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室空气净化层流病房投入使用的微生物监控情况。方法系统回顾本院血液透析室空气净化层流病房投入使用前后病房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透析液进口、出口、透析用水的细菌菌落总数及合格率。结果血液透析室使用层流前病房空气、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监测的合格率分别为95.14%、94.6%,使用后均为100%,而使用前后空气、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护人员手及透析液进口、出口、透析用水的细菌菌落总数及合格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层流病房能起到清除细菌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同时还应加强消毒灭菌及感染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动态监测口腔牙周诊室空气细菌,分析使用空气消毒机前后口腔牙周诊室空气质量的改变,从而为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采用空气消毒效果监测中的平板暴露法,分别在开诊前10 min和开诊后1、2h对口腔牙周诊室进行采样,比较自然通风加物体表面含氯消毒液擦拭和空气净化消毒使用后的空气污染指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开诊前、开诊后1h、开诊后2h、消毒1h、消毒2h的空气细菌培养数值分别为(186±22)、(471±4)、(602±53)、(190±76)、(102±22) cfu/m3.与开诊前比较,开诊后1h和2h的细菌培养数值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诊后2h细菌数值较开诊后1h数值有明显增高;而使用空气净化消毒机消毒后,诊室内的细菌数值明显下降(P<0.05).结论 空气净化消毒机消毒空气使诊室动态细菌总数维持在低水平(< 200 cfu/m3),达到Ⅱ类区标准.使用空气净化消毒机消毒空气优于物体表面擦拭加自然通风对空气的消毒方法,其空气中自然菌落数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3.
<正>本研究对临汾市尧都区多种医疗机构的消毒情况进行了监测分析,现报告如下。1检测对象及检测项目1.1检测对象:临汾市尧都区144家私营医疗机构、24家乡镇卫生院、10家区直医疗机构、10家社区服务中心共188家医疗机构的使用中的消毒液、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空气、高压灭菌器、紫外线辐照强度等。1.2检测项目:使用中的消毒液、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检测项目为菌落总数和致病菌;空气检测项目为菌落总数;高压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影响监测结果的相关因素,提高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依据。方法监测口腔科门诊的诊室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的细菌菌落总数,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年~2013年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物表、空气、医护人员手的平均合格率依次为98.57%、96.14%、91.6%。口腔科空气、物表、医护人员手合格率分别为94%、92%、91%。结论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总体状况良好。但口腔科门诊为医院感染控制重点部门,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消毒管理措施,可有效提高环境卫生合格率,保证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成都市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状况,为托幼机构开展卫生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抽样和现场采样方法,于2013年对选中的30家托幼机构的班级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餐(饮)具表面进行检测。结果30家托幼机构共抽检样品803件,合格743件,消毒质量监测总体合格率为92.53%(743/803)。其中室内空气细菌总数合格率为90.11%(82/91),各种物体表面细菌总数合格率为93.37%(169/181),工作人员手细菌总数合格率为79.51%(97/122),餐(饮)具大肠埃希菌合格率为95.83%(138/144),使用中消毒液细菌总数合格率为100.00%。公立和私立托幼机构消毒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物体表面细菌总数、工作人员手细菌总数和餐(饮)具大肠菌群3类项目上,主城区托幼机构消毒合格率高于远郊,远郊消毒合格率高于近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t;0.01)。结论选取的30家托幼机构消毒工作质量尚好,但手卫生合格率较低,建议教育、监督、卫生部门沟通协作,信息互通,加强对托幼机构,特别是近郊托幼机构的技术指导工作和保育员培训,保证托幼机构各项卫生保健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计划、执行、检查、改进(PDCA)循环法在无陪护新生儿病房感染管理中的效果。方法收集本科室在感染管理上应用PDCA前后,新生儿病区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管理的各种监测资料。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为对照组,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为观察组。结果对照期间共收治4535例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181例,医院感染率为3.9%,观察期间共收治新生儿4617例,发生医院感染119例,医院感染率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施PDCA后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空气、恒温箱水、使用中消毒液、层流病房的通风口合格率均高于实施PDCA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PDCA循环法在新生儿无陪护病房管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宝安区各级医疗机构和托幼机构消毒效果以及致病性微生物的污染情况。方法选取宝安区、街道和社区三级医疗机构和托幼机构,对室内的空气、物体表面、使用中消毒液、医护人员手等进行细菌等方面的监测。结果三级医疗机构共采样528例,合格449例,合格率为85%。其中宝安区的采样数为247例,合格率为92_3%;街道的采样数为163例,合格率为82.2%,社区的采样数为118例,合格率为73.7%;托幼机构的空气、毛巾、玩具、儿童手、工作人员手、紫外线灯、餐具的细菌合格率为72.9%、87.8%、69.2%、91.3%、86.3%、79.4%;其中,毛巾和餐具的大肠细菌合格率分别为90.2%、93.4%。总的细菌合格率为60%,大肠合格率为35.8%;环境空气、物表和使用中消毒液的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合格率分别为64.4%、78.7%、86.4%。