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11)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后,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大鼠行为学变化与脊髓背角酪氨酸激酶B(Trk B)受体的表达情况,探讨Trk B受体是否参与电针镇痛。方法: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假模组、模型组、电针组,电针组于术后7 d开始电针"足三里"、"阳陵泉"穴。各组于术前及术后3、5、7、10、12、14 d分别测量患侧足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的表达,术后14 d处死大鼠取L4~6脊髓段用免疫组化检测Trk B受体表达。结果:与假模组相比,CCI模型组痛阈明显降低,电针组MWT和TWL值相对于模型组有所提高(P<0.001),且术后14 d电针组较模型组L4~6脊髓背角中Trk B受体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脊髓背角Trk B受体可能参与了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产生和维持,电针可能是通过减少大鼠脊髓中Trk B受体的表达产生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2.
3.
大黄素对大鼠急性坏死型胰腺炎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大黄素对急性坏死型胰腺炎(ANP)大鼠全身炎症反应时血浆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TNF-α、IL-10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通过胰腺被膜下均匀注射3%牛磺胆酸钠制备ANP模型,小肠内灌注大黄素25mg/kg和5mg/kg,术后12、24、48h采血5ml,观察血浆IL-1β、TNF-α和IL-10表达情况.结果:ANP组淀粉酶较正常组高,且随时间而加重;在各时间点,大黄素治疗组淀粉酶较ANP模型组明显下降;ANP组血浆IL-1β、TNF-α、IL-10较正常组高,大黄素治疗组可见IL-1β、TNF-α、IL-10较ANP模型组明显下降.结论:大黄素减轻急性坏死型胰腺炎大鼠全身炎症反应时的多器官损伤的机制可能是大黄素负性调节细胞因子IL-1β、TNF-α和IL-10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针刺“四关穴”能通达经脉原气、调整内脏功能 ,两穴配合使用 ,相互协调 ,有疏风和络、调和脾胃、疏肝解郁、行气活血 ,振奋阳气之功效。目的 :观察电针“四关”穴对慢性疲劳模型大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慢性应激的方法致慢性疲劳大鼠模型 ,用酶联免疫法吸附法测定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电针“四关”穴组血清IL - 1β和IL - 6含量。结果 :模型组IL - 1β和IL - 6含量明显升高 ,电针“四关”穴可使大鼠血清中IL - 1β和IL- 6的含量趋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电针“四关”穴能明显降低慢性疲劳模型大鼠血清中IL - 1β和IL - 6的含量 ,起到免疫调节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丹参酮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因子TNF-α、IL-1β、IL-1Ra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细胞因子TNF-α、IL-1β、IL-1Ra指标,研究丹参酮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免疫途径的干预作用。方法:将新西兰家兔12只,随机分为单纯缺血再灌注组(模型组)、丹参酮干预组(丹参酮组)。采用Zivin法改进复制模型,于造模前1h治疗;丹参酮组,腹腔注射丹参酮。模型组,不做治疗处理。各组家兔分别于治疗前、缺血30min再灌注后0.5h、1h、4h、8h、12h分别采家兔股静脉血。检测:血清TNF-α、IL-1β、IL-1Ra指标。结果:模型组,家兔血清TNF-α、IL-1β、IL-1Ra各时点均升高,与正常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参酮组与模型组比较TNF-α、IL-1β降低(P<0.05);IL-1Ra升高(P<0.05)。结论:家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可导致家兔血清TNF-α、IL-1β、IL-1Ra升高。丹参酮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免疫途径的干预作用是通过降低TNF-α、IL-1β,升高IL-1Ra,从而对脊髓神经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丹参酮治疗存在时间窗效应。 相似文献
6.
