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部器官簇移植是指腹腔内3个以上在解剖和功能上相互关联的脏器群体移植,如肝、胰、十二指肠移植等,具有器官功能替代全面和保持移植器官间正常解剖生理结构的特点。腹部器官簇移植涉及多个腹部器官的疾病,如严重脏器创伤、短肠综合征后期伴发的肝功能衰竭和侵犯多脏器的恶性肿瘤等,因多个脏器的损伤、病变或被迫切除,普通外科手术和单器官移植术等治疗方法均不能根治,而器官簇移植由于可以解决多个器官的功能替代问题而成为治疗上述疾病的有效方法。可以说,器官簇移植代表了器官移植领域中的先进技术,其手术技术要求高、围手术期治疗复杂,肠瘘和感染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因此虽然临床意义重大,但同时也面临巨大挑战和困难。  相似文献   

2.
2005年全国器官移植学术会议纪要(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主办、第三军医大学承办的“2005年全国器官移植学术会议”于2005年10月8-11日在重庆召开。大会共收到论文946篇,内容涉及器官移植各个领域,临床研究包括肾移植、肝移植、活体器官移植、胰肾联合移植、心肺移植及心肺联合移植、多器官联合移植、组织配型、免疫抑制剂应用、细胞移植(干细胞移植)、脑死亡、移植伦理等;基础研究包括免疫耐受、异种移植、基因工程技术等。大会报告论文分为专题讲座(7篇)、主题报告(14篇)和大会口头报告(200篇)。  相似文献   

3.
多器官联合移植(multiple organ transplantation.MOT)是指保持各器官相互间解剖关系的整个多器官移植块的移植。由于其血管重建方式为整个移植块的共有血管,有利于各移植器官生存和发挥功能,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单器官移植的并发症和副作用。目前临床上开展的MOT,一般指腹部三个或三个以上器官的整块移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联合其他器官移植术后近期的免疫抑制策略。方法我中心于2004年至2009年共实施肝联合其他器官移植22例,其中肝肾联合移植17例,肝胰十二指肠联合移植5例。存活时间大于3个月的患者共18例,比较此类患者与单一器官移植患者术后近期排斥反应发生率和免疫抑制策略的差别。结果肝联合其他器官移植的患者术后3个月内,移植肝排斥反应发生率为5.5%;移植肾的排斥反应发生率为5.9%;其他器官没有发生排斥反应,较我中心单一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发生率低。同时,肝联合其他器官移植患者免疫抑制剂初始剂量及术后近期所需浓度均较单一器官移植低。结论肝联合其他器官移植的患者,由于移植肝对其他移植器官的免疫保护作用,排斥反应发生率低,所需免疫抑制剂初始剂量及浓度均低于单一器官移植。但肝脏对其他移植器官的免疫保护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Yu LX  Yu YM  Deng WF  Xu J  Ye JS  Fu SJ  Du CF  Ye GR  Wang YB  Liu XY  Li CJ  Miao Y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0):674-677
目的总结腹部器官联合移植患者长期存活的临床经验。方法我院从2001年10月至2005年1月共施行19例腹部器官联合移植术,其中胰肾联合移植6例,肝肾联合移植12例,肝胰十二指肠联合移植1例,术后随访10个月~3年8个月,分析总结腹部器官联合移植患者的原发疾病种类,长期存活的影响因素和器官联合移植的免疫学特点。结果19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18例获随访,16例至今存活,2例肝肾联合移植患者死亡,其中1例术后1年6个月死于心肌梗死,1例术后1年1个月死于肺部巨细胞病毒感染。1例肝肾联合移植和2例胰肾联合移植患者各发生1次急性排斥反应,2例肝肾联合移植患者发生他克莫司中毒。18例患者中存活3年以上者4例,2年以上者7例,1年以上者6例,10个月以上者1例。结论腹部器官联合移植是治疗腹部两个器官衰竭的有效办法,影响患者术后长期存活的因素包括选择合适的受者,优质的供体器官,避免外科并发症,术前心肌梗死病史,免疫抑制方案和术后远期病毒感染等。腹部器官联合移植有不同于单器官移植的免疫学特点。  相似文献   

