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头颅磁共振成像(MRI)、视频脑电图(VEEG)、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术(PET)对癫痫致痫灶的定位评估。方法:接受手术治疗切除致痫灶的癫痫患者73例纳入研究,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头颅VEEG、MRI、PET检查,比较3种检查方法术前定位与术中定位的准确性;同时比较两两之间的检出率。结果:本组MRI阴性24例,MRI阳性49例(67%)。VEEG、MRI和PET术前定位与术中定位比较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T阳性率最高。PET与VEEG的诊断一致性高于MRI与VEEG的诊断一致性(P0.05)。结论:PET对癫痫病灶定位的敏感性高于MRI及VEEG,对于MRI阴性的患者更需要完善PET和VEEG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顽固性癫痫经立体定向直线加速器放射外科治疗后的随访结果 ,评价功能影像学PET技术在顽固性癫痫放射外科治疗中的作用 ,探讨以PET定位致痫灶为主设定靶区、放射外科治疗顽固性癫痫的可行性 ,并提出放射外科治疗顽固性癫痫的机制、剂量。方法 :40例顽固性癫痫患者 ,年龄 4~ 46岁 ,行EEG ,MRI及PET检查 ,以PET结果作为致痫灶靶区定位的主要依据 ,该 40例患者的PET结果均提示有 2个以上的致痫灶。采用直线加速器放射外科技术 ,以PET定位的致痫灶为靶区进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 ,将具有定位意义的PET图像传送到X刀治疗系统的工作站 ,引导X刀治疗计划设计 ,9~ 13Gy周边剂量 ;仅治疗主致痫灶 15例 ,治疗范围包括致痫灶及可疑病灶 2 5例。所有病人均随访 10个月以上。结果 :同期来我科就诊行PET检查的癫痫病人 10 2例 ,PET结果提示多个致痫灶的 40例 ,占 39 2 %。单纯治疗主致痫灶组 ,发作频率由 4 5次 /月降至 1 5次 /月。治疗范围包括所有致痫灶组 ,发作频率由 5 2次 /月降至 1 3次 /月。而癫痫发作消除的比率 ,分别为 46 6% ( 7/15 )和 60 %( 15 /2 5 )。治疗后癫痫症状加剧仅 1例 ,其中 3例病人以精神障碍为主症状 ,治疗后均明显改善。两组病人均无明显的并发症发生 ,无伤残及死亡。结论 :P  相似文献   

3.
外科手术切除癫痫灶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最有效手段,术前对致痫灶的准确定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18F-FDG PET显像可反映癫痫病灶的糖代谢情况,受体显像可反映受体密度、分布及亲和力,对癫痫病灶的术前定位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本文对PET和PET/CT在难治性癫痫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联合应用SPECT、EEG、MRI定位癫痫致痫灶5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联合动态脑电图和(或)视频脑电图、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在定位癫痫致痫灶中的意义.方法对53例癫痫患者于发作间期进行99mTc-ECD局部脑血流灌注显像,并与同期动态脑电图和(或)视频脑电图、MRI检查、术中皮层脑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诊断癫痫的阳性率为88.68%,与脑电图(EEG)检查的阳性率(86.79%)一致,但二者均明显高于MRI检查阳性率(33.96%),且STECT联合EEG检查,阳性率可提升至98.11%(52/53),明显高于SPECT或EEG单独检查的阳性率;在定位致痫灶过程中,SPECT脑血流显像与EEG在致痫灶的定位上具有良好的吻合性,其符合率(包括定位一致及基本一致者)为60.37%,明显高于SPECT与MRI检查的符合率(35.85%)及EEG与MRI的符合率(32.07%);经术中皮层脑电图检查证实SPECT定位致痫灶的准确率达83.33%,若与EEG、MRI联合分析则其定位准确率提升至95.8%(23/24).结论 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不仅能灵敏地检出癫痫灶,且能较准确地定位诊断癫痫灶,与EEG和MRI的联合应用可大大提高其诊断的灵敏度和定位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62例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对18F-FDG PET显像与EEG在颞叶癫痫致痫灶定位上的价值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对62例临床确诊颞叶癫痫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发作间期PET-CT脑显像检查和长程/视频EEG检查,细致分析图像,并将所得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进行比较,利用统计学方法对二者的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8F-FDG PET显像准确定位42例癫痫患者病灶位置,头皮EEG准确定位致痫灶30例,准确率分别为67.7%及48.4%,二者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18F-FDG PET显像结果表现较多样,影像分析应细致、审慎。