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10年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Cheng J  Zhao D  Wang W  Li ZA  Yong Q  Sun JY  Zhao LY  Wu ZS 《中华内科杂志》2006,45(3):206-209
目的探讨基线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及变化与10年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的关系。方法1992年和2002年对北京大学社区1323人进行了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并于2002年进行了颈动脉超声检查;以颈动脉内中膜(IMT)增厚和粥样斑块形成作为评价指标。结果(1)随着基线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的上升,10年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持续上升;年龄、吸烟、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血症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影响因素;(2)10年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随着基线危险因素聚集个数的增加而升高(P〈0.001);(3)1992年和2002年均有危险因素者的颈动脉IMT增厚和粥样斑块患病率分别为67.1%和42.6%,其患病危险分别是2次调查均无危险因素者的1.7倍和3.1倍。结论传统危险因素对心血管病和颈动脉粥样硬化均产生影响,但强度不同,颈动脉粥样硬化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发病危险的早期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北京地区队列人群基线(1992年)血压水平及10年(1992年至2002年)血压的变化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1992年在北京大学社区建立了年龄为35~64岁共1985人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研究队列,取得了基线调查数据;在2002年对该人群再次进行了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并进行了颈动脉超声检查。本研究对两次调查资料完整的1331人基线血压水平及10年血压的变化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1)北京地区45~74岁研究人群中颈动脉内中膜(IMT)的增厚率为514%,颈动脉斑块的患病率为347%。(2)高血压者颈动脉斑块的患病率(495%)明显高于血压正常者(289%)(P<0001)。随着血压水平的增加,颈动脉IMT增厚、颈动脉斑块的患病率均呈增加趋势。在血压≥180/110mmHg(1mmHg=0133kPa)时,颈动脉IMT增厚的相对危险是理想血压组的18倍,而颈动脉斑块的相对危险是理想血压组的56倍。(3)1992年和2002年查体血压均正常者其颈动脉斑块或IMT增厚的患病率为506%;1992年检查高血压,2002年检查血压正常者其颈动脉斑块或IMT增厚的患病率为636%;1992年和2002年查体均为高血压者其颈动脉斑块或IMT增厚的患病率为742%。结论在北京地区45~74岁的研究人群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是普遍存在的。随着基线血压水平的上升,无论是颈动脉斑块、  相似文献   

3.
Wang W  Zhao D  Sun JY  Liu J  Qin LP  Wu ZS 《中华内科杂志》2007,46(1):20-24
目的评价2003年美国糖尿病协会新的空腹血糖受损标准对中国35~64岁人群空腹血糖受损率的影响以及与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关系。方法以中国多省市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数据为基础,对30378人基线血糖水平的分布特点以及10年随访期间发生的缺血性心血管病(包括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依据新的空腹血糖受损的标准,我国35~64岁人群空腹血糖受损率从6.9%上升到21.6%,增加了2.1倍;(2)按基线血糖水平分为4个亚组,随着血糖水平的升高,其他传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比例增加;(3)缺血性心血管病人年发病率和血糖单因素分析显示,随着血糖水平的增加男女两性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危险增加,并达到统计学意义;(4)多因素分析显示,在调整了其他传统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后,空腹血糖受损新的标准(由6.11mmol/L降为〈5.55mmol/L)对男性缺血性心血管病有独立的影响作用(RR=1.302,95%CI=1.021~1.660);对女性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缺乏独立的影响作用(RR=1.255,95%CI=0.887~1.776)。结论依据新标准中国35~64岁人群空腹血糖受损率增加了2倍以上。随着血糖水平的增加伴有其他传统的危险因素的比例及缺血性心血管病的人年发病率增加,多因素分析后空腹血糖受损新切点增加男性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的危险。  相似文献   

4.
