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分析婴幼儿湿疹严重程度与血清维生素D[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及白细胞介素3(IL-3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于2021年1月~2022年6月在我院选取63例确诊为婴幼儿湿疹的患儿(观察组)和同期接受体检的42例健康儿童(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另根据特应性皮炎SCORAD评分将观察组患儿分为轻度组(n=20)、中度组(n=25)、重度组(n=18)。分别对其血清25-(OH)D3、IL-3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血清25-(OH)D3、IL-3与不同严重程度婴幼儿湿疹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重度组患儿IL-3水平明显高于中度组、轻度组、对照组,25-(OH)D3水平明显低于中度组、轻度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患儿IL-3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对照组,25-(OH)D3水平明显低于轻度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患儿IL-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5-(OH)D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25-(OH)D3、IL-3诊断敏感度明显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维生素D与1型糖尿病(T1DM)患儿的临床关系,为T1DM的防治提供新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7-2018年新诊断及使用3C疗法治疗的T1DM患儿,分析T1DM患儿与健康体检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根据25(OH) D水平,将T1DM患儿分为3组(缺乏组、不足组及充足组),比较三个亚组的性别、年龄、居住地、体质量指数(BMI)、空腹C肽、空腹血糖及胰岛素用量等情况,探讨不同tanner分期、性别、季节、有无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与血清维生素D水平的关系。结果:T1DM组患儿血清25(OH)D水平为(42.31±22.01)nmol/L,较健康对照组的(50.37±22.28)nmol/L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DM组患儿中,维生素D充足组的空腹C肽水平高于维生素D不足组及维生素D缺乏组(P<0.05);维生素D缺乏组空腹血糖水平及单位体质量胰岛素用量高于维生素D充足组(P<0.05)。按血清25(OH)D水平测定时间不同分A组(1-3月、10-12月)和B组(4-9月),A组25(OH)D水平低于B组(P<0.05);合并DKA组25(OH)D水平低于无DKA组(P<0.05)。结论:T1DM患儿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尤其是合并DKA、及1-3月及10-12月的患儿;维生素D充足的T1DM患儿可减少胰岛素用量。临床上要加强T1DM患儿的维生素D的监测以及补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行为干预治疗维生素D缺乏的疗效,为临床治疗维生素D缺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2018年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610例儿童(3个月~3岁),检测外周血中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并根据25(OH)D水平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维生素D缺乏组(n=60)和正常组(n=550)。分析维生素D缺乏的影响因素,制定行为干预手段。将维生素D缺乏组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行为干预组(采用行为干预+维生素D滴剂和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治疗)和常规治疗组(采用维生素D滴剂和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治疗)各30例,比较行为干预组和常规治疗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骨代谢相关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喂养方式、户外活动时间、厌食、腹泻与维生素D缺乏具有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喂养方式、户外活动时间、腹泻是维生素D缺乏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普通奶粉或其他喂养方式、户外活动时间<2 h/d、经常腹泻患儿更易发生维生素D缺乏。治疗前,行为干预组与常规治疗组25(OH)D水平及骨代谢相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行为干预组25(OH)D、血钙、血鳞、骨钙素水平高于常规治疗组,骨碱性磷酸酶(BALP)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对喂养方式、消化道功能及户外活动时间等制定的行为干预,可提高治疗维生素D缺乏患儿的临床疗效,改善骨代谢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在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同时一次性肌肉注射维生素D37.5 mg治疗前后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的变化。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6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哮喘门诊就诊的哮喘急性发作初治患儿6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3例。两组均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每次一吸(50μg/100μg),2次/天;观察组仅第1天加用维生素D330万IU肌肉注射一次。两组均在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取静脉血清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25(OH)D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25(OH)D水平升高,虽未达到理想水平,但可纠正哮喘患儿存在的25(OH)D不足或缺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25(OH)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25(OH)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哮喘患儿给予一次性维生素D330万IU肌肉注射可以纠正其存在的25(OH)D不足或缺乏,可能是改善哮喘患儿临床预后的积极补充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婴幼儿不同维生素D(vitamin D,VD)预防剂量状态下VD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为合理补充VD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重庆市不同经济水平地区5所医院健康体检婴幼儿751例(0~3岁),采用问卷调查,并检测其血清25-羟基维生素D [25(OH)D]水平,根据不同VD预防剂量、年龄、季节、喂养方式等分组,了解以上因素对25(OH)D的影响。结果:0~3岁婴幼儿VD补充率74.6%(560/751),VD预防剂量30~1 600 IU/d;25(OH)D水平为(35.29±10.39)ng/mL,并随VD补充量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保持平稳的趋势;未补充组25(OH)D水平为(30.51±11.03)ng/mL,显著低于补充组;未补充组中VD不足及缺乏率达14.7%,高于补充组(P<0.05);高剂量补充组(>600 IU/d)较其他组VD缺乏和不足的比率明显下降(P<0.05);不同季节、年龄、喂养方式、预防剂量可影响25(OH)D水平,以冬春季无食物来源儿童25(OH)D水平最低[(18.44±11.91)ng/mL]。结论:重庆地区0~3岁婴幼儿预防性VD补充率高,但补充剂量差异较大。VD预防性补充是维持婴幼儿体内25(OH)D水平的重要措施,季节和喂养方式可显著影响VD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6.