结论:发作间期PET-CT脑显像检查定位颞叶癫痫致痫灶优于长程/视频EEG检查,但因其价格较昂贵,临床可首选EEG定位癫痫,EEG定位困难时选择PET显像可明显提高致痫灶定位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顽固性癫痫经立体定向直线加速器放射外科治疗后的随访结果。评价功能影像学PET技术在顽固性癫痫放射外科治疗中的作用,探讨PET定位致痫灶为主设定靶区、放射外科治疗顽固性癫痫的可行性,并提出放射外科治疗顽固性癫痫的机制、剂量。方法:40例顽固性癫痫患者,年龄4-46岁,行EEG,MRI及PET检查,以PET结果作为致痫灶靶区定位的主要依据,该40例患者的PET结果均提示有2个以上的致痫灶。采用直线加速器放射外科技术,以PET定位的致痫灶为靶区进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将具有定位意义的PET图像传送到X刀治疗系统的工作站,引导X刀治疗计划设计,9-13Gy周边剂量;仅治疗主治痫灶15例,治疗范围包括致痫灶及可疑病灶25例。所有病人均随访10月以上。结果:同期来我科就诊行PET检查的癫痫病人102例,PET结果提示多个致痫灶的40例,占39.2%。单纯治疗主致痫灶组,发作频率由4.5次/月降至1.5次/月。治疗范围包括所有致痫灶组,发作频率由5.2次/月降至1.3次/月。而癫痫发作消除的比率,分别为46.6%(7/15)和60%(15/25)。治疗后癫痫症状加剧仅1例,其中3例病人以精神障碍为主症状,治疗后均明显改善。两组病人均无明显的并发症发生,无伤残及死亡。结论:PET定位致痫灶的准确性一直存在一些质疑,尤其是在致痫灶范围和假阳性病灶的甄别。我们所做的初步临床研究提示,采用中、低剂量的放射外科治疗是安全、显效的;由于治疗的安全性和非侵袭性,可以不必强求PET结果在范围和假阳性病灶别方面的精确度。治疗区域最好包括全部PET提示的病灶。放射外科治疗顽固性癫痫的原理、照射剂量范围、规范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PET/CT与脑电图和MRI对难治性癫痫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脑电图(EEG)和磁共振成像(MRI)在难治性癫痫病灶定位方面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5年12月至2009年12月就诊于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的50例难治性癫痫患者,男32例,女18例,平均年龄(20±18)岁,病程平均(7±11)年,均行EEG和MRI检查及18F-FDG PET/CT(发作期PET/CT显像8例,发作间期显像42例),并对全部病例癫痫病灶的检出率及一致性进行比较。结果 PET/CT显像异常率92%(46例),其中低代谢灶39例,高代谢灶5例,低代谢灶和高代谢灶共存2例。EEG异常率74%(37例),MRI异常率36%(18例)。在病灶定位诊断上PET/CT与EEG一致率为72%,PET/CT与MRI的一致率为36%,MRI与EEG的一致率为32%。结论 PET/CT显像对难治性癫痫病灶的探测敏感性高于EEG和MRI,在病灶诊断上PET/CT与EEG一致性高于MRI与EEG。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18F-FDG PET/CT脑显像和头颅MRI术前定位神经节细胞胶质瘤(GG)相关药物难治性癫痫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药物难治性癫痫、且术后病理证实为GG患者,术前均接受MR及PET/CT检查;定性分析MRI信号特点及PET/CT低代谢范围,与术后CT所示手术区域相对照,分析两种方法术前定位GG相关药物难治性癫痫的价值。结果 23例中,12例致痫灶为单一病理类型,11例为多重病理类型,包括5例GG和皮质发育不良(FCD)、4例GG和皮质胶质增生、1例GG累及海马及1例GG、FCD和海马硬化。23例中,18例MRI显示单一部位实性或囊实性异常信号,其中8例(单一病理类型)与手术切除致痫灶范围完全一致;5例MRI阴性。18F-FDG PET/CT示8例幕上单一部位葡萄糖代谢减低,均与手术所示GG病灶部位一致;15例幕上多部位代谢减低,其中11例与手术切除范围完全一致。MRI定位准确率34.78%,阳性率78.26%;18F-FDG PET/CT定位准确率82.61%,阳性率为100%(P均<0.05)。结论 18F-FDG PET/CT脑显像术前定位GG相关药物难治性癫痫优于MRI;联合应用二者有助于提高定位精准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用皮层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phy,ECOG)评估 PET对致痫灶定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36例经CT和MR检查除外脑部肿瘤及脑血管畸形的癫痫病人 ,经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PET)检查定位后 ,进行颅骨钻孔 ,放置条状电极片 ,然后进行ECOG描记 ,评估PET对致痫灶定位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PET对致痫灶定位诊断的准确率为93 %。结论 :PET是目前准确率较高的无创性致痫灶定位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0.