1992-2002年北京一组队列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目的评价北京地区队列人群1992--2002年10年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变化趋势。方法于1992年和2002年分别对同一组个体,按照世界卫生组织MONICA方案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方法进行调查。对血压、体重指数、腰围、臀围、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血糖、高血压患病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1)1992-2002年相同年龄组(45~54岁和55~64岁)比较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呈显著升高的趋势。(2)1992年理想血压者,2002年有19.0%的人成为高血压患者;正常血压者,45.3%的人成为高血压患者。(3)1992年血脂正常者,2002年有43.8%的人成为血脂异常者。(4)1992年体重指数正常者,2002年有37.0%的人成为超重者;腰围正常者,有43.7%的人成为高腰围者。(5)1992年无代谢综合征者,2002年有14.6%的人成为有代谢综合征者。结论本队列人群10年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明显上升,其主要危险因素均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是控制和减慢主要危险因素上升的速度和减少心血管病发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Wang W  Zhao D  Sun JY  Wang WH  Cheng J  Liu J  Qin LP  Liu S  Wu ZS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34(12):1133-1137
目的描述在中国35—64岁人群中,不同类型心血管病(包括急性冠心病事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事件)发病的特点。比较传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冠心病和脑卒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事件)发病危险的关系。方法以中国多省市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数据为基础,该队列由1992年建立的11省市35~64岁27249人和1996年到1999年又加入的3129人所组成,共30378人。本研究基线危险因素水平和1992--2003年期间发生的心血管病(包括冠心病和脑卒中)事件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急性冠心病事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和急性出血性脑卒中事件的累积人年发病率分别为114/100000、209/100000和73/100000。(2)随访期间发生心血管病的亚组人群基线时有84%~89%的人伴有1个或1个以上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高于无心血管病的亚组人群(64.7%,P〈0.01)。(3)危险因素对不同类型心血管病发病的影响及作用强度有所差别:对冠心病发病危险的影响因素根据强度依次为高血压、吸烟、高胆固醇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危险的影响因素依次为高血压、糖尿病、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吸烟和肥胖;对出血性脑卒中发病危险的独立影响因素只有高血压。结论在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中,不同的危险因素对不同类型的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作用存在差别。我国人群不同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将影响不同类型心血管。  相似文献   

6.
对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颈动脉截面积测定,对颈动脉狭窄(CAS)与血浆Hcy水平及其他传统危险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92例患者中CAS狭窄率≥30%者43例、〈30%者49例,其血浆Hcy水平分别为(18.83&#177;9.32)、(14.12&#177;7.47)umol/L,P〈0.01;校正已知相关传统危险因素后,与血浆Hcy水平〈15.0ixmol/L者比较,Hcy水平≥15.0umol/L者发生CAS的OR值为3.074。认为血浆Hcy水平是CAS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我国人群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与心血管病发病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方法 采用前瞻队列研究方法,对11省市自然人群(35~64岁)共27527人于1992年进行在线危险因素调查后每年年张进行一次面对面随访,共3年,对在随访期间发生的心血管事件和死亡进行登记并在个体水平上对危险因素和心血管病发病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1)心血管病发病率与危险因素水平相关,其中血压水平与脑卒中发病相关重最显;(2  相似文献   

8.
为动态观察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的变化趋势,按照WHO-Monica方案要求,我们对江苏省农村海门县地区人群的有关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进行了抽样调查,以了解该人群的血压、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体重指数(BMI)水平以及人群的吸烟率、高血压患病率的状况。其结果显示:男性血压、Tc、BMI及高血压患病率较前明显上升(p<0.01),吸烟率则下降。女性血压水平、高血压患病率及BMI同样较前明显升高。鉴于此,我们认为该地区五年来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的总趋势是上升了,提出应重视开展人群防治工作,控制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的增长,以最终达到有效降低心血管病发生之目的。  相似文献   

9.
Wang W  Huo Y  Zhao D  Liu J  Liang LR  Sun JY  Yang Y  Wang M  Xie WX  Zhou GH  Shi P  Ren FX  Wu YF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12):1118-1122
目的 了解2002年至2007年中老年人群颈动脉斑块的变化情况,评价基线血脂水平对新发颈动脉斑块的预测作用.方法 研究样本来自中美队列中的石景山人群和多省市队列中的北京大学社区人群.2002年9月对这两个人群进行基线颈动脉超声检查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2007年9至10月复查颈动脉超声.以两次颈动脉检查数据完整的2000名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对基线血脂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1)2002年至2007年,颈动脉斑块患病率男性从30.3%增加到62.2%,女性从21.5%增加到51.5%;新发斑块率男性为41.8%,女性为34.1%.(2)男女两性颈动脉新发斑块率随着基线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及总胆固醇与HDL-C比值(TC/HDL-C)水平的增高而增加,其变化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交叉分析显示,LDL-C,HDL-C,甘油三酯对斑块发生率有协同作用.(4)多因素分析显示,高LDL-C、高non-HDL-C和高TC/HDL-C是男女两性新发颈动脉斑块的独立影响因素(男性OR值分别为1.44、1.45、1.59,女性OR值分别为1.47、1.35、1.64,均P<0.05).结论 2002年至2007年,中老年人群颈动脉斑块患病率在快速增长.高LDL-C、nonHDL-C和TC/HDL-C水平是中老年人群新发颈动脉斑块的独立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中华高血压杂志》2006,14(12):1033