孙茜  周敏  赵红记 《安徽医药》2020,41(7):835-838
目的 分析哮喘患儿维生素D水平与小气道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河南省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90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作为哮喘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肺功能仪检测小气道功能[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25%用力肺活量时用力呼气流量(FEF25)、50%用力肺活量时用力呼气流量(FEF50)、75%用力肺活量时用力呼气流量(FEF75)];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25-(OH)D、小气道功能及不同25-(OH)D水平的哮喘患儿小气道功能,Pearson相关性分析哮喘患儿外周血25-(OH)D水平与小气道功能的关系。结果 ①哮喘组维生素缺乏[外周血25-(OH)D<20 ng/mL]57例,维生素不足[外周血25-(OH)D<30 ng/mL但 ≥ 20 ng/mL]25例,充足8例;且哮喘组外周血25-(OH)D及小气道功能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25-(OH)D缺乏、不足、充足分布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重度哮喘患儿外周血25-(OH)D及小气道功能指标水平<中度患儿<轻度患儿;25-(OH)D缺乏的哮喘患儿小气道功能指标水平<25-(OH)D不足患儿<25-(OH)D充足患儿,多组及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支气管哮喘患儿25-(OH)D水平与MMEF、FEF25、FEF50、FEF75均呈正相关(r=0.419、0.386、0.506、0.336,P<0.05)。结论 哮喘患儿外周血25-(OH)D水平相对较低,并与小气道功能指标显著相关,积极纠正维生素缺乏或不足可能更利于小气道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情况及探讨维生素D补充对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的影响.方法 378例婴幼儿按月龄分为A组(0-6个月,142例)、B组(7-12个月,168例)和C组(13-36个月,68例).其中,部分婴幼儿近3个月口服不同剂量维生素D 250 IU/d(D组,46例)、300 IU/d(E组,82例)和500 IU/d(F组,171例),79例未补充维生素D(G组).采集婴幼儿指尖血,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25-(OH)D水平,计算维生素D缺乏发生率.结果 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发生率为21.16%(80/378).B组血清25-(OH)D水平高于A、C组[(72.0±23.2)nmol/L vs.(67.0±24.8)、(55.9±12.4)nmol/L](P<0.05),而维生素D缺乏发生率低于A、C组(13.10% vs.21.83%、39.71%) (P<0.05).D、E、F组血清25-(OH)D水平均高于G组[(63.6±16.9)、(69.9±20.1)、(71.5±27.8)nmol/L vs.(57.2±11.9) nmol/L] (P<0.05),而维生素D缺乏发生率均低于G组[26.09%、21.95%、13.45% vs.34.18%](P<0.05);D、E组维生素D缺乏发生率高于F组(P<0.05).结论 婴幼儿维生素D普遍缺乏,建议补充维生素D500 IU/d,0-6个月和13-36个月的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情况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8.
