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评价^18F—FDGPET/C显像在探测宫颈癌术后复发病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仪器为Siemens Biograph Sensation16PET/CT。56例病理证实宫颈癌患者,禁食4~6h,静脉注射^18F—FDG60min后进行PET/CT检查,采集方式为3D模式。由放射学与核医学各一位医生对其图像进行判定,与同期CT、SCC比较,并与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结果比较判断其诊断的准确性。结果经过病理和随访观察56例患者中有33例发生复发或(和)转移,^18F-FDGPET/CT对复发性宫颈癌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93.1%(27/29)、88.9%(24/27)、90.0%(27/30)、92.3%(24/26)和91.1%(51/56)、CT分别为69.7%(23/33)、82.6%(19/23)、85.2%(23/27)、65.5%(19/29)和75.5%(42/56);SCC诊断效能分别为80.6%(25/31)、92.0%(23/25)、92.6%(25/27)、79.3%(23/29)和85.7%(48/56)。结论PET/CT显像对宫颈癌复发的检测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特别是术后患者SCC升高的情况下,^18F-FDGPET/CT有助于探测隐匿性复发或转移病灶,指导进一步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比实体瘤治疗疗效PET评价标准(PERCIST)与目前广泛应用的传统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在评估体部伽玛刀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上的差异,探讨18F-FDG PET/CT在评估体部伽玛刀治疗NSCLC中的价值.方法:82例NSCLC患者伽玛刀治疗后未行任何抗肿瘤治疗,于伽玛刀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行CT及18F-FDG PET/CT检查,分别用RECIST1.1和PERCIST1.0评价标准进行近期疗效评价,并分析两者与总生存期(OS)的相关性.结果:应用RECIST1.1和PERCIST1.0标准评价近期疗效存在显著差异(P=0.0001);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TNM分期、△SUL及PERCIST是体部伽玛刀治疗NSCLC过程中与OS显著相关的因素,而AV、RECIST、肿瘤位置、年龄、KPS评分以及病理学类型则与OS不相关;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PERCIST1.0(CMR与非CMR)是预测OS最显著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应用18F-FDG PET/CT对进行体部伽玛刀治疗的NSCLC患者进行近期及远期疗效评价可能较CT更准确.  相似文献   

3.
目的:阐述PCT/CT在体部γ刀定位中的应用。方法:2007—05-2008—05,利用PET/CT设备对120例患者进行体部γ刀定位及图像融合。结果:用PET/CT扫描可在不用碘造影剂增强情况下进行肿瘤有效显像.较单纯CT定位获得更丰富和准确的图像信息,有助于指导靶区(GTV)勾画。结论:PET/CT在γ刀治疗定位中明显提高了GTV的定位精度,增加了碘过敏患者的治疗机会。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对胆囊癌分期、治疗后再分期诊断的价值。方法15例经临床检查初步怀疑为胆囊癌患者行全身^18F-FDG PET/CT分期诊断,并在2周内完成手术或穿刺病理检查。胆囊癌术后和(或)放化疗后PET/CT随访17例。结果15例病理证实为胆囊癌,SUVmax均值为9.57±3.16,对胆囊癌的诊断正确率100%(15/15);局部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为81%(9/11);治疗方案改变40%(6/15)。随访17例胆囊癌术后和(或)放化疗后患者,13例PET/CT阳性并证实局部和(或)多发转移;4例显示阴性,其中2例随访1年后复发。结论F-FDG 18PET/CT对胆囊癌分期、治疗后再分期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现代医院》2010,(9):86-86
淋巴瘤的分期是指治疗前对病情的评估,而再分期是指治疗后对疗效的进一步评价。准确分期是拟定治疗方案和预后判断的基础,特别是用于明确HL适合放疗的人群及放疗部位。曾有对44例淋巴瘤的回顾性观察证实,PET发现的阳性病灶数约为CT的2倍(159个对84个),使21例患者临床分期发生改变。研究者发现,对于103例淋巴瘤患者,PET/CT与CT在诊断NHL上有显著性差异(p=0.0001),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与cT同机显像(PET/cT)在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cancer,NSCI.C)三维适形放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PET/CT检查,分别根据cT和PET/CT融合图像进行TNM分期,并将PET/CT融合图像上的TNM分期和单独cT图像分期结果进行比较。用CMS治疗计划系统图像融合软件分别在cT和PET/CT三维图像上勾画大体肿瘤体积(GTVCT和GTVPET/CT),并对两者进行比较。结果52.38%(11/21例)的患者分期改变,分期升级7例,分期降级4例。21例患者GTVCT和GTVPET/CT均不相同,6例GTVPET/CT大于GTVCT,平均增大40.47%;15例GTV-PET/CT小于GTVCT,平均缩小31.38%,其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纯cT图像相比,PET/CT显像明显提高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分期的准确性,能更准确地反映肿瘤与正常组织的关系,从而有助于临床医师在放疗计划制定i寸程中更精确地勾画靶区。  相似文献   

7.
