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感染所致老年人肺炎的证候学特征及其转归规律,为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依据。方法对详细采集的133例MDRPA感染所致老年人肺炎患者的中医四诊资料进行辨证,判断其入院诊治不同时段的中医证候,并用证候演变概率法对其证候演变特点以及转归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结果①MDRPA所致老年人肺炎在入院不同时段的中医证候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痰热壅肺证为主;②证候具有动态演变的特点:邪在肺卫证在入院第4天至第14天时,大多数演变为痰热壅肺证和肺胃热盛证,部分可演变为气阴两虚证和邪陷正脱证,也可好转出院。痰热壅肺证在入院第4天至第21天,大多数演变为气阴两虚证,也可演变为热闭心包证和邪陷正脱证,部分病人也可好转出院,少数可演变为邪在肺卫证。肺胃热盛证在入院第8天至第21天时均演变为气阴两虚证。热闭心包证在入院第15天至第21天时演变为邪陷正脱证。气阴两虚证很少演变为其他证候。结论 MDRPA所致老年人肺炎入院不同时段的证候分布不同,并呈现动态演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次提出了感染性休克常见的一个临床证型——热厥气脱证。对该证的概念、立论依据、病因病机、诊查和治疗要点做了系统论述。并针对其因整体气机、脏腑气机、细胞气机郁闭导致全身性气滞络瘀和宗气外脱的病机,以行气活血、扶正固脱为大法,研制了新的辨证针剂——抗厥注射液。临床和药理实验结果表明,抗厥注射液主要是通过升压、强心、增加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抑制血栓素和脂质过氧化物的生成等环节,调整了整体气机、脏腑气机和细胞气机,从而发挥了抗厥固脱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于《伤寒论》中的厥热胜复证,历来争论较大。争论的焦点主要在于:厥热胜复证的本质是什么?其临床表现如何解释?本文兹就这些问题,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一、劂热胜复证的证侯特点和转归根据条文所载,厥热胜复证的证候特点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重症肺炎的证候学特点,及其证候与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PCO2的关系,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临床病例观察表,收集东直门医院2016年9月至2018年8月重症肺炎患者135例,分析重症肺炎的中医证候特点,分析中医证候分布情况与WBC、CRP、PCO2的关系。结果重症肺炎中冠心病、脑梗死患者以痰热壅肺、气阴两虚发病频率最高,风热犯肺证的证候积分最低,邪陷正脱证的证候积分最高。其中WBC值以痰热壅肺、风热犯肺证最低,以热闭心包证最高;CRP值以痰热壅肺、风热犯肺证最低,以热闭心包、气阴两虚证最高。热闭心包、气阴两虚、邪陷正脱组的PCO2显著升高。结论本文初步探讨了重症肺炎的中医证候与基础疾病、证候积分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重症肺炎的规律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发展过程的证候演变规律。方法运用三轮德尔菲法,构思并设计了冠心病常见合并病证候要素、证候特征及证候演变规律的证候学临床专家调查问卷。进行全国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专家调查,将系统输出的数据文件构建冠心病常见合并病三维结构化关联数据库,运用聚类分析、转移概率矩阵等统计方法对数据库进行数据挖掘与处理,从而分析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0、1、2、3期四个阶段的证候构成比及其证候演变规律。结果共收集1504份合格问卷,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主要证候如下:0期:肝郁气滞证(57.11%)、肝阳上亢证(42.89%);1期:肝肾阴虚证(55.72%)、气火失调证(44.28%);2期:痰热扰心证(65.23%)、络虚阳升证(34.77%);3期:土虚木亢证(59.11%)、肝阳化风证(40.89%)。证候演变规律为:0期至1期发展为肝肾阴虚证(52.59%)、气火失调证(47.40%);1期至2期演变为痰热扰心证(65.26%)、络虚阳升证(34.74%);2期至3期演变为土虚木亢证(63.82%)、肝阳化风证(36.18%)。结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各阶段的证候演变均体现了疾病由轻至重、由简至繁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6.
休克在中医学中属厥脱范畴,包括厥与脱两个证候。古人论厥者多,论脱者少,实际上所谓厥证的某些证候中就包含着一部分脱证证候在内,故两者之间,常互相转化,有时较难截然分开。但是可以这样认为:厥为脱之轻  相似文献   

