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喉镜法与引光器气管插管时对心血管应激反应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腹部及脑肿瘤手术患者64例,随机分成两组:喉镜插管(对照组)32例;引光器气管插管(观察组)32例。两组麻醉诱导均用咪唑安定0.1mg/kg、利多卡因1.5mg/kg、维库溴铵0.1mg/kg、芬太尼5μg/kg及丙泊酚1mg/kg。记录麻醉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即刻、插管5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心肌缺血阈值(RPP)、血氧饱和度(SpO2)、心电图(ECG)变化。结果两组诱导后SBP、DBP、RPP均下降(P〈0.01),而HR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即刻较诱导后,对照组SBP、DBP、RPP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R也增快(P〈0.05),观察组SBP、DBP、HR、RPP无明显变化(P〉0.05);插管后5min,对照组SBP下降明显(P〈0.05),DBP、HR、RPP下降幅度大(P〈0.01),而观察组除HR下降明显(P〈0.05)外,SBP、DBP、RP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光器气管插管对心血管刺激较小,尤其对血压影响小,降低RIP,插管期间心血管功能较稳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中胸部硬膜外术后镇痛时,术毕镇痛首剂对围拔管期心血管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ASAⅠ~Ⅱ级开胸行非心脏手术病人随机采用气管插管吸入全麻复合硬膜外术后镇痛组(GE组)及单纯吸入全麻组(G组)。GE组患者术前于T6~7或T7~8硬膜外穿刺置入硬膜外导管,试验剂量2%利多卡因5 ml确定平面控制在T2~T10,以异氟醚、阿曲库胺维持麻醉。G组不用硬膜外穿刺,其余麻醉诱导维持与GE组相同。两组患者术中麻醉用药无明显区别。GE组于术毕前10 min硬膜外给予镇痛药物首剂(吗啡2 mg+0.75%左旋布比卡因2.5 ml+1 mg氟哌啶稀释至10 ml)。两组患者均于手术结束符合拔管条件时拔除气管导管,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拔管前即刻、拔管后1 min、拔管后5 min的SBP、DBP、HR。结果两组患者在拔管前即刻、拔管后1 min、拔管后5 min的HR、SBP、DBP较术前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G组同术前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GE组在拔管前即刻、拔管后1min、拔管后5 min的HR、SBP、DBP的波动明显低于G组同时刻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全麻气管拔管可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中胸部硬膜外镇痛术毕给予镇痛药物后,虽不能完全抑制围气管拔管期的应激反应,但可显著降低其增加幅度,提示其对拔管期应激反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后气管插管前后收缩压(SBP)、HR、皮质醇和血糖的变化,探讨其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ASA分级Ⅱ~Ⅲ级的老年高血压患者30例。随机分为星状神经节阻滞组(SBG组)和非星状神经节阻滞组(NSBG组),每组各15例。星状神经节阻滞后10min(NSBG组为相应时间)全身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记录入手术室后5min(T0)、阻滞后10min(T1)及插管后即刻(T2)、2min(T3)、5min(T4)时的SBP、HR。并同时于T0、T4各取动脉血1ml测定皮质醇和血糖。结果NSBG组T2~T4SBP、HR明显升高,与本组T0和SBG组相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BG组各时间点变化不明显。NSBG组T4皮质醇[(9.3±3.5)mmol/L]较本组T0[(6.4±1.9)mmol/L]和SBG组T4[(6.8±2.8)mmol/L]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糖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后,SBP、HR、皮质醇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气管插管前后变化比较平稳,可有效地减轻应激反应,有利于维持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单纯全麻与联合硬膜外阻滞对胃癌手术应激反应的情况。方法 选择40例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全麻(G)和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GE)两组,均为20例,分别于T0(麻醉诱导前)、T1(麻醉诱导插管后)、T2(切皮后)、T3(手术探查后)和T4(术毕拔管后)的测定SBP、DBP、MAP、HR及血糖BG。