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2011年767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肿瘤专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最新特点及规律。方法对2011年1月至12月收集并上报的767例ADR报告,分别从报告人、患者性别及年龄、引发ADR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涉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67例ADR报告中,50~60岁者ADR发生率最高,占32.99%;以抗肿瘤药居多,占72.40%;静脉滴注给药方式是引发ADR的主要给药途径,占79.92%;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以及骨髓抑制。结论应加强化疗监护,综合考量患者身体状况,优化给药剂量,并重视ADR的监测工作,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陆海宁 《北方药学》2014,(10):114-115
目的:分析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了解ADR的发生特点及分布情况,促进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统计我院2012年1月~2014年4月自发呈报的82例ADR报告,对引起ADR的药物种类、给药途径、临床表现和患者的性别、年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2例ADR报告中女性患者(46例,占56.10%)高于男性患者(36例,占43.90%)。抗微生物药的ADR发生率较高(51例,占62.19%),静脉滴注给药的ADR发生率较高(73例,占89.02%),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系统损害最多(43例,占52.44%)。结论:医务人员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加强工作责任心,尽可能的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  相似文献   

3.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09年6月上报的108份ADR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引起ADR的药品种类、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静脉给药较其他给药途径更易发生ADR(占71.3%):抗感染药物引发ADR的比例最高(占61.1%),其次为神经系统与心血管系统药物;头孢类是引发ADR的主要抗感染药(45例,占68.3%),其中又以头孢美唑为首。ADR的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等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其次为神经系统以及消化系统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8年收集到的118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引发ADR居首位(38.14%),中药制剂次之(28.81%);60岁以上患者ADR发生率最高(31.35%);静脉给药是引发ADR的主要给药途径(88.14%);ADR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41.45%),严重ADR有10例。结论:应充分重视ADR的监测与报告,加强安全、合理用药,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我院16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07年9月164例上报的ADR报告从年龄分布、性别、药物种类、给药途径、涉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老年患者(〉60岁)ADR的发生率较高,占37.8%(62例);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最多,占27.44%(45例);静脉给药是引发的ADR的主要途径,占88.42%(145例);ADR临床反应以神经系统最为常见,占43.90%。结论:要加强ADR监控工作,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2009年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促进安全用药。方法:对我院2009年上报的115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引起ADR的药物种类、涉及的器官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5例ADR报告中,20~39岁的患者ADR发生率最高50.5%;静脉注射比其他给药途径更易发生ADR(96例,占83.5%),抗菌药物引发的ADR比例最高(61例,53.0%),其次为中药制剂(23例,20.0%),头孢菌素类是引发ADR的主要抗菌药物(28例,占45.9%)。ADR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80.9%)。结论:应加强ADR监测意识,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对我院2004年~2005年上报的198例ADR分别从患者年龄、引发ADR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用药次数与发生时间、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8例ADR中,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占总例数的51.5%(103例),中药制剂占总例数的21.2%(42例):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最为常见,占总例数的48%(95例)。其次是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损害;而较严重的ADR有5例(2.5%):静脉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84.8%(168例)。  相似文献   

8.
10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青  李俊  吕雄文  刘丽萍 《安徽医药》2013,17(11):1993-1995
目的了解该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以进一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分别从报告人、患者情况、引发ADR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对某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集上报的109例ADR报告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109例ADR报告中,女性(61.47%)多于男性(38.53%),60岁以上患者ADR发生率最高,占23.85%;以口服给药方式引起的ADR居多,占57.8%;抗感染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以及中药制剂分别位列前三位;临床表现以胃肠道系统损害最为常见。结论应重视ADR的监测与报告,积极改进措施,减少不良反应漏报,促进临床规范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与规律,为临床提供参考,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江苏省丰县中医医院上报的162例ADR报告按不良反应级别、患者性别、年龄、药品名称、给药途径、引发ADR的药物种类及发生率、ADR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62例ADR报告中,新的/严重的ADR为16例,占9.88%;发生ADR患者男女性别比例无明显差异;60岁以上患者ADR发生率高于其他年龄段(66例,占40.74%);静脉给药引发的ADR为135例,占83.33%;引发ADR最常见的药物为抗感染药(60例,占37.04%),其次为中药制剂(37例,占22.84%);ADR的临床表现以消化系统损害为主(55例),其次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53例)、心血管系统损害(25例)。结论:新的/严重的ADR报告在分析与评价中意义重大,应高度重视ADR工作,完善相关制度,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
我院2006年~2007年20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潘晓燕 《海峡药学》2009,21(6):221-223
对我院2006-2007年上报的205例ADR分别从引发ADR报告人、引发ADR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引发ADR前20位的药品、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5例ADR中。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占总例数的66.3%(136例),中药制剂占总例敷的11.7%(24例);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最为常见,占总例数的43.9%(90例),其次是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损害;而较严重的ADR有8例(3.9%);静脉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67.8%(139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肿瘤专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对我院2010年1~12月收集并上报的623例ADR报告,分别从报告人、患者性别及年龄、引发ADR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涉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23例ADR报告中,40~50岁者ADR构成比最高,占31.14%;以抗肿瘤药居多,占52.49%;静脉滴注给药方式是引发ADR的主要给药途径,d163.56%;我院ADR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以及骨髓抑制。结论:应加强化疗监护,综合考量患者身体状况,优化给药剂量,并重视ADR的监测工作,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解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的规律及特点,发挥临床药师在ADR监测工作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11年收集到的295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情况、ADR级别、报告人、使用药品分类、给药途径及临床表现等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95例ADR中,新的严重的ADR占23.05%(68例);临床药师上报的ADR占27.46%(81例);老年患者引发的ADR居多,占33.90%。抗菌药物引起的ADR居首位,占46.10%(136例),其次为中药制剂,占12.54%(37例);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49.83%(146例),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引起的最多,占75.93%(224例)。结论:临床药师应协助医生做好合理用药工作,重视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我院43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肿瘤专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对我院2009年收集并上报的437例ADR报告,分别从报告人、患者性另q及年龄、引发ADR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涉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37例ADR报告中,50~60岁者ADR比例最高,占38.90%;以抗肿瘤药居多,占55.15%;静脉滴注给药方式是引发ADR的主要给药途径,占75.29%;ADR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以及骨髓抑制。结论:应加强化疗监护,优化给药剂量,并重视ADR的监测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R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14.
