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剖宫产对母婴的影响,减少母婴并发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我院近两年188例急诊头位第二产程剖宫产孕妇为研究组,同期188例急诊非第二产程剖宫产初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在手术指征、剖宫产相关因素及母婴并发症之间的差异,比较第二产程剖宫产对母婴的影响.结果:研究组(第二产程组)头盆不称、胎方位异常是剖宫产的主要原因,并且研究组羊水粪染率高,胎儿体重偏大,新生儿窒息率高,随着第二产程时间的延长,母婴并发症增加,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结论:第二产程剖宫产对母婴危害大,尽可能降低第二产程剖宫产率,减少剖宫产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王洁  周紫琼  曾月蛾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1):2937-2938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剖宫产术对母儿的影响,如何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和提高手术操作技能以提高产科质量。方法:对在我院住院行第二产程剖宫产术105例产妇与同期择期剖宫产1250例母儿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第二产程剖宫产术产妇产后出血,子宫切口裂伤,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等母儿并发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严格把握第二产程剖宫产术的手术指征及提高手术技能是降低母儿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剖宫产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12月第二产程剖宫产128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第一产程剖宫产514例为对照,分析比较两组的产后岀血率、术中出血量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如:切口撕裂、产后岀血、术后病率、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新生儿并发症如:新生儿窒息、吸入性肺炎、颅内岀血的发生率。结果:第二产程组术中出血量及产后岀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第一产程组(P<0.05),术后病率及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第二产程剖宫产新生儿窒息及吸入综合征、颅内出血等并发症与第一产程剖宫产相比明显增加(P<0.05)。结论:第二产程剖宫产较一般头位急症剖宫产对母婴更为不利,因此,在掌握适当指征,避免不必要剖宫产,降低剖宫产率的同时,应尽量避免第二产程剖宫产,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第二产程剖宫产1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宇珍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1):3239-3240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剖宫产术的指征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对2005年1月~2007年12月110例第二产程剖宫产手术与同期对照组非第二产程剖宫产手术的指征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手术指征前2位均为头盆不称和胎儿宫内窘迫,但是第二产程组中头盆不称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第二产程组产妇子宫切口撕裂,产后出血和产褥病率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部切口感染发生率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娩出胎头困难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二产程剖宫产术并发症发生高于其他时期剖宫产术,应对临产后的产妇头盆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正确选择分娩方式,减少第二产程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5.
第二产程剖宫产26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翠红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5):3529-3530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剖宫产的原因和并发症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三亚市妇幼保健院2008年1~12月第二产程剖宫产265例(观察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同期临产后头位剖宫产518例(对照组)作比较。结果:观察组头盆不称、羊水粪染率、新生儿窒息率、术后并发症均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第二产程剖宫产对母婴危害大,应尽量降低第二产程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6.
剖宫产率升高及指征的变迁有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分析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指征发生的变迁及剖宫产合理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1982~2002年共9163例在该院产科住院分娩产妇的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剖宫产各因素所占的比例发生了明显变化,臀位、胎儿窘迫、前次剖宫产、产科并发症、头盆不称、社会因素成为剖宫产的主要指征。结论:提高产科医生的技术水平,加强围产期及孕产期保健和监护,重视产程观察,防治产科并发症,提高产科及新生儿医学质量,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产程标准实施对产程中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及母儿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月菏泽市立医院妇产科实施新产程标准进行阴道试产的孕妇200例(新产程组)和2015年6月-2015年9月实施新产程标准前进行阴道试产的孕妇200例(原产程组)为研究对象,分析两组产程中中转剖宫产的剖宫产率情况、剖宫产指征,比较两组母婴预后指标情况。结果两组阴道助产率和中转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除社会因素外,两组剖宫产指征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新产程组转NICU、新生儿窒息、巨大儿、产褥病、产后出血等母婴预后并发症情况显著高于原产程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新产程标准可降低产程中中转剖宫产率,改善剖宫产指征变化,但极易出现妊娠及新生儿并发症,需及时做好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产程模式下第二产程时长对母婴结局影响。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7月在本院分娩的初产妇210例,根据第二产程时长不同(<2h、≥2h)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150例,其中观察组又分为观察A组59例(2h≤第二产程时长<2.5h)、观察B组50例(2.5h≤第二产程时长<3h)、观察C组41例(第二产程时长≥3h)。记录并比较各组剖宫产率、产科干预及产后出血、产后发热等产妇不良结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住院等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结果:观察A组剖宫产率、产科助产率及产妇、新生儿不良结局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B组和观察C组剖宫产率、人工破膜率和宫缩素使用率,以及产妇产后出血、产后发热、产后尿潴留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C组切口愈合不良和会阴侧切高于对照组,观察B组新生儿巨大儿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C组新生儿窒息、住院、巨大儿及低Apgar评分、脐动脉血pH异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新产程模式下第二产程时长的适当延长,能够降低初产妇剖宫产率,且不增加母婴不良结局。但≥2.5h时剖宫产率增加,产妇产后出血、发热发生率等增加,≥3h时新生儿窒息等不良结局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9.
