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小儿腹股沟斜疝是基层医院常见外科疾病之一。过去认为六个月以内小儿腹膜鞘突有自行闭合的可能 ,但临床上这种机会很少 ,随时有发生嵌闭或纹窄的可能 ,故不应寄希望其自愈 ,而应采取积极的早期手术为宜。我院 1986年 1月~ 2 0 0 0年 1月 ,采用下腹横纹横切口 ,疝囊颈内荷包缝合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 6 5 0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6 5 0例 ,男 5 18例 ,女 132例 ,年龄 6个月~ 6岁 ,平均 1 7岁。右侧 35 2例 ,左侧 2 2 7例 ,双侧 71例。1 2 手术方法  在全麻下 ,取爷卧位 ,常规消毒铺巾后 ,采用…  相似文献   

2.
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治疗,基于小儿腹股沟管短,组织富有弹性,只需作疝囊高位结扎术即可治愈,而疝囊高位结扎术,只需从外环口下方提出疝囊,即能达到高位结扎的目的。为了更容易在外环口下方解剖疝囊,笔者在临床上自 1989年开始,通过临床实践,对切口作了如下改进,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1改进方法  自外环口 (耻骨棘 )到阴囊根部连线是精索走行的径路,此段精索下面是耻骨,从皮肤表面可扪到此段精索组织,并且患侧较健侧粗厚。在腹横纹下 (图 1),外环口处,作一 2~ 3 cm横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筋膜层,以食指探查,切口的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横切口治疗效果。方法:对该科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完成的小儿疝横切口420例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手术患儿术后并发阴囊血肿或肿胀58例,均自行吸收痊愈;术后复发12例,再次手术痊愈;2例患者术后出现隐睾,再次手术痊愈;其余患儿无任何并发症,平均住院3~7 d 出院。结论:小儿腹股沟斜疝横切口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切口美观等优点,切口甲级愈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35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术式选择体会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小儿外科(750004)迟名伟周雪鸿廖丽娜自1980~1996年,我们共收治小儿腹股沟斜疝350例,采用二种术式进行治疗,对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5.
陈琦  韩飞 《中原医刊》2000,27(2):37-38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的常见病,我院自1993年起行小切口、不缝合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381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81例中,男317例,女64例,男女之比约为5:1;左侧79例,右侧302例,双侧患儿35例。睾丸疝183例,精索疝198例;最小年龄5个月,最大年龄15岁,平均年龄5.8岁。全部患儿以腹股沟可复性肿块而就诊。53例以腹股沟痛性肿块而就诊即嵌顿疝(其中19例行急诊手术,34例先行手法复位,3~5天后再行手术),45例术前曾行疝带压迫治疗无效。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横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2例小横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2例患者2年随访复发5例.讨论腹股沟疝是小儿最常见的外科疾病,其发生是因为胚胎时期形成的腹膜鞘状突闭合不全与出生后腹内压增高使未闭鞘突扩张而成.小横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治疗效果好,手术方便,恢复快,对身体影响小,值得推广施行.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1990年起对小儿腹股沟斜疝进行了手术改进,至1996年底得到随访97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97例中男95例,女2例,年龄0.5~2岁11例,~8岁62例,~14岁24例,平均6.5岁。其中斜疝嵌顿急...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小儿斜疝的治疗方式和体会,并总结经验教训.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2年收治的小儿腹股沟斜疝32例的治疗和手术情况.结果 32例手术成功,无尿潴留、无阴囊积血等并发症,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斜疝取得了良好效果.结论 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术后并发症少、切口美观、操作简单易行等优点,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方法,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切口不缝合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收治的15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均采用腹横纹小切口不缝合手术治疗,并随访2~24个月。结果:术后随访发现所有患儿的切口均实现甲级愈合,全部临床治愈,无疝复发。结论:腹横纹小切口不缝合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效果好,安全性高,恢复快,切口美观度好。  相似文献   

