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临床资料 30例病人,均为激光术后而致咽干燥者,其中女性17例,男性13例;年龄25~27岁,平均36岁;病程最短者1个月,最长者6个月,平均3个月。主要临床表现:有明显的咽部干燥,疼痛,异物感,全身症状不明显。检查可见咽部粘膜干燥,无光泽,甚至瘢痕形成,轻度萎缩。2 治疗方法 基本方组成:麦冬、天冬、石斛、天花粉、枇杷叶、生地、黄芩、栀子、丹皮、赤芍、党参、玄参、当归、桑叶、麻仁。随症加减应用。每dl剂,水煎,早晚分2次服。3 治疗结果3.1 疗效标准 治愈:咽干燥、疼痛、异物感消失,检查见咽部粘膜色泽正常,湿润,无干燥,有光泽。显效:自觉症状消失,检查见咽部粘膜轻度干燥。好转:局部症状基本消失或有明显减轻,咽部检查有改善。无效:治疗前后症状及局部检查无明显  相似文献   

2.
近两年来,我们用自拟“二花一子饮”(金银花10克、绿梅花10克、大海子10克共放入保温杯中泡20分钟后饮用,每日饮用4~5次,杯中水饮后可再加开水泡后服)治疗梅核气67例:临床表现有咽痛52例,咽部梗塞感67例,咽干54例,咽部有滤泡形成49例,充血67例,咽部组织轻度增生33例,伴有喉炎12例。结果痊愈(临床症状消失,咽部充血、滤泡消退)46例,好转(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咽部充血消退或减轻,滤泡减少或消退)15例,无效6例。  相似文献   

3.
<正> 笔者近年来,用自拟艽蒲大黄汤治疗血淋34例,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兹报道于下。一般资料男20例,女14例;年龄21~35岁18例,36~65岁16例;病程10~30天14例,31~4个月20例。本组病例,均经小便生化检查长期有红细胞。治疗方药艽蒲大黄汤:秦艽50克,蒲黄(包)、白茅根各20克,大黄、车前子(包)、黄芩、白芍、红花(包后下)、山栀、甘草各15克,花粉30克,竹叶10克,每日一剂,水煎服。疗效标准临床治愈:症状消失,尿常规检查红细胞消失。有效:临床症状好转,尿常规检查红细胞时消时有或减少。无效:尿镜检无变化。  相似文献   

4.
钦州市中医院(535000 广西钦州市二马路86号)郭凯鸣报道:56例均为门诊病例,男30例,女26例;年龄16~60岁,平均356岁;病程3~10年,平均29年。全部病例诊断标准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辨证均属阴虚痰热型。方法:内服自拟利咽化痰汤:白芍、沙参、百合、天花粉、玄参各15g,射干、桔梗、知母、麦冬、浙贝母各10g,甘草6g兼肾阴虚者加女贞子10g、墨旱莲10g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结果:治愈(咽部症状消失,检查正常)28例,好转(咽部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26例,未愈(咽部症状和体征无明显变化)2例,总有效率964…  相似文献   

5.
骨刺鲠喉     
<正> 处方及用法,威昃仙50克,麻黄6克,酸醋60毫升,加水一小碗(约200毫升)。文火煎30分钟,滤渣取汁慢慢咽下,尽量让药液在咽喉部停留时间长一些。服药后睡党或静或卧。疗效:治疗12例,均痊愈。一般于服药后1~3小时骨刺可吞下。病例:黄某,男,16岁。1983年5月某日晚饭时不慎被鱼三叉骨鲠于咽喉,吞咽时自觉咽部及两胸上部剧痛。  相似文献   

6.
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坐骨神经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应用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坐骨神经痛20例,经治6~20天,临床治愈(症状消失1年以上未发)18例,症状显著减轻者2例。处方:当归、牛膝各15克,白芍、威灵仙、鸡血藤各30克,桂枝、制二乌、乳没、甘草各10克,细辛3克,痛剧者酌加田三七末6克(冲服)。病例介绍:邓××,  相似文献   

