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2.
应用ELISA抗体滴定测定法对20例含戊型肝炎病毒IgG型抗体(抗-HEV-IgG)阳性的健康献血员及50例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急性戊肝)病人血清进行了抗-HEV-IgG水平的检测,结果显示:健康献血员与急性戊肝病人血清抗-HEV-IgG几何平均滴度分别为1:22和1:121(P〈0.01),当抗-HEVIgG抗体滴度〉1:40时,对诊断急性戊肝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后,机体的特异性抗体呈现各自的免疫应答规律。文献报道HEV急性感染后,患者血中抗HEV-IgG持续时间较长,不能区分是否急性、既往感染;也有一些患者不产生IgM抗体,造成戊型肝炎病人的漏诊和误诊。作为早期抗体的IgA,其意义如何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建立抗HEV-IgA检测方法,探讨其出现的动态变化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选择并合成戊型肝炎病毒(HEV),ORF(阅读框架)-1、ORF-2及ORF-3中的4个肽段。其中合成肽(SPB36)可用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戊型肝炎病毒的IgG及IgM抗体。对134份肝炎患者血清分别以重组抗原及SPB36抗原检测戊肝抗体IgG,相对符合率为85.1%。对比检测戊肝抗体IgM(44份)相对符合率为88.6%。合成肽因结构组成明确,不需要特殊纯化,特异性较高,用于检测抗体有其优点。 相似文献
5.
采用ELISA法对255例肝炎病人分别检测抗-HEV-IgM、抗-HAV-IgM、抗-HCV及HBV-M。结果显示:55例中抗HEV-IgM阳性乾66例(26.9^),为检测例数中的第3位,男女比例为2:1,临表现类似甲型肝炎。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戊型肝炎病毒总抗体(HEV—Ab)与IgG、IgM单抗体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采用HEV—Ab、HEV—IgG、HEV—IgM3种试剂盒分别对2070份献血者标本进行检测。总抗体阳性、IgG及IgM中至少有1种阳性,或总抗体阴性、IgG及IgM均阴性判为一致。结果总抗体HEV—Ab检测与IgG及IgM检测的一致性为96.9%(2006/2070);HEV—Ab总抗体SICO值越高,阳性结果的一致性越好。HEV—AbS/(20值≥5、2≤S/CO〈5和1≤SICO〈2时.检测结果的一致率分别为98.2%(493/502)、79.3%(46/58)和59.5%(22/37)。结论戊型肝炎病毒总抗体试剂盒(HEV—Ab)与IgG、IgM单抗体试剂盒(HEV—IgG、HEV—IgM)一致性好,HEV—Ab可用于HEV流行病学研究。 相似文献
7.
应用ELISA抗体滴度测定法对20例含戊型肝炎病毒IgG型抗体(抗-HEV-IgG)阳性的健康献血员及50例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急性戊肝)病人血清进行了抗-HEV-IgG水平的检测。结果显示:健康献血员与急性戊肝病人血清抗-HEV-IgG几何平均滴度分别为122和1121(P<0.01)。当抗-HEVIgG抗体滴度>140时,对诊断急性戊肝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52例急性戊型肝炎患者血清IgG、IgM抗HEV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急性戊型肝炎血消IgMb、IgM州抗HEV进行动态观察。结果表明,IgM搞HEV最早检出于发病后第3天,病后15~29天和61~120天IgM抗HEV阳性分别为75%和20%,121天后未检出。IgM抗HEV最早于发病后第5天即可引阳转,病后15~29天和61~120天累积阳转率分别为81.3%和100%,多数病人IgM抗HEV在急性期处于高水平,恢复期迅速下降,病后121~180天内65.4%阴转。提示:IgG抗HEV阳性率较高,IgM抗HEV可作为戊肝的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9.
