致伤科目,致伤97人,占训练伤总数的76.4%;致伤危险因素以心理不平稳和过度疲劳为主。结论 应循序渐进、科学合理地安排新兵训练,及时消除战士的不稳定情绪,对易致伤的科目、人员及部位等给予重点防护。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了解某部坦克乘员军事训练伤发生情况。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某部坦克乘员1028例军事训练伤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军事训练伤的发生部位、致伤科目等。结果:共发生军事训练伤413例,发生率40.2%。其中因射击训练致伤154例,占37.3%;装填训练致伤132例,占32.0%;蹬车、通信、检修致伤分别为64例、32例和31例,分别占15.5%、7.7%及7.5%。损伤类型以碰伤为主,占95.2%;受伤部位以下肢和腰臀部、上肢和肩背部、头部居前3位;引发训练伤的科目以射击、装填和蹬车训练居前3位。结论:坦克乘员军事训练伤发生率较高,损伤类型以碰伤为主,受伤部位以下肢和腰臀部居多,射击训练引发训练伤最多。  相似文献   

6.
7.
随着部队军事训练强度的加大和新训练科目的增多,部队训练伤已成为部队常见伤病。为做好军事训练的保障工作。我们对某部2004年新兵集训期间训练伤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8.
某装甲步兵进攻性演习伤病发生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装甲步兵在演习不同阶段中伤病发生情况。方法 全部演习过程分为 3个阶段:准备阶段、训练阶段和对抗阶段。所有病例均由随队军医诊断和登记。结果 全部演习过程共发生伤病 371例,其中准备阶段 131例、训练阶段 180例、对抗阶段 60例。训练阶段伤病发生率明显高于准备阶段和对抗阶段 (P<0 005 );农村入伍人员伤病发生率明显高于城市入伍人员 (P<0 005 )。结论 装甲步兵进攻性演习时,训练阶段伤病发生率高,农村入伍人员伤病率高于城市入伍人员。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分析某部国防生军事训练伤的发生与分布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某部2008年度国防生425例与新兵489例,均以相关训练与考核大纲入伍训练阶段的课目内容及标准为依据施训,按照《军事训练伤诊断标准及防治原则》的规定,对采集的训练伤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国防生训练伤总发生率18.1%;新兵训练伤总发生率14.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国防生骨关节损伤、软组织损伤及器官损伤的构成比为19.5%、72.7%和7.8%;新兵为45.8%、48.3%和5.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国防生训练伤发生率较新兵高,应加强训练伤防治知识的普及教育。  相似文献   

10.
寒区某部训练伤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摸清寒区部队训练伤的发生状况和流行病学规律,我们对某部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某全训部队战士为研究对象,均为男性,年龄18~22岁.该部队驻地位于北纬41.2°,气候干燥、多风,11~2月份平均气温-18.6~-20.3 ℃.  相似文献   

