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胡晓东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1994,(4)
腹主动脉瘤并下腔静脉瘘1例普通外科胡晓东患者,男性38岁。因双下肢浮肿半年腹部搏动性肿块1个月,腰背部痛1周而急诊入院。查体:腹部脐以下可见静脉曲张及散在瘀血斑,右中下腹部触及一搏动性肿物,有震颤全腹及后腹壁均闻及连续性血管杂音,以脐右下方最明显。多... 相似文献
3.
杨建平 《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3)
外伤性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同时损伤致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瘘(ACF)罕见。现报告1例ACF 伴心衰重症手术的麻醉。患者男,20岁。5月前腹部受伤后心悸、气急、腹痛。体检:一般情况差,端坐呼吸,腹壁及下肢重度凹陷性水肿,腹壁静脉怒张(血流方向向上)。两肺湿罗 相似文献
4.
郑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1983,(4)
本文报导416例肾下腹主动脉瘤中6例(1.5%)因主动脉瘤破裂穿至邻近静脉而形成动静脉瘘的治疗经验。其中4例为主动脉——腔静脉瘘,1例为主动脉——左髂静脉瘘,1例为主动脉——左肾静脉瘘。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60~82岁。 相似文献
5.
许圣宣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1977,19(4):1
<正> 本文讨论了131例外科处理的腹主动脉瘤破裂者。对其发病原因,影响和死亡率作了分析。在我们过去十年中,这个疾病的治疗发展较慢。现在,在控制失血特别是静脉破裂方面有些进展。本文还对86例非手术病例进行讨论,由于诊断准确率不高,常常死于手术的延误。自从1951年首次腹主 相似文献
6.
7.
人造血管代替腹主动脉治疗腹主动脉瘤手术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主动脉瘤临床发病率为2%~4%,患者病情变化快,手术风险大,也是临床常见病,随着血管外科技术的进展,我院自2000年8月共收治30例患者,其中1例术前已发生后腹膜破裂,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取得满意效果,现将该手术的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下腔静脉、腹主动脉同时损伤,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损伤,文献报道死亡率极高。本院于1975年1月收治一例,入院时有重度休克,经抢救成功,现报告于下。一、病例介绍:患者李某,男,40岁,住院号1975—21,因精神分裂症复发,用木工平凿猛力自刺腹部八处,被邻居发现,于1975年1月19日送入本院抢救。 相似文献
9.
腹主动脉瘤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一种疾病.凡腹主动脉局限或弥漫性膨出,最大横径超过3 cm时就称为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自1951年,法国人Dubost首次成功的切除腹主动脉瘤并施以同种异体动脉移植以来,手术就成为腹主动脉瘤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破裂腹主动脉瘤(rAAA)腔内治疗(EVAR)与开放手术(OSR)的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分别采取开放手术或腔内治疗的rAAA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术前一般情况、围手术期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死亡率、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rAAA患者共35例,其中男28例,女7例,年龄37~84岁,平均(68.37±10.04)岁。 OSR 23例、 EVAR 12例。 两组在年龄、性别、合并症及术前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OSR组与EVAR组的死亡率依次为:手术期17.4%(4/23)、0(0/12)(P=0.275),术后30 d死亡率30.4%(7/23)、0(0/12)(P=0.070),术后6个月34.8%(8/23)、0.0%(0/12)(P=0.032),术后12个月45.0%(9/20)、0(0/8)(P=0.029);两组术后住院天数中位数分别是:OSR 17.0 (IQR:14.0~27.0),EVAR 11.0 (IQR:7.0~16.0) (P=0.024)。结论:腔内治疗可作为rAAA的一线治疗手段,但应根据解剖条件进行手术方式的选择 。单臂支架型血管(AUI)是控制rAAA出血的快速、有效方式。EVAR术后必需加强对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观察与处理。 相似文献
11.
我院于1983年12月,治愈一例因闭合性挫伤而引起的巨大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瘘,现报道如下。患者男性,35岁,工人,于1980年12月因车祸撞伤腰腹部,曾卧床休养2个月,以后恢复正常工作。受伤约4~5个月后,逐渐发生下肢浮肿和腹部不适,随即出现心悸、气急等症状,腹部日见膨隆,曾经各级医院检查,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采取各种针对性药物治疗无效。1983年3月起反复出现心力衰竭现象,7月住入上海市胸科医院治疗。检查发现除具有典型心力衰竭表现,还在右下腹部邻近脐孔听到明显异常的机器滚动样杂音,怀疑为外伤性动静脉瘘,作腹主动脉造影检查后,确诊为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瘘,于1983年11月16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1例腔内治疗腹主动脉瘤破裂合并髂静脉瘘患者,术中置入分叉型覆膜支架,但术后造影仍有明显渗漏,确定内漏并非Ⅰ型内漏,而是支架膜网孔渗漏,即Ⅳ型内漏。对于该例患者支架膜漏的处理,选择在瘘口放置房缺封堵器,但因瘘口处血管壁形态不平整,致使封闭效果不佳。最终,支架内再放置覆膜支架,使腹主动脉瘤腔内的支架层数最少有二层重叠,最终使膜漏明显减少直至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13.
14.
破裂腹主动脉瘤的诊治郭平凡林永许东坡石铮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福州350005)关键词腹主动脉瘤,破裂;外科手术随着人口老年化,腹主动脉瘤(abdominalaor-ticaneurysm,AAA)发病率逐年增高,其致死性并发症破裂腹主动...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破裂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3月-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腹主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其诊治过程。结果 9例腹主动脉瘤破裂的患者经急诊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移植治疗后,7例患者抢救成功,2例患者术中死亡。结论腹主动脉瘤一经确诊应尽快手术治疗,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移植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破裂的CT征象。方法:应用Siemens 16层CT对16例临床上怀疑的患者行CT检查。首先使用5mm层厚行腹部和盆腔平扫,然后使用造影剂跟踪技术对腹部和盆腔行1mm的CTA扫描,最后延迟至门脉期(80s)再行5mm的腹部和盆腔扫描。造影剂的注射速率为3ml/s~4ml/s,造影剂为非离子型,总量约90ml。结果:发现腹主动脉瘤破裂的CT征象包括能显示活动性地造影剂外渗;动脉包含征;动脉瘤大小增加;附壁钙化;附壁血栓和周围血肿。结论:CT及CTA栓法可显示腹主动脉瘤破裂及先兆破裂的CT征象,及时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Marfan综合征并发腹主动脉瘤5例,均采取动脉瘸切除、丝涤交织人造血管移植术。术后经54个月随访,1例于术后11个月因动脉瘤复发破裂死亡,4例效果良好。术中吻合口渗血是Marfan综合征患者手术的最严重并发症,采用真丝片包裹吻合口可起到减少渗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对1992~2001年我院收治的42例腹主动脉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手术切除和人造血管移植对于腹主动脉瘤的疗效及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