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N-MYC下游调节基因-1(NDRG-1)和乳酸脱氢酶-5(LDH-5)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7年5月在本院接受手术切除治疗的16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结直肠癌组织以及距离癌组织边缘5cm的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PTEN、NDRG1和LDH-5表达。分析PTEN、NDRG1和LDH-5表达与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PTEN阳性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49.4%vs92.9%),而NDRG1阳性率(79.8%vs54.8%)、LDH-5阳性率(67.9%vs8.9%)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PTEN、NDRG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LDH-5表达与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TEN阳性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大于阴性者(46.9%vs20.0%),LDH-5阳性者5年生存率明显小于阴性者(26.3%vs50.0%),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组织PTEN表达减少,NDRG1、LDH-5表达增加,且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相关,其中PTEN和LDH-5与患者5年生存率密切相关,可作为结直肠癌患者远期生存情况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2.
Livin和PTE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Livin蛋白和PTEN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例正常大肠组织,30例大肠腺瘤、息肉组织,6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Livin蛋白和PTEN蛋白的表达.结果 PTEN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大肠组织及大肠腺瘤、息肉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ivin蛋白在正常大肠组织及结肠腺瘤、息肉组织中无表达,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随组织病理分级的增加,PTEN蛋白表达阳性率逐渐下降,L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逐渐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Livin蛋白和PTE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Livin、PTEN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联合检测可为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进一步治疗及预后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结直肠癌组织中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金属蛋白酶1(MMP1)和MMP9的表达,并探讨其相互关系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45例结直肠癌手术切除标本经10%甲醛溶液固定后常规制作石蜡包埋切片,用ABC免疫组化法染色研究其原位表达。结果 EMMPRIN、MMP1和MMP9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5.6%、60.0%和57.8%;高分化、癌细胞侵犯浅肌层、区域淋巴结未转移及Dukes分期A~B期病例EMMPRIN、MMP1和MMP9表达阳性率均明显低于低分化、癌细胞侵犯浆膜或浆膜外、区域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C~D期病例;三者表达阳性率之间均存在密切正向关系。结论 EMMPRIN、MMP1和MMP9表达均是反映结直肠癌进展和预后的重要标记物,它们可能相互影响和共同调节结直肠癌侵袭和转移发生潜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乳酸脱氢酶-5(LDH-5)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90例结直肠癌患者,取其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染色技术检测两组标本中的GLUT-1蛋白、LDH-5蛋白表达,并分析GLUT-1蛋白、LDH-5蛋白在不同病理学特征结直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的差异。结果癌组织中的GLUT-1蛋白、LDH-5蛋白阳性表达率71.11%、66.67%均显著的高于癌旁组织的6.67%、4.4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的GLUT-1蛋白与LDH-5蛋白阳性表达为正相关关系(Spearman秩相关系数=0.641,P=0.000);GLUT-1蛋白、LDH-5蛋白在不同TNM分期、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的结直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的GLUT-1蛋白、LDH-5蛋白在不同病灶大小的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的GLUT-1蛋白、LDH-5蛋白阳性表达率增高,相互间具有正相关系,可能与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钙调蛋白Ⅰ(CNN1)在结直肠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液质联用技术检测结直肠癌中的差异蛋白,并用免疫印迹试验验证差异蛋白的表达。结果以配对癌旁正常组织为依据,本实验共筛选出结直肠癌差异蛋白44个,下调蛋白23个,CNN1即为下调表达的蛋白之一。结论 CNN1的低表达与多种癌症相关,包括结直肠癌,因此CNN1可能作为一种癌症抑制因子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bFGF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bFGF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结直肠腺癌组织、25例结直肠腺瘤组织和40例正常对照组织中bFGF、CD34的表达,以图象分析软件进行半定量测定。结果:以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在癌症组、腺瘤组、正常对照组间呈递减改变。bFGF在癌症组中阳性率为90%(36/40);在腺瘤组中阳性率为76%(19/25);在正常对照组中阳性率为7.5%(3/40)。CD34在三组中均100%表达阳性。bFGF的平均积分光密度癌症组比腺瘤组和正常对照组高(0.260 2±0.066 34vs0.163 5±0.045 76vs0.081 3±0.022 70,F=90.782, P<0.01),CD34的平均积分光密度癌症组比腺瘤组和正常对照组高(0.258 4±0.07325vs 0.164 8±0.048 33 vs 0.083 4±0.016 23,F=89.224, P<0.01),bFGF和CD34在癌症组织、腺瘤组织中均呈两两相关。bFGF和CD34的表达在癌症组、腺瘤组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41和0.840。结论:结直肠腺癌组织中bFGF表达增多对肿瘤血管生成起促进作用。关键词:bFGF、CD34;结直肠腺癌  相似文献   

7.
