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局部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多极射频消融(RFA)术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 20例肝癌的DSA表现与CT或MRI检查结果.采用微导管超选择插管栓塞.术后-月复查CT,20例患者病灶的碘油聚集均不良,应用RFA治疗,三个月复查.结果 TACE术后病灶明显缩小.肿瘤仍有活性,行RFA术后三个月复查.肿瘤局部控制率为98.9%.结论 DSA对肿瘤血供丰富.经过多次TACE术治疗.RFA术是肝癌的有效的治疗方法.是TACE术后疗效最佳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中药联合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TACE)后序贯射频消融(RFA)治疗大肝癌的疗效。方法 72例(95个病灶)大肝癌患者(肿瘤直径5.1~14.5 cm),TACE治疗后1周行RFA治疗,24 h CT评价,如有漏空现象,给予RFA 1~2次补充治疗,最后一次RFA治疗后1个月再次行TACE巩固治疗。术后所有患者均服用中药健脾化痰方。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并发症和患者生存时间。结果 RFA后完全缓解36例,部分缓解22例,病变进展14例。并发症7例(9.72%),包括电极片灼伤皮肤2例,气胸3例,腹腔出血2例。大肝癌TACE序贯RFA治疗后6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7.2%(70例)、73.6%(53例)、47.2%(34例)、33.3%(24例)。结论中药联合TACE后序贯RFA是治疗大肝癌的一种有效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3.
12例肝内邻近大血管肿瘤的射频消融治疗报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宽生  黄建生  丁钧  欧霞  董家鸿 《重庆医学》2005,34(11):1681-1682,1684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位于肝内大血管旁肿瘤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通过对12例位于大血管旁行RFA治疗的肝癌患者观察,记录RFA治疗中、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情况,定期进行肝功、CT、AFP的随访观察,了解治疗后的复发、转移和生存情况.结果所有病人均平稳安全完成治疗,普通并发症和一般RFA治疗相似,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彩超及CT复查均未发现临近血管有明显损伤;增强CT复查一次RFA后肿瘤的完全坏死率为91.7%,APF术后全部降低,有1例乳腺癌肝转移病人在射频消融治疗3个月内肝脏其他部位发现新病灶,3~6个月内有1例出现肿瘤局部复发和1例出现其他肝叶转移,1例在1年内出现肿瘤肝脏其他部位转移.结论 RFA治疗位于肝内大血管旁这一特殊部位肿瘤有着较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但其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肝动脉栓塞化学治疗联合射频消融(TACE+RFA)与再次手术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确诊原发性肝癌行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有肝内复发而无肝外转移的患者159例,其中行TACE+RFA治疗者(TACE+RFA组)87例,行再次手术切除治疗者(再手术组)72例,2组患者中均不包括肝功能Child C级患者。TACE+RFA组中最大肿瘤直径为4.5 cm,平均2.1 cm;再手术组中最大肿瘤直径为5.5 cm,平均3.5 cm。结果 TACE+RFA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而再手术组中1例死于术后肝衰竭,8例出现肝功能失代偿。TACE+RFA组和再手术组的1、2、3 a生存率分别为75.8%(66/87)、63.2%(55/87)、51.7%(45/87)和69.4%(50/72)、58.3%(42/72)、47.2%(34/7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患者,TACE+RFA与再次手术切除治疗相比,其疗效及预后相近,但TACE+RFA适应证更宽,术后出现肝衰竭的概率低,术后肝功能损害恢复快。  相似文献   

5.