7.
感染性休克属中医学“厥证、脱证”范畴,为急证、危证。多因感受温热毒邪,病初出现热深厥深的厥证,进而邪毒过盛,正不胜邪,邪气内陷,化火生毒,毒伤脉络,阴阳气机逆乱,阴阳不相顺接,最终元气颓败发展为脱证。中医对感染性休克主要有下列几种治法,清热解毒、通腑导下、活血化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注射吸毒者艾滋病的证候特点及演变规律。方法使用证候调查表收集243例注射吸毒者艾滋病研究对象四诊信息资料。结果注射吸毒者艾滋病中医证候主要由实证类向虚证类演变,向气阴两虚类转变为主,肝气郁结类、脾气虚弱类次之;以气阴两虚类者居多,具体证型主要向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演变,体现出从气阴虚损向脏腑阴阳亏虚演变的特点,主要累及肾脾肝三脏。结论注射吸毒者艾滋病的证候特点及其演变规律:以虚为主、虚实夹杂,其演变呈现"气郁、气虚→气阴虚损→脏腑阴阳亏虚"的过程,兼夹火热、痰湿、血瘀诸邪,病位主要在肾、脾、肝三脏,累及肺、心、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休克取得了不少的进展,不仅对休克的病因病机和临床辨证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而且在治疗上,也摸索出一些新的有效方药和进行了剂型改革,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有关资料综述如下:一、辨病与辨证的结合休克的临床表现同中医的厥证与脱证颇为相似。厥证可分为热厥与寒厥:热毒猖獗,邪气内陷可发生热厥。寒邪过盛,阳气衰微,可发生寒厥。脱证可分为阳(气)脱(亡阳),阴(血)脱  相似文献   

10.
1 感染性休克的中医病机与开闭固脱法感染性休克属于中医“闭、脱”证范畴。中医学没有休克的病名 ,但其表现的中医病机认识则有丰富的内涵 ,当代学者对感染性休克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中医对感染性休克的认识。如万氏等通过对流行性出血热休克的研究 ,认为其休克初期多表现为疫毒深入内陷 ,耗伤正气 ,导致气阴欲脱 ,继而发展为气阴与阳气俱衰 ,至重度休克 (难治性休克 )则多为内闭外脱 ,即瘀、热、湿毒互结闭阻于内 ,正气大量耗伤而脱于外 ,终致阴竭阳亡 ,阴阳离决而死亡 ;且其研究资料统计显示 ,单纯的脱证较少见 ,而邪欲闭(或已闭 )和正欲…  相似文献   

11.
本文围绕薛生白《湿热病篇》湿热病六经证候展开研究。研究显示,从证候规律来认识,“正局”和“变局”是分辨湿热病证候的两大纲领。其中“正局”以湿阻太阴、阳明经证候为中心,在证候上体现出《黄帝内经》三焦的分布特征;“变局”指“正局”之外,湿热邪气淫及他经的证候,包括少阳热郁、厥阴风火、太阳及少阴证候,不具有三焦分布特征。从证候特点来认识,“气钝血滞”贯穿湿热病六经证候始终,是湿热病“正局”“变局”产生的内在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癌因性疲劳的中医证候特点。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325例乳腺癌患者采用Piper疲乏量表进行癌因性疲劳症的调查及测量,对确诊患有癌因性疲劳的乳腺癌患者进行中医证候的信息采集和中医辨证分型研究。3个月后对患者随访1次,观察证候的演变情况。结果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癌因性疲劳的中医证候主要分为6类:肝气郁滞证、脾肾阳虚证、气血亏虚证、气阴两虚证、气滞血瘀证、痰湿凝聚证,其中出现比例较高的证型依次为:肝气郁滞证、脾肾阳虚证、气血亏虚证。3个月后肝气郁滞证患者出现较为明显的证型演变,演变为气滞血瘀证及气阴两虚证最多。结论肝气郁滞证是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癌因性疲劳症最主要的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13.
王永波 《山西中医》2009,25(6):51-52
目的:观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证候演变过程,分析迟发脑病的证候特点。方法:对257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分别于1、8、15、22、30、60天进行证候诊断,观察病情演变过程,从而了解迟发脑病的证候特点。结果:通过对257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证候演变过程及转归进行分析,迟发脑病的发病率为11.28%(95%CI=7.41%~15.15%)。结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的发生与阴虚和血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基于因子分析的171例川崎病丙球敏感型患儿在丙种球蛋白干预下中医证候的演变规律。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分析研究。选择2019年7月-2020年1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心脏中心接受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2 g/kg)治疗的川崎病住院患儿, 根据治疗结果再选取丙球敏感型川崎病患儿171例, 收集患儿四诊资料, 观察卫分、气分、营分、阴分的代表证候, 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证候演变规律分析。结果证候因子分析结果显示, 治疗前171例丙球敏感型患儿KMO值为0.792, Bartlett球形检验具有显著性(P<0.01), 提取出16个公因子, 筛选出23个证候, 主要涉及的证素有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阴分证、热凝血瘀证。治疗后1周KMO值为0.787, Bartlett球形检验具有显著性(P<0.01), 提取出9个公因子, 筛选出10个证候, 主要涉及的证素有气虚证、阴虚证、血瘀证。结论川崎病丙球敏感型患儿治疗前中医证候主要为营分证、卫分证、气分证、阴分证和热凝血瘀证, 治疗后中医证候主要为气虚证、阴虚证、血瘀证。  相似文献   

