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虽然食道调搏在预激综合征的电生理检查中有一定的限度(对隐匿性预激无法确诊),但仍具有一定诊断价值.现报告26例小儿预激综合征的食道调搏电生理检查资料,并对其旁道的功能的特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食道心房调搏作为心脏电生理检查广泛用于临床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院自1989年~1994年开展经食道心房调搏检查,用于窦房结功能测定、阵发性室上速(PSVT)的诱发及中止、诊断隐匿性预激、预激综合征(WPW)旁路不应期的测定,以及心脏负荷试验诱发心绞痛或缺血性ST-T改变。  相似文献   

3.
经食道程控心房调搏诊断隐性Kent氏束预激综合征10例。分析隐性Kent氏束预激综合征在心电图上不显示δ波的几种原因,如正常房室传导系统和旁道传导速度的关系,旁道存在“失平衡阻力”等。探讨了心房调搏诊断隐性Kent氏束预激综合征的价值。提出旁道不应期如小于270ms,一旦发生心律失常,有导致室颤的危险,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经食道程控心房调搏诊断隐性Kent氏束预激综合征10例。分析隐性Kent氏束预激综合征在心电图上不显示波的几种原因,如正常房室传导系统和分道传导速度的关系,旁道存在“决平衡阻力”等。探讨了心房调搏诊断隐性Kent氏束预激综合征的价值。提出旁道不应期如小于270ms,一旦发生心律失常,有导致室颤的危险,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食道调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7例患者进行食道心房调搏检查,对1例心脏停搏患者施行食道左心室起搏。结果:108例中有78例异常。其中迷走神经张力过高致窦缓28例,预激综合征及预激综合征引起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8例,房内折返搏动13例,心脏负荷试验阳性3例,心脏停搏1例,其他15例。结论:经食管心脏起搏技术是一有效简便的电生理检查方法,还能有效地中止折返型室上性心动过速,便于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食道心房调搏自1973年由Montoyo应用于临床以来,经临床工作者不断努力和探索,得到广泛普及,并取得了重大进展,使之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无创性电生理检查和治疗方法。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阵发性室上速电生理检查方面所获参数,与创伤性电生理检查的结果相近,相关性显著。在抗心律失常和抗心绞痛药物评价和做为冠心病诊断的辅助检查方法等也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重点介绍食道心房调搏在心律失常和冠心病中应用的某些进展。一、隐匿性预激综合征的诊断和旁路不应期的测定:部分预激综合征的病人,旁路只能逆向传导.常规心电图和调搏电图上均无心室预激的表现,旁路的存在可根据如下情况诊断:1.阵发性室上速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1985年5月~1987年3月应用经食道心房调搏对14例预激综合征(WPW)患者进行电生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对有阵发性室上速(PSVT)史者22例,心悸者4例,无症状者(B型WPW)2例。进行食道心房调搏检查,其中调搏前心电图  相似文献   

8.
魏大愚 《吉林医学》1989,10(6):342-345
我们采用无创伤性经食道左房刺激法对9例预激综合征患者进行临床电生理分析.其中平静心电图出现Δ波6例,隐匿性预激3例.9例均测到旁路不应期为590~250mS(348±104mS),6例测到房室传导系统不应期为350~180mS(265±57mS).诱发出顺向折返型心动过速3例,其旁路不应期均长于房室结不应期;逆向折返型心动过速1例,其旁路不应期短于房室结不应期.我们认为折返方向与不应期有关.本文证明经食道左心房调搏可发现预激综合征的大部分临床电生理现象,尤其对部分隐匿性预激综合征有重要诊断价值.它也是终止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预激综合征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WPW+SVT)可用心房调搏纠治,但起搏治疗历来采用右心插管技术,难于推广应用。本文报告16例WPW,35次SVT发作,都经食道心房调搏中止。鉴于方法简便、无创伤、安全,有实用价值,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食道心房调搏常用于窦房结功能的检测、室上性心功过速电生理检测、预激综合征电生理检测、房室结双经传路的电生理检查等。在检测过程中常遇到以下问题:①起搏不良;②起搏过程中出现频发室早;③阿托品试验心率未达到90次/分,但食道心房调搏电生理检查窦房结、房室结功能正常。在此谈谈上述问题的发生原因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1.
39例病窦综合征的食道调搏检查及其临床意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心内科刘瑞江心电图室林晖利用无创性检查诊断病窦综合征的方法很多,但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一种特别满意的手段。食道调搏检查的应用,为本病的诊断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由于它在特异性与敏感性方...  相似文献   