射频消融术治疗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Fan RF  Chai FL  He GX  Li RZ  Wan WX  Bai MD  Zhu WK  Cao ML  Li HM  Yan SZ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23):1608-1612
目的评价射频消融术(RFA)治疗肝脏海绵状血管瘤(HCH)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探讨射频治疗的最佳途径。方法2001年3月至2004年6月,对68例患者共104个HCH病灶进行了RFA治疗。其中,经皮RFA治疗19例,腹腔镜RFA治疗29例,开腹RFA治疗20例。腹腔镜及开腹RFA治疗中,对7例直径大于7cm的病灶采用Pringle法阻断肝内血流进行治疗。术后采用超声检查及螺旋CT增强扫描评价RFA疗效。结果腹腔镜RFA中,发现2个术前影像学未发现的新病灶,开腹RFA中发现4个新病灶。全部病例均顺利完成RFA治疗。Pringle法阻断肝内血流后,术中平均出血量明显减少(P<0.01),单个病灶平均射频治疗时间明显缩短(P<0.01)。腹腔镜RFA中,15例因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同时行胆囊切除术,2例因病灶累及胆囊床行胆囊切除术,3例行肝囊肿开窗引流术。开腹RFA中,5例因胆囊病变同时行胆囊切除术,1例行肝囊肿部分切除术,3例因胆总管结石行胆总管探查术。29例出现术后发热及血清转氨酶升高,1例出现一过性血尿,未发现与RFA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随访6~36个月,病灶完全坏死率为99%(103/104)。1例经皮RFA治疗后6个月发现边缘残留病灶,再次行经皮RFA治疗。结论RFA治疗HCH安全可行,疗效肯定,并可以根据病灶大小、数量、部位及患者临床状况选择经皮、腹腔镜或开腹进行治疗。阻断肝内血流后进行腹腔镜或开腹RFA治疗可减少出血量,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和射频消融(RFA)及TACE联合RF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可行性、安全性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8年1月期间81例资料完整的原发性肝癌病患者,同期42例行TACE治疗,25例行RFA治疗,联合治疗组14例。三组患者治疗后定期复查甲胎蛋白(AFP)并行CT跟踪随访,观察各组患者术后的AFP浓度下降率,缓解率,6个月、1年、2年生存率。结果:TACE组患者缓解率为52.4%,6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81.6%、62.5%、42.7%;RFA组患者缓解率为68.0%,6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91.9%、85.8%、52.4%;联合治疗组患者缓解率为85.7%,6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90.5%、66.9%;三组患者血清AFP浓度较术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RFA、TACE治疗肝癌可行、安全、有效。初步提示RFA与TACE联合治疗肝癌可行、安全,且疗效优于单纯TACE或RFA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CT引导下射频消融(RFA)序贯治疗膈顶部肝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128例确诊为膈顶部肝癌的患者,均实施TACE后联合CT引导下RFA(CT-RFA),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28例患者经皮肝动脉造影共发现156枚病灶,均行TACE联合CT-RFA。术中并发症包括气胸8例、出血12例,给予对症处理后好转。治疗后1个月影像学复查,肿瘤完全坏死率为89.1%。结论:TACE联合CT-RFA是治疗膈顶部肝癌的有效方法,可有效灭活肿瘤。  相似文献   

8.
CT导向下射频消融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回顾性评价CT导向下射频消融(RFA)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 原发性肝癌患者46例,单个肿瘤直径≤5 cm,总数不超过3个,其中19例患者直接行CT导向下经皮经肝穿刺肝内瘤灶射频消融(RFA组),27例在RFA治疗前1~3周先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 RFA组).结果 TACE RFA组的肿瘤完全毁损率21/27例(77.8%)明显高于单纯RFA组11/19例(57.9%)(P<0.01).TACE RFA组局部复发率为22.2%(6/27),明显低于RFA组的42.1%(8/19)(P<0.01).TACE RFA组和RFA组血清AFP转阴率分别为73.9%和43.8%(P<0.01).术后常见并发症包括发热、疼痛和不同程度肝功能损害,经护肝和对症治疗后多可缓解和恢复.3例患者术后出现肝包膜下出血,经卧床和止血治疗后停止.结论 RFA术前联合TACE治疗可明显提高肿瘤的完全坏死率,获得更为确切的临床疗效,减少术后肿瘤的复发;CT导向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巴塞罗那临床分期系统(BCLC)B期肝癌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RFA)与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4年1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肝胆胰腺外科采用超声引导下RFA(RFA组)治疗或TACE(TACE组)治疗的BCLC B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结果 92例BCLC B期肝癌患者术后随访1~37个月,RFA组35例患者术后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7.9%、53.4%、42.7%,中位生存期为27.3个月;TACE组57例患者术后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8.4%、33.5%、22.4%,中位生存期为12.6个月。RFA组术后中位生存时间高于TACE组(P<0.05)。结论 RFA治疗可能较TACE治疗更能提高BCLC-B期肝癌患者的短期生存疗效。  相似文献   

10.
