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聚偏氟乙烯固体微孔膜,与溶解在煤油中的三烷基氧磷组成支撑液膜(SLM),分离稀水溶液中的乳酸。考察了pH值、料液浓度、载体浓度、温度、料液及解析液流量对传质速率的影响。同时进行了膜稳定性的定性研究。发现乳酸以分子形式通过SLM;载体浓度为40%时传质速率最大;SLM对乳酸的通量与稀水溶液中乳酸浓度成正比。料液和解析液预先用有机相饱和时,膜的稳定性可大大改善。  相似文献   

2.
大鼠液压脑损伤后脑细胞外液中乳酸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液压打击脑损伤模型,以微量透析技术采集脑细胞外液(ECF),观察大鼠损伤后脑ECF中乳酸含量的变化及其与脑水肿的关系。结果表明:(1)液压打击伤后,损伤区ECF中乳酸含量显著升高,其升高值与脑损伤的程度相关;(2)ECF中乳酸增加以伤后0 ̄20min时间区段最高,伤后1h外伤组ECF中乳酸含量尚未恢复至正常水平;(3)脑外伤后ECF中乳酸含量与伤后脑水肿程度呈正相关。提示伤后ECF中乳酸  相似文献   

3.
乳酸林格液输注对患者手术中酸碱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手术中输注复方氯化钠注射液(RS)和乳酸林格注射液(LR)对酸碱平衡的影响。方法全麻手术患者30例,分为RS和LR组,两组均入室后至切皮前静脉输入RS和LR,补充手术前缺失量,手术开始后两组均以10ml/(kg·h)输入维持量(晶体∶胶体=1∶1),当晶体输入1500ml时候,采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结果输入液体后两组电解质和pH无明显差异(P〉0.05),RS组碱剩余(BE)负值较LR组大(P〈0.01)。结论外科手术中输注乳酸林格液对于防治手术中酸中毒优于复方氯化钠。  相似文献   

4.
选用无毒性的磷酸三丁酯作载体,耐酸碱性能较好的兰113B作表达活性剂,用乳状型液膜从废水中去除6价铬离子。除了研究合理的配方外,对影响过程的各个工艺参数进行了较全面的考察。并针对深度分离的特点,提出了传持的几何图像和物理模型,计入了膜破裂的影响,得到的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实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5.
本文借助静脉滴葡萄糖耐量试验,随机分四组观察硬膜外麻醉中输入含糖乳酸林格氏液后30,60,90min的血糖、尿糖,尿量及钾,钠钙,氯变化,结果是A,C的血糖、尿糖的尿量值明显增加。加用胰岛素后B,D血糖,尿糖,尿量都有明显下降,下降幅度可使血糖P值由〈0.01降至〈0.05或〉0.05。四组钾,钠,钙,氯改变不大。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考虑液膜破裂因素的液膜渐近前沿模型和空间心球壳膜型。实验证明,该模型更能与实验数据相吻合,据此求出了最佳操作时间,其中渐近前沿模型比球壳型更佳。但空心球壳模型数学处理简单,在工程上具有估算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活体肝移植供者肝切取术中输注乳酸钠林格液(LR组)和醋酸林格液(PA组)对血乳酸浓度和酸碱平衡的影响。方法:全身麻醉下行供肝切取术的患者24例,随机分为两组,术中分别输入LR和PA。术中胶体液输注随血压(Bp)和中心静脉压(CVP)进行调节。于术前、供肝切取开始和结束、术毕时采集中心静脉血样测pH值、剩余碱(BE)和乳酸(LA)浓度。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术中输液量、供肝切取质量、手术时间、失血量和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pH于供肝切取完毕时开始下降并持续至术毕(P<0.05);BE在供肝切取开始时有所下降(P<0.05),于术毕达到最低值(P(0.01);LA浓度在肝切取术完毕时已比术前有显著升高(P<0.01),术毕时仍持续在较高水平(P<0.01)。各时点两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体肝移植供者肝切取术中输注乳酸钠林格液对LA升高的趋势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Cyanex272—Span80—甲苯乳状液膜体系研究了汞的迁移行为,确定了用此种乳状液膜迁移分离汞的适宜条件。汞在5min内可迁移96%,表明此乳状液膜迁移汞的效率极高.在同样条件下,一些常见过渡金属离子,如Co~(2 )、Ni~(2 )、Cu~(2 )、Cd~(2 )、Pb~(2 )等不能通过此液膜迁移或迁移率很低,因此,汞可与这些元素得到很好的分离。  相似文献   

9.