单光子断层扫描、脑电图、核磁共振对致痫灶定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单光子断层扫描(SPECT)、脑电图(EEG)、核磁共振(MRI)对致痫灶定位的价值.方法对40例临床确诊的癫痫患者进行SPECT、MRI、EEG等检查,比较三种检查方法对致痫灶定位的准确性.结果 EEG(包括长程监测)特异性异常34例,具有定侧定位意义的30例,定位率75%(30/40);SPECT在发作间歇期定位率为47% (19/40) ;MRI定位率为 25%(10/40).EEG对致痫灶的定侧定位率明显高于SEPCT及MRI,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30.1,P<0.01).结论 EEG在致痫灶定位方面是一种敏感、经济、便捷又安全的检查方法.结合SEPCT及MRI可提高对致痫灶定位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比研究高场强MRS和18F-FDG PET/CT脑代谢显像对颞叶致痫灶定位的价值.方法 62例资料完整的颞叶癫痫(TLE)患者行常规MRI、1H-MRS及18F-FDG PET/CT检查,定位结果与颅内电极脑电图及术后病理对照,行Kappa一致性检验,对比评价常规MRI、1H-MRS、18F-FDG PET/C...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18F-FDG PET与MRI脑代谢显像在颞叶癫痫致痫灶定侧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本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选自本院2020年3月至2021年7月期间接收的颞叶癫痫患者中,共抽选60例,回顾性分析上述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MRI检查,MRS检查和18F-FDG PET检查单独应用和联合应用于疾病诊断中的价值。结果:上述患者的患侧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Cho+Cr)以及颞叶内侧区域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mean)均明显较对侧低,P<0.05;MRS检查、18F-FDG PET检查以及三者联合检查的颞叶癫痫致痫灶定侧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MRI检查,P<0.05;MRS检查、18F-FDG PET检查的颞叶癫痫致痫灶定侧检出率同三者联合检查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18F-FDG PET与MRI脑代谢显像于颞叶癫痫致痫灶定侧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难治性癫痫致痫灶定位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81例难治性癫痫患者综合运用临床症状学、神经电生理、高场强MRI、PET/CT、术前及术中皮层及深部电极等三步法定位致痫灶,单纯病灶切除、病灶切除加胼胝体切开、病灶切除加软膜下横切、病灶切除加单脑回灰白质联合切除等多术式联用切除致痫灶和/或阻断传导通路。结果三步法致痫灶定侧准确率100%。多术式联用治疗后,满意31例,显著改善17例,良好16例,效差14例,无改善3例,总有效率79.0%。结论三步法可以对致痫灶精确定位,多术式联合处理致痫灶或/和传导通路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PET—CT脑3D显像在癫痫定位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18F-FDG PET-CT脑3D显像对致痫灶定位的应用价值。方法癫痫患者13例,皆行18F-FDG脑三维PET显像,通过目测和半定量方法分析图像。所有患者均行EEG检查,其中2例行皮层脑电图(EeoG)或深部脑电图(DEEG);12例行脑MRI或Cr检查。结果(1)13例中,PET阳性表现为低代谢灶者检出率为92.3%(12/13例),明显高于EEG和脑MRI/CT(分别为92.3%、69.2%、33.3%,X^2分别为14.3、35.0,P均〈0.01)。单病灶检出率PET明显高于EEG(分别为61.5%和38.4%,X^2=23.1,P〈0.01)。与皮层脑电图(EcoG)或深部脑电图(DEEG)相比较,PET对致痫灶的检出灵敏度为95%,定位准确性为89%。结论18F-FDGP田在致痫灶的检出及定位方面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在引导癫痫外科手术及放射定向治疗方面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PET脑显像在癫痫患者致痫灶定位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PET)脑显像在各类癫痫患者致痫灶定位中的价值.方法对65例癫痫患者于发作间期行 18F-FDG PET脑显像,将其定位结果与头皮脑电图(EEG)、CT或MRI结果进行比较,并对其中14例定位后接受手术或放射治疗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65例患者中,56例(86%)患者发作间期PET图像上可见皮层局限性低代谢灶,4例(6%)可见皮层局限性高代谢灶,其余5例(8%)未见异常代谢灶.在PET图像呈典型低代谢表现的56例患者中,PET定位结果与EEG定侧(判定左右半球)或定位(判定具体脑叶)结果相符者40例(71%),EEG呈弥漫性异常者(无法定位)10例(18%),EEG检查未见异常者1例(2%),另5例(9%)PET定位结果与EEG定位结果不符.