以上情况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对医疗机构和幼托机构的消毒情况的监测,有助于提高卫生管理水平和预防感染等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集束化管理策略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科室2016年8~12月实施集束化管理策略,2016年3~7月采用常规管理模式,干预前后对不合理医嘱率、调配差错率、成品输液合格率、调配间沉降菌菌落数、物体表面菌落数和工作人员手表面菌落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前后不合格医嘱率、调配差错率、成品输液合格率、调配间沉降菌菌落数、物体表面菌落数和工作人员手表面菌落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集束化管理策略,提高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质量管理水平,能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儿科病房患儿手卫生监测进行分析。方法75例住院的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待患儿用手直接进食或吮指时进行手部采样,并于清洁手部后再次采样,对清洁前后患儿的手卫生监测合格率行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75例儿科病房患儿手部清洁前手卫生监测合格率、细菌菌落数分别为9.33%(7/75)、(38±14.17)cfu/cm2,手部清洁后手卫生监测合格率、细菌菌落数分别为82.67%(62/75)、(8.3±5.10)cfu/cm2,手部清洁前后手卫生监测合格率、细菌菌落数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病房患儿由于好动,以及家长对卫生监测意识不足,导致患儿手卫生状况不理想,这对疾病的有效治疗与患儿早期康复会造成影响,临床需提高重视,加强患儿的手清洁与卫生宣教,以提高手卫生监测合格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择Ⅱ度烧伤住院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同期作病房内污染状况和院内感染的目标调查,探讨控制院内感染的主要环节。在两个病区空气采样528件,培养阳性件数432件,合格率为81.66%,不同物体表面共采样634件,合格率为82.10%,不合格率以换药用具和医护人员的手上最高,100例患者的院内感染率为19%。从感染创面培养致病菌32株。本研究结果表明:病房空气和物体表面的污染不是造成该组病人发生院内感染的直接原因,而可能与医护人员带菌的手和换药用具污染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行为转变理论对提高医护人员手部卫生知识及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2016年1-12月选取180例本院医护人员应用行为转变理论进行手部卫生知识及洗手依从性宣教,比较实施前后医护人员手部卫生知识及手卫生依从性情况.结果 实施后医护人员对6步洗手法、洗手时间、洗手次数、洗手材料、洗手范围等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8.89%、97.77%、96.67%、97.22%、95.55%,高于实施前的82.22%、83.33%、78.89%、78.89%、77.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施后医护人员洗手依从率、洗手方法正确率、手部卫生合格率及患者满意率分别为95.55%、97.78%、98.88%、94.0%,高于实施前的86.11%、82.78%、82.22%、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实施后手部菌落检出率低于实施前(1.11%比17.78%,P<0.05).结论 行为转变理论可提高医护人员手部卫生知识知晓率,提高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及洗手卫生合格率,有助于预防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细节管理对医院感染防控的实施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根据是否实施细节管理将试验对象分为细节管理前组与细节管理后组,比较两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漏报率以及医院环境的物体表面、空气、医护人员的手等检测指标的合格率。结果细节管理后组的物体表面、空气、医护人员的手等检测指标的卫生合格率明显高于细节管理前组(P〈0.05),医院感染发生率及漏报率明显低于细节管理前组(P〈0.05)。结论细节管理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改善医院环境的卫生状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预防性管理措施改进对人工关节转换术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收集山东省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的309例施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按改进前后时间将患者分为改进前组(94例)和改进后组(215例)。对2组患者术中空气、主刀人员的手、手术护士的手进行细菌采集,观察改进前与改进后的细菌生长情况。结果改进后组空气培养有细菌生长率与改进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9.5%(128/215)比73.4%(69/94)](P〈0.05)。空气培养中的细菌有微球菌、棒状杆菌、溶血葡萄球菌、奈瑟菌、柘草芽孢杆菌、黏质沙雷菌。改进后组主刀人员、护士手培养的有细菌菌生长率与改进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4/215)比6.4%(6/94)](P〈0.05)。空气、主刀人员、护士手细菌培养中的细菌有微球菌、棒状杆菌、溶血葡萄球菌、奈瑟菌、枯草芽胞杆菌、黏质沙雷菌、表皮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结论加强手术室感染管理,层流设备定期检测消毒,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预防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该院消毒质量,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预防交叉感染。方法对常用消毒剂(酒精、碘伏、新洁尔灭)、室内空气、医护人员手及各种物体表面进行细菌计数测定。结果消毒剂合格率为95.79%(432/451),医护人员手合格率为91.67%(33/36);空气污染超标率为18.63%,物体表面污染率为27.35%。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医院消毒监测工作,是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在进行各种临床诊疗操作过程中手致病菌的携带情况及洗手后的变化。方法随机抽取正在进行各种临床诊疗操作的医务人员676名,分别采集其洗手前后手部皮肤拭子进行致病菌的分离培养。结果在诊疗过程中(洗手前)医务人员手致病菌的携带率为10.06%,洗手后携带率为3.11%,主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医师与护士手致病菌的携带率比较表明,洗手前护士手致病菌的携带率显著高于医师(P<0.05),洗手后二者无区别(P>0.05)。结论医务人员(尤其是护士)应注意手致病菌的携带,减少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6.