吕镔  孔冬梅  李雪峰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4):3007-3008,3084
目的: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超声引导下冷循环射频消融(RFA)、高温蒸馏水瘤内注射(PHDT)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2例经临床、病理、血清肿瘤标记物与典型影像学诊断证实的肝癌行综合介入治疗,其中原发性肝癌81例,转移性肝癌31例。先行TACE治疗,术后2~4周行RFA治疗,间隔3~7天再对残余癌灶行PHDT治疗,一周后重复注射至残癌被完全浸润。治疗后通过强化CT、DSA及血清肿瘤标记物测定评价疗效。结果:112例共167个病灶行综合介入治疗,随访6~36个月,肿瘤缓解率95.2%,6个月、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7.5%、46.4%。结论:TACE联合RFA、PHDT治疗肝癌具有明显的协同互补作用,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肝转移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肝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不能行手术切除的肝转移瘤35例,经肝TACE联合RFA治疗,观察近期疗效及6、12、18个月的生存率。结果 35例肝转移瘤共154个病灶行49次肝TACE及42次RFA,病灶的完全坏死率为85.7%(30/35),全部病例6、12、18个月生存率分别为100%、94.3%、88.6%。结论 TACE联合RFA治疗肝转移瘤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李仲文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5):135-136
目的探讨CT导引下的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78例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肝脏肿瘤患者(其中原发性肝癌146例,转移性肝癌28例,肝血管瘤4例)均在CT引导下行RFA治疗。所有患者的肝内病灶最大径均≤5cm,同时所有患者均在RFA治疗前、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行增强CT或MRI,以及检测其免疫指标进行评价疗效。结果所有肝脏恶性肿瘤患者(174例)术后的影像学上均可见病灶局部坏死、气化,1周~12个月复查158例患者未见肿瘤复发征象,16例可见原病灶内及周围有复发征象;同时,AFP、CEA等免疫指标均明显下降。肝脏良性肿瘤的患者术后在影像学上亦均表现局部坏死、气化,同时复查的增强扫描均未再发现病灶区有明显的强化。结论CT导引下的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术对于肝内多病灶、一针无法完成治疗的病灶、病灶位置近膈顶的患者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携带者肾移植术后的监测方案及处理.方法 15 例患者中,6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e-抗原(HBeAg)及核心抗体(HBcAb)阴性,3 例HBsAg、HBeAg及HBcAb阳性,6 例HBsAg、HBeAb及HBcAb阳性.所有患者乙肝病毒DNA(HBV-DNA)均为阴性,术后常规服用免疫抑制剂(CSA+MMF+PRED或FK506+ MMF+PRED)和拉米夫定.并定期行肝、肾功能复查,如检查显示肝功能异常,则复查HBV-DNA.结果 术后随访12~36个月,9 例患者于术后2 周内出现程度不同的肝功能异常,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为主,HBV-DNA 检测呈阴性,经调整免疫抑制剂用量,并给予护肝治疗,患者的肝功能恢复正常.3 例HBsAg、HBeAg、 HBcAb 阳性患者,术后4~6个月出现肝功能异常,复查HBV-DNA阳性,将拉米夫定调整为恩替卡韦,同时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和腺苷蛋氨酸静脉滴注,患者肝功能逐步恢复正常,其HBV-DNA定量于服药后2~3个月转阴.继续给予恩替卡韦口服.1例 HBsAg、HBeAg、HBcAb阳性患者,术后服用拉米夫定4个月,未测HBV-DNA定量,未经医生同意自行停用拉米夫定,于19个月复查时发现转氨酶及胆红素均明显升高,复查HBV-DNA>105拷贝/mL,给予抗病毒、护肝、对症治疗效果欠佳,于20个月时出现黄疸、腹水、肝功能衰竭,终因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乙肝病毒携带者肾移植术后,有部分患者会出现肝功能异常、HBV-DNA转阳,因此应定期监测肝功能及HBV-DNA,如肝功能异常,应正确区分是病毒性肝损害还是药物性肝损害,如HBV-DNA转阳,及时调整抗病毒药同时行护肝治疗.以促进肝功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 集束电极射频毁损(RFA) 门静脉化疗(PVC) 瘤内无水酒精注射(PEIT)方案(4联组)与TACE PEIT方案(2联组)治疗原发性肝癌(HCC)的效果. 方法 4联组37例,经TACE治疗3周后行RFA治疗,2个月后再行PVC PEIT治疗;2联组40例,经TACE治疗3周后行PEIT治疗;2组在各自疗程结束后2个月检查甲胎蛋白(AFP),6个月后复查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CT、AFP及CA-199. 结果 4联组17例及2联组26例的AFP阳性者治疗2个月后AFP下降明显;6个月后2组CT检查比较,4联组瘤体血供明显减少(P<0.05)、肿瘤明显缩小(P<0.05)、1年内AFP及CA-199回升少(P<0.01,P<0.05);4联组1年内复发率低于2联组(P<0.05),2年死亡率低于2联组(P<0.05). 结论 TACE RFA PVC PEIT治疗HCC是一种安全可靠、副作用少的双重介入治疗方案,在杀灭残瘤及减少复发方面好于TACE PEIT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皮射频消融术(RFA)治疗肝脏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15例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肝脏肿瘤患者(原发性肝癌155例,转移性肝癌52例,肝腺瘤1例,肝血管瘤7例)均行在CT引导下的RFA治疗。所有患者的肝内病灶最大径均≤5 cm。同时所有患者均在RFA治疗前,治疗后(1周、1月、3月、6月)行CTA或MR I及免疫指标来评价疗效。[结果]所有肝脏恶性肿瘤患者(207例),术后的影像学上均可见病灶局部坏死、气化,1周至6个月的复查,189例患者未见肿瘤复发征象,18例可见原病灶内及周围有复发征象;同时,AFP、CEA等免疫指标均明显下降。