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104例新生儿黄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方法上加茵栀黄口服液辅助治疗,观察疗效所反映的指标。结果:治疗组在治疗效果上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使用药物后一天开始,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第一天;在治疗3天以后,治疗组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对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有明显可见作用,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茵栀黄口服液,2~3次/d,5 mL/次,口服。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2次/d,0.5 g/次,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7天,观察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患儿例数及呕吐、腹泻的发生情况。结果:经皮测黄疸值治疗3天、7天时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例数、呕吐例数、腹泻例数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茵栀黄口服液辅助袋鼠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40例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均接受蓝光照射、液体补充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以茵栀黄口服液治疗,实验组则给予茵栀黄口服液辅袋鼠疗法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黄疸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儿黄疸消失时间(6.01±1.26)d,对照组患儿黄疸消失时间(5.03±0.90)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辅助袋鼠疗法能有效改善黄疸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安全有效,值得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2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茵栀黄口服液,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胆红素水平改善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发现,观察组患儿显效率对比,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患儿有效率比较,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05);治疗前,两组胆红素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05),两组患儿治疗第5d,胆红素水平对比,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明茵栀黄口服液与常规治疗配合应用,可加速胆红素排泄,迅速缓解患儿临床症状,但对总体有效率改善情况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最近接收的新生儿黄疸患儿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茵栀黄口服液加蓝光照射治疗,对两组最终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王汉玲  王向农 《陕西中医》2014,(10):1369-1370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将本院产科足月产新生儿黄疸28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茵栀黄口服液,每次5mL,每日23次,疗程33次,疗程37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上口服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每次0.5g,每天2次,疗程37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上口服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每次0.5g,每天2次,疗程37d;观察两组患儿黄疸减退情况,转入新生儿科率,腹泻、呕吐的发生率之间差异。结果:治疗组黄疸的控制有明显作用,但腹泻的发生率高,大多不需要干预,极个别腹泻严重者给予减量、停药或加服思密达后改善。结论:茵栀黄口服液对新生儿黄疸有明显的减退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佐治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对我科2011年8月至2012年6月治疗的49例新生儿黄疸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治疗组24例,治愈20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25例,治愈18例,好转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实践证明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有很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生儿黄疸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给予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3d后和5d后的胆红素下降情况。结果:观察组胆红素总下降值为(162.35±15.23)umol/L,对照组为(78.44±12.36)umol/L;观察组胆红素下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佐治足月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足月新生儿黄疸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加用茵栀黄口服液,分别于入院时(即治疗前)、治疗后4天、治疗后7天采血检测血清总胆红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具体指标经统计学处理后,差异有显著性(P值均<0.05),表明治疗组血清胆红素下降快,病程短,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茵栀黄口服液佐治足月新生儿黄疸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5月医院儿科进行新生儿黄疸治疗的患儿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新生儿,对照组新生儿使用对照组新生儿使用蓝光照射加布拉氏酵母菌散进行治疗,观察组新生儿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的转铁蛋白,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总胆汁酸,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9,0.179,0.014,0.968,0.139,0.125,0.211,P0.05)。治疗后,两组新生儿的转铁蛋白均高于治疗前,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总胆汁酸,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均低于治疗前,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069,15.439,9.882,13.640,5.836,14.934,19.752,14.071,13.238,47.049,32.510,29.480,54.550,41.650,P0.05),两组间比较,观察组的转铁蛋白高于对照组,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总胆汁酸,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929,4.612,7.226,7.867,16.696,42.066,37.776,P0.05),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1.54%,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100.00%,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220,P0.05),两个组别治疗效果分级的数据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z=8.271,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利用布拉氏酵母菌辅助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可以显著降低黄疸的程度,使转铁蛋白,心肌酶谱和血清胆红素的指标明显改善,提升治疗的有效率,值得在临床范围内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茵栀黄口服液、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光疗对新生儿黄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对照组B、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A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光疗,对照组B给予茵栀黄口服液、光疗,观察组给予茵栀黄口服液、还原型谷胱甘肽、光疗,疗程7d.