记录麻醉前用药、术毕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结果 手术过程中GE组BP基本稳定,G组有波动,手术结束时两组趋近,但SBP仍有显著性差异(P〈0.01)。GE组T1、T2和T3时HR明显比G组低(P〈0.05或P〈0.01),T4时相近。随手术进展两组BG均缓慢升高,T3、T4时G组升高幅度明显大于GE组(P〈0.01)。结论 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能减轻胃癌手术患者围术期的不良应激,并能保持围术期生理功能的平衡,是胃癌手术较适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喉镜法与引光器气管插管时对心血管应激反应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腹部及脑肿瘤手术患者64例,随机分成两组喉镜插管(对照组)32例;引光器气管插管(观察组)32例.两组麻醉诱导均用咪唑安定0.1 mg/kg、利多卡因1.5 mg/kg、维库溴铵0.1 mg/kg、芬太尼5μg/kg及丙泊酚1 mg/kg.记录麻醉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即刻、插管5 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心肌缺血阈值(RPP)、血氧饱和度(SpO2)、心电图(ECG)变化.结果 两组诱导后SBP、DBP、RPP均下降(P<0.01),而HR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即刻较诱导后,对照组SBP、DBP、RPP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R也增快(P<0.05),观察组SBP、DBP、HR、RPP无明显变化(P>0.05);插管后5 min,对照组SBP下降明显(P<0.05),DBP、HR、RPP下降幅度大(P<0.01),而观察组除HR下降明显(P<0.05)外,SBP、DBP、RP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引光器气管插管对心血管刺激较小,尤其对血压影响小,降低RPP,插管期间心血管功能较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喉镜法与引光器气管插管时对心血管应激反应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腹部及脑肿瘤手术患者64例,随机分成两组:喉镜插管(对照组)32例;引光器气管插管(观察组)32例。两组麻醉诱导均用咪唑安定0.1mg/kg、利多卡因1.5mg/kg、维库溴铵0.1mg/kg、芬太尼5μg/kg及丙泊酚1mg/kg。记录麻醉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即刻、插管5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心肌缺血阈值(RPP)、血氧饱和度(SpO2)、心电图(ECG)变化。结果两组诱导后SBP、DBP、RPP均下降(P<0.01),而HR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即刻较诱导后,对照组SBP、DBP、RPP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R也增快(P<0.05),观察组SBP、DBP、HR、RPP无明显变化(P>0.05);插管后5min,对照组SBP下降明显(P<0.05),DBP、HR、RPP下降幅度大(P<0.01),而观察组除HR下降明显(P<0.05)外,SBP、DBP、RP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光器气管插管对心血管刺激较小,尤其对血压影响小,降低RPP,插管期间心血管功能较稳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硝酸异山梨醇酯对经鼻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麻醉诱导时复合应用生理盐水0.2 ml/kg,观察组麻醉诱导时复合应用硝酸异山梨醇酯70μg/kg。均采用直接喉镜经鼻明视气管插管。记录入室后5 min(基础值),注药后1 min,插管即刻,插管后1 min、2 min、3 min、4 min、5 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结果与基础值比较,麻醉诱导后两组SBP、DBP、RPP降低(P0.05),气管插管时对照组SBP、DBP、RPP升高(P0.05),观察组SBP、DBP、RPP升高(P0.05),两组HR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BP、DBP、RPP较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麻醉诱导时复合应用硝酸异山梨醇酯70μg/kg可预防直接喉镜经鼻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反应。  相似文献   

8.
