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只报喜来不报忧,老公是只“花喜鹊”。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这不,电话已经响得有点儿不耐烦了。一看到那串熟悉的号码,我就知道是“花喜鹊”又来报喜了。  相似文献   

2.
非鱼 《东方养生》2006,(1S):36-37
我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从我记事起。母亲对我的爱就很淡。她对我的疼爱不及对哥哥姐姐的十分之一。小时候,姐姐经常欺负我,我的胳膊总留着永不消退的青紫。有一次,她甚至把我的胳膊拉脱了口。我疼得一直蜷缩在床上哭喊,直到母亲下班回来把我送到医院。后来我却不恨姐姐,只怨母亲,因为她在医院流过泪后,回家就没有再提,甚至没有埋怨一句姐姐的过失。从那时起,我就觉得自己不是母亲亲生的。  相似文献   

3.
娓娓 《科学养生》2009,(4):38-40
走夜色中,耳际还回荡那句丈夫——确切的说是前夫与朋友的对话,酒酣耳热之际,朋友问:“你俩啥时候复婚呀?”“哦,还复啥婚呀……”半醉的前夫嘟哝着。我听到不禁心里一震:啊,这假离婚终于弄假成真了!那自己现在以什么身份坐在餐桌边吃饭?我起身毅然离开餐馆,离开了这个熟悉又陌生的人群。丈夫——前夫都这么说了,要怪就怪自己当初嫁错了人。  相似文献   

4.
我楼上的李师傅,人称“活不老”。他天天早上六点就起床,洗漱后,就掂着鸟笼哼着小曲,下楼遛鸟去了。晚上常常喝上二两“老白干”,逗着他的八哥,快陕活活地打道回府。他老伴见我常说:“我那老头子可是个油瓶倒了也不扶的人,只知道天天他快活,明天没凉水喝他也不会去管啊!”与李师傅相反的倒是我楼上的罗老嫂子。  相似文献   

5.
正春雨空花散,秋霜硕果低。牵枝出纤素,隔叶卷柔荑。指竖禅师悟,拳开法嗣迷。疑将洒甘露,似欲揽伽梨。色现黄金界,香分肉麝脐。愿从灵运后,接引证菩提。——明·多炡《咏宗良兄斋头佛手柑》【诗词赏析】本诗描写了佛手从春天开花到秋天果熟蒂落的全过程。第一句描写春雨过后,佛手花应雨落散,随风而逝,秋天到来霜降之后枝头硕果累累。第二句至第五句描写了佛手的形态、颜色、气味等,形象生动传神,纤细的枝头挂着一只只金黄色的"手掌",手指形态各异,似真有如上天赐予的神物,如普洒甘露的佛陀之手。最后一句描写了作者的一种幻  相似文献   

6.
周旭文 《气功》2010,(12):1082-1085
21世纪健康新观念中,有一句众所周知的口号:“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还有一句流行语:“我的健康我做主”,这其中就寄托着人们期望和追求健康的情志。  相似文献   

7.
困在格子里     
如果是上班族肯定痛恨久坐,《久坐18宗罪》里列举的那些困扰真亲切啊!因为我很喜欢窝在椅子里蜷缩着,一来比较隐蔽,二来还很舒服,始终保持一个姿势坐着颈椎特别累,我的脖子啊小腿啊部经常困乏酸胀。每天中午起身吃饭我都觉得好舒服。本人的缓解办法就是经常调整椅子高度和靠背角度,从而调整膝关节和颈椎的弯曲程度,特别是座位调高的时候精神也会为之一振,至于肌肉酸痛  相似文献   

8.
正曾记得孩童时代,每次穿鞋上路的时候,母亲总是会先我一步,将我的鞋子拎起来,先是看看,然后用手到鞋窝子里掏了又掏,常常会从鞋窝里掏出些硬梆梆的沙粒、三角尖头石子、玻璃渣子之类的东西。每当此时,母亲总是要唠叨些许:"你看看,这些脏不拉稀的东西,生臭味、伤脚丫子,记住啊‘鞋窝清爽,脚丫安康’……"时过境迁,早年的顽童今已年过六旬,是个"标配的老顽童"了!而母亲那句"鞋窝清爽,脚丫安康"的健康护身  相似文献   

9.
焦树德 《河北中医》2004,26(8):565-566
“痛在心口窝,三合共四合”。这是笔者在幼年时代,外祖父教我背诵的一句口诀。1941年笔者开业行医,在临床上亲自运用后,才渐渐对它有了越来越深的理解。“心口窝”指上腹部胃脘处,“三合”是三合汤,“四合”是四合汤。这句治病口诀是说对胃脘痛,要用三合汤治疗,必要时还须再加一汤(两味药),共成为四合汤。另外,还叮咛笔者要记住,此汤以治疗久痛难愈,或服其他药不效的胃  相似文献   