经过对多层界面液膜的实验探索,获得了四相物系双层界面液膜和五相物系三层界面液膜等一系列多层界面液膜。并且提出了多层界面液膜自动形成的一般式,由此,展示了多层界面液膜的广阔领域。其中每一种多层界面液膜在应用上都将有其广泛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巴戟天水提液对自然衰老小鼠脑组织中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和5-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探讨巴戟天益脑的作用机制.方法 17个月龄昆明种小鼠连续给药15天后进行力竭性负重游泳实验,并采用高效液相-库伦阵列(HPLC-ECD)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比较分析各给药组与空白组的差异.结果 巴戟天水提液能提高小鼠负重游泳时间,与空白组相比,巴戟天水提液高、中、低剂量组脑组织中NE、E、DA的含量均升高,且E和DA的含量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5-HT的含量则降低.结论 巴戟天水提液能明显提高大鼠脑中能提高记忆的NE、E、DA的含量,同时降低能阻抑记忆的5-HT的含量,表明巴戟天水提液可以通过改变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而益脑.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六月雪中齐墩果酸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L9(3^4)考察药材粒度、乙醇用量、乙醇浓度和提取次数4个因素,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六月雪中齐墩果酸的含量。结果六月雪中齐墩果酸的最佳提取工艺为A3B2C2D1,即100目的药材,加入12倍的60%乙醇水浴回流1次(2h)。结论本实验方法工艺合理,质量稳定,可为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消癌平口服液中绿原酸的定量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Eclipse XDB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4%磷酸溶液(8∶92);检测波长:327 nm。结果绿原酸的线性范围:1.60~160μg(r=0.999 5,n=5),平均加样回收率99.3%,RSD=2.4%。结论本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消癌平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肠外营养用海豹油脂肪乳(20%)中各主要脂肪酸(fattyacid,FA),包括肉豆蔻酸、棕榈酸、棕榈油酸、油酸、花生酸、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acid,EPA)、二十二碳五烯酸(docosapentaenoicacid。DPA)、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acid,DHA)含量的方法。方法:比较三种甲酯衍生化方法的优劣,包括三氟化硼酯化法、甲醇-氢氧化钾室温酯化法和甲醇-氢氧化钠加热回流酯化法。气相色谱柱为HP—InnoWax柱(30m×0.320mm,0.25μm),采用FID检测器,标准曲线法定量。进样量1μl,分流比1:10。进样口温度220℃,检测器温度280℃,采用程序升温,起始温度155℃,保持1min,以25℃/min升到205℃,再以1℃/min升到235℃,最后以3℃/min升至250℃,保持5min。流速2.0ml/min。结果:从酯化操作过程和酯化效果来看,室温酯化法的效果较优。八种主要脂肪酸中,油酸含量最高(7.2%)、EPA含量最低(0.9%),其他6种脂肪酸含量介乎1.3%~5.8%之间。线性范围在0.009973-10.322mg/ml之间,平均回收率为98.4%~101.2%,RSD均小于2.0%(n=3)。结论:本法方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本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以聚乳酸膜为唑来膦酸的药物载体局部治疗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选用60只6月龄大SD雌性大鼠,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复制去势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并制造左下肢股骨中段横行骨折,后行克氏针髓内固定。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为实验组(以聚乳酸膜为唑来膦酸药物载体,采用100μg/kg剂量,术中将膜半包覆贴附于骨折断端),C组为实验对照组(以不加载唑来膦酸的膜贴附于骨折断端)。分别于术后1、2、4、6、周行骨密度扫描。结果 A组和B组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和C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和C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以聚乳酸膜为唑来膦酸载体局部治疗骨质疏松骨折,对骨折愈合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聚乳酸膜对骨折的愈合不产生明显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红细胞膜及血清唾液酸含量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相关性。方法和结果:用食饵性高耳脂及食饵性高血脂加免疫性动脉内皮损伤的方法建立兔AS模型,观察到随着AS的发生,红细胞膜唾液酸含量降低,而血清唾液酸含量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P〈0.01)。AS的程度与红细胞膜的唾液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837,P〈0.01),而与血清唾液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804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提取小鼠肝脏细胞质膜蛋白并建立一种利用二维液相色谱法分离细胞质膜蛋白质组的方法。方法采用差
