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稳定型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疼痛的疗效。方法:TMD疼痛患者61例,急性组28例(男11例,女17例);慢性组33例(男18例,女15例)。记录治疗前后疼痛指数,双侧颞肌前束(temporal anterior,TA)和咬肌(masseter muscle,MM)牙尖交错位最大紧咬时电位及最大紧咬时咬合接触情况。结果:(1)2组治疗后1月疼痛指数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后疼痛强度差值及显效率2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2)治疗后无论是急性组还是慢性组TA及MM最大紧咬电位症状侧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而非症状侧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3)治疗后急性组TA和MM肌电不对称指数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肌电不对称指数TA慢性组明显高于急性组(P〈0.05),而MM无明显差异(P〉0.05)。(4)2组治疗前后左、右两侧咬合接触点数、以及咬合接触不对称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稳定型咬合板治疗可以明显缓解TMD疼痛,但对急、慢性疼痛的缓解程度无明显差异。其机制可能与肌功能活动情况易于得到明显改善等生理学基础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低位咬合伴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患者进行咬合重建修复,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观察14例符合条件患者治疗前、暂时性胎垫治疗后、永久性修复治疗后临床症状、关节间隙及肌电图的变化。结果:(1)暂时性胎垫及永久性修复治疗后临床症状和关节间隙与治疗前相比,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静息状态下胎垫治疗及永久性修复后,颞肌前束(TA)和咬肌(MM)肌电活动减弱,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最大紧咬状态下胎垫治疗后肌电活动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永久性修复后肌电活动显著增强,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咬合重建缓解了颞下颌关节相关症状,永久性修复较暂时性修复达到了更为理想的咬合接触状态,咬合过程中咀嚼肌的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激光照射(A法)与Myomonitor(B法)治疗口颌面痛的疗效。方法:TMD疼痛病例70例,分A、B治疗组,分别用A法和B法治疗。疼痛视觉分析指数(VAS)评价疼痛,记录牙尖交错位最大紧咬时双侧颓肌前束(TA)及咬肌(MM)肌电,以咬合膜片记录咬合接触。结果:①治疗后两组VAS值均降低,但B法慢性组显效率较高(P〈0.05)。②A法治疗后急性组TA及MM,B法治疗后急性组TA、MM及慢性组MM电位对称性增高(P〈0.05)。③咬合接触点数仅B法治疗后急性组有所增加(P〈0.05)。结论:激光照射与myomonitor治疗均可缓解TMD疼痛,但对慢性疼痛Myomonitor疗效更明显。TMD疼痛与双侧肌功能不协调有关。  相似文献   

4.
磨牙症患者咀嚼肌肌电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磨牙症对咀嚼肌功能的影响以及咀嚼肌受损的肌电表现。方法收集24例磨牙症患者和16例无磨牙症学生分别作为磨牙症组和正常组。用Bio PAK口颌功能诊疗系统测量双侧颞肌前束(TA)、咬肌(MM)、二腹肌前腹(DA)和胸锁乳突肌(SCM)在姿势位、牙尖交错位(ICP)最大紧咬和吞咽时的表面肌电活性。结果磨牙症组姿势位时TA和MM的肌电幅值明显高于正常组,而ICP最大紧咬时TA和MM的肌电幅值明显低于正常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吞咽时2组各肌肉的肌电幅值没有明显差别。磨牙症组ICP最大紧咬时TA和MM的不对称指数与正常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磨牙症患者的咀嚼肌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颞肌前束和咬肌在姿势位呈高电位,而在ICP最大紧咬时呈低电位。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GAgP)患者咀嚼肌肌电活动,并以正常人为对照,探讨GAgP患者咀嚼肌肌电表现及对咀嚼肌功能的影响。