12.
陶淑娥 《当代医学》2010,16(14):89-89
预激综合症在心电图上的显现,取决于旁路的前向传导功能,在旁路前向传导快于正路时,心电图上才得以显现川。若旁路前向传导慢于正路,预激就不能显现,临床称之为潜在预激综合症。多年来,这些潜在预激综合症在常规心电图中无法诊断,只是通过阵发性心动过速反复发作,或根据其它心律失常来协助诊断。近些年来其它医院通过食道调搏来诱发预激的显现,给诊断这种潜在性预激综合症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可是,我们县级医院即没有食道调博,更没有电生理检查。我们根据一位病人房性早搏的P—R间期缩短,分析可能有潜在性预激综合症的存在。现将分析如下,请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3.
程立军  袁修登 《农垦医学》1998,20(4):205-207
心律平属于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应用证明对各种快速心律失常均有一定疗效和电生理作用。本文采用无创性食道心房调搏技术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SVT)后静注心律平观察心律平对SVT的疗效。资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35例,男14例,女ZI例;年龄15~65岁;临床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闻及室间隔缺损各1例,高血压病和冠心病各1例,显性A型预激2例,其余29例无器质性心脏病的临床证据,所有病人中有5例以SVT发作来就诊(为自发组),30例经食道调搏而诱发SVT(为诱发组),在食道心房调搏检查前1周内停用血管活性药物。2.食…  相似文献   

14.
<正> 患女,38岁,阵发性心悸6年,加重3h伴胸闷1h就诊。患者于1990年因阵发性心悸,经心电图和食道电生理检查诊断为,预激综合征并逆向型室上性心动过速,平时间断服用心律平,发作时静注心律平70mg或采用食道心房调搏可终止。1995年12月10日8时心悸再次发作,自服心律平500mg,11时出现胸闷,乏力,脉搏缓慢,急来院就诊,查血压11/8kPa,心率40次/min,律齐,心音低,心电图示窦性静止伴交界性逸搏心律,考虑为心律平过量所  相似文献   

15.
通过心电图对31299例受检者进行预激综合征的检查,对检出的预激综合征患者及可疑患者314例用食管心房调搏法作心脏电生理检查。结果查出WPW型预激综合征91例,患病率2.907‰,LGL型预激综合征50例,患病率1.597‰,Mahaim型预激综合征1例,患病率0.0319‰,预激综合征自然患病率是4.536‰。在所检出的预激综合征中84例有室上性心动过速,占59.15%,预激综合征与室上性心动过速发病密切相关。电生理检查房室折返71例,占45.8%,结间旁道折返11例,占7.09%,多径折返1例,占0.65%。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病机理。方法:经食道心房调搏,程序刺激心房(S1-S2法),S1S2比例为8∶1,采用反扫,每次缩短10ms,观察S2R间期的变化。结果:对22例患者进行经食道心房调搏检查,食道调搏过程中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且可被程序刺激终止。结论:经食道调搏诱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显示室上性心动过速主要由AVNRT和AVRT引起,部分房室结功能减退,其他显示隐性预激,为进一步射频消融提供参考价值。为临床提供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的判定及调整。  相似文献   

17.
<正> 经皮穿刺心腔内电极导管射频电消融(RFCA)治疗顽固性心动过速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新技术。我院心内科应用该技术成功的治疗左侧房室预激旁路(简称左侧旁路)两例,报道如下。 例1,男,42岁。有频繁发作的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病史3年,且药物不能预防发作。发作时有晕厥,心悸和血压下降,心脏无器质性病变。经食道调搏为隐匿型预激综合征,左侧旁路,继发正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18.
心脏电生理检查应用临床以来日益广泛,目前除用于心律失常,预激综合征的诊断与手术治疗、药物效果的评价,还用于冠心病的诊断等。临床电生理检查一般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种。前者通过静脉插入多根电极导管,在X线下进行,技术要求较高,有一定局限性,国外大多采用这种方法。后者经食道插入一根多电极导管在心房水平附近进行调搏并记录体表心电图,对分别测量窦房结、房室结的功能,不应期测定,预激综合征和冠心病的诊断以及诱发和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等都有帮助。国内大多采用这种方法。最近我们也开展这项工作,现将临床电生理检查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朱华江 《中外医疗》2010,29(33):174-174,183
目的分析预激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以及电生理检查的特点。方法对30例预激综合征患者进行经食道电生理检查,检测预激综合征诱发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后的电生理变化。结果 30例预激综合征前传有效不应期为200-600ms,平均300.87ms,旁路1:1房室传导频率≥200次/min。结论经食道电生理检查可发现预激综合征的大部分临床电生理现象,尤其对部分隐匿性预激综合征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凌佩莹  李广珠 《右江医学》2002,30(2):101-101
近年来食道心房调搏术 (TEAP)已广泛应用于窦房结功能检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普遍认为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非创伤性诊断治疗方法 ,但也可诱发较严重的心律失常 ,现将我院遇到的相关病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自 1986年以来 ,我院采用经食道调搏术为 4 83例患者进行检测治疗 ,有 7例诱发房颤 (Af) ,其中男性 6例 ,女性 1例 ,年龄 2 3~ 69岁(4 5 .3± 6.9) ;冠心病 2例 ,可疑病窦综合征 2例 ,晕厥、预激综合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各 1例。调搏前常规心电图检查 ,为正常心电图者 1例 ,窦性心动过缓 3例 ,Ⅱ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