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基良 《中国针灸》1996,16(8):37-38
针感现象探讨方基良(安徽省东至县尧渡医院,247200)主题词针刺感应,烧山火,透天凉,针刺补泻《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第四》记载:"中气穴则针游于巷。"《针灸大成·金针赋》曰"……驱动气血.顷刻周流,上下通接,可使寒者暖而热者凉……"。焦国瑞《针灸临床...  相似文献   

2.
在针对感过强、针感滞留、针感减弱、针感麻木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对上述特殊针感的预防及处理方法,认为获得适度 的针感可有效发挥针刺的治疗作用,强调施术中要注意引发患者的适量针下感。  相似文献   

3.
头针配合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治疗急性脑梗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针灸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使脑梗塞患者早日康复,减少病残程度。方法:选择9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头针配合十二井穴刺络放血组、头针组及对照组,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Fugl-M 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进行评定。结果:头针配合十二井穴刺络放血组的有效率(97%)明显高于头针组(87%)和对照组(73%)(P<0.05和P<0.01);头针配合十二井穴刺络放血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和Fugl-M 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改善明显优于头针组及对照组(P<0.05和P<0.01)。结论:表明头针配合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急性脑梗塞患者早期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针刺十二井穴治疗中风偏瘫30例福建中医学院附属第二人民医院(350003)阙庆辉主题词偏瘫/针灸疗法井穴/针灸效应针刺十二井穴,用以沟通十二经脉的气血,使大经脉的阴阳气血得以正常交接。本法见于《洁古云歧子针法》,但记载内容较简。笔者通过临床应用针刺十...  相似文献   

5.
患者吴某,男,54岁。为患有慢性病的经络敏感人。于针刺第3个疗程中,发现轻度捻针所激发的循经感传速度可达每秒100厘米左右,中度手法则达每秒150厘米左右,以上两种速度的经络感传均可循于耳廓上。这与日本长滨善夫记述的一例感传速度每秒120厘米大致相仿。但较国内报道每秒约20厘米远为快速。患者取坐位,取足少阴井穴,用0.5寸长毫针,以轻度手法运针。观察到在四肢与  相似文献   

6.
刘艳梅  戴蒙 《陕西中医》2012,(11):1534-1535
目的:观察十二井穴放血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利用三棱针对治疗组行十二井穴放血治疗;对照组口服吲哚美辛治疗,对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6.6%,对照组有效率67.8%,两组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十二井穴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效,且廉价、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头针的感传形式不仅有局部放散感传、同侧上下肢感传.而且还发现了对侧感传、双侧感传、分支感传及循环感传现象。现报导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内脏器官有病变,于相应区域皮肤感觉发生改变的事实,在祖国医学和现代医学中已有大量的观察和报导.为了进一步探讨经络与皮肤感觉的关系,我们试以十二经井穴皮肤感觉时值作为指标,进行了健康人和病人(高血压病、溃疡病和慢性肝炎)的十二经井穴皮肤感觉时  相似文献   

9.
成同彬 《河南中医》2014,(5):956-958
井穴在临床应用上具有操作简便、易学易懂、见效快、安全可靠等优点,其适用范围不断扩大,除了应用于临床治疗,在疾病的诊断方面,研究也提示井穴的某些异常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可能有密切联系,对于一些难以运用中医定量诊断的疾病,例如乙肝的临床诊断,可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一些疾病的中医诊断进一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十二井穴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井穴具有清热宁神、形气活血、疏通经络之功效,十二井穴刺络放血疗法及针刺疗法对脑卒中的神志、运动感觉功能的恢复取得了较好疗效,并且在治疗机理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  相似文献   

11.
<正> 笔者在临床治疗一例面瘫达七年之久的患者,针刺手足阳明经的原、合穴时意外发现,患侧面肌呈显著的阵发性抽动,这种现象实属少见,特报道如下: 患者王某,女,16岁,工人。以左侧面瘫七年而于1985年10月就诊。检查:左眼裂增宽,额纹变浅,眼脸闭合不全,鼓腮漏气,鼻唇沟变浅,证属中医面瘫范畴,治以濡养阳明经脉,调理气血为大法,以手足阳明经为主,取左侧合谷穴,进针0.6过许,待有沉紧感后,旋捻转及子午捣臼法,患者明显觉有游水样感。由合谷穴沿食指内侧向下行至指尖,向上进入两筋之间的凹陷处,经前臂前方至肘部内侧(相当曲池穴内侧缘),再沿上臂外侧前  相似文献   