腰硬联合镇痛分娩中转剖宫产1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腰硬联合镇痛分娩中转剖宫产的手术指征,探讨腰硬联合镇痛分娩是否降低中转剖宫产率以及如何应对其剖宫产指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1日至2017年3月1日西安安琪儿妇产医院住院分娩行腰硬联合镇痛分娩足月、单胎、头位中转剖宫产126例,与资料比较(150例阴道试产中转剖宫产影响因素和指征分析)中转剖宫产率、手术指征及术中出血、新生儿情况等.结果 腰硬联合镇痛分娩中转剖宫产率13.09%,与资料无镇痛组9.26%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6,P>0.05).腰硬联合镇痛组中转剖宫产手术指征:产程延长/停滞38例,胎头位置异常32例,胎儿窘迫22例,其他34例.无镇痛组中转剖宫产手术指征:其中63例为社会因素、珍贵儿等因疼痛拒绝阴道试产要求行剖宫产,其余指征与研究组相同.各手术指征构成比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3.56、15.47、5.64、6.77,均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出生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23、0.46、0.82,均P>0.05).结论 腰硬联合镇痛分娩未降低阴道试产中转剖宫产率,其手术指征与无镇痛组基本相同,但无社会因素手术指征,且各手术指征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产程延长/停滞居第一位,可能与腰硬联合镇痛相关,可以通过产时适时应用缩宫素、第二产程停止镇痛泵及体位变换等应对.另外,可以通过孕期体重控制预防巨大儿、早期诊断处理产科合并症、并发症等降低阴道试产中转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剖宫产的原因和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比较第二产程急诊剖宫产的98例孕妇(二程组)与同期98例第一产程剖宫产孕妇(一程组)在手术指征及母婴并发症之间的差别。结果:二程组子宫伤口撕裂、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比一程组高。结论:第二产程剖宫产增加母婴发病率,应尽量减少第二产程剖宫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剖宫产指征变化的情况及降低剖宫产率的相关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慈溪市第三人民医院2006及2011年剖宫产率及指征的变化.结果:2006年剖宫产率为27%,2011年剖宫产率上升至39.4%,剖宫产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剖宫产指征中,胎儿因素、母亲因素、头盆因素、社会因素等构成比的发生有变化.社会因素、疤痕子宫、头盆因素剖宫产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必须要降低基层医院社会因素剖宫产率;基层医院医生应加强业务学习,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提高异常产程的处置能力,才能合理有效地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分娩体位对母婴结局的影响,选择合适的分娩姿势,以提高产科分娩质量,减少母婴并发症及降低剖宫产率的发生.方法 在临床中选择,无胎儿窘迫征象,第二产程超过30分钟后,胎头下降不明显初产妇2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30例将分娩方式改变为坐式分娩,对照组130例继续仰卧位分娩,经过比较分析两组,第二产程的时间、产后出血量、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缩短第二产程时间,降低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两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会阴裂伤率、产后出血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坐式分娩可以缩短第二产程时间,降低剖宫产率,降低新生儿窒息率的发生,是一种可选择的人性化的分娩体位.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第二产程剖宫产对母婴的影响,减少母婴并发症。方法对第二产程剖宫产83例的头盆不称、胎儿窘迫等各种病因作回顾性分析,并与头位急症剖宫产100例进行对照。结果第二产程剖宫产合并羊水污染、术时并发症、新生儿低阿普加评分、术后并发症均高于对照组(P<0.05)。第二产程剖宫产并发症的发生与第二产程延长有关(P<0.01)。结论把握时机,尽量减少宫口开全后剖宫产,可降低围生儿病死率,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现代产科医学模式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铎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9):2443-2444
目的:探讨现代产科医学模式。方法:取2003年12月~2004年10月该院足月、单胎、头位行导乐陪伴分娩产妇1 592例为观察组,并取2003年2~12月间临产前无剖宫产指征且非导乐分娩足月、单胎、头位的产妇1 38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剖宫产率、经阴道助产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室息率、产妇满意度。同时将观察组中参加孕妇学校732例产妇与未参加孕妇学校的860例产妇进行对比,比较其剖宫产率及经阴道助产率。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经阴道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比对照组显著缩短,产后出血量显著减少(P<0.01)。产妇满意度显著提高。参加孕妇学校的产妇比未参加孕妇学校的剖宫产率、经阴道助产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孕妇学校、陪伴导乐分娩能降低分娩手术产率,减少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率,符合以产妇为中心的现代产科医学模式,能保护、促进、支持自然分娩,有利于提高产科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5.
