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2 毫秒
1.
陈立平  周巧玲  敖翔  许辉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99-100,103
目的总结34例低龄小儿心脏术后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治疗的临床资料,评估其在小儿心脏手术后治疗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有效性。方法收集2002年6月—2008年6月在我院行心脏手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不全的34例患儿,应用外科手术置入腹膜透析管,术后4—8h开始进行PD治疗,同时予以其他综合治疗,包括强心利尿、呼吸支持等。结果治愈23例(67.65%):其中14例PD治疗6~102h后肾功能恢复正常;9例PD治疗10~12h后因肾功能无改善或进展而改为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治疗后痊愈。死亡11例:其中5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4例死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2例死于急性肺水肿。34例患儿PD治疗0—6h与6—12h K^+、HCO^-、尿素氮、肌酐、超滤量、尿量检测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龄小儿心脏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不全时,尽早应用PD,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PD)对复杂先心病术后急性肾衰(ARF)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例复杂先心病术后出现ARF患儿实施PD,观察治疗前后K+、肌苷(Cr)、尿素氮(BUN)及HCO3-等的变化。结果经PD治疗2-10d患儿全部存活,PD48h后与PD前相比,各项观察指标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D结束后除BUN和平均动脉压(MAP)外,其他观察指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纠正酸中毒和高钾血症效果优于Cr和BUN的清除。结论PD是治疗小儿复杂先心痛术后ARF有效方法,尽早PD是治疗成功关键。  相似文献   

3.
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是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直视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若不及时得到有效的救治,病情将迅速恶化.往往在短期内导致死亡。因此如何提高其疗效一直倍受关注。笔者在2000年4月~2004年5月间应用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治疗7例心脏直视术后ARF患儿,观察PD治疗后血流动力学、动脉血气及肾功能指标的变化,探讨其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本院2001年1月~2009年8月收治的578例PNS患儿的临床资料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78例PNS患儿中8例并发ARF,其发生率为1.38%;8例中7例合并感染。8例患儿确诊后,治疗上主要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2例患儿联合环磷酰胺静脉冲击治疗,2例患儿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经积极治疗后4例患儿肾功能恢复正常,2例肾功能好转,3例单纯型肾病中2例肾功能于2周内恢复。结论感染可能为PNS患儿并发ARF的诱因;单纯型肾病并发ARF经积极综合治疗预后较肾炎性肾病好;积极控制肾病状态有利于ARF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急性肾衰竭的高危因素分析及救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后急性肾衰竭(ARF)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对6例CPB心脏手术后ARF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文献复习。结果6例中有5例死亡,病死率为83.3%。2例未来得及透析治疗即死亡;3例血液透析者均死亡,1例经腹膜透析治疗,肾功能恢复正常,治愈出院。结论CPB心脏手术后发生ARF与CPB时间长、术前肾功能不全、术前心功能差、老年及使用肾毒性药物等因素有关,围术期对上述高危因素需充分重视;术后一旦发生ARF宜及早行肾脏替代治疗。  相似文献   

6.
腹膜透析治疗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 (PD)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的治疗效果及其对术后早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 :回顾 88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 ARF行 PD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 36例术后早期 (术后 3d)内就行 PD治疗 ,另外 5 2例术后 3d后行 PD治疗。分析 PD前后血尿素氮 (BU N)、肌酐 (Cr)、钾离子 (K+ )、碳酸氢根离子 (HCO3- )浓度的变化 ,对其中 36例术后 3d内就行 PD治疗的患者 PD前后的血流动力学进行分析。 结果 :PD后 1 d血 [K+ ]恢复正常 ,1~ 4d内血 [HCO3- ]恢复正常 ,4~ 6 d内 BU N下降 4 9.2 % ,Cr下降 4 2 .6 % (P<0 .0 5 ) ,Cr在 3~ 1 6 d时恢复到术前水平 ,PD治疗后 3~ 39d内肾功能恢复。 36例术后 3d内就行透析的患者 ,平均动脉压 (MAP)和心脏指数 (CI)在 PD后有所上升 ,但与PD前相比无显著差异。 结论 :PD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 ARF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对心脏术后合并 ARF者 ,应及早进行 PD治疗 ,并且需强调 PD的持续性与充分性 ,以提高其疗效  相似文献   

7.