方法:测量并记录正常组和牙周炎组双侧颞肌前束(TA)、咬肌(MM)、二腹肌前腹(DA)及胸锁乳突肌(SCM)在下颌不同位置时肌电值。利用配套软件进行肌电值分析,获得连续肌电值的平均值,计算肌电值不对称指数。比较两组咀嚼肌肌电值有无统计学差异;比较两组在最大紧咬时,TA和MM肌电值不对称指数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在下颌姿势位时,牙周炎组的TA、MM、DA和SCM的肌电值均大于正常组;在牙尖交错位( ICP)最大紧咬时,牙周炎组TA、MM肌电值均小于正常组(P<0.001);在下颌姿势位时,牙周炎TA、MM、DA和SCM均有微小肌电活动,其中TA>MM>DA;最大紧咬时TA>MM;前伸运动时DA>MM>TA;后退位时 DA>MM,TA>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CP最大紧咬时,牙周炎组较正常组左右侧TA和MM肌电值不对称指数高,并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GAgP患者因牙周组织受损而降低了咀嚼功能,存在咀嚼活动不平衡及肌肉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平面导板辅助固定矫治器治疗重度深覆[牙合]患者的早期,平面导板戴入后患者的颞肌前束(TA)和咬肌(MM)在静息状态下的肌电活动变化,探讨平面导板戴用过程中咬合垂直距离的最佳升高距离。方法选择重度深覆[牙合]患者36例,随机分为D、D+2和D+4共3个试验组,戴入平面导板后的咬合升高距离分别为息止[牙合]问隙、息止[牙合]间隙加2mm、息止[牙合]间隙加4mm。另外选择34例个别正常[牙合]个体作为对照组。利用肌电仪分析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和戴入平面导板2周后TA、MM在静息状态下的肌电活动变化,并与对照组作比较。结果治疗前,试验组的肌电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平面导板戴用2周后,所有试验组患者TA、MM的肌电值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D+2和D+4组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D组,而D+2和D+4组的降低幅度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平面导板戴入后,咬合垂直距离升高幅度超过息止[牙合]间隙,对重度深覆[牙合]患者咀嚼肌的功能恢复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的头位变化对咀嚼肌肌电活动的影响。方法:以30例健康正常[牙合]受试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肌电图仪(EMG)测试下颌姿势位和牙尖交错位最大紧咬时,5种头位姿势的颞肌前束(TA)、颞肌后束(TP)、咬肌(MM)、二腹肌前腹(DA)的肌电幅值,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下颌姿势位和紧咬位时,与正中头位相比,头左倾和右倾状态时咀嚼肌的肌电值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咀嚼肌在头位左倾和右倾变化过程中所受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持续紧咬、咬合力水平和视觉反馈三因素对正中紧咬时颞肌前束和咬肌的肌电活动水平是否存在协同作用。方法:应用T-Scan III咬合分析仪和BioEMG III肌电图仪同步记录25例健康正常成年人以轻度、中等、最大咬合力做正中紧咬时双侧颞肌前束(TA)和咬肌(MM)的肌电活动,并以多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析咬合力水平、力值视觉反馈和维持因素对肌电活动的影响。结果:析因分析结果显示,双侧TA和MM的肌电活动水平均随咬合力增高以及力量维持而增强(P<0.001),而且咬合力水平与维持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1),力值视觉反馈下仅一侧肌电(右侧TA和左侧MM)维持在目标水平(P>0.05)。结论:维持一定的咬合力水平将增加咬肌和颞肌前束的肌电活动,维持努力与咬合力水平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咬合力水平视觉反馈对降低肌电活动水平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T-ScanⅢ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结合咬合纸印记指导全口义齿调[牙合]的效果。方法:选取门诊无牙颌患者21人,常规制作全口义齿,去除明显的咬合干扰点,戴入2周后,指导患者从下颌姿势位(MPP)咬合达牙尖交错位(ICP)。