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教,是一种发源于中国古代的传统宗教,道教文化与中医养生密切相关。本文从道教文化的本源和基本思想及其发展方面阐述了道教文化和中医养生学的关系。道教文化对中医养生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道教圣地武当山地处我国中西部的结合部,道教文化积淀丰厚,中草药资源丰富。武当道教医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融宗教文化、道教医药与地域特色为一体的中草药应用八大特色。挖掘整理武当道教医药特色,对于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3.
对道教医学中服食方的研究状况,从道教服食的历史发展阶段、道教服食方的类型特点、道教服食著作的研究以及道教服食方的价值四个方面进行概述,并提出道教服食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
道教医学是传统中华医学的组成部分,本研究通过对道教医学相关理论文献的梳理,将道教医学病因理论进行归纳、整理,从以下五个方面对道教医学病因理论进行总结探讨:第一,精气理论对人体疾病产生的影响;第二,“脏腑之神”对人体疾病产生的重要规律;第三,“奇经八脉”理论在道教得以发展,是道教病因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道教医学中对于“邪气”认识不仅包括六淫邪气,也包括自然界中无形的不正之气,如“精灵鬼怪”“三尸九虫”等具有宗教色彩的理论学说;第五,自然因果规律致病因素为道教病因理论根本因素。以上五方面致病因素,既有与传统中医学理论相似之处,又有典型宗教色彩因素,共同构成了独特的传统道教医学病因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5.
据史料记载,结合《本草纲目》所论,李时珍有着明确的道教医学思想。如《本草纲目》中引据了大量的道教著作和道教服食法等。《奇经八脉考》中也体现了这一思想,包括引据了《八脉经》《天元入药镜》《大道三章直指》《黄庭经》等道教著作,对所引用的打通经脉以获长寿理论的高度认可,以及相较之于《本草纲目》中对道教论药及服食法扬弃的态度,《奇经八脉考》对所引道教著作言论采取了全然认可的态度。  相似文献   

6.
道教全真第一丛林——北京白云观位于北京西便门外,是道教全真三大祖庭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道教协会、中国道教学院和中国道教文化研究所等全国性道教组织、院校和研究机构先后设在这里。白云观也是"文革"中北京很少没被破坏的寺庙之一。  相似文献   

7.
考察李时珍生平、社会历史背景以及《本草纲目》中的论述,总结李时珍对道教养生术的继承与反思。李时珍继承道教养生文化精华,补阙本草书籍不足,认同道教文化中崇尚长生久视的理想,不仅对金石外丹、辟谷服食、内丹修炼等道教养生术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还对服食金玉、盲目服食、偏性服食、崇尚邪门道术等不符合科学规律的修炼方法进行了批判。  相似文献   

8.
道教哲学特色鲜明,对中医养生学影响深刻。道教“无为而治”、“虚而无形”、“精、气、神调和”的哲学思想,既构成了道教养生的理论基础,又融通于中医养生学之中,中医养生的“不妄作劳”、“精神内守”、“形恃神而立”的思想和原则与道教哲学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9.
道教医药学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教医药学述要胡孚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100732)关键词道教医学,理论研究道教医药学是在宗教中发展起来的医药学。如今《道藏》和各类丹经、道书中记载了大量医药学的珍贵资料,是研究中医基础医学不可忽略的一大分叉。道教医学继承了古代巫医的传统...  相似文献   

10.
雅集     
《东方养生》2011,(5):150-151
北京道教祈福音乐会 北京市道教协会日前在全国政协礼堂举办了三清神韵“和暖中华”祈福音乐会.用道教传统艺术形式为祖国祈福为人民祈福为首都祈福。北京市道教音乐团也在这台音乐会上宣告成立。  相似文献   