邵秀兰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3):2075-2076
目的:分析剖宫产率的变化,探讨医生对手术指征的掌握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忻州市妇幼保健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剖宫产率、手术指征的构成比。结果:剖宫产率逐年上升;手术指征包括绝对指征(骨盆狭窄、头盆不称、横位、瘢痕子宫、前置胎盘、胎盘早剥、产程阻滞)和相对指征(胎儿窘迫、臀位、过期妊娠、早产或胎儿生长迟缓、巨大儿、产科合并证及并发症)及无医学指征的剖宫产(即社会因素)。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减少妊娠并发症及巨大儿的发生率,重视产程观察,正确处理难产,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有助于剖宫产率的下降。  相似文献   

16.
王兴  吴爱芳  田扬顺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6):5218-5219
目的:探讨采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对缩短产程、提高新生儿评分、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的效果。方法:以168例无阴道试产禁忌症单胎头位的临产产妇为观察组,待其宫口开大2~4 cm,应用全自动仿生助产仪分别扩张宫颈1次及阴道3次;以随机抽取的168例单胎头位顺产产妇作为对照组,分析产程、新生儿评分、剖宫产率、会阴侧切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产程明显缩短(尤其是第二产程),新生儿评分提高、会阴侧切率及剖宫产率均降低。结论:正确运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可以缩短产程、减轻产妇的痛苦、促进自然分娩、有效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优生优育质量及产科质量,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全程陪产模式应用,为产妇提供人性化护理.方法:按知情同意、自主选择的方法,将在吉林市丰满区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300例初产妇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传统分娩模式和全程陪产模式.结果:观察组胎儿宫内窘迫率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阴道手术产率、剖宫产率、产程延长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全程陪产模式减轻心理反应、降低产后出血、缩短产程、减少母婴并发症,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滞产124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远萍  聂朝红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0):4271-4273
目的:了解产妇分娩时滞产的原因。方法:选择2004年10月~2006年10月,在该院分娩的总产程延长的单胎头位初产妇124例为观察组,同期住院分娩的单胎头位产程正常的124例初产妇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第一、第二产程时间,胎方位及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体重、产力、母婴并发症及精神心理因素对产程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潜伏期>16 h,活跃期>8 h,第二产程>2 h,阴道助产,剖宫产率,母婴并发症多于对照组(均P<0.05)且产力异常,精神心理因素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滞产与第二产程关系不大,而与第一产程、潜伏期延长,胎方位异常导致活跃期延长、产力、精神心理因素及分娩环境密切相关,易引起母婴并发症,阴道助产,剖宫产率升高,应及早发现,主动干预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第二产程延长对母婴的影响,探讨有效的解决方案。方法:回顾总结该院2006年12月~2008年9月第二产程延长患者216例(观察组),并随机选取同期住院分娩患者235例(对照组)。行两组产妇及新生儿围生期结局比较。结果:观察组孕妇采用剖宫产终止妊娠几率远大于对照组;采用同种方式终止妊娠时,观察组产后出血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产妇严重软产道损伤、产后排尿困难及产褥期出现临床感染症状的几率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低Apgar评分率两组亦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第二产程延长是导致剖宫产率增高的原因之一。它导致母体产后出血量发生率增加,且新生儿娩出后1 min Apgar评分下降。在产科临床工作中,应进行头盆评分,尽量避免并积极处理第二产程延长,改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产前护理干预对促进产程进展、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母婴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09年1月单胎、头位、无高危因素的初产妇25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27例,对照组126例,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两组产妇在产程进展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产前护理干预可以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母婴并发症、提高自然分娩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