用T—ScanⅢ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分析诊断患者的咬合情况,结合咬合纸印记,对早接触点及胎力异常大的接触点进行调[牙合],达到牙尖交错位的广泛接触,对调胎前后的咬合接触时间、后牙接触点、后牙接触面积,胎力分布平衡度进行比较,同时进行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21例患者在调[牙合]前后的咬合接触时间明显缩短短(P〈0.05),后牙接触点明显增加(P〈0.05),后牙接触面积增加,[牙合]力分布平衡度明显减小(P〈0.05);患者满意度〉9.0分。结论:咬合纸印记结合T-Scanm咬合分析仪指导全口义齿调[牙合]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稳定性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咀嚼肌肌电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患者进行稳定性咬合板的可逆性咬合治疗,然后利用肌电图仪测量治疗前后患者的咀嚼肌(TA和MM)的肌电情况,分析探讨用稳定性咬合板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咀嚼肌肌电图的影响。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10例咀嚼肌功能紊乱患者,在稳定性咬合板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时,分别用肌电图仪对其咀嚼肌(TA和MM)进行肌电检查,并通过比较治疗前后的咀嚼肌活动不对称指数情况。结果:戴入稳定性咬合板3个月后,颞肌前束与咬肌的MPP和ICP高电位降低(P〈0.05);最大紧咬时双侧咀嚼肌总体不对称性指数(Astot)、双侧颞肌不对称性指数(ASTA)和双侧咬肌不对称性指数(ASMM)均降低(P〈0.05)。结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通过稳定性咬合板进行咬合治疗后,使患者双侧咀嚼肌的MPP和ICP高电位较治疗前有明显的降低,最大紧咬时双侧咀嚼肌活动不对称性得到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咬合支持丧失患者修复前后咀嚼肌肌电的变化。方法:对24例咬合支持丧失患者进行常规修复,记录不同时期双侧咬肌和颞肌前束在下颌姿势位及牙尖交错紧咬位时的肌电活动,分析肌电幅值、不对称指数及咬肌/颞肌活动指数的变化。结果:(1)修复前后下颌姿势位肌电变化,咬肌肌电幅值和不对称指数在不同时期无明显变化(P〉0.05);颞肌肌电幅值和不对称指数在义齿戴用3个月以上后显著小于义齿早期(P〈0.05);咬肌/颞肌前束活动指数在各时期均小于0。(2)修复后牙尖交错位紧咬时肌电变化,咬肌及颞肌前束肌电幅值在戴牙3个月后显著高于戴牙早期(P〈0.05);不对称指数与初戴牙时接近(P〉0.05),较戴牙1周及1个月显著减小(P〈0.05)。咬肌/颞肌前束活动指数值在各时期均接近0。结论:咬合支持丧失患者进行咬合重建过程中,咀嚼肌肌电活动在不同时期有所变化。肌电测量可为咬合重建效果的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牙隐裂(cracked tooth syndrome,CTS)患者动态咬合特征,分析其异常(牙合)因素,探索T-Scan Ⅱ咬合力分析系统作为牙隐裂调(牙合)干预指标之一的可行性.方法:T-ScanⅡ咬合力分析系统记录15名早期牙隐裂患者调胎干预前后牙尖交错位(ICP)及左右侧方咬合的过程.定量测定(牙合)接...  相似文献   

13.
目的:定量研究球帽附着体覆盖全口义齿(complete overdenture,COD)修复后咬合接触分布的变化,初步说明球帽附着体对义齿影响,为临床调(牙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T-ScanⅡ咬合分析仪进行体内咬合分布特征及咬合时间的测定.全口义齿及球帽附着体覆盖全口义齿修复后患者各16例.球帽覆盖义齿修复患者于粘固球帽前,粘固后3月进行咬合检测,全口义齿修复患者于义齿修复3月后检查咬合分布.记录咬合力中心(center of force,COF)前后位移值(Y),咬合力前后向分布比率,咬合时间.结果:双侧球帽覆盖义齿粘固球帽后咬合力逐渐增加,高于同期全口义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球帽覆盖义齿粘固3个月时咬合中心较粘固前前移,与同期全口义齿咬合中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口义齿咬合时间为0.29sec,双侧球帽粘固球帽前为0.27sec,粘固3个月时双侧球帽为0.25se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粘固球帽前覆盖义齿与全口义齿咬合分布状态相似.球帽覆盖义齿粘固球帽3个月内咬合力增大,前牙咬合接触增多,咬合中心前移明显.提示临床对球帽覆盖义齿应在双侧咬合分布平衡同时,注意调整前牙咬合分布.  相似文献   

14.