检测临床疗效、光疗时间、症状消失时间、TRF、TBA、TB...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按来院先后分为治疗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茵栀黄颗粒1g,3次/d,连服5d为1个疗程.观察记录治疗后黄疸指数下降值.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3.9±1.8)d,对照组为(5.6±2.2)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服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显著,可缩短疗程,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8例母乳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92例)和对照组(86例);治疗组给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对照组给予蓝光光疗,疗程7天。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胆红素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下降不明显(P>0.01);且治疗组血清胆红素下降较对照组显著(P<0.01)。结论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茵栀黄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80例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间隙蓝光照射,胆红素上升快或水平高者给予纠酸、肝酶诱导剂、白蛋白静脉滴注,对症及支持治疗,如供氧、抗感染、静脉营养、保持通便等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茵栀黄。两组治疗前查血清总胆红素,治疗期间,应用经皮胆红素监测仪,监测每天胆红素变化,同时监测血清胆红素值下降至正常的天数。结果:茵栀黄联合蓝光治疗组治疗前血清胆红素(310.60±20.53)μmol/L与对照组治疗前血清胆红素(298.37±17.13)μmol/L,比较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茵栀黄联合蓝光治疗组治疗后胆红素值(78.52±14.59)μmol/L与对照组治疗后胆红素值(94.30±11.21)μmol/L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胆红素降至正常天数(5.32±2.37)d与对照组胆红素降至正常天数(7.12±2.33)d比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茵栀黄联合蓝光治疗组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病理性黄疸患儿10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一般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加用茵栀黄颗粒,每次1g,3次/d并给予蓝光照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加用蓝光照射。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为84.0%,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常乐康和四磨汤联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116例患儿,随机分为三组,常乐康组35例、四磨汤组40例、联合组41例,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常乐康组进行口服常乐康、四磨汤组口服四磨汤口服液、联合组为上述两种药物协同治疗。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优于其他组。结论:常乐康和四磨汤联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研究茵栀黄汤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5月收治的9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新生儿均已确诊合并黄疸,采用电脑抽签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施以不同类型的治疗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茵栀黄汤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方式,通过对比两组新生儿治疗有效率、血清胆红素变化、心肌酶水平、黄疸消退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之间的差异,继而探究茵栀黄汤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结果:观察组新生儿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胆红素变化、心肌酶水平、临床指标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茵栀黄汤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心肌酶水平,缓解胆红素异常,稳定T淋巴细胞变化,降低临床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治疗小儿黄疸的疗效、安全性及其对血清微量元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72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医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和铁、铜、锌离子的水平、黄疸消退时间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100%(86/86)和80.2%(69/86),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和对照组中疗效为"显效"的患儿比例分别为80.2%(69/86)和52.3%(45/86),观察组中疗效为"显效"的患儿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的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总胆红素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在观察组患儿中,有28例在治疗期间出现了轻度腹泻症状,占32.6%,主要表现为多次少量稀便或稀水样便,经对症治疗后症状得到改善,两组均未发现其他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两组患儿的血清铁、铜、锌离子水平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辅助治疗小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更好,能够更加显著地降低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加快黄疸的消退,纠正微量元素代谢紊乱,降低血清微量元素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护对新生儿黄疸治疗及预防胆红素脑病发生取得的效果。方法:总结我院从2006年1月~2009年10月收治的全部新生儿黄疸病例27例的临床护理资料,分析配合中医护理对患儿预后的影响。结果:27例新生儿黄疸病例全部康复。结论:中医护理有利于新生儿黄疸的恢复,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加味茵陈蒿汤联合蓝光疗法和单纯采用蓝光疗法在治疗新生儿黄疸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把2010年5月~2011年3月期间我院儿科收治且符合光疗指征的病理性黄疸患儿126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6例,仅予以单纯的蓝光照射治疗;实验组7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加味茵陈蒿汤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儿在血清胆红素下降速度和平均退黄时间以及总有效率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联合治疗较单纯的蓝光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