11.
军事训练致踝关节损伤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在军事训练中踝关节损伤的原因和预防。方法通过某部队300名战士问卷调查方式,对他们在训练中踝关节损伤的人数,部位,程度,项目等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踝关节损伤占19.3%,损伤部位以外侧韧带受伤为主,发生于越野训练,步伐训练等项目,程度以轻伤为主。结论在踝关节的训练伤中,用力不当是首要因素。科学训练,掌握相关的训练知识和医学知识可以避免和减少踝关节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训练伤的致伤情况。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问卷调查和座谈相结合的方法 ,对 2 0 6名训练伤患者进行调查 ,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  2 0 6名伤员中 ,关节扭伤 63例 ,占 3 0 .6% ;四肢骨折 3 7例 ,占 17.9% ;急性腰扭伤 2 5例 ,占 12 .1% ;腰椎间盘突出 2 1例 ,占 10 .2 % ;神经损伤 15例 ,占 7.3 %。结论 改善训练设施 ,合理安排训练内容 ,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 ,逐项落实 ,才能有效地减少各种训练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高原新兵集训期训练伤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高原地区集训期新兵训练伤的发生情况 ,研究集训期新兵训练伤的防治措施。方法 连续 3年对驻西藏海拔 30 0 0~ 330 0m地区新兵集训期间军事训练损伤情况进行调查 ,对训练伤的发生、分布、损伤发生率、损伤部位、损伤类型、致伤科目、致伤因素等结合高原地区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集训期新兵训练伤发生率较高 ,受伤部位以四肢为主 ,软组织损伤最多。结论 科学训练、合理安排、提高新兵个人素质、改善训练场地设施 ,是减少训练伤发生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士兵训练伤发生情况及其影响 ,确定致伤因素和危险性 ,以提高防治水平和卫勤保障能力。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某部步兵、炮兵和装甲兵共 130 7人 ;并对步兵 5 92人进行抽样调查。结果 某部士兵年度训练伤总发生率为 2 8 39% ;损伤部位分类中步兵最高为骨及关节损伤 (4 1 92 % ) ,其次软组织损伤 (33 33 % ) ;致伤因素危险性前 5位依次为体能状况、训练科目、场地器材、入伍时间和训练强度 ;损伤发生率与因伤缺勤率年度变化基本一致 ,秋冬季节较高。结论 某部训练伤发生情况与全军接近 ,因伤缺勤应引起重视 ,针对致伤因素提出切实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2002年度860名新兵训练伤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部队新训练大纲实施后新兵训练伤的发生情况 ,为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对 2 0 0 2年度 860名新兵的训练伤发生情况进行调查 ,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  2 0 0 2年度新兵训练伤发生率为 1 4.7% ;骨关节损伤发生率最高 ;致伤的主要原因是无序的体能训练 ;农村兵和城市兵的训练伤发生率无差异。结论 新训练大纲的实施减少了训练伤的发生 ,但在部队训练时 ,对其切实理解还存在不足 ,这就要求在预防训练伤时 ,应从多方入手 ,从具体出发 ,只有弄清具体原因 ,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 ,逐项落实 ,才能有效地减少各种训练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健康教育在新兵训练伤中作用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新兵训练伤的预防作用。方法 实验组采用针对训练内容 ,卫生技术人员跟班作业 ,进行正确的健康知识教育 ;历史对照组则无专门的健康知识教育 ,比较两组军事训练伤的发生率 ,病情程度 (指伤后平均住院时间 )等方面的区别。结果 健康教育组发病率为 2 12 % ,对照组为 7 2 5 % ,伤后平均住院时间前者为 2 3 6 7d ,后者为32 0 4d ,最终评残人数前者为 16人 ,后者为 47人。结论 健康教育可使新兵训练伤减少 ,伤情减轻 ,伤残人数减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训练在运动员膝关节损伤后康复中的作用。方法:膝关节损伤游泳运动员18人,均为非手术治疗。在康复训练中强化本体感觉训练,分别于康复前及康复3个月后进行患侧与健侧膝关节位置觉测试和膝关节功能总体评分。结果:康复治疗初期运动员位置觉测试中患膝位置重现平均偏差为(8.03±1.66)°,康复治疗3个月末为(7.65±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侧康复治疗初期为(7.63±1.38)°,康复治疗3个月末为(7.62±1.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治疗初期,患侧平均偏差大于健侧(P<0.01),康复治疗末期,患侧偏差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治疗末期膝关节Lysholm评分和不稳定单项评分较康复治疗初期显著提高(P<0.01)。结论:在康复治疗中强化本体感觉训练能够促进膝关节位置觉以及关节稳定性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不同兵种军事训练伤发生特点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某合成兵种部队各兵种在日常的军事训练中发生的各种训练伤的特点。为有针对性地做好训练伤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设计训练伤调查表,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训练伤发病情况,并进行分类调查统计。结果各兵种由于训练方式、侧重点、强度各不同,所以训练伤各有特点。步兵训练伤以脚部为主,达33.33%,坦克兵训练伤以腰部为主,达16.6%,炮兵训练伤以脚部为主,达14.63%。结论各兵种训练伤各有特点,应该针对不同兵种训练特点分别制订相应的训练伤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观察了大鼠胸主动脉内皮剥脱后血浆和胸主动脉丙二醛(MDA)含量及胸主动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并研究了运动对MDA和SOD的影响。结果发现:动脉损伤组(ABD)动脉和血浆MDA含量明显较假手术组(SO)高(P<0.01),运动组(ABD+EX)动脉和血浆MDA水平较ABD组明显低(p<0.05),ABD+EX组动脉SOD活性较ABD组明显增强,提示运动增强SOD的活性、减少自由基的生成,这可能是运动防治以动脉内皮损伤和平滑肌细胞增殖为主要特点疾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