临床研究发现,心脏病患者术前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不全,且手术创伤和体外循环的打击均可导致术后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ARF)。近年来笔者采用腹膜透析(PD)治疗心脏直视术后并发的ARF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心脏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疗效.方法8例心脏术后并发ARF患者行CBP治疗.结果3例(37.5%)存活,5例死亡.透析30min后患者心率显著减慢(P<0.05);1h后动脉氧分压显著升高(P<0.05);4h后平均动脉压显著上升(P<0.05).透析8h后血清Cr、BUN、K+显著降低(P<0.05).结论CBP是治疗心脏术后并发ARF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彭冉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3):201-202
目的探讨心脏直视手术后膈肌麻痹的预防及对策。方法2003年1月~2006年7月我中心在体外循环下共完成心脏直视手术2434例,术后并发膈肌麻痹11例(正中开胸8例,侧开胸3例),均为3岁以下患儿,难于脱离呼吸机,后均经肋间切口行膈肌折叠治疗。结果膈肌折叠术后10例顺利脱离呼吸机,治愈出院,1例死亡(并发肺部感染、呼吸衰竭)。讨论术中良好的膈神经保护可减少心脏直视术后膈肌麻痹的发生,术后早期积极的膈肌折叠治疗可明显地改善患儿的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10.
王晓刚  李秋  李永柏 《重庆医学》2003,32(6):674-675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时血液净化技术临床应用的特点。方法 对26例ARF采用血液速析(HD),3例ARF患儿应用腹膜透析(PD)治疗,1例采用HD PD治疗。结果 ARF患儿透析后血BUN、Cr显著下降,同时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纠正或改善。ARF患儿经过透析后25例临床治愈,血BUN、Cr恢复正常,4例明显好转出院。结论 (1)HD和PD是ARF患儿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2)HD和PD可改善ARF患儿危急的状况,但ARF患儿预后与ARF发病年龄、原发疾病严重程度、ARF是否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诊断治疗时机及治疗方案选择等密勿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及围术期处理原则。方法分析104例经外科手术治疗的IE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治疗效果与转归进行评价。结果术后早期死亡4例,2例为低心排综合征,1例为肾功能衰竭,1例为人工瓣膜炎。随访89例,随访时间1-112w,无心内膜炎复发,心功能恢复至工级66例,Ⅱ级23例。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IE的有效手段,充分的术前准备、准确地把握手术时机和手术原则,以及完善的术后处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改良Beger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临沧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收治行手术治疗的59例慢性胰腺炎、胰头良性及低度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49例,胰头囊肿合并胰管结石3例,胰头实性假乳头状瘤2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2例,胰头浆液性囊腺瘤2例,胰头黏液性囊腺瘤1例。随机分为改良Beger手术组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组,其中行改良Beger手术3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28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住院时间并发证发生率、疼痛缓解有效率行装。   结果   改良Beger手术组和PD组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疼痛缓解有效率分别为(231.4±42.3/268.1±52.5)min、(405.5±64.1/449.9±61.2)mL、(17.1±3.4/28.5±4.1)d、(12.9/42.9)%、(89.7/88.9)%。56例(Beger组29例,PD组27例)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获随访6个月~5 a,无肿瘤或结石复发。   结论   改良Beger手术切除胰腺组织少、手术创伤小、能缩短术后住院埋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对缓解顽固性腹痛确切、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营养状况明显改善。是一种可选择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肾上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肾上腺占位性病变行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126例,其中经腹腔途径1例,经腹膜后途径121例,经腹手助腹腔镜4例。结果腹腔镜下成功完成手术125例,中转开放手术1例。手术时间(72±25.1)min(40~175min);术中出血量(54±32.6)mL(15~420mL);无输血和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时间(6.3±1.3)d(5~8d),随访(28.5±11.5)月(3~85月),所有患者影像学检查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功能性肿瘤患者的症状减轻或消失。结论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是治疗大多数肾上腺占位性病变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心内直视手术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 2005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心内直视手术前后发生甲减的患者18例,术前确诊甲减者8例,术后确诊者10例。