该56例患者中,44例(79%)CT或MRI检查阴性,12例(21%)CT或MRI检查阳性,后者中有11例PET定位结果与CT或MRI定位结果相符.明确致痫灶后接受手术或放射治疗的14例患者,平均随访2年,9例(64%)术后未再有癫痫发作或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结论对于头皮EEG无法准确定位和CT、MRI检查阴性的癫痫患者,18F-FDG PET脑显像可替代部分侵入性EEG检查用于致痫灶定位,而不同的PET定位图形对患者手术方案的选择也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复杂部分性癫痫患者的视频脑电图及MRI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长程同步录像脑电监测(VEEG)和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在复杂部分性癫痫诊治中的相关性.方法:分析101例复杂部分性癫痫患者的VEEG、头颅MRI检查结果.探讨痫性放电与结构异常之间的关系.结果:101例复杂部分性癫痫患者中,VEEG记录到76例(75.2%)发作间期痫样放电,43例(42.6%)发作期放电;头颅MRI检查51例(50.5%)发现结构性异常.发作间期的痫样放电部位与头颅MRI检查所显示病灶有更高的符合率,同时发现痫样放电更多地出现在病灶同侧.脑电图为单侧局灶性痫样放电时,其影像学检查有结构性病变的几率高.结论:对于复杂部分发作的患者VEEG是了解癫痫起源灶、指导治疗的重要监测技术,而头颅MRI检查则是其病因诊断重要的定性手段;电生理检查发现的痫样放电部位与神经影像学检查显示的结构性病灶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和MRI综合评价癲痫灶定位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2例拟手术的癫痫患者行发作期和发作间期脑血流灌注显像,并做减影处理,发作期与发作间期减影处理后变化最显著部位考虑为致痫灶。同期进行MRI检查,结合诊断结果与手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52例患者中,SPECT显像阳性者41例(78.85﹪),主要表现为局部脑血流灌注减低,经手术后患者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或无发作。MRI检查阳性者38例(73.08﹪),患者有海马硬化或病灶。MRI结合SPECT显像阳性者为46例(88.46﹪)。结论两种检查手段综合评价对定位致痫灶较单一影像有更高的阳性率,对术前定位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尤其是两者检查定位一致者,手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因其病情易反复发作,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极大的负担。近年来,神经影像学领域经历着快速的发展,将MRI的高组织对比度和高空间分辨率与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的代谢敏感性相结合的PET/MRI应运而生,PET/MRI在对癫痫患者的致痫灶定位以及改善手术结局中表现出明显优势。笔者对PET/MRI在癫痫中的应用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发作间期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仪(PE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联合发作期18F-FDG PET/CT、发作期99mTc-双半胱乙酯(99mTc-ECD)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PECT)/CT在难治性癫痫致痫灶定位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 选取2017年3月至2022年1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61例难治性癫痫患者, 男36例, 女25例, 年龄(32.46±11.01)岁, 年龄范围为18~58岁。所有患者均行发作间期18F-FDG PET/CT脑代谢显像且均为阳性表现, 对18F-FDG PET/CT显像结果表现为多灶改变而不能准确定位者行发作期18F-FDG PET/CT显像或发作期99mTc-ECD SPECT/CT显像, 评估发作间期18F-FDG PET/CT显像及联合发作期18F-FDG PET/CT显像或99mTc-ECD SPECT/CT显像在难治性癫痫致痫灶中的定位诊断价值。结果 61例患者中23例(37.7%)在18F-FDG PET/CT中表现为单发病灶, 38例(62.3%...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磁源性成像(MSI)和磁共振波谱(^1H—MRS)技术结合在颞叶癫痫诊断定位中的价值。方法:设健康对照者10例,特发颞叶癫痫患者8例,应用MEG定位痫性病灶,选取MEG异常区域、对侧相应区域和双颞叶内侧区域测量NAA/Cho值,并观察是否存在海马硬化。结果:8例患者MEG检查结果均异常,6例MEG异常相应区域MRS检查NAA/Cho值减少,符合率为62.5%;MRI显示海马硬化2例,MRI正常6例,颞叶内侧MRS扫描未见明显改变。结论:联合MSI和MRS技术可进一步提高颞叶癫痫致痫灶的定位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