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在慢性胃溃疡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7月于某院收治的30例慢性胃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奥美拉唑肠溶片联合甲硝唑及阿莫西林,给予观察组兰索拉唑联合甲硝唑及阿莫西林,持续治疗2周,结束后进行胃镜复查并进行HP检测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观察组的HP检测阳性率(1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7%(P0.05)。结论:兰索拉唑在慢性胃溃疡中疗效显著,能有效抗幽门螺杆菌感染,安全性和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3.
姜海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2,(5):113-115
目的 研究兰索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82例胃溃疡患者,按照住院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兰索拉唑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兰索拉唑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治疗前后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结果 ...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评价用于治疗胃溃疡时兰索拉唑与泮托拉唑药物经济学价值。方法 胃溃疡患者104例,随机分为甲组(用兰索拉唑治疗)52例和乙组(用泮托拉唑治疗)52例,用药1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成本、不良反应、成本-疗效等相关研究指标。结果 两组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率及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兰索拉唑治疗组成本-效果指标为3.42,泮托拉唑治疗组成本-效果指标为2.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胃溃疡的治疗上,在同一疗效水平上,泮托拉唑要比兰索拉唑更经济适用,更易于被患者所接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9,(18)
目的探究兰索拉唑与法莫替丁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病例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胃溃疡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服用法莫替丁,观察组服用兰索拉唑,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清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对照组,观察组MDA、ET-1水平降低,SOD、NO水平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法莫替丁,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胃溃疡具有显著疗效,可减轻脂质过氧化,促进溃疡愈合,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兰索拉唑治疗消化系统溃疡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2例消化系统溃疡患者,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通过兰索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分别为95.12%、97.56%,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分别为:78.05%、65.8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44%、4.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系统溃疡经兰索拉唑治疗,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联用达喜(铝碳酸镁)治疗胃溃疡临床的疗效。方法选自我院门诊198例胃溃疡的患者,分为治疗组105例,对照组93组,两组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三联治疗方法。1周后,治疗组用兰索拉唑和达喜治疗;对照只用兰索拉唑。1疗程为8周。结果治疗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1.91%和93.33%;对照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0.09%和80.65%,两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俨〈0.05)。药物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兰索拉唑联用达喜治疗胃溃疡,疗效较单用兰索拉唑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对胃溃疡患者采取兰索拉唑治疗的临床药理及安全性.方法 96例幽门螺杆菌(Hp)感染消化性胃溃疡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患者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二联抗感染治疗,在此基础上联合奥美拉唑;研究组患者在相同的抗感染治疗方法 的基础上给予兰索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Hp根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兰索拉唑治疗消化系统溃疡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1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6例消化系统溃疡患者,将其分成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兰索拉唑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02%,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0.7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6.74%,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67.44%,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2.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兰索拉唑治疗消化系统溃疡效果良好,不良反应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溃疡患者生活质量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慢性胃溃疡患者98例,随机将其分为综合护理组和常规组,分别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疗效、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结果 综合护理组治疗总有效率和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97.96% vs.81.63%,95.92%vs.73.47%,P<0.05).综合护理组疼痛、身体功能、睡眠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胃溃疡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瑞巴派特联合兰索拉唑对胃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方法72例经内镜诊断并检测证实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的活动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第1周,两组患者均予HP根除三联疗法,第2~8周,治疗组给予瑞巴派特联合兰索拉唑,对照组仅用兰索拉唑治疗。8周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复查胃镜,观察胃溃疡愈合率(S1期+S2期),S2期获得率及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胃黏膜组织学变化,评价对胃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结果治疗组胃溃疡愈合率和S2期获得率分别为88.8%和583%,对照组分别为83.3%和30.6%,两组胃溃疡愈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S2期获得率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组织学观察指标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P〈0.05)。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巴派特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明显增加s2期获得率,显著提高组织学愈合质量,促进高质量的溃疡愈合,提示瑞巴派特在胃溃疡愈合中,特别是提高溃疡愈合质量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779例药物不良反应报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s)在我院的发生情况及其给患者造成的危害。方法:对我院1999年1月~2005年12月收集到的779例ADRs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涉及ADRs的药物共118个品种,其中抗感染药物居多,静脉给药是引起ADRs的主要给药途径,主要的ADRs类型为皮肤损害及全身性损害。结论:应重视临床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其对住院治疗费用的影响,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2007年-2009年3月收集得的120例ADR报告分别从药物种类、临床表现及患者年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并运用药物经济学分析其中83例ADR的治疗成本.结果 在120例ADR中,老年人占的比例最高,占45.83%;引起A...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胃得安胶囊联合兰索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收治的胃溃疡患者9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48例)。对照组早餐前30 min口服兰索拉唑肠溶胶囊,3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胃得安胶囊,2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上腹痛评分、反酸评分、前列腺素(PG)E2、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7(IL-17)、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以及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溃疡愈合率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7.5%,显著低于治疗组的1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上腹痛评分和反酸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中上腹痛评分和反酸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胃液中PGE2浓度及血清SOD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血清CRP、IL-17、LPO浓度则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这些指标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3.8%、75.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为8.3%,比对照组的25%明显显著降低(P0.05)。结论胃得安胶囊联合兰索拉唑治疗胃溃疡的整体疗效切实,促进溃疡愈合,增强胃黏膜的防御功能及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了解该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2009年1月-2009年12月收集到的24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男女之比1∶1.0339,60岁以上老年患者发生率较多,占30.00%;其中抗感染药物占首位(70.83%),静脉给药方式为主要途经(76.25%);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66.25%)。新的不良反应19例,其中严重的1例;严重的不良反应14例。结论应加强ADR的监测和ADR知识的宣传,避免或减少其重复发生,对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加强药品不良反应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叶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0):238-239
护理安全是防范和减少医疗事故与纠纷的重要工作,从患者入院到出院,护理人员监护患者的药物治疗全过程,认识、发现和上报药物不良反应(ADR),对配合救治ADR病例和减少同类事件的发生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