结果死亡3例,病死率16.7%。术前确诊者,术前均服用左旋甲状腺素片,术后并发广泛性肺渗出、低心排血量(低心排)各1例,其余6例顺利恢复,无死亡;术后确诊者,术后并发低心排6例,呼吸衰竭4例,死亡3例,死因分别为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顽固性低氧血症1例。结论术前避免漏诊甲减,一旦确诊,尽早补充甲状腺素片,术后严防并发症是心内直视手术后甲减患者顺利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何显军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0):2410-24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胆囊结石合并糖尿病的治疗体会。方法:对我院外一科2009年1月-2011年5月收治的80例胆囊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管理血糖在6.1~9.0mmol/L,记录术中出血量、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相应并发症。结果:术中出血量(13.54±3.69)ml,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为(7.54±2.69)d,术后平均进食时间为(3.54±1.69)d,住院时间为(9.82±4.69)d,8例术中转开腹手术,胆道损伤1例,伤口延迟愈合9例,伤口感染12例,肺部感染3例。结论:对胆囊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熟悉疾病特点、胆道系统解剖和术中转开腹手术的指征,加强围手术期血糖管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小儿先天性气管狭窄(CTS)矫治术以及术后管理体会。方法:2006年5月~2011年1月,我院收治小儿CTS 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22 d~13岁,平均(5.0±2.1)岁;体重2.1~48.0 kg,平均体重(10.2±3.7)kg。按照Grundfast法分期,Ⅰ期CTS 1例,Ⅱ期4例,Ⅲ期5例,Ⅳ期2例。合并畸形包括肺动脉吊带6例,动脉导管未闭(PDA)5例,房间隔缺损(ASD)4例,室间隔缺损(VSD)6例,中度肺动脉狭窄(PS)1例,法洛四联症1例,肺动脉高压2例,右室双出口3例,双腔右心室3例,永存左上腔静脉2例。采用胸骨正中切口,体外循环辅助下先天性气管狭窄矫治,同期纠正合并其他畸形。结果:气管端端吻合术5例,Slide气管成形术3例,自体游离气管片移植术3例,心包补片移植术1例。手术死亡1例,死亡率为8.3%。术后主要并发症有低氧血症(7例)和低心排(6例)。术后采用改良超滤7例,延迟关胸4例,呼吸机辅助9例,体外膜肺5例,静脉应用正性肌力药物4例。术后6个月~2年随访中,除2例轻度支气管狭窄外,心肺功能均良好。结论:同期纠治小儿CTS和并发并畸形的手术效果良好。防治术后低氧血症和低心排是降低CTS术后病死率的关键,包括施行改良超滤、延迟关胸、体外膜肺和预防性静脉应用强心药物等措施。此外,加强基础护理、营养支持、预防感染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17.
Bentall术治疗主动脉根部瘤2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Bentall手术治疗主动脉根部瘤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Bentall手术治疗主动脉根部瘤21例,其中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伴升主动脉瘤样扩张13例,马凡综合征5例,大动脉炎1例,DeBakeyⅡ型主动脉夹层2例。术前心功能分级(NYHA)Ⅱ级12例,Ⅲ级9例。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术3例,三尖瓣成形术2例,冠状动脉搭桥术2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包括低心排综合征2例,严重心律失常1例,二次开胸止血1例。术后随访21例均恢复良好,心功能Ⅰ~Ⅱ级。结论 Bentall手术是治疗主动脉根部瘤的首选方法。良好的缝合技术和较短的体外循环时间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围手术期口服西地那非对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经右心导管检查证实平均肺动脉压(MPAP)≥45 mmHg的42例先心病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纳入研究,平均年龄(31.2±16.1)岁,其中房间隔缺损(ASD组)22例,室间隔缺损(VSD组)12例,动脉导管未闭(PDA组)8例。所有患者术前2~3周开始口服西地那非,每次0.5 mg/kg,3次/d,观察并比较服药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术后待循环稳定后继续用药,其中19例患者麻醉诱导后放置漂浮导管,比较这些患者术后服药后0.5、1、4、24 h的MPAP、平均动脉压(MAP)、MPAP/MAP、心脏指数(CI)、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变化趋势。结果 42例患者术前服药(17.51±7.29)d后复查心脏彩超,肺动脉收缩压(SPAP)为(80.13±15.41)mmHg,较服药前[(87.71±14.68)mmHg]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9例放置漂浮导管的患者,术后服药后0.5、1、4、24 h监测MPAP、PVRI,均较服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P仅服药后0.5 h较服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VRI、CI与服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PAP/MAP服药后持续下降,与服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存活,术后随访2~20个月,无晚期死亡。结论围手术期口服西地那非治疗先心病引起的重度肺动脉高压疗效明确、安全而且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