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脑循环储备力评价脑循环动态,敏感性高,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脑梗死、moyamoya病、脑血管血行再建术前后、远隔功能障碍区脑循环储备力评价及其与脑氧代谢、平均通过时间、再分布现象等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脑循环储备力在脑部病变中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脑循环储备力评价脑循环状态,对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重点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脑肿瘤及脑动脉系统手术前、后脑循环状况的变化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脑血管病脑循环储备力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脑循环储备力评价脑循环动态,敏感性高,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脑梗死、moyamoya病、脑血管血行再建术前后、远隔功能障碍区脑循环储备力评价及其与脑氧代谢、平均通过时间、再分布现象等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颈交感神经切断对脑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动脉壁富含神经纤维,其中起自颈上神经节的交感神经纤维沿颈内动脉深入到脑动脉文章综述了颈交感神经切断对正常平静状态,高血压,缺血缺氧状态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循环的影响,临床上采用颈交感神经阻(星状神经节阻滞)可能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防治的深入研究,缺血半暗带血供的恢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大约15%的脑血管病患者脑循环储备力下降,这样就增加了脑梗死的可能性。目前,对这种疾病的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抗凝和血管内手术治疗等方法。然而药物治疗存在出血等并发症,血管内治疗复杂和创伤大。因此,临床上需要一种安全、创伤小、更有效地促进脑内毛细血管再生的方法。最近的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能促进缺血半暗带区血管再生,有助于侧支循环的建立。我们通过列举临床和动物实验VEGF的神经保护作用,介绍VEGF对脑缺血动物模型治疗的最新进展,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脑血管重建术是指采用手术方法重新建立脑的侧支循环通路,包括颅内-颅外动脉搭桥术等直接血管吻合技术,或头皮动脉-硬脑膜动脉-颞肌-脑皮质血管粘连成形术等间接建立脑血流等方法。颅内-外动脉搭桥术作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已被证实。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共进行颅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模式CT检查对脑缺血后侧支循环的评估价值。方法对39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3 d内行多模式CT检查,包括CT平扫、CT灌注(CTP)成像、CT血管成像(CTA),采用德国西门子64层螺旋CT系统的后处理软件,对受检者脑组织灌注状态及脑血管情况进行评估。对侧支循环良好者与侧支循环不良患者的CTP参数[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平均达峰时间(TTP)]及出院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39例患者中,多模式CT检查阴性者2例,其中1例随访头部MRI,证实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例为腔隙性脑梗死;阳性者37例。多模式CT检查发现病灶侧责任血管闭塞或狭窄24例,其中11例病灶侧可见侧支循环生成,另外13例患者病灶侧侧支循环形成不良。病灶侧与健侧比较,侧支循环良好患者表现为CBF降低(t=-5.92),MTT、TTP延长(t值分别为4.27、3.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侧支循环不良患者CBV、CBF均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14.27、-14.82),MTT、TTP延长(t值分别为7.26、7.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患者病灶侧CBF、CBV、TT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24、4.11、-2.34,均P0.05)。侧支循环良好与不良患者90 d mRS评分分别为(1.3±0.6)、(4.0±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9,P0.01),有侧支循环形成的患者预后良好。结论多模式CT检查对于评估脑血流灌注状态、了解脑侧支循环建立或开放情况、判断临床预后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缺血性脑血管病神经元保护治疗研究现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魏岗之 《中华内科杂志》1999,38(10):708-710
任何全身或局部脑血流量下降至一定程度均会导致缺血性神经元损伤,其机制极为复杂,是一种迅速发展的神经化学变化。缺血后能量衰竭导致神经递质变化,兴奋性氨基酸(EAA)释放增加,细胞内钙失稳态,自由基生成,细胞酸中毒、水肿、凋亡基因激活等。上述环节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终至细胞不可逆性坏死。神经保护在细胞水平上起作用,旨在通过药物或其他治疗手段,阻断细胞坏死不同环节,增加细胞存活能力,以达到治疗目的。脑动脉闭塞以后,缺血区中心脑组织60分钟后坏死,其周边区通过侧支循环代偿。神经元代谢维持在细胞膜泵衰…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有关脑电图及脑电地形图监护下的颈动脉血流阻断试验、Matas及balloonMatas试验、头位改变试验、跷跷板试验及颈动脉窦按摩试验的方法学和结果判断标准。对颈动脉、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颈动脉手术及结扎的安全性和脑血管病治疗前后脑循环的评估均有重要临床实用价值。方法简便易行,可作定性及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0.
30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狭窄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狭窄的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筛选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证实存在脑动脉狭窄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306例,根据年龄分为青、中、老年组,对其颅内外动脉的狭窄程度、分布特征及特点等进行比较。结果单纯颅内动脉狭窄128例、单纯颅外动脉狭窄78例,单纯前循环动脉狭窄142例、单纯后循环狭窄63例,单支性血管狭窄者96例、多发性狭窄者210例;老年组单发性血管狭窄占23.28%,明显低于中年组(17.87%)和青年组(7.36%),P〈0.01;青年组颅内动脉狭窄占83.62%,明显高于中年组(44.79%)和老年组(28.30%),P〈0.01;老年组前循环狭窄占31.45%,明显低于青年组(74.51%)和中年组(56.25%),P〈0.01。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分布具有年龄差异,早期对相关因素进行干预有利于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了探讨急性脑血管病中脑电地形图的应用价值,与脑CT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对718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了脑电地形衅与脑CT检查结果对比。结果 脑电地形图和脑CT在急性脑血管病诊断方面各有不同特点。结论 脑电地形图在早期诊断方面优于CT,CT在解剖诊断方面优于脑电地形图,二者结合起来检查,可提高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诊断率。  相似文献   