贾秀萍 《健康研究》2014,(4):423-424
目的比较喉罩与气管插管在宫外孕腹腔镜手术全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宫外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A组实施气管插管全麻,B组实施喉罩全麻,记录两组诱导前(T0)、插管(罩)5 min(T1)、拔管前5min(T2)、拔管即刻(T3)、拔管后5 min(T4)的MAP、HR、SPO2变化,观察有无麻醉并发症。结果两组T1时HR均快于T0时(P〈0.05),MAP、SPO2均低于T0时(P〈0.05);A组T2、T3与T0HR、M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T2、T3与T0时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26.00%)低于A组(P〈0.01)。结论喉罩与气管插管全麻的麻醉效果相当,但喉罩全麻更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老年人下腹部以下部位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对其适宜剂量及安全性进行评估,并与布比卡因比较。方法 80例60~80岁患者,麻醉方法为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根据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药物配制剂的不同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R1组、R2组、R3组及B组,每组20例。蛛网膜下腔阻滞(用局麻药),R1组、R2组及R3组分别为罗哌卡因10、12和14mg,B组为布比卡因10mg。观察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最高阻滞平面、最大运动阻滞程度、运动恢复时间,并记录蛛网膜下腔阻滞前(T0)及阻滞后3min(T1)、5min(T2)、10min(T3)、15min(T4)及30min(T5)时点的收缩压(SBP)、HR、SpO2。结果 B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38±25)s及运动阻滞起效时间(136±36)s较其他三组均短(P〈0.05),B组最大运动阻滞程度评分(2.35±0.31)分和运动恢复时间(3.1±0.6)h较其他三组均显著增高和延长(P〈0.01)。四组患者麻醉前后SBP及HR比较,R3组麻醉后15min时点SBP较麻醉前显著下降(P〈0.05),B组麻醉后5min及10min时点SBP较麻醉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结论 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老年人下腹部以下部位手术的麻醉,配制重密度液时,使用12mg的剂量,可满足手术所需的麻醉效果,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丙泊酚或七氟醚联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对老年肺叶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肺叶切除术老年患者60例,ASA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丙泊酚全身麻醉联合胸段硬膜外阻滞组(P组)和七氟醚吸入麻醉联合胸段硬膜外阻滞组(S组),每组30例.P组靶控输注丙泊酚40~ 50 μg/ (kg·min)维持全身麻醉深度,S组持续吸入1%~2%的七氟醚维持全身麻醉深度.两组分别于入室后(T0)、单肺通气时(T1)、手术2 h(T2)、手术结束(T3)、术后2 h(T4)、术后24 h(T5)抽取静脉血测定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结果 与T0时比较,两组T2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时点SBP、DBP和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比较,T1、T2时P组和T1~ T5时S组血浆NO、MDA水平升高,T1~T5时S组血浆SOD和GSH-Px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组比较,T3~T5时P组血浆NO和MDA水平降低,而SOD和GSH-Px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全身麻醉维持方式能更好地降低老年胸科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氧化应激水平,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抵抗素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含量变化,及其在突发性耳聋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检测102例突发性耳聋组、35例其他疾病对照组和3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抵抗素和hs-CRP含量,并比较治疗前后血清抵抗素和hs-CRP含量的变化。结果突发性耳聋组患者治疗前血清抵抗素和hs-CRP含量较其他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突发性耳聋组患者抵抗素和hs-CRP含量明显降低。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抵抗素和hs-CRP含量呈正相关(r=0.65,P〈0.01)。结论血清抵抗素和hs-CRP含量的变化与突发性耳聋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或胸段硬膜外阻滞(TEA)复合全麻对肺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肺癌根治术患者45例,年龄43~66岁,体重56~81kg,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15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组(PG组)、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EG组)和单纯全麻组(GA组),PG组在超声引导下行TPVB(T4-5);EG组硬膜外穿刺置管(T4-5)。分别于麻醉前(T0)、术始后30min(T1)、术毕(T2)、术后6h(T3)时采集静脉血样,测定皮质醇(Cor)和血管紧张素II(AngII),同时记录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与T0时比较,三组T1、T2和T3时血清Cor和AngII浓度升高(P<0.05);组间比较,PG组和EG组T1、T2和T3时血清Cor和AngII低于GA组(P<0.05),PG组和EG组T1~T3时血清Cor和AngII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G组和EG组T1时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低于GA组(P<0.05);EG组T1时MAP和HR低于PG组(P<0.05)。结论椎旁神经阻滞或硬膜外阻滞可以减轻肺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椎旁神经阻滞较硬膜外阻滞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3.
