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总结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的围术期经验。 方法 396例冠心病患者中男269例,女127例;年龄28~82岁,平均64.3岁;3支血管病变324例,2支病变56例,单支病变16例;左主干病变64例;平均搭桥2.7支(1~4支)。手术时间(151±27)min。结果 死亡9例,其余顺利出院。随访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安全有效,提高疗效的关键是围术期处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高危冠心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40例高危冠心病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其中2例术中行紧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7例预防性应用IABP.结果术后因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1例,平均搭桥3.5支,1例胸骨感染,2例2次开胸止血.无围手术期心肌梗死、中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高危冠心病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的经验并探讨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117例患者中男92例 ,女 2 5例 ;年龄 3 8~ 78岁 ,平均 64 .5岁 ;3支血管病变 79例 ,2支病变 3 1例 ,单支病变 7例 ;左主干病变 15例 ;曾行支架术者 12例。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75例 ,非体外循环下 42例。均经胸骨正中切口 ,平均搭桥 3 .1支 ( 1~ 6支 )。心肌保护采用冷血含钾停搏液。体外循环时间 ( 12 0± 3 1)min ,主动脉阻断时间 ( 75± 2 7)min。非体外循环搭桥手术时间 ( 15 8± 2 6)min。结果 死亡 2例。随访中除 4例出现心绞痛症状、需服抗心绞痛药物治疗外 ,其余心绞痛症状均消失 ,心功能显著改善 ,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提高围术期处理水平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6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总结分析56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临床经验.方法 1999年10月~2003年11月,我院对56例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左主干病变4例,单支病变3例,双支病变13例,三支病变36例.全部胸骨正中切口,42例在体外循环下进行,17例在非体外循环下进行.乳内动脉搭桥26根,大隐静脉搭桥128根,人均搭桥2.8支.结果全组死亡1例,其余患者痊愈出院,术后心绞痛完全消失或明显减轻.随访2~48个月效果良好.结论 CABG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合理选择病人,妥善围手术期管理,术中良好的心肌保护及不断提高外科操作技术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重症冠心病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的经验.方法 20例重症冠心病者,全部采用OPCABG,选用乳内动脉、桡动脉、大隐静脉作为移植血管材料.共搭桥64支,平均3.2支.术中使用CTS心脏固定器.加强围手术期处理.结果全组无围术期急性心肌梗塞,无死亡病例.术后心绞痛症状全部缓解,住院天数为19~45天,平均25.2天.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安全、有效,可用于多支病变或/和危重急症患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是治疗冠心病严重并发症和围手术期心衰很有效的辅助装置.合理的围术期处理对手术效果很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2003年1月-2012年9月共施行CABG 216例,其中行体外循环CABG 66例,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150例;每例移植血管1~5支,平均(3.1±1.4)支。同期行心瓣膜手术38例,室壁瘤切除术6例。结果围术期病死占4.2%(9/216),死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3例,术后心跳骤停2例,肾功能衰竭2例,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神经系统并发症1例。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高危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常规患者高,应选择合适的病例,加强围术期综合管理,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重症冠心病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的经验.方法 20例重症冠心病者,全部采用OPCABG,选用乳内动脉、桡动脉、大隐静脉作为移植血管材料.共搭桥64支,平均3.2支.术中使用CTS心脏固定器.加强围手术期处理.结果全组无围术期急性心肌梗塞,无死亡病例.术后心绞痛症状全部缓解,住院天数为19~45天,平均25.2天.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安全、有效,可用于多支病变或/和危重急症患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是治疗冠心病严重并发症和围手术期心衰很有效的辅助装置.合理的围术期处理对手术效果很重要.  相似文献   

8.