临检样本中甲型和戊型肝炎病毒IgM抗体检测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分析临检样本中甲型和戊型肝炎病毒IgM抗体(抗HAV-IgM和抗HEV-IgM)检测状况。方法收集非流行年份成人临床检验样本32600份。采用酶免疫法(EIA)捕捉抗体法检测抗-HAV IgM,EIA间接法检测抗-HEV IgM。结果32600份中送检抗-HAV IgM者为1785份,阳性34例,阳性率为1.9%,送检抗-HEV IgM者1820份,阳性88例,阳性率为4.84%。比较分析显示,抗-HEV IgM阳性率相对较高(x^2=23.668,P〈0.01),且具有季节上相对分散,年龄上以30岁以上为主,性别上男女相差相对较小等特点。结论非流行年份成人临床检验样本中,抗HAV-IgM和抗HEV-IgM检出率相对较低,但相对甲型肝炎来说,戊型肝炎更值得广泛注意。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自1992年7月至1993年7月收集本院经流行病学资料和血清免疫学诊断的44例散发性戊型肝炎,占同期住院的各型急性病毒性肝炎205例中的21.46%。患者主要见于成年人,平均年龄47.98岁,男多于女。进食可疑不洁食物是重要传播途径。起病急,主要临床特征为乏力、食欲不振、黄疸、发热和肝脏肿大等。黄疸程度深,其临床经过较文献报道的流行性戊型肝炎稍严重。54.55%(24/44)的病人戊型肝炎病 相似文献
11.
抗戊型肝炎病毒重组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初步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制备抗-戊型肝炎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并将其用于分析戊型肝炎病毒不同毒株结构蛋白的抗原表位。方法:采用来自墨西哥株(Mexicanstrain)的戊型肝炎病毒重组蛋白(p166Mex)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筛选阳性克隆,并将获得的单克隆抗体与戊型肝炎病毒缅甸株(Burmastrain)和美国株(USAstrain)的重组蛋白(p166Bur、p166US)进行交叉反应测定。结果:最终获得4株能稳定分泌抗-p166Mex的杂交瘤细胞株,即D8G10、E5E12、D4A3、B7E6。其中D8G10,E5E12和B7E6细胞株的培养上清液,还能分别与p166Bur和p166US重组蛋白发生阳性反应。结论:利用已获得的抗-p166Mex单克隆抗体,初步确定3种不同的戊型肝炎病毒重组蛋白(p166Bur、p166US、p166Mex)含有一种共同的抗原表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重叠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病情转归。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甲、乙、丙、戊型肝炎病毒及乙肝病毒E抗原系统,同时检测肝功能(ALT、TBIL、ALB)和凝血功能(PT),筛选出慢性乙型肝炎重叠HEV感染患者127例与单纯戊型肝炎患者82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慢性HBV重叠HEV感染(简称重叠组)127例(60.76%),单纯戊型肝炎患者82例(39.24%)。重叠组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厨时间(PT)、重型肝炎的发生率、住院时间和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单纯戊型肝炎组(P〈0.05或P〈0.01)。结论与单纯HEV感染者相比,慢性乙型肝炎重叠HEV感染者的肝脏损害更严重,死亡率更高,且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13.
甲肝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甲肝研究和诊断提供大量高效价标准化抗体。方法 :用已培养的 NJ-3株甲肝病毒 (HAV)免疫 BALB/c小鼠 ,经细胞融合技术、IFA筛选和有限稀释克隆法。结果 :建立了 6株能稳定分泌抗 HAV-单克隆 (Mc Ab)的杂交瘤细胞。经鉴定 ,其上清和腹水的抗体效价分别为 0 .5× 10 3 ~ 1× 10 3 及 1× 10 3 ~ 2× 10 5。用免疫印迹法和间接 EL ISA分析 ,这 6株抗体分别能与 HAV的 3个抗原位点结合。结论 :成功的制备了抗 HVA的Mc Ab,在 HAAg检测中 ,简化了操作步骤 相似文献
14.
15.
