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近年来,日益频发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引起多方关注,也给相关部门对群体性事件的防范处置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前移、防范、化解、有效应对是当前网络群体性事件研究的重要内容.研究引用群体发展模型理论,分析了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的过程:呈现、冲突、凝聚、转变和平息等五个阶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干预体系.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家长在儿童群体性事件中心理应激反应的主要表现,并可能对儿童及他人造成不良影响。提出了在儿童保健中应加强对家长心理状态的了解及干预,旨在帮助广大家长有效缓解负性情绪,避免事件扩大,为儿童群体性事件的诊查、治疗以及后续复诊工作的顺利完成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4.
龚咏梅 《西北医学教育》2009,17(5):928-928,966
危机事件是高校不可避免的灾难。危机不仅给学校发展和学生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同时也给学生精神上造成伤害。因此积极进行校园的心理干预,是消除危机状态的一项不可缺少的重大措施。  相似文献   

5.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大学校园的生活带来了强大的冲击波,对大学生的心理造成极大的影响。本文介绍了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研究意义,从美国和日本获得的启示,针对提高大学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应对能力提出建议: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宣传教育;大学开设公共的心理基础课程或者选修课程,加强不同专业大学生的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培训;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针对不同人格特质的大学生采取不同的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负性生活事件的心理分析并进行心理干预.方法 运用医学心理学的理论及方法,分析其心理特点,并实施心理护理.结果 实施心理干预后,患者的情绪平稳,躯体疾病恢复快.结论 心理干预是一种特殊的治疗手段,针对消除某种心理症状,其影响超过药物.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普及和快速发展,对人们的心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出现了心理健康、社会交往、工作学习和家庭生活等问题。美国心理学家将其命名为病理性使用互联网(PIU)或网络成瘾综合征(IAD)Ⅲ。IAD主要是指患者预先没有一定理由,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互联网上聊天、浏览,以致损害身体健康,并在生活中出现各种行为异常、心理障碍、交感神经功能部分失调。本文通过对1665名大学生的调查,以了解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及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分析与预防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喜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1):40-41
网络的迅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网络成瘾就是其中之一,其对大学生的影响尤其严重。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进行心理分析,并从社会、家庭、学校、大学生个人等方面提出一些预防措施,希望引导大学生较好地避免网瘾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突发灾难事件个体的心理危机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灾难事件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地损失,也对人们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冲击.灾后救助工作大多是物资救援和卫生防护,对于灾难带给人们精神上,心灵上的创伤问题往往被忽略.随着救助经验的增强,灾难后心理危机干预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帮助灾难幸存者有效应对突如其来的重大事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大量社会调查,结合近期发生的一些典型案例,介绍了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以及心理支持总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内涵及防范的意义,探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心理支持的重要性质.说明了应急的心理支持对于防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性,指出了我国今后应该向先进的国家学习,做到科学预警,有效防范.事后做好心理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1.
任何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往往带来麻烦.互联网是现代信息时代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很难设想,离开它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怎样.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突发群体有机磷中毒的应对措施。方法 对我院一起群体有机磷中毒的救治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成功处置突发事件的经验。结果 所有患者全部康复出院,住院2~7d,平均4d,随访1个月无不适。此起事件未造成不良社会后果。结论 设立相关组织,建立突发事件处理预案,是成功处理突发群体有机磷中毒的有效前提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的存在像把双刃剑,在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一个不容忽视的有潜在心理障碍的庞大群体已经悄然来到我们身边.当前网络成瘾已成为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头号杀手,构成了严重的精神卫生问题[1].  相似文献   

14.
15.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护人员的心理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一应激源对医护工作者心理调节的影响。方法:将本院参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的120人,根据追踪记录和调查,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用焦虑自评量表及开放式问卷进行调查,干预组运用小组谈话、辅导讲座等多种方式进行心理疏导。结果:调查对象普遍存在焦虑、认知力缺乏及自我评价丧失等应激反应。结论:建议管理者应及时掌握动态、制定对策、及时咨询;将教育管理与关心体恤相结合;建立心理档案,实施有效对策,从而稳定医护人员的心态,这也更有利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解决。  相似文献   

16.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医护人员心理评价系统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各类医护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初级评价和二级评价状况。方法:采用自编的心理问题调查表对某综合医院内医护人员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结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不同工作性质的医护人员群体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初级评价部分有差异,二级评价有显著性差异。进修人员群体评估危险度最高,更多会采取无效或消极的应对措施。而SARS病房群体虽然初级评价危险较高,但二级评价无效或消极的最少,合理应对最高。已婚和未婚、有子女和无子女的医护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初级评价有显著性差异。较之未婚和无子女群体,已婚群体和有子女群体倾向高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结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家在外地,处境特殊,身份游离,个体的应对资源和心理储备不足的群体,容易产生有破坏性或不愉快体验的应激。而事前知情,心理准备充分,相关知识培训系统,预防措施完备的群体,即使有一定程度的应激,也是正性和积极的。已婚群体和有子女群体的医护人员,可能有更多的家庭责任、义务和牵挂,他们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容易产生负性应激。  相似文献   

17.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危机干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危机干预研究的历史发展、干预对象、干预技术和对危机类型,以及国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危机干预评估模型研究与应用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汇总,对国内外突发公共卫和事件心理危机干预研究进展进行对比性分析,从而为中国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危机干预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言对海南民众的影响.方法:对373名海南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言的心理反应.结果: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言,38.0%的被调查者没有甄别传言真假,而是茫然无措,贸然接受.结论:传言止于智者,也止于权威信息的快速传播.  相似文献   

19.
黎国勤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1):1366-1368
1一般资料与主诉求助者,男性,16岁,宜昌市某重点高中二年级学生。出生足月顺产,性格较外向,从小学习成绩优秀,既往体健,无躯体疾病,无精神病家族史,无重大疾病史,体检未见阳性体征。父母亲均为某单位领导,家里经济条件好,家里现金小孩可随便使用,从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广州地区大学生网络心理变化情况,文对某高校大一至大四学生进行网络心理的问卷调查,比较分析了2004、2006年的调查数据.结果表明:①与2004年的调查结果相比,006年广州大学生平均上网时间>2 h,4 h以上者明显增加;②上网地点由以网吧为主逐渐过渡到以网吧和学校为主;③上网目的从查资料为主逐渐过渡到以聊天和打游戏为主;④2006年广州大学生网络成瘾综合征患病率男生为14.1%、女生为14.0%,显高于2004年(男生为6.7%,生为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