郭海涛 《农垦医学》2009,31(6):522-524
目的:总结34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和经验。方法:分析我院2006年4月~2009年4月34例择期CABG的临床资料,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1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3例,共搭桥105支,1支2例,2支4例,3~5支28例,平均3.1支,应用左乳内动脉搭桥29例,桡动脉搭桥7例,大隐静脉搭桥32例。结果:本组围手术期死亡1例,占2.94%(1/34),其余33例均痊愈出院,13例发生心肺脑肾重要脏器的并发症,占38.24%(13/34),随访1月~3年,除1例术后3月死于急性脑梗塞,余32例无心绞痛发作,心功能达I~II级。结论:CABG治疗冠心病安全有效,术前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估,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和旁路材料,加强围手术期的管理,能降低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余兵  张春盛  王伟  孙明  刘继辉 《安徽医学》2011,32(3):298-299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序贯吻合冠脉搭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冠心病患者20例择期手术,均采用非体外循环下,序贯吻合的方式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中精细操作,围手术期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进行有效的心血管功能支持.结果 20例患者分别搭桥3~6支,手术经过均顺利,围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第1d均顺利拔管转入普通病房.术后平均...  相似文献   

10.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分析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冠心病外科的治疗效果和临床经验。方法总结我院1999年6月~2006年12月共完成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56例,男182例,女74例,年龄37~75岁。占同期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87.5%。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69例,稳定型心绞痛162例,混合型25例。结果全组256例平均搭桥血管数(3.18±1.70)支/例,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10.20±2.10)h,术后住院时间(11.00±1.60)d,术后(15d内)死亡3例,近、中期随访180例心绞痛症状缓解或消失,死亡2例,1例仍有心绞痛症状。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由于避免了体外循环,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低,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手术经验及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4年3月-2007年12月采用非体外循环不停跳下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37例的临床资料,全组均应用左乳内动脉吻合前降支,2例患者术前及术中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临时辅助。结果:全组37例共行冠脉搭桥109支,平均2.94支/人,3例搭桥4支,29例搭桥3支,5例搭桥2支。全组死亡1例,全组无出血和脑部并发症发生。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可避免体外循环的并发症,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报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结果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45例临床资料。应用体外循环9例,非体外循环36例。总搭桥144支,平均搭桥3.2支,其中双乳内动脉搭桥2例、左乳内动脉搭桥38例、"Y"型桥8例、序贯搭桥5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患者心绞痛症状均有缓解或消失。结论合理的选择患者和手术方式、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心肌保护以及围术期治疗是开展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保证安全和疗效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135例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对135例冠心病患者施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其中单支病变15例,双支病变21例,三支病变99例。有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治疗史1例。结果:每例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1~5支,平均3.1支。死亡1例(0.74%),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15.5%(21/135)。结论:提高围术期处理技巧对提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332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32例患者的资料,男254例,女78例,平均年龄(61.8±9.2)岁。左室射血分数(50.8±7.3)%(69%-28%);〈50%51例,其中〈40%27例。全组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84例,行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48例。结果全组共行动脉桥吻合318支,静脉桥798支;围术期并发症低心排15例,肺功能衰竭7例,肾功能衰竭7例。围术期死亡10例,病死率3.0%。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手术技术,良好的心肌保护及合理的术后处理是提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治疗经验。方法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月行180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共完成旁路血管563支,平均(3.1±0.8)支。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手术方法、手术结果。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1例患者行二次开胸止血外,无围术期心肌梗死、呼吸衰竭、肝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心绞痛缓解,心功能改善,均顺利出院。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正确掌握手术适应症、手术技巧、围手术期处理,保证吻合口质量及血管活性药物的合理应用等一系列措施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缺血性心肌病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手术期处理的临床经验。方法 非体外循环下完成冠状动脉搭桥术42例。术中应用新福林、尼卡地平调节血压,艾斯洛尔控制心率,保证有效循环血容量,选用CTS胸骨牵开器和固定器及冠状动脉塞子(shunt),使吻合口处心肌处于相对静止和无血状态,有利于搭桥手术的顺利进行。结果 围手术期死亡2例,其中脑干梗塞死亡l例。应用IABP3例,效果良好。结论 非体外循环下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术式。正确处理各种并发症,是提高手术疗效,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65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的结果及体会。方法:1994年4月-2000年7月,共完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61例,男性449例,女性112例,平均年龄60.9岁。应用体外循环533例,非体外循环28例。对手术方法、并发症、死亡原因以及围术期治疗进行了分析。结果:医院内死亡15例,其余随访一个月至6年三个月,疗效满意。结论:合理的选择病人、充分的术前准备、提高手术技巧、良好的心肌保护以及围术期治疗是提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早期疗效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经验.方法:收集24例行CABG的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对手术病例选择、手术方法、桥血管的选择及围手术期管理进行分析.结果:24例患者中14例为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所有患者采用胸部正中切口开胸,浅低温全身麻醉.其中13例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1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共移植血管61支,人均2.5支;同期行心脏瓣膜置换5例,室壁瘤切除术1例.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无一例手术死亡.术后随访2个月~3年,患者心绞痛症状完全消失.结论:CABG是冠心病患者较为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在基层医院开展此项技术,慎重选择病例、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及医疗条件决定手术方式、恰当选择移植血管及做好围手术期管理工作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16例,应用体外循环(CPB)80例,非体外循环36例,对手术方法、主要并发症和围术期治疗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医院内死亡3例,1例手术后第14天死于肺部感染、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术后第3天死于围术期心肌梗死,1例术后第2天死于急性肺梗死,余113例顺利出院。3例复发心绞痛,药物治疗疗效满意。结论:合理的选择患者、充分的术前准备、手术技术的完善与成熟、良好的心肌保护以及合理围术期治疗是提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早期疗效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70岁以上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手术经验。方法采用OPCAB治疗7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63例,搭桥数2~4支/例,平均(3.1±0.9)支/例。结果全组无一例死亡,无围手术期脑梗死,无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无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全部患者心绞痛缓解,均顺利出院。结论在充分的术前准备下,对老年患者采用OPCAB是安全可行的,可避免体外循环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