12.
针刺十二井穴治疗脑中风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现今人类死亡率最高的三大疾病之一,也是三大疾病中发病最快、恢复最慢、死亡最多、致残最重的病种,给人类社会造成极大痛苦和负担,给家庭与生活带来严重危害。据WHO公布的资料显示[1],在57个国家中,有4 0个国家把脑卒中的死亡率列入了第三位,其中在我国和日本已占首位。井穴为五输穴之一,多位于爪甲之侧、四肢末端,为十二经脉阴阳之气始发之处,经脉之气交接于四末之所在,所以井穴多用于治疗脏病重症,尤其多用于治疗脑中风急症,这在古代文献中有很多记载,在现代实验研究中也发现了针刺十二井穴治疗中…  相似文献   

13.
<正> 十二井穴即少商、商阳、中冲、关冲、少冲、少泽,主右共十二穴。分属手三阴、三阳六经。“井”者,经气所自出也,如水之源,经气始行于此。以上十二井穴是急救泻热之效穴,临床应用极为广泛。根据笔者临床经验,凡一切属热、属实、气滞血凝之急性热性病,均可采用十二井穴放血疗法,以达到泻热、降逆、镇惊、安神、通闭开窍之目的。不少危重患者,经采用十二井穴放血治疗,并适当配合其他穴位,可使患者转危为安,屡见不鲜。今举数例,以兹验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测量健康人体十二井穴体表温度,探讨井穴温度的高低与其所属经脉气血盛衰的关系,旨在为针灸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6名年龄在23~31岁的健康青年为受试对象,规定时间和地点,在严格控制各种影响因素的环境中,用红外测温仪分别对其十二井穴进行测量。每穴连续测量3次,最后求得平均值,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人体十二井穴体表温度的范围为(28.81±3.64)~(31.70±3.46)℃;六对阴阳表里经井穴温度对比,只有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井穴温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六阴经井穴和六阳经井穴温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六阴经井穴温度高于六阳经井穴温度;上肢井穴温度与下肢井穴温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肢井穴温度高于下肢井穴温度;左侧经脉井穴温度和右侧经脉井穴温度对比,右侧阳经井穴温度高于左侧阳经井穴温度(P<0.01)。结论:在生理状态下,人体十二井穴的体表温度低于腋下体温;阴经井穴温度高于阳经井穴温度,上肢井穴温度高于下肢井穴温度,右侧经脉井穴温度高于左侧经脉井穴温度。这种各部位井穴正常体表温度之间的差异与其所属经脉气血盛衰有一定关系,因而对于临床诊断经络、脏腑疾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Lu M  Zhang BX  Zhao LN  Chen YL 《针刺研究》2011,36(2):132-136
目的:通过测量健康人体十二井穴体表温度,探讨井穴温度的高低与其所属经脉气血盛衰的关系,旨在为针灸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6名年龄在23~31岁的健康青年为受试对象,规定时间和地点,在严格控制各种影响因素的环境中,用红外测温仪分别对其十二井穴进行测量.每穴连续测量3次,最后求得平均值,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  相似文献   

16.
国外对十二经井穴对称规律研究的报道较多,如赤羽氏在1950年发表的知热感度测定法及吉元昭治等人提出的“四分画法”与“八分画法”等。1958年,我国也有了观察井穴经络失衡的报道,但一直进展不大。近年来,又出现了较系统的压痛诊断术的总结及采用客观指标定量观测经络失衡的研究。现在以经络失衡状态为指标诊断疾病的方法已引起了国内外重视。我们为了探讨井穴温度失衡变化规律及其诊断意义,对冠心病患者针刺前、后的井穴温度失衡状态作了观察,并与健康人组对照比较。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取十二井穴刺络放血的方法,隔日1次,对照组口服弥可保。2组均30 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为73.33%。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疗效显著,方便廉价,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评价腹针联合十二井穴放血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糖尿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DPN患者采用腹针联合十二井穴放血疗法,对照组DPN患者口服弥可保,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血清半胱氨酸Hcy含量、血浆黏度),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评分(michigan diabetic neuropathy score,MDNS),腓总神经、正中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NCV)与运动传导速度(motion conduction velocity,MNCV)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生化指标、MDNS积分均较前明显降低,腓总神经、正中神经的SNCV与MNCV较前明显增快,且治疗组DPN患者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6.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针联合十二井穴放血治疗DPN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相似文献   

19.
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0.
知热感度测定法对十二井穴正常值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笔者随机选择了209名年龄在20~24岁的健康青年为测试的对象,在较恒定的温度及湿度下,在上午及下午不同时间,分别测定了十二井穴的知热感度值。统计结果表明:除极少数井穴外,同一个井穴的上午值与下午值比较,男性和女性上肢井穴的测定值比较,同一时间测得的左右侧同名井穴值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男性下肢井穴的测定值均数高于女性,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本研究提示:在人群中存在着每个井穴的知热感度正常值,它将有助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