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严重威胁青少年的心身健康,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对其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尤为重要。但是,目前对青少年NSSI 的治疗尚缺乏有效证据。现就青少年 NSSI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及物理治疗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为进一步探索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治疗提 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非自杀性自伤(NSSI)是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的重要预测因素,其在全球青少年中的患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成为青少年常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反刍思维作为一种认知过程和情绪调节策略,与NSSI密切相关,高水平的反刍思维易诱发NSSI。本文从青少年NSSI和反刍思维的相关理论、反刍思维对青少年产生的影响及相关干预措施进行综述,旨在为早期发现青少年NSSI并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是发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高发群体。相关研究显示,青少年发生非自杀性自伤 行为的动机对自伤行为有很大影响。现从调节情绪、影响人际和自我强化三方面对青少年发生自伤行 为的动机进行综述,希望能对青少年自伤行为的干预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非自杀性自伤(NSSI)对个体身心健康有深远影响,特别是在青少年这一高发人群中,现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许多研究表明,家庭环境因素在青少年NSSI的发生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对家庭环境因素与青少年NSSI进行综述,为NSSI的预防和家庭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NSSI)是全球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之一,对其进行有效干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青少年常见NSSI特定和非特定性的心理干预进行综述,以期提高医护人员对NSSI的重视,为后续研究选择合适的干预方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瑶  况利 《四川精神卫生》2019,32(4):371-374
本文目的是对近年来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NSSI)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汇总,并探讨青少年NSSI相关研究现状。NSSI在青少年中多发,是自杀的独立危险因素,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已成为普遍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总结青少年的NSSI研究现状及其神经生物学机制,以期为青少年NSSI的临床干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非自杀性自伤(NSSI)是一种适应不良的情绪调节策略,多见于青少年群体,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依恋对青少年个体的心理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对理解个体的情绪调节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依恋、情绪调节、NSSI 3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综述,旨在为青少年NSSI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非自杀性自伤个体的成人依恋与自杀态度的关系。方法 对93例非自杀性自伤者及与研究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对照组93例采用亲密关系体验问卷修订版(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 Inventory,ECR-R)、自杀态度问卷(Suicide Attitude Questionnaire,QSA)、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 (1)研究组在对自杀行为态度(F=3.431,P<0.01)、对安乐死态度(F=3.296,P<0.01)上不同依恋类型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非自杀性自伤组自杀态度与对照组比较,在对自杀行为态度(t=6.110,P<0.01)、在对自杀者的态度(t=5.694,P<0.01)、对安乐死态度(t=7.897,P<0.01)上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不安全依恋类型个体发生自伤的风险是安全型的3.7倍。结论 不同依恋类型的非自杀性自伤者对自杀的态度不同,非自杀性自伤者的自杀态度与正常群体不同,不安全依恋是个体发生自伤风险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心理健康问题。多种精神疾病可直接或间接导致NSSI行为的发生。NSSI患者会出现多种心理行为问题,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会对患者的生活、学业、工作产生影响。现对NSSI与成瘾、冲动、快感缺失、学习工作能力及睡眠问题的相关性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10.
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行为是指不以自杀为目的,反复、故意伤害自己身体,且不被社会接纳和认可的行为,包括自我切割、拉扯头发、烫伤及针扎等自伤方式[1].青少年是NSSI行为的高发人群[2],发生率为17%~60%[3].NSSI的发生对青少年心理发育和社会功能产生深远影...  相似文献   

11.
阿尔茨海默病(AD)属于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是引起老年痴呆的主要病因。AD 发病机 制复杂,临床预后极差。长链非编码 RNAs(lncRNAs)是一类不能编码蛋白,通过转录及转录后水平调 节基因的表达,参与了癌症、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衰老等病理生理过程。lncRNAs 与 AD 的发生 发展相关在 1992 年首次提出之后,不同 lncRNAs 在 AD 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现对近年来 lncRNAs 与 AD 的相关研究进行概述,以期为 AD 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本文目的是对儿童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NSSI)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儿童青少年NSSI行为的认识与干预提供参考。NSSI行为是自杀的独立危险因素,不仅严重威胁到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也给其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担。本文将对儿童青少年NSSI行为的流行病学、病因学、与其他精神疾病之间的关系以及治疗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大学生自伤行为与其依恋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北京市海淀区某高校85 名存在自伤行为大学生(自伤行为组)及年龄、性别匹配的85 名无自伤行为的大学生(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亲密关系体验问卷修订版(ECR-R)、自伤行为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 自伤行为大学生依恋类型分布为安全型27 例(31.8%)、迷恋型19 例(22.4%)、淡漠型26 例(30.6%)和恐惧型13 例(15.3%)。自伤行为组依恋类型与对照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依恋类型的自伤大学生自伤行为发生种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97,P< 0.05)。非自杀性自伤与不安全依恋相关。结论 有自伤行为大学生中不安全依恋类型占多数,不安全依恋类型是大学生自伤行为发生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4.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