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10例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分娩方式将本组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n=55)进行剖宫产分娩,观察组(n=55)进行阴道分娩,对比两组产妇住院时间、分娩出血量、新生儿体质量和Apgar评分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分娩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新生儿体质量明显大于对照组,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妇切口愈合不良、严重粘连、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剖宫产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选择阴道分娩能有效促进临床结局改善,保证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阴道分娩的安全性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行阴道分娩的患者44例(均为2017年7月~2018年7月期间)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一时期收治的非瘢痕子宫行阴道分娩的患者44例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术中指标新生儿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此次研究中,两组产程时间、术中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与新生儿体重经对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选择阴道分娩具有一定可行性,但临床应判断患者是否具备阴道分娩的指征,促进患者分娩安全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8月~2018年7月中的5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足月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总产程、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对照组分娩时出血量以及新生儿5分钟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后出血率为6.00%,对照组产后出血率为4.00%,两组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胎盘粘连、子宫破裂、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8.00%、2.00%、4.00%,略高于对照组4.00%、0、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不会增加产后并发症,只要患者符合试产条件,应该进行充分试产,以减少剖宫产率,保证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4.
《中国医药科学》2019,(23):95-98
目的研究瘢痕子宫妇女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的妊娠结局,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进行阴道试产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患者592例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并另选同期收治的592例初次妊娠分娩的足月产妇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阴道试产,试产失败转剖宫产分娩。比较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状况以及不良妊娠结局,分析影响妊娠结局的因素。结果研究组患者试产成功462例,占78.04%,试产失败130例,占21.96%;对照组分娩成功469例,占79.22%,试产失败123例,占20.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产程时间、产后24h出血量、新生儿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产褥感染、产后出血、子宫切除、新生儿窒息、子宫破裂、胎儿窘迫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影响妊娠结局的主要因素中产妇年龄、自然妊娠史、产前BMI值、入院宫口扩张等因素与孕妇阴道试产成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瘢痕子宫妇女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的妊娠结局显示,患者产后出血量较少,新生儿身体状态良好。严格监控试产适应证,能够提高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成功率,对减少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100例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入治的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产妇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通过剖宫产的妊娠方式进行分娩,观察组患者通过阴道妊娠分娩的方式进行分娩。结果对照组患者及观察组患者分娩成功率,均为100%;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2%,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患者严重粘连发生率为2%;患者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为4%,以上各项指标两组患者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分娩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新生儿体质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后瘢痕子宫选择阴道分娩的方式进行再次分娩,分娩成功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住院的12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分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剖宫产(90例,观察组)和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30例,对照组)。与同期90例首次剖宫产(A组)及30例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B组)比较。分比较分娩结局、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住院时间等差异。结果 12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者,再次剖宫产者90例(75.0%),阴道分娩者30例(25.0%)。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产时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观察组在产程时间、产时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数及住院时间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A组在手术时间、产时出血量、术后腹腔粘连及住院时间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Apgar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并不是剖宫产的绝对指征,符合试产条件者在严密监护下选择阴道试产是可行的,并且可以改善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7.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291例分娩方式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不同分娩方式所致不同分娩结局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将291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按分娩方式分为观察组256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行再次剖宫产术,对照组经阴道分娩。观察比较2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产褥感染率及住院时间与费用。结果 2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产褥感染率及住院时间与费用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降低初次及再次剖宫产率,并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进行正确评估,符合条件者可在严密监护下经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8.
《中国医药科学》2016,(12):101-103
目的探究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10月在我院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20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102例行阴道分娩,对照组100例行剖宫产。观察两组产妇的妊娠情况,妊娠结局(胎儿窘迫、宫缩乏力、子宫破裂、尿潴留、产后出血)及并发症等情况,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孕妇试产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并通过统计学比较两组的分娩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产妇的产程时间、产时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体质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产妇产后的细菌感染、子宫破裂、产后出血、尿潴留、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经阴道分娩可以显著减少分娩时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安全可行,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药科学》2019,(19):109-111