丁耀茂  林红  丁伟 《现代医院》2010,10(3):28-30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瑞芬太尼、芬太尼全麻诱导期患者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以及血浆血管紧张素(AngⅡ)、肾素活性(PRA)和醛固酮(ALD)水平变化,了解这三种药物对全麻诱导期患者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影响,为临床上选择全麻诱导期患者气管插管用药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60例择期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芬太尼组、瑞芬太尼组、舒芬太尼组,每组各20例,分别采用芬太尼、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行麻醉诱导。于诱导前、插管后3min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并同时抽取静脉血,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血管紧张素(AngⅡ)、肾素活性(PRA)和醛固酮(ALD)水平。结果芬太尼组、瑞芬太尼组插管后3min的SBP、DBP、MAP、HR和插管前相比显著升高(p<0.05),舒芬太尼组插管后3min的SBP、DBP、MAP、HR和插管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芬太尼组、瑞芬太尼组插管后3min的AngⅡ、PRA、ALD和插管前相比显著升高(p<0.05),舒芬太尼组插管后3min的AngⅡ、PRA、ALD和插管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舒芬太尼抑制插管时应激反应的效果优于瑞芬太尼和芬太尼,瑞芬太尼和芬太尼抑制插管时应激反应的效果相当,舒芬太尼更有利于血流动力学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稳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盐酸戊乙奎醚、阿托品用于开胸手术前用药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ASAⅠ~Ⅱ级胸科择期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Ⅰ组(盐酸戊乙奎醚组,n=40)和Ⅱ组(阿托品组,n=40),麻醉诱导前30min静脉注射盐酸戊乙奎醚或阿托品0.01mg/kg,记录SBP、DBP、HR、SpO2、口干程度及腺体分泌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注药前SBP、DBP、HR、Sp02无明显差异(P〉0.05)。Ⅰ组注药后第10min和15min SBP略下降,与注药前基础值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患者于注药后1min、5min、10min、15min HR明显高于基础值(P〈0.05),HR、SBP均明显高于Ⅰ组(P〈0.05);两组VAS评分在注药后15min、30min时高于注药前(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各时点、拔管及拔管后1h腺体分泌量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及P〈0.01)。结论盐酸戊乙奎醚作为胸科术前用药效果满意,抑制腺体分泌作用效果确切,维持心血管功能稳定,是胸科患者理想的术前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右美托咪啶在腹腔镜下结肠癌切除术患者全麻诱导期中的镇静效应及其对循环和呼吸的影响。方法 60例行结肠癌切除术择期手术成年人,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诱导开始后分别在10 min内给予右美托咪啶0.05μg/kg(D组)和咪唑安定对照组0.2 mg/kg(M组)静脉泵注。随后再静注芬太尼、异丙酚、维库溴铵行气管插管。记录诱导前(T1)、诱导开始后10 min(T2)、插管前(T3)、插管后即刻(T4)的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心率(HR)、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结果 T2时点D组Ramsay评分值明显大于M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M组T2和T3时点心率明显高于D组(p<0.05)。与T1时比较,D组的SBP和DBP均显著下降(p<0.05),M组在T3时SBP和DBP显著下降(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在结肠癌切除术患者全麻诱导中可减少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变化,提供良好的镇静效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等比重布比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并发症,并探讨其安全性。方法剖宫产手术患者200例,ASAI~II级,随机分为两组,蛛网膜下腔注入0.75%布比卡因2.0ml(A组)和注入0.75%布比卡因1.6ml(B组)。监测并记录两组产妇麻醉前(T1),注药后5rain(T2),取出胎儿后(T3),缝合腹膜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两组产妇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最高平面、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和感觉阻滞恢复时间。记录两组产妇阻滞后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和术中牵拉反应。