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颈非典型类癌合并原位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分析l例宫颈非典型类癌合并原位腺癌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学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患者女性,46岁,阴道出血6个月。MR检查提示宫颈占位性病变,行全子宫、双附件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手术。肿瘤组织由原位腺癌及神经内分泌肿瘤(非典型类癌)两种组织学形态组成,两种成分各自独立生长。神经内分泌肿瘤CK、CD56、Syn和CD117(+);原位腺癌CK、CEA、p16和CDX2(+)。结论宫颈非典型类癌非常罕见,其合并原位腺癌更属罕见。非典型类癌需要与低分化腺癌、类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腺样基底细胞癌和转移性非典型类癌等鉴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CK17、p16、Ki-67和p63在宫颈鳞状上皮不成熟化生(IM)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宫颈IM 15例和CIN 30例组织标本中的p16、CK17、p63和Ki-67的表达水平,并对其表达和意义进行分析.结果 CK17在宫颈IM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00%,明显高于LSIL和HSIL组(10%和15%,P<0.01); p16在LSIL和HSIL中的表达率均为100%,明显高于IM组(13.3%,P<0.01);Ki-67的表达在IM和CIN中差异极显著(P<0.01);p63在宫颈IM和LSIL、HSIL中的阳性表达率均为100%,各组间差别不显著(P<0.01).结论 CK17和p16在宫颈IM和CIN病变中表达具有明显差异,有助于两种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16蛋白(p16)、Ki-67抗原(Ki-67)及细胞角蛋白7(CK7)在宫颈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96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患者的石蜡组织标本,并按病变程度将其分为CINⅠ组(25例)、CINⅡ组(36例)和CINⅢ组(35例),同时选取64例慢性宫颈炎患者的石蜡组织标本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组p16、Ki-67和CK7阳性表达率及表达模式,评价其对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 CINⅠ组、CINⅡ组和CINⅢ组p16、Ki-67和CK7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Ki-67和CK7表达总评分与宫颈癌前病变程度具有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546、0.628、0.349);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16、Ki-67和CK7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0.978)高于各项单独检测(0.930、0.966、0.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16、Ki-67和CK7的表达与宫颈病变程度具有相关性,且三者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对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效能,可运用于宫颈病变的辅助诊断及高风险进展宫颈癌前病变的预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p16、Ki-67在不同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病理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宫颈病变组织中p16、Ki-67的表达水平,其中宫颈良性反应性改变193例(老年宫颈萎缩性改变35例,宫颈鳞状上皮化性77例,宫颈鳞状上皮良性增生8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227例(CIN Ⅰ86例,CINⅡ88例,CINⅢ53例),宫颈鳞状细胞癌16例及宫颈腺上皮病变7例(其中3例来源于CIN组)共计440例.结果 宫颈良性反应性改变组p16、Ki-67的阳性率明显低于CIN组及宫颈鳞状细胞癌组(P<0.01);在CIN组中阳性强度随着CIN病变级别的增加而增强(P<0.01);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病例组中呈强阳性;宫颈腺上皮不典型增生的p16、Ki-67也呈不同程度(+).结论 p16、Ki-67对宫颈良性改变的甄别、CIN级别的判定及宫颈早期浸润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颈腺癌合并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3例宫颈腺癌(分别为普通型浸润性腺癌、绒毛管状腺癌和原位腺癌)合并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均由两种组织学类型构成。其中腺上皮病变为主要成分,表现为腺体杂乱,细胞呈柱状或高柱状,层次增多,细胞质内黏液减少,细胞核深染、增大,可见核分裂。原位腺癌腺体正常轮廓大致存在,缺乏浸润;绒毛管状腺癌有明显绒毛状结构形成,浸润肌层;普通型浸润性腺癌呈腺样、筛状结构,腔内有坏死及炎性渗出物,腺体周围有纤维间质反应及慢性炎细胞浸润,浸润黏膜层。3例腺癌附近局部均可见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2例累及腺体。