薛强  柳麟翔  唐丽琴  陈键 《口腔医学》2013,(12):834-837
目的半解剖式(20°)人工牙及非解剖式(0°)人工牙全口义齿为修复上、下牙列缺失的常见方法。分析戴用上述两类全口义齿咀嚼功能的表现及差异。方法选取平均年龄68.7岁的无牙颌患者7例,设计同一基托、不同人工后牙牙尖斜度(20°、0°)总义齿,于戴义齿当天采用吸光度法测定咀嚼效率,并对患者戴用总义齿后颞肌前束(TA)、咬肌(MM)不同状态下肌电表现进行描记。结果戴用20°人工牙总义齿咀嚼效率较0°组高(P<0.05)。戴用0°人工牙总义齿咀嚼花生时肌电活动较20°组高(P<0.05)。咀嚼效率和TA、MM肌电活动成正比。结论戴用20°人工牙总义齿咀嚼一定硬度食物时较0°组可获得较好的咀嚼效率且咀嚼肌更为省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并分析青少年单侧后牙正锁牙合畸形患者的双侧髁突在关节窝内位置及其形态变化。方法 选择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到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单侧后牙正锁牙合畸形患者35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就诊的后牙发育正常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行锥形束CT(CBCT)扫描。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双侧关节间隙指标 [包括关节前间隙(AS)、关节上间隙(SS)、关节后间隙(PS)]测量值及髁突形态指标(包括高度、内外径、前后径、体积、表面积)测量值,并对两组患者间的髁突形态不对称指数进行比较。结果 (1)对照组患者双侧关节间隙各指标(AS、SS、PS)测量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双侧关节间隙各指标测量值比较,AS锁牙合侧低于非锁牙合侧、PS锁牙合侧高于非锁牙合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S两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双侧髁突形态各指标(高度、内外径、前后径、体积、表面积)测量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患者髁突高度不对称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内外径不对称指数、前后径不对称指数两组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少年单侧后牙正锁牙合畸形患者的双侧髁突在关节窝内位置发生改变,锁牙合侧与非锁牙合侧相比更靠前,但髁突形态基本对称,而CBCT能够为患者的锁牙合畸形诊断以及正畸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义齿黏附剂和线性胎在牙槽嵴吸收严重的无牙颌患者全口义齿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5例牙槽嵴吸收严重的无牙颌患者,为每位患者制作解剖式骀和线性胎2副全口义齿,3个月后更换使用。每副义齿于戴用3个月时检测其使用义齿黏附剂前后的咀嚼效率,并采用满意度问卷调查获取患者的主观评价。结果:使用义齿黏附剂后,线性胎和解剖式胎全口义齿的咀嚼效率均较使用前得到改善(P〈0.05,P〈0.01)。义齿黏附剂使用前后,两种骀型全口义齿的咀嚼效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义齿黏附剂使用前,线性骀全口义齿的固位稳定和舒适程度满意度高于解剖式骀全口义齿(P〈0.05,P〈0.01);使用义齿黏附剂后,两种胎型全口义齿的固位稳定、咀嚼功能和舒适程度满意度均有显著性提高(P〈0.01)。结论:对牙槽嵴吸收严重的无牙颌患者,应用线性骀全口义齿和义齿黏附剂均可改善义齿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