结果两组产妇年龄、体重、身高和孕龄等一般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时A组MAP明显低于T1时和B组,HR明显快于T1时和B组(P〈0.05)。两组SPO:组间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明显长于A组(P〈0.05)。A组感觉阻滞平面明显高于B组(P〈0.05)。B组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牵拉反应和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0.75%布比卡因1.6ml腰麻用于剖宫产手术不仅能满足手术需求,与0.75%布比卡因2.0ml用于脊麻相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骶管阻滞复合基础麻醉用于小儿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50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骶管麻醉组(S组,n=25)和氯胺酮组(K组,n=25),于手术前、切皮时、术中、术毕记录其血压(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并比较两组麻醉效果、清醒时间和精神症状。结果切皮时两组的BP、HR有统计学差异,S组明显低于K组(P〈0.05)。S组麻醉效果优于K组,其氯胺酮的用量也明显少于K组,且S组术后清醒时间明显缩短,精神症状发生率少。结论骶管阻滞复合氯胺酮麻醉应用于小儿临床麻醉,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万军 《现代保健》2014,(26):47-49
目的:探讨静脉使用右美托咪定对冠心病患者腹部于术在整个同手术期心率、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腹部手术冠心病患者80例,年龄55~73岁,ASAⅠ-Ⅱ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各4(1例。13组在麻醉开始时泵注右美托咪定0-3μg/(kg·h),C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两组患者人手术室后监测并记录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气管插管后(T2)、手术开始(T3)和手术结束时(T4)的心率和血压变化情况。结果:与TO比较,两组患者在T1~T3时点的心率(HR)减慢,SBP及DBP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在T4时点的SBP及DBP升高的值均明显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使用右美托咪定对抑制冠心病患者腹部手术围术期应激反应有显著的作用,使崮术期手术刺激反应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干扰降到最低,具有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牟峰  孙丽 《现代保健》2014,(15):142-145
目的:评价欧普乐喉罩通气在腹腔镜肝癌射频消融术全麻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40例择期全麻腹腔镜肝癌射频消融术患者,ASAⅡ~Ⅲ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欧普乐喉罩组(A组)和气管内插管组(B组)各20例。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T0)、插入喉罩或气管导管前(T1)、插入喉罩或气管导管后即刻(T2)、插入喉罩或气管导管后5 min(T3)、拔除喉罩或气管导管后即刻(T4),5个时间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与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麻醉相关并发症。结果:B组T1与T4时点的SBP、DBP和HR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呛咳、苏醒期躁动、术后咽痛、痰多等并发症明显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欧普乐喉罩通气应用于腹腔镜肝癌射频消融术,较气管内插管全麻围术期循环功能更加稳定,麻醉相关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20.
方军  王胜斌 《现代保健》2014,(16):41-44
目的:观察中等剂量右美托咪定(Dex)对行双腔气管插管单肺通气老年手术患者全麻诱导期麻醉深度指数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术中单肺通气双腔气管插管老年手术患者40例,年龄60~75岁,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组(右美托咪定)和C组(对照),每组20例。D组麻醉诱导10 min前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C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等量生理盐水。泵注之后两组均采用常规麻醉诱导,记录两组泵注前(T0)及泵注后2 min(T1)、4 min(T2)、6 min(T3)、8 min(T4)、10 min(T5)、插管前(T6)、插管后即刻(T7)麻醉深度指数(CSI)、DBP、MAP、HR各指标变化。结果:D组T4(65.4±10.4)、T5(60.3±7.9)、T6(46.1±4.7)与T0(96.5±4.0)比较,CSI逐渐下降(P〈0.05),且显著低于C组(P〈0.05);D组T5、T6与T0比较,HR明显减慢(P〈0.05);C组T7与T6比较,DBP、MAP、HR均有升高(P〈0.05)。结论:麻醉诱导前右美托咪定以0.5μg/kg剂量缓慢输注对老年单肺通气手术患者产生明显镇静效应,能够明显减轻麻醉诱导期双腔气管插管操作与定位对老年手术患者的心血管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