速离心结合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和富集分小鼠肝脏细胞质膜蛋白,样品经脱盐及用起始缓冲液置换后,进行一维色
谱聚焦分离, 然后收集pH!8.5~4.0 之间的组分进行二维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 最后将获得的二维UV 图通过
ProteoVue软件转换成UV/pI 图谱。结果成功提取了肝脏细胞质膜蛋白,并通过二维液相色谱成功建立了小鼠肝脏细
胞质膜蛋白的二维UV/pI 图谱,收集了一维色谱聚焦分离的pHL8.5~4.0 区间的16 个组分,并将每个组分分进行二维色
谱分离后转换为UV/pI 图谱。结论为进一步全面研究小鼠肝脏细胞质膜蛋白功能和疾病差异蛋白质组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探讨浆膜腔积液中细胞粘附分子CD44的表达与其良恶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各种浆膜腔积液标本97例,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其细胞CD44分子表达,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恶性浆膜腔积液非白细胞群细胞CD44的表达为(52.15±25.15%),良性浆膜腔积液非白细胞群细胞表达为(2.50±1.20%),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表达均为100%;结论恶性浆膜腔积液中高表达CD44分子,与其转移浸润浆膜释放有关,为临床良、恶性浆膜腔积液的鉴别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测定尿中的香草扁桃酸 (VMA)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以Nova PakC18柱为分析柱 ,流速是 0 9ml·min-1,流动相为 40mmol·L-1NaH2 PO4 液 (内含Na2 EDTA和辛基磺酸钠各为 5 0mg·L-1,pH3.0 ) ,采用电化学检测器和利用内标法测定了 30例正常人 2 4h尿中的VMA含量。结果 :当VMA浓度为 5~ 2 0 0 μmol·L-1时呈良好的线性关系。VMA的平均回收率为 99 1% ,平均批内变异系数为 5 8% ,平均批间变异系数为 7 7% ,最低检出量是 5 3 2μg。标本量为 10 0 μl时的最低检出浓度为 0 2 8μmol·L-1;正常人 2 4h尿中VMA含量为 (18 13± 6 17) μmol。结论 :该方法能准确测定尿中VMA含量 ,适合临床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尿液中犬尿喹啉酸(KYNA)含量的方法,观察不同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及其正常对照大鼠(WKY)的尿KYNA含量变化。方法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采用的色谱柱为ODS色谱柱,流动相为10 mmol/L醋酸钠缓冲液(pH4.5)和乙腈(体积95∶5),激发波344 nm,发射波398 nm。选择4周龄WKY大鼠和SHR各4只、16周龄WKY大鼠和SHR各6只检测24 h尿液中的KYNA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KYNA浓度检测的线性范围0.220-33.000nmol/mL(R2=0.999 1),回收率为(90.37±8.47)%,日内差异为4.70%~9.40%,日间差异为5.20%~7.50%。4周龄WKY组24 h尿KYNA含量为(41.251±22.663)μg/24 h尿,SHR组为(35.387±10.814)μg/24 h尿,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16周龄SHR尿KYNA含量为(39.511±15.985)μg/24 h尿,较WKY组(90.690±42.189)μg/24 h尿明显降低(P<0.05)。结论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方法具有灵敏、稳定、特异性高等特点,可用于临床检测尿KYNA。成年SHR尿KYNA含量较WKY大鼠减少,提示可能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一种操作简便、高效的测定脑组织中去甲肾上腺素(NA)、肾上腺素(AD)、多巴胺(DA)、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及高香草酸(HVA)的方法,为有关药物作用机理的研究提供实验手段.方法以有机溶剂提取,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器(HPLC-EC)测定大鼠纹状体、皮质、下丘脑NA、AD、DA、DOPAC及HVA的含量.结果测得NA、AD、DA、DOPAC及HVA的绝对回收率依次分别为:80.3%±12.4%,86.5%±14.3%,90.3%±12.1%,89.5%±17.2%、87.6%±[13].2%.线性范围0.2~20ng,批内与批间变异系数分别小于8%及10%.结论该方法具有简便、迅速、回收率较高的特点,便于实验室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