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至今不明,随着医学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精神分裂症病因学及发病机制的研究更着重于分子水平的研究,如细胞因子等.近20年来,随着免疫技术的提高,有关白细胞介素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研究逐渐增加,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9):5-8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4、IL-6、IL-8、IL-10、IL-12和IFN-γ水平变化及其在精神分裂症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以6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及干扰素水平,比较观察组基线与对照组血清白细胞介素及干扰素水平、治疗前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及干扰素浓度,分析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及干扰素水平变化与疗效的关系、白细胞介素及干扰素水平间的相关性等。结果观察组基线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IL-8、IL-10、IFN-γ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L-4和IL-12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利培酮治疗前后观察组血清白细胞介素和干扰素水平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IL-4水平与IL-10水平呈正相关,IL-12与IFN-γ呈正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免疫功能存在紊乱,白细胞介素及干扰素网络受损,不同类型、人群和性别可能存在不同状态的免疫功能异常,白细胞介素、干扰素和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赵若莲  王玉明  段勇 《医学综述》2009,15(18):2757-2759
白细胞介素6(IL-6)是白细胞介素家族中多功能的细胞因子,也是机体复杂的细胞因子网络中的关键成分。IL-6在调节神经递质和神经内分泌,影响神经细胞膜稳定性及神经细胞凋亡等方面,广泛参与了中枢神经系统的病理生理过程。仅就IL-6与精神分裂症的研究现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8、15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方法对52例符合CCMD-2-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用利培酮组和氯氮平治疗。在治疗前后检测血清IL-8、IL-15水平,分别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采用PANSS、CGI、TESS量表,评定精神症状、临床疗效及药物副反应。结果 治疗前IL-15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与依从性呈显著正相关。G因子与治疗后的IL-8呈显著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后CGI与IL-15呈显著负相关.家族史与IL-8、IL-15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IL-8、IL-15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白细胞介素与精神分裂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细胞介素(IL)是由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或其它非单核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在细胞间相互作用、免疫、炎症和造血过程中起重要调节作用.近年来,白细胞介素与精神分裂症关系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特别是分子遗传学方法的渗透,为探明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开辟了新的途径,现就其研究现状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江燕军 《医学综述》2012,18(2):195-197
白细胞介素17(IL-17)在调节中性粒细胞补充和粒细胞生成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同时IL-17还是重要的促炎因子,可以诱导其他细胞因子和组织降解酶的产生,协同和提高一些细胞因子的功能,因此同时扮演防御和致病的角色。而牙周炎是最常见的口腔疾患之一,是由细菌引发的慢性炎症过程。现就IL-17的来源及家族、生物学特性以及在牙周炎的发病机制中起到的作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白细胞介素与哮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斯慜 《医学综述》2011,17(6):820-822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的肺部慢性炎症性疾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Th1/Th2反应失衡导致Th2细胞过度激活是支气管哮喘重要的免疫学机制之一。现对近年新发现的不同种类的白细胞介素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确定了白细胞介素在哮喘发生、发展中的地位,对哮喘的临床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免疫机制在精神分裂症 (Sch)发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不同亚型间的免疫功能差异。方法 :用 EL ISA法对 39例 Sch病人 (其中 型 2 0例 , 型 19例 )的血清白细胞介素 6 (IL - 6 )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 2 R)浓度进行了检测 ,并与 17例健康者作对照。结果 :Sch病人血清白细胞介素 6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5 )。 、 型 Sch病人血清 IL - 6浓度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着一定的免疫功能障碍 , 、 型也存有差异。  相似文献   

10.
白细胞介素-2(简称白介素-2、IL-2)在机体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其可溶性受体(sIL-2R)通过与细胞受体竞争性结合对IL-2起调节作用。血清中sIL-2R的浓度能灵敏地反映出机体的免疫状态,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因此,临床检测血清sIL-2R可作为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淋巴瘤、实体瘤、自身免疫病、感染及器官移植等的辅助诊断、判断疗效和预后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1.
白细胞介素-4(IL-4)是T辅助细胞(TH)经抗原或丝裂原刺激而产生的一种糖蛋白,Mosmann等发现TH经刺激后有部分(TH2)只产生IL-4,另一部分(TH1)只产生IL-2[1]。最近的研究还表明肥大细胞(MA)也可分泌IL-4[2]。IL-...  相似文献   