火针对脊髓损伤模型大鼠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火针改善脊髓损伤大鼠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为临床治疗脊髓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本研究以随机对照盲法进行动物分组,采用改良的Allen’s法制备脊髓损伤模型,以火针、毫针分别进行干预,采用westen-blot法观察大鼠IL-1β、Caspase3、p38蛋白的变化;结果:造模后组织中IL-1β蛋白表达于6h达高峰,磷酸化的p38MAPK表达于24h达高峰,Caspase-3表达于24h达高峰;火针组、毫针组与模型组比较,72h、1w的Caspase-3表达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火针组、毫针组与模型组比较,72 h、1w的IL-1β表达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火针能较好的改善脊髓损伤大鼠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值得在临床治疗脊髓损伤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调肝脾方药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W 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调肝脾方组、补肝肾方组、芬必得组、火把花根片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采用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检测各组对AA大鼠足肿胀度及细胞因子影响。结果:调肝脾方能明显降低AA大鼠原发与继发性关节肿胀度,表现出较好的抗炎作用,可降低异常增高的细胞因子IL-1β、TNF-α和IFN-γ,升高IL-4,改善IFN-γ/IL-4的比值,并且强于补肝肾组。结论:调肝脾方药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电针“四关”穴对慢性应激致慢性疲劳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刺“四关穴”能通达经脉原气、调整内脏功能,两穴配合使用,相互协调,有疏风和络、调和脾胃、疏肝解郁、行气活血,振奋阳气之功效。目的:观察电针“四关”穴对慢性疲劳模型大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慢性应激的方法致慢性疲劳大鼠模型,用酶联免疫法吸附法测定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电针“四关”穴组血清IL-1β和IL-6含量。结果:模型组IL-1β和IL-6含量明显升高,电针“四关”穴可使大鼠血清中IL-1β和IL-6的含量趋于正常对照组。结论:电针“四关”穴能明显降低慢性疲劳模型大鼠血清中IL-1β和IL-6的含量,起到免疫调节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无创机械通气是指通过鼻面罩等无创方式与呼吸机连接或无需建立人工气道的通气方式.其优点是操作简便,与有创机械通气相比,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减少了人工气道带来的并发症,医疗费用明显降低,现己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由此带来的压迫性损伤也是很常见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透明质酸酶对坐骨神经的疏松结扎(CCI)模型神经源性疼痛的作用,初步探讨临床通过相关穴位点注射透明质酸酶治疗慢性疼痛的机制。方法:采用CCI模型,记录损伤神经异位自发放电和热痛刺激的敏感程度。结果:用透明质酸酶作用于术后7d大鼠的损伤处并进行坐骨神经自发放电的测量,发现在测量的12只模型中,有8只模型的自发放电得到了有效的抑制,这8只的平均抑制率为50.9%±12.4%。在热刺激行为学实验中,损伤局部持续注射透明质酸酶溶液的CCI大鼠在术后3d、6d和14d的热刺激敏感度明显低于局部注射生理盐水的对照组CCI大鼠。通过CCI大鼠损伤坐骨神经组织切片观察,发现神经纤维排列混乱,纤维间存在空泡状间隙,并且在间隙周围分布着染成深色的多糖链;而经过透明质酸酶作用后CCI损伤坐骨神经切片观察,空泡状空隙与深色多糖链沉淀消失,神经排布较处理前更加规则。结论:细胞外基质与神经生理功能密切相关,透明质酸酶能够有效降低CCI模型的异位自发放电;临床穴位注射透明质酸酶改变穴位点聚集的细胞外基质,从而起到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1.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结肠黏膜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及温中健脾方对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大鼠结肠黏膜IL-1β、IL-10的表达及温中健脾方对两者的调节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及西药组,每组12只。采用传统束缚应激刺激 番泻叶灌胃复制腹泻型IBS动物模型。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灌胃高压消毒的饮用水,中药组灌胃温中健脾方水煎浓缩液,西药组灌胃得舒特水溶液,共用药2周。治疗结束后处死动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结肠黏膜IL-1β、IL-10的表达,并分析免疫组化图像中的阳性区域面积(PA)、光密度值(OD)及免疫组化指数(IHC-I)。