7.
<正> 治疗方药:麦冬、玄参各30g,桔梗、前胡各12g,甘草3g,陈皮、牛蒡子、杏仁各9g,川贝母10g。咳嗽咯痰者加枇杷叶,苏子;失眠健忘加枣仁、五味子等。水煎服,1d1剂、治疗结果:治愈(咽部症状消失,查咽部无充血)137例,好转(咽部症状减轻,查咽部充血基本消失)36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92.5%。病案举例:高某,男,34岁,干部。1991年3月初诊。患慢性咽炎半年余,检查:咽部反应敏感,粘膜慢性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血常规化验、X线胸透均未见明显异常。口干,舌红少苔,脉细  相似文献   

8.
<正> 组成及用法:地肤子五方草生大黄各30克硫黄10克明矾5克白藓皮15克。渗出液较多者,明矾、白藓皮量加倍;有滴虫者用苦参30克。加水1500毫升煎煮熏洗,每日二次,十次为一疗程,对肛周湿疹,不分急性发作期及慢性期均可用本方熏洗。治疗结果:66例中,用药后症状及皮肤红疹渗液消失,观察一年不复发者为痊愈48例;临床症状减轻,渗液减少者为有效15例;用药三剂后,自觉症状未见好转,或加重者为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40%。  相似文献   

9.
<正> 治疗方药:虎杖50克,王不留行30克,萆薢、刘寄奴各20克,海金沙(包煎)、黄连、黄柏、连翘、焦山栀、甘草稍、远志、(?)蒲各10克,肉桂(后下)6克,琥珀末(冲服)4克。每日2剂,水煎分4次服,每次服500毫升。剩余药渣加葱茎20克同煎,乘热熏洗阴部2次,每次15min。连续治疗3 d 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停用其它药物。治疗结果:治疗1~2个疗程,临床症状消失,连续2天涂片检查阴性为治愈;治疗2个疗程以上,涂片检查仍阳性为无效。用药1个疗程治愈12例,用药2个疗程治愈5例,无效1例,总治愈率为94.44%。病案举例:患者男性,29岁.已婚。尿痛、尿道溢脓5天。患者半月前在外地有不洁性生活史。发病后自行使用“青霉素”无效。近日妻子白带增多,黄粘且臭,小便正常。检查:龟头包皮红肿,尿道口有  相似文献   

10.
药物:肉桂1克(刮去粗皮生用)、五倍子2克(炒)、何首乌3克(炒),一次量.用法:上药分研和匀,每天用凉开水一次送服.廿天为一疗程,用1~2疗程.疗效:经治60多例,服后自觉症状消失,食欲正常.部分患者经X线复查,胃体有上升3~5厘米不等.  相似文献   

1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中,男34例,女18例;年龄在2~7岁间;起病时间最短2天,最长9天。临床主要症状及体征:患儿颜面或四肢散在红色丘疹、水疱、脓疱,如绿豆及黄豆大小,多伴有搔痒。治疗方法及疗效 1.内服中药协定方:银花30克,黄柏6克,六一散24~30克,玄参15克。大便干结加大黄3~5克。每日一剂,平煎分四次服完。2.外治;先用消毒针穿破脓疱或水疱,然后取棉签蘸取庆大霉素针剂,轻拭于患处,每日四次。治疗结果,52例患儿中痊愈50例(皮损干涸结痂脱落,自觉症状消失);好转2例(自觉症状减轻,  相似文献   

12.
<正> 我应用自拟苎路合剂治疗糖尿病12例,经临床观察,疗效尚称满意。一、一般资料:12例中,男8例,女4例。年龄15~20岁2例,21~30岁3例,31~40岁4例,41岁以上3例。全部病例经实验室检查尿糖(++++),空腹血糖200毫克%以上,并有多食、多尿,口渴引饮等症状。二、方剂组成及用法:鲜苎麻根100克,路边青25克,加水1000毫升,煎至600毫升左右,每日1剂,分3次温服,或作茶饮。一般2~3个月为1疗程,连服2个疗程。三、治疗效果: 痊愈5例(多食,多尿,口渴引饮等症状消失,尿糖、空腹血糖值均属正常范围之内)。好转6例(多食,多  相似文献   