我院12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玮  徐萍  黄庆华 《天津药学》2011,23(4):27-29
目的:分析本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规律及产生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保证用药安全。方法:汇总2007—2009年上报的12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物种类、临床表现、转归情况及引发的ADR前10位的药品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4例不良反应,50岁以上患者占52.5%。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最多,占50.7%;静脉给药途径发生ADR最多,占90.3%,最多见的ADR临床表现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占45.2%。结论: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加强抗感染药物及静脉给药途径的监测,减少ADR的发生,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5.
何芬芬  郑宏强 《海峡药学》2009,21(8):194-195
收集我院2006年~2008年94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静脉给药方式是引发ADR的重要给药途径(占66.0%);由抗擞生物药物导致ADR的所占比例最高(占64.8%);ADR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反应(占42.6%)。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一般规律,以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10—2011年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上报的114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引发ADR的药品种类、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4例ADR报告中,7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ADR发生率最高(25例,占21.9%);引发ADR的主要给药途径为口服(99例,占86.8%);引发ADR的药物中,中枢神经系统用药居首位(83例,占72.8%);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最常见的是皮肤系统损害、消化系统损害和神经系统损害。结论:应重视ADR的监测工作,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和分析本院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发生特点及引发的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本院2010~2011年收集和上报的342例ADR/ADE报告资料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引发ADR/ADE药品种类、给药途径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42例ADR/ADE报告中,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51~81岁患者ADR发生率最高(55.85%),0~17岁的儿童占15.50%;涉及药物品种41种,以抗感染药居首位(69.01%),其次为中药注射剂(18.72%);ADR/ADE最为常见的临床表现在皮肤及其附件损害(28.36%);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所占比例最大(300例,87.72%)。结论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及中药注射剂,重视分析ADR/ADE报告资料并将信息及时反馈给临床,避免或减少ADR重复发生,确保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2011-2013年湖南省江永县人民医院住院患者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分析原因,以提高ADR监测工作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11-2013年住院部收集到的153份ADR报告,分别从患者的年龄、性别、ADR涉及的药品情况、累及器官或系统及其临床表现、给药途径、ADR的类型情况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153例ADR报告中,60岁以上老年患者更容易发生ADR(占37.25%);引发ADR的给药途径中,以静脉给药为主(占90.20%);所涉及的药品中,抗感染药物居首位(占41.83%);发生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占39.05%);合用药品种类越多,不良反应发生率越高.结论:临床应加强用药监护,进一步加强ADR的监测和宣传工作,提高医务人员责任意识,减少ADR的重复发生,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9.
陈小鸿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0):173-174
目的回顾性分析本院近3年来110例药物不良反应的报告,观察其特点,为进一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类统计,对110份ADR报告就患者年龄与性别分布、用药途径、药品类别、累及的器官系统以及临床表现进行统计评价。结果年龄分布上,61岁以上患者最多,占32.7%;不同给药途径中,静脉滴注给药的ADR发生率最高,占91.8%;在引发ADR的各类药品中,抗菌药物引发的ADR最多,占41.1%。结论ADR的发生率与患者的年龄、用药途径和频率密切相关,应加强严重ADR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广州开发区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该院2009-2013年收集的215例ADR报告分别从报告类型、患者年龄、给药途径、涉及药物种类以及临床具体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15例ADR中,严重的ADR为15例(占7.0%);青年患者较多,为119例(占55.4%);静脉滴注引发的ADR为186例(占86.52%);抗菌药物引发的ADR为118例(占54.88%);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黏膜及附件损伤为最常见,为120例次(占总例次数的42.86%)。结论:临床应提高ADR监测报告质量,加强抗感染药的合理使用,减少ADR的发生,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