金长清  张晓雨  童瑶  曾金玲  胡华青 《安徽医药》2019,40(11):1272-1275
目的 探讨合肥市某单位体检人群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血脂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5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体检的合肥市某单位人员共810例为研究对象,测量810例研究对象血清25-(OH)D以及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血脂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进行25-(OH)D与血脂各指标关系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810例研究对象25-(OH)D平均浓度为(15.81±4.87)ng/mL,其中25-(OH)D缺乏者占67.7%,严重缺乏者占13.0%。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25-(OH)D与TC、三酰甘油对数值(lgTG)和HDL-C均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清25-(OH)D与TC (β值=-0.015,95% CI=-0.029~-0.002,P=0.021)和lgTG (β值=-0.008,95% CI=-0.011~-0.005,P<0.001)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合肥市某单位体检人群25-(OH)D缺乏率高,血清25-(OH)D水平与TC和TG存在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患者血清内脏脂肪素水平、25-羟基维生素D3[25-(OH D3]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CCC)的关系。方法 共纳入189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CTO的患者;根据RentropCohen分级将189例患者分为CCC建立不良组(n=82,Rentrop 0,1级)和CCC建立良好组(n=107,Rentrop 2,3级)。ELISA法检测血清内脏脂肪素和25-(OH)D3水平。结果 CCC建立不良组内脏脂肪素水平明显高于CCC建立良好组(P<0.001),25-(OH)D3水平明显低于CCC建立良好组(P<0.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Rentrop分级与内脏脂肪素水平呈负相关(r=-0.692,P<0.001),与25-(OH)D3水平呈正相关(r=0.689,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内脏脂肪素、25-(OH)D3水平、LDL-C与糖尿病是CCC建立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清内脏脂肪素、25-(OH)D3、LDL-C水平与糖尿病对CCC建立情况影响较大,对评估CCC建立情况具有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泸州地区体检健康人群及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分析和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将泸州地区某院的4 163例健康人群和患者检测的25(OH)D的水平,通过性别、季节、年龄以及疾病分组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 163例研究对象25(OH)D血清的平均浓度为(21.09±10.71)ng/m L。男性组与女性组25(OH)D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秋季25(OH)D平均浓度最高;夏秋季25(OH)D平均浓度分别与冬春季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春季25(OH)D平均浓度与冬秋季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健康对照组25(OH)D平均浓度与其他几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慢性肾脏病组与其他几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泸州地区检测健康人群和患者25(OH)D水平缺乏普遍,与季节、年龄、疾病相关,尤其是慢性肾病患者。  相似文献   

11.
解宝江  郑晟旻  彭吉润 《河北医药》2011,33(24):3711-3712
目的检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25-羟基维生素D[25(OH)D]的水平,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IASA)测定外周血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并将外周血25-羟基维生素D的水平与预后等临床指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25-羟基维生素D与正常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消化道肿瘤各类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25-羟基维生素D与消化道恶性肿瘤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并对病情的发生、发展及指导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与维生素D联合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患儿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7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患儿同时给予孟鲁司特治疗,试验组患儿同时给予孟鲁司特联合维生素D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随访复发率,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碱性磷酸酶、25-羟维生素D3[25-(OH)D3]及IgA水平。结果:试验组患儿总有效率92.86%,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2.86%(P<0.05);试验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随访3个月和6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治疗后血清碱性磷酸酶、25-(OH)D3及Ig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与维生素D联合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可显著缓解症状体征,促进病情康复,并有助于降低复发风险和改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1 474例2型糖尿病患者,依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由轻到重分为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NDR组,n=640)、背景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BDR组,n=494)及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PDR组,n=340),另入选同时期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NDM组,n=640)。分别检测各组血清25(OH)D、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体重指数(BMI)、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病程及Hb A1c水平方面,均有NDM组NDR组>BDR组>PDR组(均P<0.05)。血清25(OH)D水平与病程及Hb A1c呈负相关(P<0.001)。25(OH)D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855,P<0.001)。结论血清25(OH)D水平降低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且其可能作为预测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维生素D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和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儿科就诊的RRI患儿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各3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口服阿法骨化醇胶囊,每次0.25μg,每周3次,连续服用3个月,RRI患儿随访1年,观察并记录呼吸道感染的复发次数。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儿童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清25-(OH)D3、IgA、IgM、IgG水平。结果:治疗组和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呼吸道感染次数明显减少,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补充维生素D后治疗组血清25-(OH)D3和IgA、IgM、IgG水平明显升高(P<0.01),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变不明显(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RRI患儿存在血清25-(OH)D3低水平和体液免疫功能降低,适当地补充维生素D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减少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目的:调查高龄男性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的正常情况,分析补充维生素D与血清25(OH)D的关系。