11.
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85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小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462例,回顾性分析其中获随防1月~5年的850例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复发4例,切口瘢痕疙瘩1例,睾丸萎缩1例,优良844例,优良率99.29%。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横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9月-2011年6月期间315例小儿腹股沟斜疝采用经外环横形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10~26min(平均16.2min),留院观察时间2~4d,平均住院天数3d;全组病例平均随访18个月,3例患儿术后出现对侧腹股沟疝,4例巨大型腹股沟斜疝术后复发。结论:该术式是一种有效、操作简易、安全和可靠的手术方式,易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下腹横皮纹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493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技巧。方法对2004年7月至2010年3月493例进行择期手术的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采用下腹横皮纹小切口手术处理。结果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20.0±5.0)min,住院时间(3.0±0.5)d;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出现。结论择期小儿腹股沟斜疝应用下腹横皮纹小切口手术处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创伤小,痛苦少,瘢痕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14.
曾浩然  刘学勇  张山 《中国厂矿医学》2011,24(8):F0003-F0003
我院自2001年至2009年,采用经腹自然横纹小切口成功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7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性67例,女性12例;年龄1-11岁,平均6.7岁。右侧腹股沟斜疝53例,左侧腹股沟斜疝18例,双侧腹股沟斜疝8例。其中6例合并交通性睾丸(精索)鞘膜积液,4例伴有同侧睾丸下降不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采用耻骨联合上缘横形单切口治疗小儿双侧腹股沟疝的体会.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0月38例小儿双侧腹股沟斜疝病例资料.结果 38例无一复发,无并发症.结论 采用耻骨联合上缘横形单切口治疗小儿双侧腹股沟斜疝,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及费用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吴志鹏 《吉林医学》2012,33(11):2374
目的:评价微创小切口技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方法:采用腹股沟外环上方皱折处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不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将精索提到切口外,游离并高位结扎疝囊。结果:所有患儿采用高位结扎,手术均满意,单侧手术时间约20~30 min,随访无复发。结论:小切口手术治疗儿童斜疝手术时间短、创伤小、费用低、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根据婴幼儿腹股沟的解剖特点,正确解剖处理疝囊,仔细游离邻近组织器官,严密止血,做到高位结扎疝囊,即可治愈本病,亦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273例病人,采用经腹股沟管手术途径者189例,外环途径9l例,腹膜内途径3例。均将近端疝囊剥离到高位内环处,见到黄色的腹膜脂肪组织,用手指配合伸入内环探及腹腔,明确达内环部位,还纳疝内容物,即可疝囊高位结扎,疝颈外缝扎切断或内荷包缝合囊颈外结扎加固。结果 273病例,无一例死亡,全部病人随访3.18个月。疝复发者2例,阴囊血肿3例;鞘膜积液者l例。住院时间均为7d左右。疝复发者为缝合疝颈线较细(4号丝线),断裂所致,再次手术治愈。阴囊血肿均为疝囊较大,分离创面渗血,给予穿刺抽吸、压迫、抗生素应用治愈。鞘膜积液者穿刺抽吸治愈。结论 小儿腹股沟斜疝仍可沿用传统、经典的手术方法。处理原则基于对局部解剖及病理状态下相应变化的认识,针对性越强,手术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并评价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近2年间我院收治的163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经外环小切口实施疝囊高位结扎手术.结果 经治疗后本组全部163例患儿全部治愈,早期少数患儿出现阴囊积液,大多数在术后72h 即出现消退.切口均为一期愈合,随访6个月至1年,仅1例复发,无切口感染、阴囊血肿以及切口裂开等术后并发症.结论 采用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方法具有切口小、创伤轻、手术时间短、恢复快、费用低廉以及遗留疤痕小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周新庆 《新疆医学》2001,31(4):351-352
小儿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中国医科大学二附院的统计资料表明,2岁以下婴儿发病率占48%,7岁以上者占11%。其发病特点以婴幼儿居多,随年龄增长发病率明显减少。据报道,新生儿90%有腹膜鞘突未闭,出生后6个月内,还有继续闭合的可能,以后闭合的机会越来越小,尽管部分文献报道了应用中草药疝疙袋、针炎及药物注射法等保守措施,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同时也有不少作者提  相似文献   

20.
刘隐 《实用医技杂志》2009,16(10):803-804
<正>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生率为1%~2%,其中约50%存在于1岁以内[1]。对于6个月后的腹股沟斜疝患儿,现多主张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有传统的腹股沟斜切口路径和经下腹横纹小切口路径等。现回顾分析我科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经下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儿86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