结果模型组、中药组及西药组IL-1β的PA值、OD值及IHC-I较正常组均有降低趋势,其中模型组及西药组IL-1β的OD值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余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药组各指标与正常组、模型组和西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IL-10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IL-10的PA值、OD值及IHC-I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5),而中药组和西药组上述各值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IL-10的PA值、OD值及IHC-I值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升高,并接近正常组水平,尤以IHC-I升高最为明显(P<0.001);西药组OD值及IHC-I也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而PA值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泻型IBS中确实存在促炎与抗炎因子的失衡,主要表现为抗炎因子IL-10的降低,从而使结肠黏膜存在持续的低度炎症状态成为可能;温中健脾方药可通过增加黏膜局部IL-10的表达,调节促炎/抗炎因子水平,使其抗炎活性增强,从而发挥对IBS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蜂针对佐剂性大鼠关节炎滑膜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检测IL 1 β、IL 6在类风湿性关节炎 (RA)的表达 ,探讨蜂针治疗RA的作用机理。方法 :将 40只大鼠随机分为四组 ,采用PCR微板核酸杂交 ELISA方法检测滑膜IL 1 β、IL 6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蜂针组和激素组IL 1 β、IL 6的mRNA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而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RA早期IL 1 β、IL 6的mRNA表达水平是上调的 ,蜂针治疗后可以抑制其转录和表达 ,有利于RA病情的缓解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大黄素对大鼠慢性胰腺炎模型中胆汁的影响。方法:胰管内注射三硝基苯磺酸(TNBS)制备大鼠慢性胰腺炎模型,用不同剂量(20、40、80 mg/kg)的大黄素鼻饲干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收集大鼠胆汁,测定其流量及胆汁中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含量。结果:(1)小剂量、中剂量、大剂量大黄素处理组胆汁流量分别为(0.214±0.028)mL/30min、(0.235±0.022)mL/30min、(0.244~0.027)mL/30min,中剂量和大剂量组均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0.187±0.028,均P〈0.05);胆汁中总胆红素浓度分别为(93.69±10.58)μmoI,L、(98.41±5.72)μmoI/L和(104.82±7.44)μmol/L,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均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90.52±6.03,均P〈0.05);胆汁中直接胆红素浓度分别为(72.77±6.9)μmol/L、(72.57±8.7)μmol/L和(81.38+7.45)μmol/L,大黄素组均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68.62+5.18)μumol/L,均P〈0.05]。结论:大黄素在大鼠慢性胰腺炎模型中具有促进胆汁分泌和增加胆红素浓度的作用,可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黄素抗大鼠肺纤维化实验及对IL-7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黄素抗肺纤维化的效果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健康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强的松组、大黄素高、中、低剂量组,采用博莱霉素气管内吹入法,制备肺纤维化模型,于实验第29天抽取血清后,处死大鼠,留取肺组织,进行肺湿重、羟脯氨酸(HYP)、病理切片及白介素-7(IL-7)等相关指标检测。结果:从肺系数、肺组织HYP含量、IL-7及病理检查等方面显示,大黄素的中、低剂量组能够减轻大鼠肺纤维化程度(P〈0.05)。结论:大黄素对大鼠肺纤维化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IL-7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EA对CCI大鼠坐骨神经组织病理学及DRG P2X3受体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对神经组织学的影响及P2X3受体在电针镇痛效应中的作用。方法:将32只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假模组、模型对照组、健侧EA组、患侧EA组,每组8只,模型对照组及EA组结扎坐骨神经造成CCI疼痛模型。各组于术前(0天)及术后3、57、1、01、2、14天分别测量大鼠患侧足MWT和TWL,EA组于术后第8天电针"足三里"-"阳陵泉"连续7天,每天1次。术后14天对坐骨神经标本行组织学观察,采用Estebe评分方法行组织学评分,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检测患侧L5背根神经节中P2X3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CCI各组大鼠痛阈明显降低,出现痛觉过敏(P〈0.01),而电针干预后EA组较CCI模型组痛阈明显增加(P〈0.05)但仍低于假模组。各组大鼠坐骨神经组织学观察无明显差异,各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天EA组较模型对照组患侧DRG L5中P2X3受体表达显著减少(P〈0.05),并且患侧EA组较健侧EA组减少明显。结论:电针对坐骨神经压迫性损伤的镇痛效果可能是通过抑制大鼠DRG中P2X3受体的表达产生作用;患侧电针较健侧电针镇痛效果明显;电针后坐骨神经未见明显的病理组织学改变。 相似文献
17.