该文探讨北京部分地区队列人群基线血压水平(1992年)及10年后(2002-2003年)血压的变化与血清肌酐(Scr)水平的关系。方法:1992年对北京大学社区和首钢地区35~64岁人群进行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调查,取得了基线数据。2002年对上述人群(45~74岁)进行复查,复查中加入Scr检测指标,对两次资料完整的2740人基线血压水平及10年后血压变化与Scr水平的关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早发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相关危险因素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研究绝经期前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女性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情况,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进一步探讨传统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测110例绝经前SLE女性患者及40名健康女性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情况。所有人选对象均要求无临床心血管疾病史。在此基础上对高血压、血脂情况、吸烟、肥胖等传统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颈动脉斑块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 在111例SLE组患者中有16例(14.4%)存在颈动脉斑块,而在40名正常对照组中无一例存在颈动脉斑块(P=-0.007)。与对照组相比,SLE组患者中高血压患病率明显增高(P〈0.01),血清总胆固醇(TC)(P=-0.022)、甘油三酯(TG)明显增高(P〈0.01)。SLE病程、患高血压及体重指数是SLE患者发生颈动脉斑块的独立预测指标。结论 在绝经前SLE患者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SLE病程、高血压及体重指数是SLE患者发生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低心血管病危险人群死亡的相对危险及期望寿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Zhao L  Zhou B  Li Y  Yang J  Wu Y 《中华内科杂志》2002,41(5):291-294
目的:探讨低心血病危险与冠心病、脑卒中、恶性肿瘤死亡及总死亡的关系,以及对平均期望寿命的影响。方法:1982-1985年在我国不同地区的10组人群(年龄35-59岁)共3万余人中进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并随访至2000年底,登记并核实其全部残因情况。结果:24900人中(男性12497人,女性12403人),7.7%的男性,28.9%的女性基线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处于低危险水平,在其后平均15.2年的随访过程中,总死亡、冠心病死亡(女性)、脑卒中死亡明显低于其他人群,男性和女性平均期望寿命分别延长2.6年和4.0年。结论:低心血管危险人群,不仅心血管病死亡减少,且总病死率降低,平均期望寿命延长。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上海地区人群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重复横断面调查的方法,1992、1995、1996和1999年共4次对上海市某工厂人群进行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调查,共1118人,对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高血压的患病率和吸烟情况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1)1992年人群基线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如血压、吸烟率、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HDL-胆固醇、腰臀比、体重指数结果与MONICA北京的地区监测结果相近。(2)无论男性或女性,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呈上升趋势。男性收缩压平均升高12.3mmHg, 舒张压平衡升高6.4mmHg;女性依次为11.5mmHg和4.9mmHg;(3)男性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女性变化趋势不明显。(4)男性与女性体重指数各年度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无逐渐肥胖的倾向。(5)男性吸烟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1996年较1992年有明显下降,1996至1999年下降趋势不明显;女性吸烟率维持在较低水平,趋势平稳。结论:上海地区应重视吸烟和高血压的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老年人颈动脉狭窄程度及颈动脉斑块的形态学特点与心血管危险因素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我院行脑血管造影检查的老年患者321例,年龄60~83岁,参考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结果,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斑块组)和颈动脉正常对照组,分析与年龄、性别、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斑块组按颈动脉狭窄程度、斑块表面光顺度等与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并随访1年,前瞻性分析各亚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斑块组256例,对照组65例,斑块组TC、LDL-C、尿酸、CRP、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均高于对照组;在亚组分析中,年龄、吸烟和糖尿病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而CRP、LDL-C、吸烟、糖尿病与颈动脉斑块表面光顺度相关.斑块组46例(18.0%)发生脑血管事件,32例(12.5%)发生心血管事件,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脑血管事件呈正相关,而与心血管事件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颈动脉斑块表面光顺度与心、脑血管事件均呈正相关.结论 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关系密切,颈动脉斑块表面光顺度形态学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较狭窄程度更能反应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水平,并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老年人颈动脉狭窄程度及颈动脉斑块的形态学特点与心血管危险因素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我院行脑血管造影检查的老年患者321例,年龄60~83岁,参考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结果,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斑块组)和颈动脉正常对照组,分析与年龄、性别、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斑块组按颈动脉狭窄程度、斑块表面光顺度等与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并随访1年,前瞻性分析各亚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斑块组256例,对照组65例,斑块组TC、LDL-C、尿酸、CRP、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均高于对照组;在亚组分析中,年龄、吸烟和糖尿病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而CRP、LDL-C、吸烟、糖尿病与颈动脉斑块表面光顺度相关.