6.
肝肾联合移植是临床治疗各种终末期肝肾疾病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该手术程序复杂、创伤大、术中生理、生化及血流动力学等方面的变化较剧烈;术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可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等。增加了护理工作的复杂性。为确保手术成功率,加强围术期护理尤为重要。我科为1例肝肾衰竭患者进行了肝肾一期联合移植,患者已存活5年,目前工作、生活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腹部多器官联合移植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我科为1例复发性肝癌伴肝内外转移的患者施行了腹部多器官联合移植。切除的脏器包括胃大部、肝、胰、脾、十二指肠、近段空肠和右肾上腺,移植的异体器官有肝、胆、胰、十二指肠、胃窦部和部分空肠。手术经过顺利,移植器官全部存活,肝、胰功能于术后8天恢复至正常,无腹部并发症,未发生排斥和感染,但患者意外地发生鼻后孔大出血引起窒息,心跳、呼吸骤停,诱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呼吸衰竭,于术后19天死亡。尸体解剖和组织学检查示移植器官无明显异常。我们认为,多器官联合移植从外科技术上讲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接受肝肾联合移植受者术前至少存在2个重要器官的功能异常或衰竭,以及由此导致的一系列复杂病理生理变化,是一项极具挑战的手术。术前优化、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和围手术期适当的液体管理可以显著提高移植物和受者存活率。为进一步规范肝肾联合移植麻醉管理,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移植麻醉专家,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最新进展,并结合国际指南和临床实践,从术前麻醉评估与准备、麻醉方法与麻醉用药、术中麻醉监测与管理、术中血液透析及术后早期管理等方面,制订《中国肝肾联合移植麻醉技术操作规范(2019版)》。  相似文献   

9.
器官移植技术问世以来,经过几十年的迅猛发展,日趋成熟与完善,单一的器官移植,如肝、肾、胰腺、心脏、肺脏、小肠等的移植已经成为相应器官功能衰竭患者惟一有效的治疗手段,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若同时出现2个或多个器官功能障碍,单一的器官移植无法挽救患者的生命.随着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多器官移植和器官联合移植,特别是取自同一供者的多器官移植和器官联合移植给这些患者带来了生存的希望.现对与腹部器官(含肾脏)有关的多器官移植和器官联合移植进行回顾及展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药在肝肾、胰肾联合移植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实施的2例围手术期过程中应用中药的病例。结果:通过加强围手术期中药的参与治疗,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手术耐受性,而且在并发症的治疗上也显示出良好的疗效。结论:中药在多器官联合移植中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胰腺和胰肾联合移植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胰腺移植和胰肾联合移植已经成为治疗终末期患者器官衰竭的有效方法,尤其是近年来的一些重大进展明显改善了移植的效果。笔者就移植胰腺胰液引流选择、供胰静脉回流的方式、免疫抑制方案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赵达君 《器官移植》2010,1(4):254-256
器官移植是目前根治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的唯一有效手段。近年来,随着外科技术的成熟和移植免疫学的进步,器官移植取得了瞩目的发展。日前,肾移植、肝移植和心脏移植等器官移植已经常规丌展。然而,随着器官移植受体人群数量增加、存活期延长,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非特异性免疫抑制治疗导致受体免疫力低下、感染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增高;  相似文献   