15.
老年便秘196例证候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谭清武 《中医研究》2006,19(1):25-26
目的:探讨老年便秘的证候特点。方法:对2003-01-2004-09我院住院病人中196例老年便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肠道实热型12例,占6.1%;肠道气滞型23例,占11.7%;脾虚气弱型81例,占41.4%;脾肾阳虚型43例,占21.9%;阴虚肠燥型37例,占18.9%。结论:老年便秘证候表现以虚为主,脾虚气弱、脾肾阳虚和阴虚肠燥是其主要证候类型。  相似文献   

16.
厥脱,包括厥逆与虚脱。《伤寒肾上腺性、药物性等休克近似。故导致厥脱的原因主要有:论》辨厥阴病脉证谓“厥者,手足临床可参照厥脱辨证论治。1.热盛伤阴:不论外感六淫、厥冷是也”,“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二、厥脱的病因病机疫病,或内伤情志、乳食,都能郁厥”。《景岳全书·杂证漠》:“厥逆之厥脱主要是因阴阳、气血、津而化热、耗伤气阴而致厥脱。因六证,危证也。”徐灵胎评((I右证指南液的失衡、逆乱与外脱所致二一般淫、疫毒伤人,由表入里,由上而医案·脱》云:“脱之名,惟阳气骤阴阳不相顺接为厥,“下虚则厥”,下,郁而不解,皆能化火.蕴…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通过建立类阴虚、类阳虚、类血虚、类血淤四种证候的动物模型,观察研究了体表(耳)和内脏(肝、肾、肠)的微循环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的证有不同的微循环改变特点,类阴虚证动物主要表现为充盈度不足,血色暗红,血流稍快,毛细血管开放数增多;类阳虚证动物为血流缓慢,血色淡,充盈度不足,毛细血管开放数减少;类血虚证动物为血色淡红,血流星虚缦状,充盈度不足,有片状渗出;类血淤证动物为血流缓慢或淤滞,红细胞聚集,血粘度增高。这些特点为中医辨证提供了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证候分布特点和证候内部特征,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常见证候和证候要素以及分布规律,为今后的证候规范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符合要求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文献中涉及的证候和证候要素进行规范,运用Excel统计软件进行频次统计。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病最常见的证候是痰热壅肺证、痰湿蕴肺证、肺气虚证、肺肾气虚证、血瘀证、阳虚水泛证、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证候要素中,病位在肺、肾、脾、心、脑,病性为气虚、阴虚、阳虚、痰、血瘀、热、寒饮,频率在10%以上依次为痰、气虚、热、阳虚、血瘀。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病主要在肺、肾,与脾、心、脑密切相关,病机属于本虚标实,以气虚、阳虚为本,痰、热、血瘀为标。  相似文献   

19.
老年耐药菌肺炎的中医证型演变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寻老年人耐药菌肺炎的中医证候分布与证候演变的规律。方法对144例老年耐药菌肺炎患者的中医四诊资料进行辨证,判断其入院不同时间点的中医证型,分析其证型的演变特点。结果不同年龄段、性别和发病季节的患者,入院时的中医证候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不同耐药致病菌感染引起的老年耐药菌肺炎入院第1天时的中医证候分布、不同病情转归患者之间中医证型分布有差异;老年耐药菌肺炎初期以痰热壅肺证为主,亦可见热闭心包证,中期是是否出现变证的关键时期,邪陷正脱证由其他证候演变而来,后期气阴两虚证常见。结论老年耐药菌肺炎入院时的中医证型分布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季节等无相关性,而与感染的致病耐药菌及病情转归有相关性,且老年人耐药菌肺炎的中医证候在入院不同时间点呈现出动态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的中医证候分布及演变规律。方法填写《重症肺炎中医证候采集表》,建立中医四诊信息Excel数据库,采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公因子提取。结果重症肺炎的证候学特征以本虚标实为主,涉及脏腑较多,总体上的证候特点经历了由实转虚的过程。在入院及出院两个时间点上分别提取出13个及14个公因子,入院时证候要点主要以痰证、热证、津亏为主,出院时患者的证候要点主要以阳虚、气虚、阴虚为主,湿阻、血瘀、气滞等证候可以看作是重症的兼夹表现。结论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较为客观地揭示了重症肺炎的证候分布及病情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