10.
正好几天没有看到经常在小区锻炼身体的李大爷了。他是小区的保健达人,说起养生保健一套一套的,经常有自己的见解。我没事就爱和他聊天。正巧,他的女儿出门,我便问了一句:你父亲最近咋没出来锻炼啊?唉,他女儿叹了口气,住院了。  相似文献   

11.
胡元骏  张涛 《东方养生》2008,(9):127-131
在去刘文涛的古董刀剑收藏陈列室的路上,我的心里除了满盈的期待甚至还有些紧张,这种感觉大概就像一个超级“粉丝”终于可以面对面与自己的偶像交流时的心态一样。平时只是在金庸、古龙、梁羽生的小说以及武侠大片里畅想着或是得见神往已久的十八般武器,尤其是冷兵器时代的代表——刀剑。能够拥有一把倚天剑或者屠龙刀,曾经是多少与我一样的武侠爱好者梦寐以求的事啊,哪怕只是摸一下也好。  相似文献   

12.
糊涂方可爱     
正一天,因为一点小事和老伴拌了几句嘴,我就气乎乎地对他说:"我再也不理你了!"可是到第二天起床后,我又欢天喜地地在阳台里吆喝开:"老头子,你快来看呀,咱家的仙人球全都开花了!"哪知老伴来到阳台后,没去看花,而是喜颠颠地问我:"你不是说再也不理我了吗?""是啊,我咋就又理你了呢?"我还一本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健康新观念中,有一句众所周知的口号:"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还有一句流行语:"我的健康我做主",这其中就寄托着人们期望和追求健康的情志.  相似文献   

14.
读者来信     
《东方养生》2007,(10):4-4
海南,海南我去过很多次海南,前天在飞机上看着这本杂志,是我又一次的海南之行。在我看来,海南是个美食集散地,每次来都必须喝几扎鲜榨的椰子汁,杨桃、芒果、木瓜之类更是不停口。即便是哪里也不去,只窝在酒店里大吃水果也是难得的享受啊!除了水果,海鲜当然也不可错过,基围虾和蛏子是我在海南餐必点之物;即便如今商品流通畅通无阻,新鲜的五指山四  相似文献   

15.
《养生大世界》2007,(8):61-61
天太热了,瓜果、青菜、白开水都索然无味!看着儿孙们吃着冰淇凌、喝着冰可乐,我馋啊……唉,可我血糖还总时高时低不稳定,想吃也没法吃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中国有句古语:"子不教,父之过。"作为父亲,我时刻关注儿子的成长,对儿子严格要求。只要儿子的表现有不尽人意之处,我就立刻会纠正、教育他。但是,事与愿违,儿子对我的话常常是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前几天,我去参加同学聚会。有一位老同学恰好是儿童教育专家,我就把有关情况作了陈述。他听了之后,略作思索,说:"其实,大多数孩子对于错误都能够自己察觉到,父母的批评可能会起到当头棒喝  相似文献   

17.
Jack 《东方养生》2008,(4):4-4
《办公室健康杀手地图》这篇文章我每个字都看了,心里一直想:是!可不是!有一次我母亲来公司给我送东西,穿过办公室的时候一直捂着鼻子,说甲醛味儿太大,这么待下去会不会得白血病啊!她这么一提可把我吓坏了,一直觉得是不是自己压力太大了才会难受,其他人我看也挺卖力工作啊。从来也没想过原来办公室本身就有隐患。  相似文献   

18.
我们可以因为无数个理由去闹情绪,诸如头很痛、心很烦、没睡好、头发看起来像鸡窝、今天工作很忙。抑或因为一句“无聊”等等。除了这些。你是否知道饮食方式、饮食中的营养物质等,也在悄悄地碰触着你的情绪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正小时候留给我的一个印象是饥馋,似乎整天都是饥肠辘辘的,恨不得吃下一座山。每次在外玩耍,进门总要吵食的。有一天,进门就嗅到食物香味,惊呼:母亲,是什么?好香啊!母亲笑骂:狗鼻孔蛮灵的。说着从火炉灰里扒出一只焦皮山芋(红薯),丢在地上。我顾不上那热烫,也顾不上那扑鼻的香和诱人的甜,扒开芋皮就风卷  相似文献   

20.
对于山东,我有一种很特殊的情结,虽然不生在那里,因为家乡离得较近,从小便说着一口地道的山东方言。《疯狂的石头》最火的那阵儿,我曾经特别自豪,很多人喜欢的黑皮就操着一口地道的山东口音,“班尼路,牌子啊……”我学的乐此不疲。虽然差异颇大,但也因口音相似而自我感觉相当的良好。最近的一次山东之旅,记忆里也只剩一些片段了,在做本期栏目的同时,儿时那些美好的回忆仿佛相纸显影般一点点的流光飞舞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