13.
肝肾联合移植的移植部位和布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肾联合移植是治疗肝功能衰竭合并不可逆肾功能衰竭的根本手段。该移植方法将供体的肝脏及一侧肾脏同时移植给受体,从而一期治愈肝肾双脏器功能衰竭,且移植肝作为免疫特惠器官,可提高移植肾的存活率,本文结合本单位1999年-2000年底5例肝肾联合移植术的经验,复习有关国外新近文献,就肝肾联合移植的手术方法和注意点、移植肝与移植肾的部位布局、术中是否切除病肾,以及移植肝肾的种植顺序等作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上腹部多器官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上腹部多器官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7例患者的原发病均为终末期肝病合并2型糖尿病.术中予保留受者胰腺、全消化道,行单纯肝脏切除后,进行上腹部多器官(包括肝、胰、十二指肠、部分空肠)移植,术后检测肝肾功能、血糖、C肽等指标,监测感染、排斥反应、血管并发症及胆道并发症等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受者均于术后1~7 d停用胰岛素,血糖恢复至基本正常水平,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及胆红素总量等肝功能指标在术后1周趋于正常水平;C肽水平在术后1~2周达到正常范围.7例受者中,1例术后1个月时死于移植物抗宿主病;1例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经血液透析治疗后恢复正常;1例发生肺部感染,予抗感染及提高免疫力等治疗后治愈;1例出现胰漏,给予通畅引流后好转;其余受者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6例存活受者已随访1~39个月,移植肝和胰腺的功能正常,未出现乙型肝炎和肿瘤的复发,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保留受者胰腺的上腹部多器官移植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是治疗终末期肝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重视器官移植术后胃肠道肿瘤的发生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器官移植术作为治疗终末期脏器疾病及脏器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至2006年,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开展的肾移植病例已超过60 000例,肝移植病例超过7 000例,同时大器官移植包括心脏、胰腺、小肠移植以及多脏器联合移植等也有了一定规模的开展.  相似文献   

16.
再论我国器官移植发展的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大陆,器官移植尤其是近年得到较快的发展,且国际上目前所开展的各种器官移植都已开展,虽然距离国际先进水平尚有一段距离,但在一些先进的移植中心,某些器官的移植效果已接近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至2002年底,我国器官移植登记处统计共施行各种实质大器官移植48121例次,其中肾移植46002例次,最长存活26年;肝移植1840例次,最长存活8年;心脏移植148例次,最长存活11年;胰肾联合移植115例次,最长存活8年;肺移植16例次,最长存活7年。我国肾移植数量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国。器官移植虽然能够治疗各种终末期器官衰竭疾病,但远远不能满足广…  相似文献   

17.
方翊灵  苗芸 《器官移植》2023,(6):804-809
原发性高草酸尿症Ⅱ型(PH2)是由乙醛酸还原酶/羟基丙酮酸还原酶(GRHPR)基因突变引起的乙醛酸代谢障碍性遗传病。其特征是复发性肾草酸钙结石和肾钙盐沉着症,严重者可进展至终末期肾病。器官移植是目前治愈PH2的唯一方法,主要包括肾移植和肝肾联合移植两种策略。前者有较高的草酸盐肾病复发风险,可能造成移植肾早期失功。后者能纠正草酸代谢缺陷,但具有较高的移植物并发症发生风险。由于PH2的罕见性,目前尚未就该疾病器官移植的指征、术式选择、围手术期管理等达成共识。本文就PH2的发病机制、诊断与监测以及器官移植经验做一综述,旨在引起临床医师对PH2的重视,并为PH2诊治方案尤其是移植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肝肾联合移植的适应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肾联合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合并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手段;合理掌握适应证,了解其预后,是肝肾联合移植的成功基础;本文就其适应证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器官移植是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如何增加供体器官的数量和如何公平有效地将供体器官分配给正在等待的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是目前国际也是中国国内面临的难题。针对我国具体情况,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国内、外器官移植的现状;我国器官移植政  相似文献   

20.
肝肾联合移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肾联合移植是临床上实施数量较多的一种腹部器官联合移植。肝肾联合移植的适应证选择十分重要,目前临床上主要适用于PCLKD、PHI、HRS和终末期肝病合并肾损害或终末期肾病合并肝损害。肝肾联合移植中移植肝对同期移植的肾脏具有明显的免疫保护作用,其免疫保护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主要的假说解释有抗原捕获学说、可溶性抗原释放学说、微嵌合学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