12.
急性脑血管病合并脑心综合征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脑心综合征的特征、发病机制和治疗措施。方法结合临床资料对246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及心肌酶谱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血性急性脑血管病脑心综合征发病率明显高于缺血性急性脑血管病脑心综合征发病率(P0.05);合并脑心综合征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病死率为38.84%,明显高于同期未合并脑心综合征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P0.05)。结论急性脑血管病脑心综合征的发生可能与急性脑血管病类型有关;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脑受损导致对心脏神经支配紊乱,神经、体液调节障碍,血管病变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有关。应加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脏监护,积极诊治脑心综合征。  相似文献   

13.
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急性脑供血不足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临床已较重视,而慢性脑供血不足(chronic cerebral circulation insufficiency,CCCI)却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CCCI于1990年由日本学者提出,指由于脑动脉循环障碍引起的头重、头晕等自觉症状波动性消长,但临床表现和CT等影像学诊断均未发现有提示血管性或其他脑器质性病变的改变,而且也不属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范畴的一种疾病。目前对CCCI尚无确切、公认的定义,普遍认为是一种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60岁以上人群中,大约2/3存在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14.
低温脑保护的降温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证明,亚低温治疗对脑部疾病具有肯定的疗效。对亚低温脑保护的降温方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不同部位的脑组织之间存在温度梯度,不同深度的脑实质对脑表面温度变化的敏感性也不一致,而且脑实质与躯体核心温度也存在显著差异,这给亚低温治疗的降温方法和温度监测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寻找一种操作简单和降温迅速的亚低温治疗方法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脑动脉狭窄程度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神经内科因头晕或缺血性脑血管病住院的病人171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为脑动脉狭窄病人122例,经DSA或无创影像学检查证实无脑动脉狭窄病人49例。将171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分为无狭窄组(49例)、轻度狭窄组(21例)、中重度狭窄组(101例);根据狭窄分布范围分为单支、双支、多支狭窄,颅内和(或)颅外狭窄,前和(或)后循环狭窄。比较脑动脉狭窄严重程度与血浆促动脉硬化指数(AIP)及狭窄血管分布范围之间的关系。结果:3组年龄、血糖、总胆固醇(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IP及高血压、糖尿病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随着脑动脉狭窄严重程度增加,年龄、血糖、TG、AIP增高,而HDL-C下降,高血压、糖尿病所占比例增加。脑动脉狭窄严重程度与血管分布范围比较发现,血管狭窄程度越重累及的血管越多(r=0.16,P=0.07),当血管狭窄同时累及前后循环时,狭窄的程度较重(χ2=9.1...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微出血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9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分为脑微出血组(46例)和无脑微出血组(44例),记录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结果 9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生脑微出血46例中,脑出血27例,发生脑微出血19例;脑梗死51例,发生脑微出血2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2例,发生脑微出血1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微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高血压(OR=8.853,95%CI=1.712~45.803,P=0.009)、入院收缩压(OR=1.716,95%CI=1.206~2.441,P=0.003)、腔隙性脑梗死分级(OR=7.745,95%CI=2.645~22.672,P=0.000)。结论脑出血、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的发生率较高,脑微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高血压、入院收缩压、腔隙性脑梗死分级。  相似文献   

17.
断层脑血流量显像技术不仅为临床医务工作者提供患者脑因流量(CBF)、脑氧代谢率(CMRO2)和脑葡萄糖代谢率(CMRGlu)、脑血容量(CBV)等重要信息,而且能测定中枢神经系统(CNS)中某些受体分布特征及在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CNS内某些受体数量及神经递质的变化,对脑血管病诊断、疗效观察、预后评价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McAb(4F_2)ELISA检测囊尾蚴循环抗原诊断脑囊虫病试剂盒的研制。实验对227例脑囊虫病患者脑脊液进行检测,循环抗原阳性率为84.58%,其中活动型脑囊虫病患者171例,循环抗原阳性率为93.57%。56例非活动型脑囊虫病患者,循环抗原阳性率为57.14%,前者的循环抗原强度也明显高于后者。83例患有其它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1例阳性,阴性符合率为98.80%。本试验方法简便,结果客观,对脑囊虫病特别是活动型脑囊虫病敏感性高、特异性强。  相似文献   

19.
闭塞性脑血管病的血管内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闭塞性脑血管病,如急性脑梗死引起的偏瘫、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狭窄所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LA)及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NIND),视网膜中央动脉或中央静脉闭塞引起的视力减退、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引起的颅内压增高等。均可通过血管内的介入治疗得以改善。介入治疗的方法分溶栓、血管成形术或支架置入,根据病变可选择不同治疗方法。文章对血管内治疗的适应证、方法、并发症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动静脉循环时间与病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60例发病3d内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DSA检查,并测定脑动静脉循环时间,以病情的轻重、转归和存活患者的生存质量分组,观察脑动静脉循环时间与它们的关系。结果不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亨特-海斯分级、GOS评分患者之间脑动静脉循环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结论SAH患者早期脑动静脉循环时间可以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与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