Citral, trans-cinnamaldehyde, (-)-perillaldehyde, (-)-citronellal, eugenol and carvacrol were tested for their influence on microbial count in air by vaporizing with an air washer. The highest antibacterial activity was observed when (-)-perillaldehyde was sprayed. The average reduce of germ count was 53%. On the other hand, the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eugenol was the lowest of these six compounds. The average reduction of germ count was 13%. When water without volatile compounds was sprayed, the colony forming units increased.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e utility of selected aroma-compounds for the control of bacteria in the room.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规范医护人员接触环节与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率的关系。方法通过对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新生儿病房出院患者,在规范医护人员接触环节前后发生院内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新生儿病房规范医护人员接触环节与院内感染发生的关系。结果规范医护人员接触环节后的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2年,较未规范的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3年,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P=0.0494);败血症、脑膜炎等严重院内感染发生率下降明显(P=0.0338)。结论规范医护人员接触环节,对降低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及严重院内感染发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在临床工作的医护人员对洗手认识及行为的情况,并探讨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以问卷形式调查医护人员对主动洗手相关影响因素的认识.配合暗中观察其洗手行为.结果:医护人员执行平均洗手率为37.1%.快速手消毒剂(ABHR)的洗手率仅为3.1%;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与其洗手意识、是否提供和使用快速手消毒剂以及洗手设施是否完善相关:洗手率较高的医护人员意识较强、且较多使用快速手消毒剂(P<0.05);接触患者前和接触患者之间洗手率与有无洗手槽及离病房远近、是否提供擦手纸巾、有无热水等设施有明显相关性(P<0.05),接触患者后洗手率与此却无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P>0.05);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与病房内是否提供快速手消毒剂也无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结论:应提高医护人员对洗手重要性的再认识,有针对性改善病房内洗手条件,提高医护人员对快速手消毒剂的接受度,从而真正有效地提高医护人员的洗手依从性.  相似文献   

19.
Newborn rats were orally dosed at 2 or 24 hr of age with 1 μCi of 115mCd and killed at intervals between 1 and 21 days after dosing. Cadmium absorption (systemic absorption) was about six times greater in 2-hr-old pups as compared with 1-day-old pups, but the rate of absorption after Day 1 was similar in both age groups. Post weanling rats dosed at 6 weeks of age absorbed 0.5% of the Cd dose, whereas rats dosed at 2 and 24 hr of age absorbed approximately 12 and 5% of the dose, respectively. Cadmium was tenaciously retained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of newborn rats, with over 60% of the Cd dose remaining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15 days after dosing. Autoradiographs showed considerable amounts of radioactivity not only in the intestinal surface epithelium and brush borders, but also in the crypts, lamina propia, and muscular layer. Because of the greater absorption and the prolonged intestinal retention of Cd in the newborn rat and the long biological half-life of Cd in the body, Cd exposure in infancy could result in greater lifetime Cd accumulation. The prolonged intestinal retention of Cd may have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short-term balance studies of metals.  相似文献   

20.
ISO9000在感染科手卫生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规范手卫生管理,落实手卫生制度,提高医务人员的无菌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方法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手卫生措施,采用过程控制、强制性干预措施、终末质量效果监测等原则规范手卫生。结果医务人员接触病人前后洗手率达95%,洗手时间为15s达92%,掌握七步洗手法为91%,手卫生效果细菌监测合格率达93%。结论通过应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强化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使医务人员掌握洗手在保护患者预防外源性感染中的重要作用,确保病人有良好的就医安全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