方法:对374例高龄男性维生素D补充情况进行调查,并检测其血清25(OH)D,分析两者间的关系。 结果:374例高龄男性中,血清25(OH)D水平正常率仅为10%,其中88例(24%)补充维生素D ,其血清25(OH)D水平为(20.82±9.27) ng·ml-1,286例(76%)未补充维生素D,其25(OH)D水平为(18.27±8.49 )ng·m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高龄男性血清维生素D正常率较低,而补充维生素D可能是提高高龄男性25(OH)D水平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维生素D(VitD)缺乏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VitD缺乏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5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所有患儿均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同时实验组给予补充VitD治疗,疗程1个月。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血清25-(OH)D3及IgA水平,1个月后复查25-(OH)D3及IgA水平。记录两组各项指标(患儿喘憋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住院天数)。结果:实验组患儿喘憋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住院天数较非对照组明显缩短(t=2.03、2.49、3.23,P均0.05)。治疗前两组血清25-(OH)D3及IgA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治疗后实验组25-(OH)D3及Ig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8.28、9.57,P均0.01);治疗后实验组25-(OH)D3及IgA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t=8.28、9.57,P均0.01)。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3及IgA水平低下,补充VitD有助于缓解临床症状,提示VitD可能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进而影响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检测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儿的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探讨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经儿童家长知情同意,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确诊CAP的患儿11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在我院体检的110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年龄纳入范围1个月~2岁,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25(OH)D水平,分析其与CAP患儿一般资料、病程、病情、ALT、白蛋白、CK-MB、血钙、免疫球蛋白、血常规等指标的关系。结果:CAP患儿血清25(OH)D水平为(28.21±1.43)ng/mL,其中维生素D缺乏或者不足的患儿比例为65.45%,高于对照组的18.18%(P<0.05)。日照充足季节(春夏秋)CAP患儿的血清25(OH)D水平(39.00±22.72)ng/mL,高于日照不足季节(冬)的(16.00±8.37)ng/mL;≤1岁的患儿血清25(OH)D水平为(15.00±8.26)ng/mL,低于>1~2岁患儿的(37.00±11.45)ng/mL;病程>7 d的患儿血清25(OH)D水平为(18.00±0.27)ng/mL,低于病程≤7 d患儿的(26.00±3.21)ng/mL;重症患儿血清25(OH)D水平为(13.00±6.23)ng/mL,低于轻症患儿的(27.00±7.36)ng/mL;住院时间>7 d的患儿血清25(OH)D水平为(9.00±2.26)ng/mL,低于住院时间≤7 d患儿的(23.00±2.43)ng/mL(P均<0.05)。CAP患儿的血清25(OH)D水平与血钙、IgG、IgA水平呈正相关,与WBC、CRP水平呈负相关(P均<0.01);与PLT、RBC、血红蛋白、ALT、BUN、CK-MB水平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CAP患儿25(OH)D缺乏或者不足较常见,其25(OH)D水平受年龄、病程、病情、住院时间、季节(日照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与血钙、IgG、IgA、WBC、CRP水平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维生素D水平与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的关系。方法:在线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数据库,系统收集1990年1月1日至2019年5月31日公开发表的关于维生素D与儿童ALRI的病例对照研究,根据严格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及异质性检验,并对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及亚组分析,采用Rev Man 5.3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篇文献,获得样本1 749例,其中病例组1 070例,对照组67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1)ALRI患儿25(OH)D缺乏发生率高于健康儿童(OR=4.3,95%CI 2.5~7.4,Z=526,P<0.000 01);(2)ALRI患儿25(OH)D水平较健康患儿降低(WMD=-8.44,95%CI -9.33~-7.55,Z=18.63,P<0.000 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根据研究地区分组,亚非地区ALRI组与对照组25(OH)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病例组维生素D水平是否充足分组,病例组维生素D不足及缺乏(<30 ng/mL)ALRI组与对照组25(OH)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LRI儿童就诊时血清25(OH)D较健康儿童降低,25(OH)D缺乏或不足可能是ALRI发病的危险因素。受纳入研究数量的限制,上述结论需待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维生素D联合复方锌铁钙颗粒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OH)D_3]、骨源性碱性磷酸酶(NBAP)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4月某院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8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维生素D联合钙制剂治疗,观察组予以维生素D联合复方锌铁钙颗粒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25-(OH)D_3、NBAP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85%(39/42)较对照组73.81%(31/4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25-(OH)D_3水平较对照组高,血清NBAP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D联合复方锌铁钙颗粒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可改善治疗效果,提高血清25-(OH)D_3水平,降低血清NBAP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总IgE水平变化及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本院儿科门急诊及住院的66例哮喘患儿以及30例同期健康幼儿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及免疫放射分析法测定其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及血清总IgE水平.结果 三组哮喘急性发作期不同患病程度的哮喘患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较对照组均降低,而血清总IgE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疾病进程,其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降低而总IgE水平增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缓解组及轻度组患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与血清总IgE水平不相关(r=0.207,P=0.112;r=0.127,P=0.251);中重度患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与血清总IgE水平呈现负相关(r=-0.698,P<0.05).结论 哮喘患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及总IgE参与哮喘急性发作进程,且两者呈现负相关,提示25-羟基维生素D对IgE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