目的观察瘢痕子宫者再次实行妊娠阴道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9月收治的剖宫产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1695例,随机分成观察组325例、对照组1370例,观察组先行阴道试产,不成功则转为剖宫产,对照组行剖宫产,比较组间术后产妇与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成功率为60.0%,共计195例,130例阴道引产失败转为剖宫产;观察组术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Apgar评分与新生儿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若符合各项适应证,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者实行阴道分娩是可行的,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孕妇阴道分娩的临床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接收的96例瘢痕子宫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其中,观察组孕妇采用阴道分娩的方式,对照组孕妇采用剖宫产的方式。分析两组孕妇的分娩情况和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者组孕妇分娩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分娩时间长于对照组;分娩后观察组孕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孕妇伤口感染和产后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和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孕妇阴道分娩的整体临床效果优于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孕妇再次剖宫产,能够降低分娩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率和伤口感染率,减少住院时间。临床上阴道试产过程中严密监护,经阴道分娩效果更好,可行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经阴道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按分娩方式不同分为阴道分娩组和再次剖宫产组,各50例.比较两组产妇的相关指标(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分娩成功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抗生素应用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窒息情况.结果 阴道分娩组产妇出血量(135.83±24...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前次剖宫产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影响。方法120例前次剖宫产后疤痕子宫产妇,按照分娩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65例)。观察组采用阴道分娩,对照组采用剖宫产分娩。比较两组产妇不良事件发生率、产后24 h出血量、住院时间、数字疼痛评分法(NRS)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9.09%低于对照组的2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4 h出血量(356.32±18.64)ml少于对照组的(487.05±28.67)ml、住院时间(3.42±1.25)d短于对照组的(5.32±1.03)d、NRS评分(3.34±1.28)分低于对照组的(5.64±1.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前次剖宫产疤痕子宫产妇再次妊娠分娩时,经阴道试产成功可采取阴道分娩方式分娩,其出现不良事件的可能性在可控的范围之内,可以减少产后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减轻产妇的疼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阴道产及子宫下段剖宫产对双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双胎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阴道产, 40例)和观察组(子宫下段剖宫产,41例)。比较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结果 81例双胎妊娠产妇中,发生率最高的并发症为早产,占比38.27%,发生率最低的并发症为脐带脱垂,占比1.23%,其余并发症包括子痫前期-子痫、贫血、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前置胎盘。不同孕周产妇的新生儿窒息率、死亡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31~33+6周产妇的新生儿窒息率、死亡率最高,孕≥37周产妇的新生儿窒息率、死亡率最低。两组产妇的第一胎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第二胎窒息率2.44%低于对照组的1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率、孕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2.5 kg占比82.93%高于对照组的6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胎妊娠的主要并发症为早产,子宫下段剖宫产使双胎新生儿窒息率降低,妊娠结局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124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产妇,根据产妇分娩结局不同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72例)。观察组产妇实施阴道分娩,对照组产妇实施剖宫产术分娩。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产后感染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情况及满意率。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166.3±62.1)ml、(3.5±0.4)d,对照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275.6±51.8)ml、(7.0±0.8)d,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妇产后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5%、13.9%,观察组产妇产后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9%、1.9%,观察组产妇产后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体重为(3512±354)g,Apgar评分<7分1例(1.9%);对照组新生儿体重为(3501±341)g,Apgar评分<7分1例(1.4%)。两组新生儿体重及Apgar评分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满意率为94.2%(49/52),对照组产妇满意率为91.7%(66/72),两组产妇满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若符合指征可实施阴道分娩,其能够更好地保障分娩安全性,但具体需要根据产妇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相似文献   

15.
肖敏  陶瑞雪  张燕 《安徽医药》2020,41(5):526-529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孕妇不同分娩方式的选择以及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住院且符合剖宫产后阴道试产纳入标准的产妇160例,依据医生评估结果及产妇意愿选择分娩方式,按实际分娩结果分为剖宫产后阴道分娩(简称阴道分娩)组68例,再次剖宫产(简称剖宫产)组80例,12例因阴道试产失败急诊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简称阴道试产失败组)。同时选择同期住院分娩的40例单胎顺产初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产妇的临床特征以及分娩信息,分析影响瘢痕子宫产妇阴道试产成功的相关因素。结果 在瘢痕子宫患者中,阴道分娩成功率为85%。阴道分娩组与阴道试产失败组相比,孕妇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距上次剖宫产时间、新生儿体质量、产时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孕妇年龄、孕次、产次、瘢痕厚度、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孕妇体质量、体质量指数、孕周、距上次剖宫产时间、新生儿体质量、产后24 h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小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年龄、孕次、产次、瘢痕厚度、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与对照组相比,分娩时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瘢痕子宫孕妇在严格的操作规程以及孕期控制体质量指数、胎儿体质量可鼓励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16.
陈晓红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9):23+25-23,25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应用剖宫产与阴道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2010年6月10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应用剖宫产与阴道分娩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经阴道分娩的产后2h出血量、产程时间、产后发热情况、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非瘢痕子宫行剖宫产组比较,瘢痕子宫组的产后2h出血量多,产程长,切口非甲级愈合率高,住院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对于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产妇,只要有试产的条件,阴道试产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分娩方式,可以降低剖宫产率,值得广大产科医生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孕妇经阴道试产中宫口开全后迅速、安全娩出胎儿的临床手段,确定产钳助娩在瘢痕子宫经阴道分娩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宫口开全后因第二产程停滞行手术产44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2组,组1为产钳助娩20例,组2为剖宫产24例。比较2组新生儿娩出时间,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产伤,产后出血的发生,软产道裂伤(Ⅲ°、Ⅳ°),先兆子宫破裂的发生率。结果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经阴道分娩应用产钳可有效缩短胎儿娩出时间,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不增加先兆子宫破裂、新生儿窒息、产伤、软产道裂伤的机率。能安全有效地辅助胎头娩出,有效降低剖宫产率。结论合理的产钳应用在瘢痕子宫经阴道分娩中是安全有效的,且能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选择经阴道分娩优劣,分析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19年3月某院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选择经阴道分娩75例纳入观察组,选择同期收治的剖宫产对象75例纳入对照组,对比妊娠结局指标.结果:观察组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本院2009年9月~2010年10月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465例,其中,有阴道试产适应证者367例,选择阴道试产55例为观察组,再次剖宫产312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产后出血、产褥病率、子宫破裂、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5例阴道试产中47例试产成功,试产成功率为85.5%,两组均未出现子宫破裂;对照组产后出血率、产褥病率、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率均较观察组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史作为再次妊娠剖宫产的指征是不合理的,阴道分娩明显降低住院费用、住院时间,避免手术给患者带来的创伤及各种并发症,减少患者手术痛苦和经济负担。如无绝对剖宫产指征,应给予试产,试产失败者及时改为急诊剖宫产。  相似文献   

20.
张中华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9):249-250
目的通过对瘢痕子宫妊娠分娩方式的临床观察,探讨其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月所收治的183例瘢痕子宫妊娠者,选择符合阴道试产条件的78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有阴道试产条件并要求阴道试产的80例初产妇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观察组78例中,成功阴道分娩61例,约占78%,母子健康。其中第一产程时间为(9.51±0.64)h、第二产程时间为(0.98±0.43)h、产后出血量为(156±23)mL、新生儿窒息1例。与对照组80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妊娠阴道分娩具有一定可行性,可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