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袁纯强  严斌  杨天蓉 《西部医学》2007,19(3):438-439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心理治疗焦虑障碍的疗效、安全性、社会功能及生活满意度。方法将250例焦虑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帕罗西汀联合心理治疗组(甲组)和单用帕罗西汀治疗组(乙组)各125例,并对两组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疗程8周;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药物副作用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副作用,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生活满意度量表(LSR)评定社会功能和生活满意度。结果甲组抗焦虑起效、抗焦虑疗效均优于乙组。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心理治疗焦虑障碍起效快,疗效显著,安全性好,依从性好,并且社会功能和生活满意度均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情绪状态和生命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7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化疗,试验组除接受化疗外同时参加每周1次,共8次的团体心理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焦虑水平和生命质量有无差异.结果 1.经过团体心理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抑郁、焦虑和食欲丧失评分[分别为(45.08±7.25)分,(42.23±4.72)分,(26.88±20.04)分],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0.15±5.82)分,(49.00±7.07)分,(42.39±29.30)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疲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1.75±19.65)分,(48.31±23.62)分](P<0.05);社会功能、总健康状况和形体领域评分[分别为(65.59±23.93)分,(54.30±33.05)分,(64.78±21.91)分],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7.47±29.66)分,(48.38±29.30)分,(43.28±21.91)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2.试验组患者团体治疗前后抑郁、焦虑评分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团体心理治疗可以缓解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化疗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整体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对冠心病伴抑郁焦虑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97例CHD伴抑郁焦虑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入院顺序抽签后随机分为试验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并服用帕罗西汀。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治疗。观察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观察患者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GQOLI-74)、疗效及临床指标。结果:试验组治疗后HAMA、HAMD评分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3.88%)高于对照组(7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BNP、心绞痛、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对冠心病伴抑郁焦虑效果较好,患者HAMA、HAMD评分改善明显,LVEF、BNP水平恢复较好,心绞痛次数较少,住院时间较短,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在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0例GAD患者为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联合心理辅导;选取55例GAD患者为观察组,给予药物治疗+团体心理治疗。两组患者均干预8周。调查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症状。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为89.09%,高于对照组的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评分分别为(7.13±1.28)分、(10.32±3.47)分,高于对照组的(10.05±2.17)分、(13.64±3.4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焦虑症状的临床疗效为87.27%,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心理治疗能够提高GAD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心理治疗对卒中后抑郁、焦虑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 选择86例丰中后抑郁(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帕罗西汀联合心理干预治疗以及不干预.采用斯堪的纳维亚脑卒中量表(SSS)、Barthel指数(B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测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SSS、HAMD、HAMA评分减少和BI评分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卒中后抑郁、焦虑病人给予帕罗西汀联合心理治疗能提高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程度和生活能力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团队心理治疗对躯体形式障碍患者早期干预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 年10 月-2015 年1 月海南省儋州市农垦那大医院收治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97 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A 组(团体心理治疗32例)、B 组(药物治疗33 例)、C 组(团队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32 例),比较3 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躯体形式症状筛查量表(SOMS-7)、大体评定量表(GAS)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A组显效率为62.50%,好转率为81.25%;B 组显效率为63.64%,好转率为84.85%;C 组显效率为87.50%,好转率为96.8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 组患者的显效率和好转率高于A、B 组。治疗前,3 组患者的SOMS-7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48 周,A 组、B 组及C 组的SOMS-7 评分为(10.44±2.17)、(10.72±2.11)和(6.75±2.09)分,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 组的SOMS-7 评分低于A、B组。治疗前,3 组患者的G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48 周,A 组、B 组及C 组的GAS 评分为(76.18±5.44)、(77.29±5.19)和(84.25±5.91)分,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 组的GAS 评分高于A、B组。3 组患者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48 周3 组患者的HAMD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组患者的HAMD评分低于A、B组。结论团体心理治疗联合药物使用在治疗躯体形式障碍方面成效好,能够改善患者精神状况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调节受损(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IGR)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测定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IGR组诊断采用WHO1999年诊断标准,IGR组35例。正常对照组35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检测体重指数、血压、空腹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HbA1c。结果:IGR组HbA1c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HbA1c(P〈0.01);IGR组代谢综合征的检出率为62.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HbA1c对判断IGR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向糖尿病的进展趋势有重要指导意义,应该在IGR患者中定期广泛开展HbA1c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酒依赖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住院的酒依赖患者99例,采用随机的方法分为试验组(n=48)和对照组(n=51).两组均予药物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一般健康宣教,试验组予团体心理治疗,社会功能支持,观察4周.对两组患者评定入组时及第4周...  相似文献   

10.