13.
<正> 治疗方药:桂枝苏术各100克,细辛艾叶生姜。当归花椒各60克,辣椒6枚,樟脑粉30克,75%酒精3000毫升(白酒亦可)。以上药物可根据需要按比例增减。将上药装入玻璃瓶内盖严,泡浸7天后备用(泡浸时间越长越好)。用药棉反复蘸擦患处。每日3次。如果用水煎洗,可去樟脑粉、酒精。有皮损者去辣椒。在未冻伤前用此药有预防作用。治疗效果:93例中用药2天局部症状及体征消失  相似文献   

14.
一年来,我们用象皮治疗血栓性外痔27例,获得较好疗效。其中症状及痔核消失者15例;症状显著减轻,痔核缩小者10例;症状及痔核无改变者2例。有效病例见效时间最快2分钟,最慢24小时,多数约1~2小时。用药时间最短1天,最长6天,多数为3天。其用法是:将干燥象皮粉1克,冷开水100毫升,蜂蜜30毫升,一起混和搅匀。用消毒棉球浸渍药液后,涂敷于痔核表面,每2小  相似文献   

15.
一般资料 :男 4例 ,女 8例 ;年龄 2 8~ 4 5岁 ,病程半年至 3年 ;全部患者咽部检查均可见 :咽部粘膜增厚 ,弥蔓性慢性充血 ,色深红 ,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肿胀 ,呈点状分布或融合成块。 7例同时可见双侧咽侧索呈慢性充血肥厚。全部病例治疗前血常规检查均正常。疗效标准 :全部病例经 1~ 2个疗程治疗痊愈。 (自觉症状消失 ,局部粘膜慢性充血消退 ,增生充血淋巴滤泡消失。咽粘膜变光滑、湿润。随访半年至 1年均无复发。)治疗方法 :中药煎剂基本方 :天花粉、麦冬、半夏、海石、牡蛎各 1 5g,元参、生地、香附各 1 2 g,石斛 2 g,甘草 6g,淅贝、射…  相似文献   

16.
基本方金钱草10~20克,茵陈30~60克,滑石20~30克,甘草5~10克,枳壳3~6克。临床加减:湿热重者加黄柏;便秘加大黄;食滞加山楂,炒莱服子。治疗结果一百例患儿均获临床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疗程最短者10天,最长者16天。  相似文献   

17.
以五子排石汤(留行子10克,车前子10克,冬葵子10克,川楝子15克,急性子10克,金钱草40克,生内金10克,枳壳12克,京三棱10克,蓬莪术10克,泽泻10克,川牛膝12克,六一散20克)为主,并随证加减。15天为一疗程,日服药后过2小时,饮白开水1000毫升,过30分钟作跳跃活动,连续跳跃50-100次,如肾绞痛甚用阿托品肌注。治疗55例,治愈(结石排出,或症状消失,尿常规正常,X线腹部平片及B超提示阴影消失)40例,有效(部分排出,或结石下移,症状缓解)8例,无效  相似文献   

18.
咽喉炎     
<正> (一)急性咽喉炎处方:黄芩、山豆根各120克,双花、红花各90克。用法:先将黄芩、山豆根煎1小时,再放入双花和红花煎15分钟,煎成药液4000毫升(为10人量)。每日3-4次,每次30毫升(儿童10毫升),口含5分钟后咽下。疗效:治疗55例,治愈52例,好转3例;治愈时间2-6天。来源:《赤脚医生杂志》1978年第2期。  相似文献   

19.
方药组成及用法:柴胡12克,白芍、鸡血藤、何首乌、公英炭各20克,焦栀子、当归、怀牛膝各10克,白术、醋香附各15克,三七粉3克(冲服),水煎服,日1剂,12剂为一疗程。加减:乳房有肿块者加元参、浙贝母、僵蚕、夏枯草;气虚体弱或月经过多者加人参、黄芪。治疗结果:28例中,痊愈(乳衄止,自觉症状消失)26例,显效(乳衄止,自觉症状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20.
乌蛇肉150克,加水500毫升煎至300毫升,口服每次约50毫升。1日3次。服药3天皮肤瘙痒消失者34例,服药1周后消失者12例,1例服药后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