江苏省部分农村地区戊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江苏省部分农村地区一般人群戊型肝炎的感染情况以及流行特征,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按不同的地区抽取若干个行政村的4139名自然人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该人群中HEV-IgG,HEV-IgM抗体水平。结果在调查的4139名自然人群中,抗HEV-IgG和抗HEV-IgM平均阳性率分别为52.0%和2.5%,男性和女性间的抗HEV-IgG和抗HEV-IgM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抗HEV-IgG阳性率(56.1%)高于女性(49.0%),而女性抗HEV-IgM阳性率(3.0%)高于男性(1.8%);同时戊肝感染可见于各个年龄段,但流行分布不平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的增长感染率呈上升的趋势。结论江苏省部分农村地区人群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国内已报道其他地区,各个年龄组均有感染。为降低感染率,探讨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对策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6.
为建立一种简便、快速诊断戊型肝炎病毒血清抗体的检测方法,以基因工程HEVORF2区重组蛋白抗原和人工会成HEVORF3区合成多肽抗原混合作为包被抗原,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单克隆抗人IgG抗体为第二抗体,建立了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HEVIgG抗体技术。检测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检测抗HEV抗体国家参考品》全套血清盘:特异性参比品30份,全部为阴性;阳性参比品10份,全部为阳性;精密性参比品,CV(n=10)<15%。17例非甲、乙、丙肝炎患者,黄殖出现后4个月内,HEVIgG抗体检出率为100%。普通人群HEVIgG抗体检出率为1%~2%。表明该方法检测HEVIgG抗体,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操作简便快速,适用于临床对戊型肝炎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7.
凌恒俊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1996,(3)
本文对1593例各型肝炎中的181例抗HEV阳性进行了临床与病原学研究。结果显示HEV可与HAV、HBV、HCV、HDV任何一种合并感染。HEV+HAV合并感染与单独HEV感染及HEV+HBV合并感染相比发病年龄下移。HEV+HBV合并感染后,HBV仍复制且病情加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长春地区戊型肝炎病毒 ( HEV)株的变异程度。方法 :用逆转录 -套式 -聚合酶链反应方法从患者血清中获取病毒 ,用双脱氧终止法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 :China Changchun-2 2 0 MC与日本株、猪的 HEV分离株 ( AF0 82 843)、美国株 - 1 ( AF0 60 669)、墨西哥株 ( M745 0 6)、第四基因型 ( AJ2 72 1 0 8)、缅甸株 ( M732 1 8)、中国株 ( M941 77、D1 1 0 93、D1 1 0 92 )、尼泊尔株 ( AF0 5 1 830 )、巴基斯坦株 ( M80 5 81、AF1 85 82 2 )核苷酸同源性为 72 %~ 88% ,氨基酸同源性为 93%~ 97%。结论 :China Changchun- 2 2 0 MC株与其它 HEV株相比有较高的基因异质性 ,可能是一新型的 HEV株 相似文献
19.
免疫功能不全患者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的临床发展和结局是近年来比较关注的新问题。在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中,HEV感染通常表现为急性自限性,但是,实体器官移植受者HEV感染易转为慢性,甚至有可能迅速发展为明显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其中肝移植受者感染HEV后可能较肾移植受者更易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HEV感染亦易转为慢性,但对于HEV感染或暴露是否会促进其向肝纤维化或肝硬化的进展尚需要进一步研究。实体器官移植受者可能较HIV感染者、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更易感染HEV,但三者感染HEV后均有发展为慢性感染的高风险。在免疫功能不全人群中,HEV感染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其诊断主要依赖于血清或粪便HEV-RNA检测,目前慢性HEV感染者检测出的HEV基因型均为HEV3。 相似文献
20.
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分型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有独特的意义,在致病力方面:D基因型较A基因型的致病力强,预后差,C基因型较B基因型的致病力强,预后差。在治疗方面:C基因型干扰素抗病毒疗效优于B基因型,A基因型干扰素抗病毒疗效优于D基因型;A、B基因型拉米夫定抗病毒疗效优于D、E、C基因型等。可见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分型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