斑块组46例(18.0%)发生脑血管事件,32例(12.5%)发生心血管事件,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脑血管事件呈正相关,而与心血管事件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颈动脉斑块表面光顺度与心、脑血管事件均呈正相关.结论 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关系密切,颈动脉斑块表面光顺度形态学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较狭窄程度更能反应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水平,并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糖尿病、空腹血糖受损(IFG)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方法在参加2006-2007年健康体检的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职及离退休职工101510人中随机抽取5852人作为观察队列,于2010-2011年对观察队列进行第3次健康体检,同时进行了颈动脉超声检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基线血糖水平对颈动脉斑块检出率的影响。结果在5852例观察对象中,符合入选标准、资料完整的有5440例,理想血糖组(n=3808)、IFG组(n=1155)、糖尿病组(n=418)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分别为39.6%、45.5%、63.6%;调整其他危险因素后,IFG组、糖尿病组发生颈动脉斑块的风险分别比理想血糖组增加19%和85%,其OR值分别为1.19(95%CI1.01~1.39)、1.85(95%CI1.44~2.37)。结论 IFG是发生颈动脉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的危险因素并为脑卒中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经随机整群抽样法,以任丘市年龄60~70岁的常住居民为筛查对象,进行面对面健康问卷调查、人体测量、实验室检测、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共筛查5 010例,选择颈动脉超声检查提示斑块和狭窄者共2 456例为研究对象,动态观察其颈动脉狭窄及狭窄加重的情况,并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的危险因素。结果 2012年颈动脉超声提示斑块和狭窄者2 456例,2013年颈动脉提示有狭窄及狭窄加重者223例,其中男性123例(5.0%),女性100例(4.1%);其相关危险因素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脑血管病史、吸烟、被动吸烟、过量饮酒、肥胖、缺乏体力运动、房颤、冠心病史、外周血管病病史、牙周病史的构成比分别为50.0%、20.3%、23.9%、20.1%、40.1%、24.0%、10.6%、19.5%、15.6%、2.0%、16.1%、6.0%、8.3%。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吸烟、收缩压、LDLC、脑血管病史是颈动脉硬化病变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是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积极推进戒烟运动,有效控制血压和LDLC,尤其是有脑血管病史的人群,能有效控制和减少脑血管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陈林  周菲  李璐 《心脏杂志》2019,31(2):164-168
目的 探讨肱踝脉搏波速度(baPWV)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以及在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中的价值。 方法 入选309例具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患者,测量baPWV、身高、体质量、腰围、血压,检测血脂、血糖、尿酸、肌酐、血同型半胱氨酸等,收集临床资料,并进行Framingham风险评分(FRS)。比较高baPWV组(≥1750 cm/s)与低baPWV组(<1750 cm/s)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差异。分析baPWV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积累和FRS之间的关系。 结果 两组在年龄、甘油三酯、血糖、尿酸、收缩压、舒张压、脉压、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心血管病家族史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P<0.01)、收缩压(P=0.01)、高血压病(P<0.01)和心血管病家族史(P<0.05)。而且,随着心血管危险因素个数的积累,baPWV水平呈逐渐上升趋势(P<0.01)。随着FRS风险等级的增加,baPWV水平呈上升趋势(P<0.01)。 结论 baPWV升高可能预示着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累积个数增加和(或)心血管病风险升高。年龄、收缩压、高血压病史和心血管病家族史是影响baPWV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了解老年患者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及其与主要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对100例54~94岁的患者进行了B型超声检查。颈动脉壁内膜-中层厚度增加、斑块、轻度狭窄(内径减小>20%)和显著狭窄(面积减小>50%)的检出率分别为79%、49%、40%和3%。颈动脉粥样硬化与临床诊断的冠心病以及脑梗塞、高血压、高脂血症或糖尿病均无显著相关。随着年龄增加,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检出率增高(P<0.05),病变程度也趋于加重。因此,年龄是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北京地区青年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10年变化趋势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北京地区青年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10年 (1992年至 2 0 0 2年 )变化趋势。方法 :1992年在北京大学和首钢地区建立了年龄为 35~ 6 4岁人群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研究队列 ,取得了基线调查数据 ,在 2 0 0 2年对该人群再次进行了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该研究对 1992年参加调查的 35~ 4 4岁人群 ,同时参加了 2 0 0 2年调查且资料完整的 12 0 3人的 10年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变化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 1992年至 2 0 0 2年北京地区 35~ 4 4岁青年人的主要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均呈上升趋势。其中甘油三酯 (TG)变化幅度最大 ,10年间上升了 5 0 . 3%。其次为总胆固醇 (TC) ,增加了 16 . 6 %。2 10年间男女两性危险因素水平均呈增加变化 ,但女性多个危险因素增加的幅度大于男性。 3 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普遍存在 ,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危险因素的比例由 1992年的 4 1 9%上升到 2 0 0 2年的6 9. 8%。青年人群超重肥胖率由 4 7. 4 %上升到 6 8. 3%。结论 :北京地区 35~ 4 4岁青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 ,10年间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均呈上升变化 ,其中血脂水平增加的幅度最大。女性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平均水平上升的幅度大于男性。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在北京地区的青年人群中普遍存在。应该更加重视控制青年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