李洵  李振中 《广东医学》2007,28(11):1848-1849
目的 观察帕罗西汀治疗社交焦虑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6例社交焦虑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帕罗西汀组镐例及劳拉西泮组48例,疗程均为6周.疗效评定采用PRCA-24,SAS,CGI-SI及临床4级疗效评定;安全性评价应用TESS、实验室检查及体检.结果 帕罗西汀组与劳拉西泮组疗效相当.帕罗西汀常见副作用为恶心、头痛、口干、出汗、厌食等,副作用程度均较轻,患者依从性好.结论 帕罗西汀治疗社交焦虑障碍安全、有效,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及依从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集体心理治疗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1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80)和对照组(n=80)。研究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合并集体心理治疗,对照组单纯服药治疗。研究期限12周。治疗前后采用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评定患者的病情变化的及生活质量状况。结果:研究结束时,两组PANSS评分较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1),但研究组疗后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1);两组GAF评分较疗前均有明显上升(P<0.0),但研究组疗后评分较对照组上升更明显(P<0.01);研究组WHO.QOL-100评分除生理领域及独立性领域外,其它各项域评分均有明显提高(P<0.01),而对照组各项评分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集体心理治疗更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重返社会。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5):94-97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心理干预联合治疗对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 年5—10月62 例焦虑症患者,依据随机摸球法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1),对照组采取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睡眠质量、焦虑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焦虑评分为(52.64±2.23)分,低于对照组的(57.28±2.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为(76.21±3.07)分,高于对照组的(71.42±3.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与心理干预联合治疗焦虑症患者,可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缓解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银川市社区汉族老年糖调节受损人群的生活质量,为城市老年糖调节受损人群的社区护理干预提供新的思路及理论依据。方法对银川市2个社区50例已确诊的老年糖调节受损患者进行生存质量现况调查。结果银川市老年糖调节受损患者生活质量总分、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以及环境领域得分,依次分别为(90.45±8.86)、(23.31±2.82)、(20.85±2.51)、(10.53±1.29)和(28.49±3.15)分;自身生活质量总体主观感受和自身健康状况总体主观感受得分分别为(3.40±0.66)和(3.87±0.64)分。结论银川市汉族老年糖调节受损人群的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整体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短期集体心理治疗对焦虑症患者疗效的影响,及焦虑症的发生与防御方式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符合CCMD-3及DSM-IV的焦虑症患者,共43例.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防御方式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结果 HAMD评分及HAMA减分值主角组焦虑症患者[(7.82±3.66)分,(14.00±4.52)分]和非主角组焦虑症患者[(5.45±3.05)分,(11.09±4.0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25±1.05)分,(1.75±0.98)分](P<0.01).主角组焦虑症和非主角组焦虑症患者的HAMD、HAMA减分值差异无显著性(t=1.648,P=0.115;t=1.589,P=0.128), 但其治疗后的HAMD分[(8.05±3.43)分]、HAMA分[(9.91±4.58)分]、SCL-90中的抑郁[(2.11±0.737)分]、焦虑[(2.10±0.96)分]和其他分[(1.88±0.62)分]较治疗前[(14.68±1.67)分,(22.45±2.46)分,(2.63±0.75)分,(2.73±0.94)分,(2.33±0.85)分]显著降低(t=8.896,P=0.000;t=13.230,P=0.000;t=2.364,P=0.026;t=2.091,P=0.046; t=2.177,P=0.039),不成熟防御因子与抑郁、敌对、精神病性显著性相关(r= 0.489,r=0.414,r=0.463).结论 心理治疗对焦虑有明显疗效,但主角组焦虑症和非主角组焦虑症患者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焦虑症状与防御方式的不成熟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辅以心理治疗对结直肠癌患者焦虑及抑郁的疗效。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Depression Scale,HAMD-24)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对2009年6月-2011年6月住院的200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评分,调查结直肠癌患者中抑郁焦虑的发生情况。将最终伴抑郁或(和)焦虑的153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帕罗西汀组、心理治疗组以及帕罗西汀+心理治疗组,以HAMD-24和HAMA评分作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与非肿瘤住院患者相比,结直肠癌患者中抑郁焦虑的发生率较高(P〈0.05),治疗后帕罗西汀组、心理治疗组HAMD-24、HAMA评分比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心理治疗组较帕罗西汀组疗效明显(P〈0.05),联合干预组较单独采用帕罗西汀或心理治疗评分下降最为显著(P〈0.05)。结论帕罗西汀辅以心理治疗对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其抗焦虑抑郁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集体心理治疗对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和情绪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目的 探讨集体心理治疗对癌症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病例社会主义地于预且癌症患者在临床治疗的同时,进行集体心理治疗,应用心理量表对干预组和对照组对比观察心理指标一个月。结果 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表分值在干预前后有显著不同,主要表现为情感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整体健康状况等分值在干预前后者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减少。结论 癌症患者在进行躯体治疗的同时,实  相似文献   

17.
李静  徐艳红  吴德  唐久来 《安徽医学》2016,37(9):1071-1074
目的 探讨基于网络的团体心理干预治疗对脑性瘫痪(CP)患儿母亲的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5月至2013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立儿童医院及亳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34例CP患儿的母亲,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6例)。治疗组予以基于网络的团体心理干预治疗,而对照组仅予以一般心理支持治疗。在入组时、治疗3个月后,分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CP患儿母亲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SDS与SAS总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疗效与母亲年龄、母亲学历、患儿年龄、患儿性别及居住地无相关性(P>0.05)。结论 基于网络的团体心理干预治疗能够有效改善CP患儿母亲的抑郁、焦虑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治疗对广泛性焦虑患者的疗效。[方法]将96例广泛性焦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接受为期14周的心理治疗,对照组接受阿普唑仑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14周末的焦虑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为期14周的心理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焦虑评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心理治疗对广泛性焦虑患者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合并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率,观察帕罗西汀对Af患者合并焦虑、抑郁情绪的临床疗效、帕罗西汀治疗后Af患者Af的转归.方法 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24)评定Af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将筛查出的合并焦虑、抑郁情绪的Af患者采用随机信封的方法 分为盐酸帕罗西汀治疗组和谷维素对照组,分别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HAMA、HAMD-24及健康状况的变化以及Af的临床疗效.结果 Af患者合并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分别为32.9%、37.2%;帕罗西汀治疗组治疗后HAMA、HAMD-24评分分别为(13.19±5.88)分、(20.57±6.24)分,较对照组[HAMA评分(19.84±5.02)分、HAMD-24评分(29.75±8.63)分]明显降低(P<0.01),SF-36生活质量评分提高(P<0.01);阵发性Af、持续性Af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8.8%、75.O%.结论 Af患者合并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率较高,生活质量差;盐酸帕罗西汀治疗能够改善Af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Af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有助于控制阵发性Af及持续性Af的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