大黄素对大鼠肝移植排斥反应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肝移植大鼠排斥反应中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移植组、大黄素组,于术后第5天取血。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NF-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2(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移植组IL-2、IL-12、IFN-γ、TNF-α表达明显升高,IL-4、IL-10表达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大黄素组IL-2、IL-12、INF-γ、TNF-α表达显著降低,而IL-4、IL-10表达显著升高,与移植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大黄素抑制肝移植排斥反应主要与其抑制IL-2、IL-12、IFN-γ、TNF-α等Th1型细胞因子的表达,促进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的表达,使免疫反应由Th1型向Th2型偏移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丹参素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影响的细胞因子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丹参素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模型的影响。方法:40只成年Wistar鼠分成正常组、中药组、西药组和模型组各10只。用5%乙酸和三硝基苯磺酸(TNBS)经结肠灌注制备UC大鼠模型。正常组、模型组每天灌服生理盐水10mL/kg,中药组、西药组每天灌服丹参素和柳氮磺胺吡啶(SASP)1次,每次2mL,3周后处死。按ELISA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结果:中、西药物组TNF—α和IL—1β分别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显著,而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结论:丹参素可以显著降低UC大鼠TNF—α和IL—1β的水平,有治疗UC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辽宁中医杂志》2017,(10):2197-2201
目的:研究中药熏蒸方对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大鼠血清、关节滑膜组织中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受体拮抗剂(IL-1Ra)的影响,并探讨其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弗氏完全佐剂诱导AA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MTX组、中药熏蒸组、MTX+中药熏蒸组,分别给予中药熏蒸,MTX(1.9 mL·kg~(-1)·w~(-1))腹腔注射,中药熏蒸+MTX(1.9 mL·kg~(-1)·w~(-1))腹腔注射,另设正常大鼠为正常组,连续给药20天后处死大鼠收集血清、关节滑膜组织。观察大鼠关节肿胀度和关节炎指数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剂(ELISA)测定检测血清IL-1β、IL-1Ra的水平,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滑膜组织中IL-1β、IL-1Ra mRNA表达量的变化,并观察中药熏蒸方对这些指标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关节肿胀度和关节炎指数明显升高,血清、滑膜组织IL-1β表达水平明显升高、IL-1Ra表达水平下降;中药熏蒸方能抑制模型组血清、滑膜组织IL-1β的表达,上调血清、滑膜组织IL-1Ra表达量,而中药熏蒸方和MTX两药协同的效果更加明显。结论:中药熏蒸方改善AA大鼠关节炎机制可能与恢复IL-1Ra/IL-1β的平衡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为设计并验证一种较理想的慢性渐进性压迫脊髓损伤动物模型,采用切除T9椎板,置入慢性渐进压迫装置,多次渐进旋入螺钉,造成大鼠胸段脊髓不同程度的慢性渐进性压迫损伤的方法造模,根据椎管侵占率将实验组分为轻度(<30%)、中度(30%~60%)、重度压迫(>60%)三组,行组织病理学、CBS、MEP和SEP等检查.结果显示,椎管侵占率达12.3%~82.5%;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三组动物基本再现了不同程度的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的特点;CBS、MEP和SEP等检查显示三组动物呈不同程度的脊髓神经功能减退,且行为功能检查和神经电生理检查呈显著正相关.表明该实验动物模型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能合理分级的慢性渐进压迫脊髓损伤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