结论宫颈腺癌合并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并非罕见疾病,预后较单纯性宫颈腺癌好,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状况与鳞状上皮病变不同,在病理诊断时需注意避免漏诊鳞状上皮内病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阴道镜联合DNA倍体分析指导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lN)临床治疗的意义.方法:采用阴道镜联合流式细胞仪对宫颈脱落细胞进行细胞周期和DNA倍体分析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对66例患者宫颈脱落细胞进行瘤变分析,指导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结果:宫颈脱落细胞DNA异倍体阴性者阴道镜和组织病理学诊断均属CINⅠ;阴道镜CINⅡ、Ⅲ均检出异倍体细胞.阴道镜CINⅠ者异倍体细胞检出率为71.4%,与组织病理诊断符合率达80%;阴道镜CINⅢ与组织病理诊断符合率达100%;阴道镜诊断CINⅡ患者,组织病理学诊断CINⅠ为44.0%、ClNⅡ32.0%、CINⅢ24.0%.结论:阴道镜联合宫颈脱落细胞DNA倍体分析有助于宫颈病变组织恶性度的判断,尤其对CIN Ⅰ/Ⅱ患者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p16、Ki-67联合应用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断及分级中的意义及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CIN的关系.方法 分别对160例宫颈各类病变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16、Ki-67蛋白表达情况,并行人乳头状瘤病毒分型检测.结果 ①宫颈上皮内低度瘤变(CINⅠ)中,p16阳性率为85.7%,Ki-67阳性率为67.8%,较宫颈良性病变的阳性率明显增加(P<0.01);宫颈上皮内高度瘤变(CINⅡ-Ⅲ)中,p16阳性率为100%,Ki-67阳性率为98.3%,两者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在CINⅡ-Ⅲ中,p16、 Ki-67表达呈正相关.②高危型HPV在宫颈良性病变、CINⅠ和CINⅡ-Ⅲ病变组感染者分别为30.6%、75.7%和93.3%,宫颈CINI和CINⅡ-Ⅲ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差异极显著(P<0.01).随着宫颈上皮内瘤变程度加重,HPV感染与p16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p16、Ki-67联合应用可作为宫颈良性病变与CINⅠ以及CINⅠ与CINⅡ-Ⅲ鉴别的重要标记物;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密切相关,在高危人员筛查与判断预后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林旗  赵湘婉  黄小敏 《临床医学》2013,33(5):112-114
目的评估阴道镜多点活检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准确性,并进一步分析其误诊的可能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确诊为CIN并行宫颈锥切术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评估阴道镜多点活检诊断CIN的准确性,并筛选其误诊的相关因素。结果阴道镜多点活检与宫颈锥切术后组织病理诊断的准确率为58.89%(53/90),误诊率为41.11%(37/90)。经宫颈锥切术后病理诊断级别升高占21.11%(19/90),级别下降占25.56%(23/90);漏诊宫颈癌3例,占3.33%。发现阴道镜活检CIN合并腺体受累病变者与阴道镜下宫颈活检CIN的误诊发生显著相关(P<0.01)。结论阴道镜多点活检确诊CIN尚不完全可靠,存在误诊。宫颈锥切术可以弥补阴道镜多点活检的缺陷,明显降低CIN的误诊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140例行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检查并有病理结果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140例共检出宫颈上皮内瘤变60例,包括CINⅠ28例(20%),CINⅡ15例(10.7%),CINⅢ17例(12.1%);宫颈浸润癌2例(1.4%);其余为:炎症75例(53.6%),宫颈湿疣3例(2.1%)。结论阴道镜下活组织检查对CIN和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宫颈上皮病变过程中HPV L1壳蛋白和p16INK4a蛋白的表达,探讨二者联合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169例不同级别的宫颈液基细胞学标本中HPVL1壳蛋白和p16INK4a蛋白的表达,并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比较。结果随着宫颈活检病理分级升高,HPV L1壳蛋白阳性[L1(+)]率降低(P<0.01),p16INK4a阳性[p16(+)]率升高(P<0.01)。HPVL1壳蛋白阳性率与病理分级呈负相关(rs=-0.436,P<0.01);而p16INK4a阳性率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s=0.459,P<0.01)。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CIN1、CIN2、CIN3及鳞状细胞癌(SCC)中,L1(+)/p16(-)的表达率分别为19.18%、2.44%、0.00%、0.00%,L1(-)/p16(+)表达率分别为30.14%、75.61%、92.86%、100.00%。L1、p16INK4a、L1(-)/p16(+)在CIN1的表达与CIN2、CIN3、SCC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PV L1壳蛋白、p16INK4a均可作为诊断宫颈病变程度的生...