11.
浅论中医与道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宣新  吕迪阳 《光明中医》2014,(6):1165-1166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中医是中华民族的特色医药学。中医从起源到发展和道教一直密不可分。做一个真正的中医医生,需要了解道教对中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张卫  张瑞贤 《中国中药杂志》2010,35(20):2782-2784
《证类本草》是宋以前本草文献的渊薮,同时该书中也保存了大量的道教文献。从《证类本草》所固化的道教文献中可以看出道教在求得长生成仙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术,主要是服饵法和外丹黄白术对宋代之前的本草学无论是内容还是其发展都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瘟疫在古代社会具有极大的破坏性,而道教正诞生于汉末瘟疫多发之时,其创教即与瘟疫治疗的实践产生了紧密联系.道教对瘟疫产生的原因依自身宗教义理给出了独特的解释,并提供了多样化的治疗方法.道符、咒语和斋醮科仪属于信仰疗法、心理疗法的范畴,而道教防治瘟疫的养生术则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在今天仍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武当山地处中国湖北省西北部 ,是有名的道教圣地。中国自古有“十道九医”之说 ,武当道教医药在我国医药史上就曾作过伟大贡献。2 0世纪 70年代 ,笔者曾拜武当山道医朱诚德为师 ,学得道教医药精华 ,又潜心研习道教经典 ,收集道教秘方妙法。现将所习心得整理如下 ,以就教于方家。1 武当道教医药学的理论核心武当山道教医药受楚汉文化的影响 ,吸收了楚汉文化中的“养气”理论 ,在医药理论上倡导“以气为本 ,保气为先”。老庄名著《知北游》曰 :“人之生 ,气之聚也 ,聚则为生 ,散则为死 ,……故曰 ,通天下一气耳”。南宋·石泰《还源篇》说 :…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由丹江口市第一医院王大军等完成的科研项目《武当道教医药的挖掘、整理与验证》,在十堰市科委组织的鉴定会上通过专家鉴定。这次鉴定会是1999年9月23日在丹江口市第一医院举行的。1999年9月,经中国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湖北分中心查新近10年国内文献,未见有与该课题相同的文献报道。鉴定委员会综合评估认为,该项研究在道教医药领域中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研究的空白。与会专家认为:(1)该项研究首次对武当道教医药发展渊源进行考证,论述了武当道教对中国传统医学所做的贡献;(2)该项研究首次对武当道教医药特色进行了探…  相似文献   

16.
《太平经》是东汉道教的一部重要经典,书中隐含古代医药学的丰富思想。本文对《太平经》中有关疾病的定义及态度予以探讨,借此揭示早期道教对古代中医疾病观念的认知程度和理论贡献。文中分析了《太平经》中"疾病"的三种内涵,并揭示了早期道教对于疾病、修道及成仙之内在关联的看法和论述。  相似文献   

17.
土家族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元学说”是土家族医学的指导思想,但尚无文献对其由来进行系统阐述。本课题组根据数十年对土家医学的研究,认为“三元学说”可能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其形成与道教对土家族文化的影响及土家医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就“三元学说”的渊源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本文通过引用大量理论依据,系统阐述了土家族医学指导思想“三元学说”的起源与道家文化的联系。首先,土家医“三元”概念源于道教;其次,土家族医学关于太上老君及药王菩萨的传说与道教关系密切;再者,土家族医学与道教医学有着重要联系,如两者对脑都十分重视。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是由于道教对土家族文化的渗透,道教文化对土家族文化影响十分深刻;二是土家医对人体生理与疾病的认识,多与“三”密切关联。因此,土家族医学将“三元学说”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研究土家族医学起源,对研究少数民族医药文化和学术思想的继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道教是中国的传统宗教,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黄帝传说与道家老子的哲学思想。如果从东汉中后期道教教团组织的建立开始算起,道教已有将近2000年的历史。道教的历史悠久,内涵  相似文献   

19.
秦文军 《养生月刊》2011,32(5):466-468
丘处机(1148—1227)是我国元代著名的道家,他不仅是道教全真派的开创人之一,同时也是一个养生家。在他的一生中,共经历了金朝七帝、南宋五帝,享年79岁。作为道教的一代宗师,丘处机曾明确地提出了"有卫生之道,而无长生之药"的辩证看法。理性的养生思想,奠定了他成为道教养生大家的历史地位。丘处机生于高宗绍兴18年,年少时极爱读书,《论语》、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古籍文献整理探讨上清派道教与中医学理论体系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整理上清派道教医药相关文献,采取类编等文献整理方法,与中医理论体系对照研究。结果:上清派以存思、行气、服食等为主要修炼手段,结合了中医学藏象学说的内容。结论:上清派养生术对道教的发展、养生学和中医藏象学说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尤其是在五脏炼养术、命门学说等方面,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