杨洪 《现代保健》2011,(2):128-129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乳腺癌诊断及术后疗效监测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6年1月~2009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的76例病理类型最终确诊为乳腺癌的病例行”F—FDGPET/CT显像和胸部诊断CT扫描,检查范围包括乳房原发肿瘤、淋巴结及全身器官,并将18F—FDG PET/CT和胸部CT检查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18F—FDG PET/CT检查对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为91.3%,特异性为53.1%,准确性为85.3%;而胸部诊断cT的灵敏度检查为62.1%,特异性为29.8%,准确性为55.6%。在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上,18F—FDG PET/CT的灵敏度(99.8%)高于胸部诊断CT的灵敏度(53.1%)。而在对肺部转移灶检测上胸部CT的灵敏度(989%)高于18F—FDG PET/CT(42.9%)。结论18F—FDG PET/CT在对乳房原发肿瘤、淋巴结转移和术后诊断复发的发现和判断上显示出明显优势;但胸部CT在发现肺部转移灶的作用不容忽视,其地位不可取代。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PET/CT全身显像对原发灶不明淋巴结转移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经常规检查难以发现原发灶的淋巴结转移癌患者的。18F-脱氧葡萄糖PET/CT全身显像报告,通过分析病历记录、病理结果及临床随访确定最终原发灶诊断结果。结果93例原发灶不明淋巴结转移癌患者中48例成功检测到原发灶,检出率为51.6%,34例经病理证实,14例为临床诊断,其中肺癌占58.3%(28/48),鼻咽癌占14.6%(7/48),乳腺癌占10.4%(5/48),结直肠癌3例,喉癌2例,扁桃体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各1例。5例PET/CT诊断错误。38例未检测到原发灶,2例鼻咽癌在随访过程中确诊。结论18F-脱氧葡萄糖PET/CT全身显像是一种具有较高灵敏度探测淋巴结转移原发灶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PET/CT减轻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放射性肺炎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三维适形放疗(3D—CRT)靶区勾画中的作用及其对NSCLC的3D—CRT所致放射性肺炎(RP)预测的影响。方法2002年10月~2004年6月,对拟行根治性放疗或手术治疗的34例NSCLC行PET/CT检查。分别以CT图像、PET/CT融合图像勾画肉眼靶区(GTV),原发灶GTV外放15mm作为计划靶区1(PTV1),转移淋巴结GTV外放7mm作为PTV2,分别制定3D—CRT计划。选择VPTV(PTV体积,VPTV=VPTV1+VPTV2)、受照量≥20Gy的肺体积占全肺体积的比例(V20)、平均全肺受照射剂量(MLD)、肿瘤控制概率(TCP)、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NTCP)、脊髓受照射剂量(Ds)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评价PET/CT对靶区勾画及RP预测的影响。结果PET/CT使13例(38.2%)患者的临床分期发生改变,其中分期升高者8例,下降者5例。10例(29.4%)的治疗计划因而发生改变。16例手术患者中,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与PET/CT分期一致者14例,假阴性、假阳性各1例,PET/CT分期的敏感性为93.3%,准确性为87.5%。PET/CT融合图像勾画靶区制定的放疗计划与CT图像勾画靶区制定的放疗计划之间VPTV(P=0.019)、V20(P=0.000)和MLD(P=0.000)的差异具有显著性,前者小于后者,而Ds、TCP、NTCP(左肺、右肺、皮肤、脊髓)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ET/CT对NSCLC的临床分期、靶区勾画及其治疗计划有重要影响;与CT比较,在伴有肺不张和阻塞性肺炎时,PET/CT勾画靶区可明显减小PTV,V20和MLD,从而可有效降低RP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更好地保护正常肺组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在原发性胃癌诊断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1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胃癌患者予^18F-FDG PET显像检查。