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2):2651-2653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p16及Ki-67的表达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78例疑似CIN患者宫颈活检标本为研究对象,根据活检结果分成CINⅠ级组(A组)、CINⅡ级组(B组)、CINⅢ级组(C组)和良性病变对照组(D组)四组。分析所有患者p16及Ki-67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结果 B组、C组p16及Ki-67的免疫组化表达阳性检出率及强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A组(P<0.05),B组和C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阳性检出率低于其他三组,且无强阳性表达检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50)。结论对疑似宫颈上皮内瘤病变患者予以p16及Ki-67的免疫组化检测,可较为准确地鉴别良性病变与CINⅠ级、CINⅠ级和CINⅡ~Ⅲ级,对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及有效性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b值联合鉴别诊断宫颈良恶性病变及正常宫颈组织的价值。方法采用3.0T MR对106例宫颈癌、8例宫颈肌瘤、12例宫颈癌前期病变Ⅲ(CINⅢ)患者及67名正常对照者进行常规MR、DWI扫描,由b=0、600s/mm2及b=0、1000s/mm2两组ADC图计算ADC值,根据ROC曲线比较两组ADC图评估不同宫颈病变的价值。结果宫颈癌两组b值的ADC值均低于宫颈肌瘤、CINⅢ及正常宫颈组织(P均<0.001);宫颈肌瘤与CINⅢ、宫颈肌瘤与正常宫颈组织两组b值的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CINⅢ与正常宫颈组织间两组b值的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DC值对于鉴别宫颈恶性与良性病变及正常宫颈组织有较高价值;两组b值的诊断价值相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阴道镜(colposcopy)联合环形电切除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在宫颈病变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经阴道镜及活检初步诊断为各种宫颈病变的137例病人,采用宫颈LEEP治疗,宫颈病变移行区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电子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结果与LEEP术后诊断符合率为65.51%,LEEP术后3个月随访慢性宫颈炎100%治愈,CINⅠ100%治愈,CINⅡ96.7%治愈,CINⅢ93.3%治愈。结论LEEP为诊断和治疗宫颈病变提供可靠的病理标本,对诊断、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具有重要意义。阴道镜下活检,LEEP术后病理诊断构成了宫颈病变系统的一个新的诊断模式,尤其是对微小浸润癌早期诊断价值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进一步认识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的病理形态及临床特点。方法应用细胞学、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等方法对1例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讨论。结果液基涂片细胞学显示有异型的鳞状上皮细胞,符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形态学改变。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宫颈鳞状上皮下方的间质内有圆形至卵圆形的小细胞巢,部分癌细胞巢的中央出现鳞状分化,周围呈栅栏状结构;肿瘤细胞巢与表面CIN3融合。免疫组化显示p63、p16和CK5/6(+),Ki-67灶状(+);宫颈间质内的部分血管平滑肌及纤维母细胞actin(+),而在癌巢周围呈(-)。结论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罕见,具有独特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宫颈间质内的瘤组织易误认为鳞状上皮化生或被认为CIN累腺。诊断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须掌握严格的诊断标准,以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3种方法比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比较宫颈上皮内瘤变(CIN)3种诊断方法——液基薄层细胞检查(TCT)、阴道镜下活检、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的诊断价值。方法:2007年7月-2008年3月对门诊患者用TCT、阴道镜下活检及LEEP术后组织病理检查诊断CIN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共有1282例患者接受了TCT,发现异常者158例。共有1282例患者作阴道镜下定位活检,病理诊断CINⅠ级70例,CINⅡ级70例,CINⅢ级10例,宫颈浸润癌8例。TCT与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结果比较,低度病变诊断符合率54.29%,高度病变诊断符合率100%。TCT与LEEP术后病理结果比较,低度病变诊断符合率40.00%,高度病变诊断符合率90.00%。