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系统评价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抗生素与肝素封管预防导管相关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检索MEDLIN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CBM、CNKI、万方等数据库,搜集比较抗生素封管和肝素封管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通过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40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其中31篇英文文献,9篇中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抗生素组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低于肝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0.34,95%CI(0.30~0.38),I~2=39%,P0.01]。亚组分析显示,抗生素组置管出口感染率低于肝素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OR=0.83,95%CI(0.67~1.02),I~2=0%,P=0.07];抗生素组患者365日无导管感染存活率高于肝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5.43,95%CI(3.53~8.35),I~2=0%,P0.01];抗生素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肝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MD=1.04,95%CI(0.27~1.82),I~2=100%,P0.01];抗生素组导管内血栓发生率低于肝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0.65,95%CI(0.46~0.90),I~2=32%,P0.05];抗生素组导管感染死亡率低于肝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0.53,95%CI(0.38~0.74),I~2=42%,P0.01]。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使用抗生素封管预防导管相关感染的效果优于纯肝素封管,但尚需对使用抗生素的可行性做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有效治疗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点感染的方法 .方法 将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点感染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在静脉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敏感抗生素粉剂外涂穿刺点局部,对照组采用庆大霉素注射液湿敷穿刺点局部.结果 观察组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敏感抗生素粉剂外涂治疗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点感染疗效显著,且可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观察中心静脉长期、临时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中使用状况,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改善血液透析患者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 000例使用中心静脉长期、临时置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00例为长期双腔导管,1 500例为临时双腔导管,分析中心静脉导管的相关并发症与处理效果.结果 置管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有:误穿动脉11例(0.55%)、皮下血肿6例(0.3%).导管留置并发症有:血流量不足24例(1.2%),导管相关感染23例(1.15%),穿刺部位渗血15例(0.75%),导管意外脱落3例(0.15%).以上并发症均在给予相应的处理后痊愈,未留下相关后遗症.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值得临床重视,提高置管技术,加强导管使用维护,及时处理是防范导管失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我院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导管相关血行感染(CRBSI)相关因素及处理措施的分析,探讨预防和治疗CRBSI的有效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2年1月间46例CRBSI的置管部位、细菌谱、拔管或者抗生素封管联合静脉使用抗生素的疗效.结果 引起46例CRBSI的病原菌,革兰阳性球菌明显多于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茵和表皮葡萄球菌分别占34.78%和28.26%;抗生素封管同时静脉使用抗生素挽救导管治疗的成功率为73.08%.结论 避免CRBSI的关键是做好预防,确诊导管相关血行感染全身情况相对稳定者,病原菌非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真菌时,抗生素封管同时静脉使用抗生素是挽救导管的可行办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相关感染的发病率和高危因素.方法 以历史性队列研究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感染率为18.83/1 000导管日.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使用非隧道导管(non-tenneled catheter,NTC)导致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CRBSI)的危险因素有糖尿病、导管留置时间、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及中性粒细胞计数;NTC外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年龄、糖尿病、中性粒细胞计数及血清白蛋白水平,而导管留置部位和时间都不是外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多因素相关分析表明,使用NTC的患者发生CRBSI的危险因素为糖尿病、导管留置时间和中性粒细胞计数;使用NTC的患者外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是年龄、血清白蛋白水平及中性粒细胞计数.结论 应控制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降低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单纯肝素盐水封管与肝素联合抗生素封管对带cuff的中心静脉导管失功能、感染的影响。 方法选取眉山市彭山区人民医院血液透析科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92例置入带cuff的中心静脉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45 mg/ml肝素钠+10 mg/ml头孢呋辛钠封管,对照组单纯给予45 mg/ml肝素盐水封管;比较两组患者导管感染率、病原菌分布、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及导管使用寿命;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导管使用曲线;采用COX回归方程分析影响导管使用时间的危险因素。 