肝脏良性肿瘤的患者,术后在影像学上亦均表现局部坏死、气化,同时复查的增强扫描均未再发现病灶区有明显的强化。[结论]经皮射频消融术在肝脏肿瘤的治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硬化伴肝癌肝移植前等待期经过肿瘤灭活对其移植术后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对19例肝硬化伴肝癌病人14例术前用动脉化疗栓塞(TACE)或射频消融(RFA)进行肿瘤灭活并与同组5同期未行肿瘤灭活者比较其对术后肿瘤复发及生存率的影响。结果本组19例,随访6~61月,18例获无瘤存活,其中术前行RFA的4例病理见肿瘤坏死;10例TACE中有9例肿瘤有坏死,已平均存活18.1月。未行治疗的6例中1例于术后4个月骨转移,带瘤存活12个月后死亡。结论肝硬化伴肝癌在移植术前等待期用TACE或射频消融行肿瘤灭活,对提高肝癌肝移植远期疗效、提高术后生存率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共纳入80例该院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 TACE联合RFA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独给予TACE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于术后3 d、1周、3周观察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和癌胚抗原(CEA)水平的变化,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及肿瘤变化。结果术前两组血清 AFP、CE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术后3 d及1周血清AFP、CEA高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周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周观察组血清 AFP、CEA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肿瘤完全坏死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6个月肿瘤复发率(22.5%)明显低于对照组(45.0%),且生存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8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行 TACE联合 RFA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患者血清 AFP、CEA水平,同时增加肿瘤细胞坏死的程度,有效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延长其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2010年7月收治的72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TACE联合RFA组(30例)、TACE组(42例).TACE联合RFA组行TACE联合RFA治疗,TACE组行单纯TACE治疗.两组治疗结束后通过随访、影像学检查及血液分析进行评价.结果 TACE组患者的肿瘤总缩小率和肿瘤完全坏死率分别为49.8%和23.8%,1、2年生存率分别为69.0%和42.9%.TACE联合RFA组的分别为76.6%、53.4%,86.7%和76.0%,TACE联合RFA组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纯TACE组(P<0.05).结论TACE联合RFA治疗原发性肝癌可以使病灶得到有效控制,减少肿瘤复发,显著提高生存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9.
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中晚期肝癌的近期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彩超引导下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中晚期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中晚期肝癌30例,其中原发性肝癌21例,转移性肝癌9例。肿瘤最大径≤5 cm的12例肝癌患者采用单纯射频消融治疗(RFA),肿瘤最大径>5 cm的18例肝癌患者采用RFA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RFA术后1个月行超声造影或肝脏增强CT、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等以评价疗效。结果:30例患者完全灭活率46.7%(14例),部分灭活率53.3%(16例)。单纯RFA组12例完全灭活率50.0%(6例),部分灭活率50.0%;RFA联合TACE组18例完全灭活率44.4%(8例),部分灭活率55.6%(10例),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15例AFP阳性患者术后AFP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中晚期肝癌近期疗效较好,对于大肝癌宜联合TACE治疗。  相似文献   

20.
金成 《中国医药导报》2013,(35):80-82,85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RFA)在实体肿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2月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1例实体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周围型肺癌3例,原发性肝癌13例,肝癌切除术后复发2例,肝癌介入术后复发2例,肝癌介入术后腹膜后转移癌1例,所有患者均给予CT引导下RFA治疗,观察患者术前、术中血压、脉搏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结果 21例患者术中血压、脉搏及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为90.5%;1例出现呕吐,3例局部疼痛,1例术后出现胸腔积液,1例肝周有少量渗血,经对症治疗后好转;术后10个月复查CT,15例患者肿瘤完全坏死,4例患者肿瘤部分坏死.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RFA治疗实体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