12.
肠道黏膜缺血性损伤与白细胞介素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世纪80~90年代起,人们就发现几乎100%的休克患者^[1]、50%的心脏手术患者^[2]、50%的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患者^[3]、80%脓毒症评分大于10分的患者^[4]都存在有胃肠道黏膜的缺血、缺氧性损伤。  相似文献   

13.
癫痫是神经系统的一种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炎性因子在癫痫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白细胞介素10(IL-10)是一种重要的抗炎因子,在癫痫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IL-10主要是通过抑制凋亡、调节胶质细胞、抑制损伤性炎性因子的分泌、保护血脑屏障、调节离子通道和氨基酸递质等在癫痫中发挥着重要的神经保护作用。中枢神经系统中IL-10的分泌及调节机制复杂,了解其确切机制将为癫痫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白细胞介素 - 2 (IL - 2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 2受体 (sIL -2R)、白细胞介素 - 6 (IL - 6 )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 6受体 (sIL - 6R)水平变化。方法 选取符合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及分类方案第三版 (CCMD - 3)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病人 30例为观察组 ,(病例组 )PANSS量表评分≥ 6 0分 ;选取正常对照组 2 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及治疗后 6周症状基本缓解后血浆IL - 2、sIL - 2R、IL - 6及sIL - 6R的浓度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病例组治疗前血清IL - 2、sIL - 2R、IL - 6及sIL - 6R水平显著升高 (P <0 0 5 ) ,治疗后sIL - 2R及IL - 6水平仍有显著升高 (P <0 0 5 ) ,而IL - 2及sIL - 6R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病例组治疗前后相比 ,血清IL - 2及sIL - 6R水平显著下降 ,IL - 6水平显著升高 (P <0 0 5 ) ,sIL - 2R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IL - 2、IL - 6及sIL - 6R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5.
潘春桃 《广州医药》1996,27(2):55-56
  相似文献   

16.
白细胞介素18与肾脏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是Okamura等于1995年从痤疮丙酸杆菌和LPS处理的小鼠肝脏中分离得到分子质量为18~19ku的多肽片段,由于该多肽能够诱导T细胞产生干扰素-γ(IFN-γ),因此曾命名为γ-干扰素诱导因子(interferon-γ-inducingfactor,IGIF)。以后的研究进一步发现它不仅能诱导产生IFN-γ-,还有促进T细胞增殖和增强天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等多种其他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17.
吴敏 《中原医刊》2011,(19):48-49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干扰素-γ(INF-γ)、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5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血清INF-γ、IL-2和IL-6进行了检测,并以25例健康志愿者做为对照组。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INF-γ、IL-2和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INF-γ、IL-2和IL-6介导的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8.
IL - 18又名IFN -γ诱导因子 (IGIF) ,是新近发现的前炎症细胞因子 ( proinflammatorycytokine) ,在机体的免疫和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IL - 18能促进Th1细胞产生IFN -γ、IL - 2、GM -CSF等细胞因子 ,增强Th1细胞和NK细胞表达Fas配体及由此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具有抗感染、抗肿瘤、抗超敏反应等作用。本文就白介素 18与肿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IL - 18的分子特性及生物活性Okamara等[1] 在鼠内毒素休克的肝中 ,发现了一种能诱导IFN -γ的因子 ,经纯化发现这是一种新…  相似文献   

19.
白细胞介素-28和白细胞介素-29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白细胞介素-28(IL-28A、IL-28B)和白细胞介素-29(IL-29)是一组由病毒或双链RNA诱导的多种细胞产生的新型白细胞介素,它们能结合一种由IL-10RB和IL-28Rα组成的异二聚体型Ⅱ类细胞因子受体,通过Jak-STAT信号通路而发挥其抗病毒或其他防御功能。作者就IL-28与IL-29的分子结构、编码蛋白、受体与生物学活性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是在白细胞或免疫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为细胞因子家族中的一类。日前已统一命名的白细胞介素有23种,但研究较多的约7种,其中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与创伤修复和免疫功能改变较为密切。而骨创伤后所致的免疫功能紊乱是机体对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