结果(1)实验组与对照组导管感染率分别为2.17%与1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4,P=0.035);(2)导管相关性感染病原菌分布前三位的依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40.0%)、链球菌(30.0%)、肠球菌属(20.0%);(3)血红蛋白水平和感染是影响导管使用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抗生素封管是保护因素(P<0.05);(4)实验组与对照组感染以外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86%(5/46)与为30.43%(14/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73,P=0.020);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导管中位使用时间分别为58(13~72)周和52(9~70)周,实验组的导管失功能发生风险明显低于对照组(HR=0.395,95%CI 0.172~0.965, P=0.048)。 结论应用抗生素与肝素钠联合封管可降低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率,减少并发症,延长使用寿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中心静脉插管相关性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中心静脉插管相关性感染因素进行原困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对我科28例行48次中心静脉导管穿刺患者进行中心静脉导管尖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培养阳性5例,其中表皮葡萄球菌2例,肺炎克雷伯杆菌1例,鲍蔓不动杆菌1例,铅黄球菌1例,白假丝酵母菌1例,感染率10.3%(5/48)。结论留置导管时间过长,忽略插管部位的监测和护理,无菌操作不严格,高渗静脉液等是引起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主要原因,加强基础性疾病的治疗及抗生素技术的应用等可减少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相关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肠瘘患者腔静脉导管感染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肠瘘患者腔静脉导管感染的发生率、细菌菌谱及药敏情况。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1年4月收治的使用腔静脉导管进行全肠外营养(TPN)的肠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6例肠瘘患者,共进行了358次腔静脉置管,腔静脉导管尖端培养阳性的有88次(24.6%),腔静脉导管平均使用时间为(16.9±13.0)d。88次腔静脉导管感染的尖端共培养出95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菌54株,占56.8%;其次为革兰阳性菌35株,占36.8%;真菌6株,占6.4%。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及临床表现,有16例患者更换了抗生素,4例改用抗真菌药物,所有患者均治愈。结论对于肠瘘患者,腔静脉感染仍是实施静脉营养的主要并发症之一,革兰阴性细菌感染最常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有效治疗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点感染的方法。方法将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点感染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在静脉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敏感抗生素粉剂外涂穿刺点局部,对照组采用庆大霉素注射液湿敷穿刺点局部。结果观察组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敏感抗生素粉剂外涂治疗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点感染疗效显著,且可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四种不同带涤纶套中央静脉导管置入方法并行临床分析.方法 132例患者行带涤纶套中央静脉导管置入术,分为A组(36例)经撕脱鞘置入涤纶套中心静脉导管;B组(36例)颈外静脉切开置入导管;C组(32例)通过引导钢丝并逐层扩张后直接置入导管;D组(28例)采用颈内静脉切开置入导管.结果 A、B、C、D四组透析前后肌酐、尿素氮水平变化存在统计学差异,且尿素清除指数均达标,A、B、D三组透析中血流量、回血静脉压、尿素清除指数以及导管留存时间相关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A、C组中上述指标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与未非随机分组相关.四组手术后未出现大出血及感染相关并发症,B、C两组各出现1例导管异位情况.结论 带涤纶套中央静脉导管置入方法推荐首选经典撕脱鞘置管,该方法安全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其次是颈内静脉切开置管,通过引导钢丝逐层扩张后置管适用于皮下组织疏松、脂肪层少的患者.而颈内静脉切开方法置管是在没有超声学指引下临床穿刺失败后的补救方法,但该方法技术要求高,手术风险大,故临床不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Anaesthesia》1984,39(1):80-80
The Faculty of Anaesthetists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of England, 35–43 Lincoln's Inn Fields, London WC2A 3PN. Telephone: 01-405 3474.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某两所小学发生的流行性腮腺炎突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差异性进行分析,为制定科学、高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5~7月深圳市大鹏新区某两所小学爆发流行性腮腺炎,以学校为整体研究对象,分别标记为学校A(24个班,学生1210例)和学校B(27个班,学生1274例),对比两所小学的疫情流行病学差异性。结果分析发现,学校A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为4.30%,发病班级所占比54.17%,均较学校B1.73%和29.63%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显示学校A学生出现疫病平均年龄为(11.2±1.1)岁,较学校B(9.34±1.0)岁,对比差异明显(P<0.05);且两组疫病患儿在接种疫苗率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疫情发生时,学校B疫苗紧急接种率明显高于学校A,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学作为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主要场所之一,疫病爆发高峰季节前,针对易感染人群给予相应的疫苗接种等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对于降低感染人群数量,减轻、遏制疫情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相关防控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