LEEP术后病理与阴道镜活检病理比较,诊断完全符合86.21%,术后病理诊断升级3.45%,术后病理诊断降级2.87%。结论:3种诊断方法均有一定的漏诊率。TCT-阴道镜-LEEP三者在CIN的诊断和治疗中互为补充,可以提高CIN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查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007年5月至2009年5月在行TCT检查患者3 220例,对细胞学检查结果为阳性者行阴道镜检查并多点活检对照,细胞学检查为阴性但与临床明显不符者亦行阴道镜活检.结果 细胞学诊断采用TBS分级系统,细胞学检查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SIL)以上为阳性,采用双盲法,与阴道镜活组织病理检查对比,诊断符合率为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SIL)91.4%,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93.8%,鳞状细胞癌(SCC)100%,腺癌(AC)100%.细胞学阴性与临床不符35例,活检病理结果为慢性宫颈炎25例,CIN Ⅰ7例,CIN Ⅱ 2例,CIN Ⅲ 1例.结论 该方法提高宫颈癌前病变的阳性诊断率,细胞学阳性者配合阴道镜活组织病检能及早发现癌前病变,明显与临床不符者行阴道镜活检可减少误诊,提高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马萍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0):2375-2376
目的 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测联合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尤其是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TCT配合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进行筛查并分析.结果 回顾性分析3 896例行宫颈检查的患者,3 896例均行液基细胞学检测,其中阳性患者140例,对TCT阳性患者行阴道镜联合病理查,123例病理(部分数据因患者未来做阴道镜病理活检而丢失),其中炎症47例(37.6%),CINⅠ54例(43.6%),CINⅡ~Ⅲ22例(18.4%).宫颈液基细胞学分级与组织病理学不同级别病变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T与阴道镜联合检查并配合阴道镜指导下宫颈活检可提高宫颈疾病尤其是CIN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357-358
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我院门诊、住院部收治的315例TCT诊断为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及以上病变患者进行阴道镜多点组织活检病理检查,分析TCT诊断与活检组织病理诊断结果的相符性。TCT诊断ASCUS及以上病变共315例阳性,经组织学诊断为CINⅠ60例、CINⅡ/Ⅲ60例、鳞癌14例、腺癌2例。其中LSIL与CINⅠ符合率72.73%(40/55),HSIL与CINⅡ/Ⅲ级符合率86.36%(38/44),鳞癌、腺癌符合率100%(11/11)。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是宫颈癌、癌前病变筛查的重要手段,与活检组织病理诊断结果具有极高的符合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浸润性鳞状细胞癌中CK8、CK17的表达,并探讨其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检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44例(Ⅰ级20例,Ⅱ、Ⅲ级24例)、浸润性鳞状细胞癌25例和正常宫颈组织20例中的CK8、CK17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对照组鳞状上皮CK8、CK17均为(-);浸润性鳞状细胞癌的阳性率分别为88%和92%,其表达均以中等强度及强阳性为主;CIN高级别组的阳性率分别为58.3%和58.3%,以中等强度为主;CIN低级别组的阳性率分别为10%和30%,其均以弱及中等强度为主。结论 CK8、CK17的阳性表达率及程度与宫颈鳞状细胞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CK8、CK17在宫颈癌变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子宫颈腺癌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感染检测及p16INK4A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30例CINⅡ、35例CINⅢ、24例浸润性腺癌,同时选取35例正常宫颈组织(慢性炎症)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中p16INK4A蛋白表达情况,并应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2)对13种HR-HPV DNA进行检测。结果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CINⅡ、CINⅢ组织、浸润性腺癌HR-HPV感染阳性率和p16INK4A蛋白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细胞(P0.05);宫颈组织中HR-HPV感染阳性率与p16INK4A蛋白表达为显著正相关性(P0.05)。结论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导致的宫颈恶化转化与p16INK4A蛋白表达密切相关,采用p16INK4A与HR-HPV联合诊断有利于提高子宫颈癌及CIN阳性预测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