采用视觉分析及半定量方法[标准摄取值(SUV)]进行影像学诊断,并与CT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PET诊断胃癌的灵敏度为87.1%(27/31),原发病灶的大小是导致假阴性的主要原因,4例假阴性原发病灶直径均〈1cm(T1期)。(2)18例术后证实有胃局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18F-FDG PET检出12例,而CT只检出8例,灵敏度分别为66.7%和44.4%。(3)31例患者中PET检出8例有肝脏、肺、腹腔、后腹膜淋巴结等远处转移,其中4例由于PET的结果改变治疗策略。结论^18F-FDG PET对于胃癌是一种较灵敏的检查方法,对诊断局部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可能优于传统的影像学检查,对术前分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利妥昔单抗(R)联合FND方案与CHOP方案治疗MALT淋巴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入组初治MALT淋巴瘤患者随机分入CHOP方案组及FND方案组,并根据是否加用利妥昔单抗分为4组:FND组、R-FND组、CHOP组、R-CHOP组。治疗后定期随访,评估无失败生存(FFS)、总生存(OS)。结果:54例患者中,FND组与CHOP组比较,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57.1%、46.2%(P=0.25),R-FND组与R-CHOP组比较,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3%、85.7%(P=0.19)。中位随访32.4个月,FND组与CHOP组3年FFS率分别为35.9%和34.7%(P=0.39);R-FND组与R-CHOP组3年FFS率分别为69.8%和75.5%(P=0.01)。结论:FND与CHOP方案疗效相当。两方案联合利妥昔单抗,有效率差异不明显,但R-CHOP方案在无失败生存更具优势,且耐受性优于R-FND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胆管癌术前诊断和术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胆管癌患者(术前7例,术后18例)进行18F-FDG PET/CT显像检查,测定病灶部位初次检查及延迟显像SUVmax,观察其表现及术后疗效。结果:PET/CT诊断胆管癌符合率100%,灵敏度95%,特异性90%。结论:18F-FDG PET/CT对胆管癌的诊断和术后疗效评估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ET/CT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肺部结节患者的PET/CT检查,结合患者的临床及病理检查判断PET/CT对肺癌诊断符合率。结果:PET/CT诊断结果,恶性病变79例,其中48例有病理诊断,鳞癌18例,腺癌15例,小细胞肺癌14例,类癌1例。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34例,肺内转移10例,胸膜转移12例,多发骨转移18例,脑部转移1例,确诊为良性病变19例。PET/CT对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8.7%、94.7%、98.0%。结论:PET/CT能够较准确的诊断肺部疾病,在肺部病灶的良、恶性鉴别和疾病分期有突出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及评价奥沙利铂(L-OHP)联合卡培他滨(Capecitabine,希罗达)治疗晚期直肠癌的客观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病理证实均为晚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具体用法:奥沙利铂130mg/m2,静脉滴注2h,d1;卡培他滨1000mg/m2,口服,2次/d,d1~14。21d为1周期,化疗2个或2个周期以上评价疗效及其毒性反应。结果:23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CR4例,PR11例,SD5例,PD3例,有效率(RR)为65.21%(15/23);肿瘤中位进展时间为8.2个月。毒性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神经毒性及腹泻。结论: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直肠癌有相对较好疗效,毒副反应可以耐受,用药安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李淑兰 《现代保健》2013,(24):27-28
目的:探讨高危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采用BEP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40例,均为本院2005年2月-2012年9月收治的高危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患者,给予博来霉素+依托泊苷+顺铂(BEP)方案救治,并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0例患者,平均接受BEP方案化疗(6.1±0.2)个疗程,其中完全缓解36例,占90%;耐药者4例,占10%。耐药患者平均进行(4.7±0.1)个疗程时出现耐药,均改用环磷酰胺+长春新碱(CO)/依托泊苷+甲氨蝶呤+放红菌素D(EMA)方案化疗,辅以手术治疗1例,辅以放疗治疗2例,后死亡1例,完全缓解3例。主要不良反应以脱发、消化道不适、骨髓抑制为主,其次为肝功能损害、外周神经炎,脱发与其他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采用BEP方案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且使患者医疗安全获得保障,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葡萄糖类似物(FDG)PET/CT在胸部肿瘤放疗中应用的初步经验。方法 2009年8月~2011年12月,42例胸部肿瘤患者在我院接受PET/CT(GE Discovery)定位。图像传至VarianEclipse 8.6治疗计划系统进行图像分析处理及治疗计划设计。分析PET/CT图像融合对认定肿瘤靶区范围及对总体放疗方案和治疗计划的影响。结果 42例患者共确诊肿瘤病灶109个,其中,80.7%病灶在CT和PET图像均明确显示;19.3%病灶通过融合PET图像而确诊。融合图像在明确小的转移性淋巴结方面有显著优势。在肺部病灶大小和范围的显示上PET图像与CT图像常有一定差异,可能与呼吸运动或/和化疗影响肿瘤糖代谢有关。通常FDG PET/CT不能有效鉴别肿瘤与合并的炎症和手术创伤。结论 FDG PET/CT应用显著提高了肿瘤的诊断水准,并对放疗方案和治疗计划产生积极影响,但仍需探求排除假阳性信息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MRI动态增强与18F-FDG-PET/CT在鼻咽癌放疗后早期鉴别诊断复发以及纤维化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5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鼻咽癌患者中,放疗后疑出现复发的患者37例,均分别行MRI动态增强与18F-FDG-PET/CT检查,对比两种检测方式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以及检测费用。结果:MRI检测敏感性93.8%,特异性95.5%,准确性94.9%;PET/CT检测敏感性87.5%,特异性91.3%,准确性90.2%;MRI检测敏感性更高(P〈0.05);在特异性和准确性上差别不显著,且在检测费用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动态增强与18F-FDG-PET/CT在鼻咽癌放疗后早期鉴别诊断复发以及纤维化中均有一定价值,但同时均有局限性;联合应用利于诊断价值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显像对胃肠道恶性肿瘤分期、术后再分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原发及52例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全身PET/CT显像结果。原发灶皆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手术或内窥镜活检术取得病理组织),确诊肿瘤复发、转移的依据为再次手术后病理、胃镜、结直肠镜、多种影像学检查及临床随访,本组随访6-32个月,平均17个月。结果25例原发胃肠道肿瘤患者,PET/CT对肿瘤原发病灶诊断准确率96%(24/25)。PET/CT分期诊断的灵敏度83.3%(10/12),特异度92.3%(12/13),阳性预测值90.9%(10/11),阴性预测值85.7%(12/14),准确度88%(22/25)。PET/CT再分期诊断的灵敏度97.1%(34/35),特异度82.4%(14/17),阳性预测值91.9%(34/37),阴性预测值93.3%(14/15),准确度92.3%(48/52)。治疗方案改变28.6%(22/77)。结论PET/CT能准确、灵敏地检测胃肠道肿瘤原发病灶、转移以及复发病灶,对临床治疗决策有重要影响。18F-FDGPET/CT显像对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分期、术后再分期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我国PET/CT的发展和配置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PET/CT是正电子发射断层(PET)和X线CT同机融合的新型医学影像设备,它把解剖与功能影像有机的融为一体。我国1995年配置医用回旋加速器和PET,2002年配置和应用PET/CT,已有20多年历史。论文将研究我国PET/CT的应用现状,配置管理和发展方向。方法:通过调查和访问了解我国PET/CT的配置和使用情况,与卫生行政部门共同制定我国PET/CT的配置规划和管理办法。结果:我国目前共有PET/CT150台,医用回旋加速器90台。结论:我国PET/CT的发展是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