结直肠癌中CD147、MMP-1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内CDl47、MMP-1蛋白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50例结直肠管状腺癌、48例结直肠腺瘤组织内CDl47、MMP-1蛋白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CDl47蛋白在结直肠腺癌组中的阳性表达评分(3.70±1.53)高于结直肠腺瘤组(2.00±1.70)(P<0.05);在不同浸润深度、不同肿瘤分期(Ducks)及是否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差异显著(P<0.05);CDl47表达与生存期限呈负相关(rs=-O.37;P=0.08).②MMP-1蛋白在结直肠腺癌组中的表达(3.28±1.31)高于结直肠腺瘤组(1.88±1.26)(P<0.05);在肿瘤的不同浸润深度、不同分期(Ducks)及是否淋巴转移组间的表达差异显著(P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Akt1和ARK5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与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88例乳腺癌临床病理资料,将其肿瘤组织制成组织芯片,并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Akt1和ARK5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取10例癌旁组织作对照.结果88例乳腺癌中Akt1阳性表达率是77.3%(68/88),乳腺癌中Akt1表达与淋...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乳腺癌中NDRG1蛋白表达,探讨NDRG1蛋白表达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82对乳腺癌和乳腺癌癌旁组织中NDRG1蛋白表达。结果 NDRG1蛋白在乳腺癌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3.90%、39.02%,二者表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NDRG1蛋白在所有出现淋巴结转移的病例(35例)全部表达,而47例无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NDRG1阳性表达42例(89.36%)。结果显示,NDRG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NDRG1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而与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等临床病理特征无关(P>0.05)。结论推测NDRG1蛋白高表达与乳腺癌发生、进展均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in X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83例结直肠癌和癌旁组织蜡块,所有患者均接受5-氟尿嘧啶(5-Fu)及其衍生物为基础的辅助化疗4~6个周期,免疫组化检测Pin X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率的分析采取卡方检验,生存分析应用Kaplan-Meier法和Cox风险比例模型。结果 36例(43.4%)癌组织的Pin X1蛋白呈低表达,而在相应癌旁组织中,仅8例(9.6%)呈低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尽管Pin X1表达下调与临床病理参数无关,经生存分析和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显示,Pin X1表达下调是OS及DFS的独立预后指标。结论 Pin X1表达下调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可能成为5-Fu辅助化疗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结直肠癌已成为新发癌症病例发病率第三高和癌症死亡原因第三高的原因,而中国是结直肠癌年均新发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第一的国家[1-2]。PLOD1(前胶原赖氨酸2-氧代戊二酸5-双加氧酶1)是编码赖氨酸羟化酶LH1的基因,该基因存在于染色体1p36,包含19个外显子[3-4]。赖氨酰羟化酶是一种膜结合的同源二聚体蛋白,定位于内质网的蓄水池,可以催化赖氨酰残基羟基化,所得的羟赖氨酸基团是胶原蛋白中碳水化合物的附着位点,对分子间交联的稳定性至关重要[5]。本实验通过二维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以及免疫印迹试验,分析PLOD1在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旨在探究其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 Bmi-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与意义进行探讨。方法选取结直肠癌与癌旁正常结直肠黏膜标本各50例,分别作为甲组与乙组,采取免疫组化法对两组标本中 Bmi-1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对 Bmi-1表达与结直肠癌分化程度、Dukes 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与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甲组 Bmi-1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乙组,甲组中低分化患者 Bmi-1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中分化与高分化,有淋巴结转移者 Bmi-1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Dukes分期 C 期 Bmi-1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 A 期与 B 期。结论 Bmi-1的异常表达可对结直肠癌的发病、进展予以反映,且在结直肠癌的临床诊断与病情评估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FGG蛋白在结直肠癌及其周围的癌旁组织的表达情况,探讨FGG在结直肠癌中的临床意义,以及评价作为该病肿瘤标志物的潜力。方法应用液质联用技术,分析结直肠癌中表达的差异蛋白情况,利用Western blot方法对其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经质谱鉴定后得出FGG在结直肠癌中较正常组织中表达增高,Western blot结果与之吻合。结论可将FGG视为结直肠癌病情监测以及疗效预测中的潜在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物受体(PPAR-γ)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8例结直肠癌及20例癌旁相对正常结直肠组织中PPAR-γ蛋白的表达,并进一步分析PPAR-γ蛋白在不同结直肠癌病理组织类型中的表达。结果PPAR-γ在结直肠癌中表达阳性率为63.16%(24/38),在相对正常结直肠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30.00%(6/20),PPAR-γ在结直肠癌中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相对正常结直肠组织(P〈0.05)。未发现PPAR-γ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病理组织类型相关。结论PPAR-γ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提示PPAR-γ可能是结直肠癌发生的一个分子标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胸苷酸合成酶(TS)、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l)及拓扑异构酶-II(TopoII)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的90例患者,应用sP免疫组化联合检测TS、ERCCI及TopolI在结直肠癌组织和对照组2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中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①TS、ERCCl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TopoII在结直肠癌组织中低表达(P〈0.05);②TS表达与年龄有关,在≥60岁患者组中表达低于〈60岁组;③ERCCl表达与不同病理类型有关,而与肿瘤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④TopolI表达与结直肠癌的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均有关(P〈0.05),而与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TS、ERCCl及TopoIi均在结直肠癌对抗肿瘤药物耐药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TS、ERCCl及TopoⅡ对于结直肠癌判断预后、制定化疗方案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研究转录激活因子5(ATF-5)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我院结直肠癌组织标本38例,正常结直肠组织标本12例,采用RT—PCR法检测两种组织标本中ATF_5的表达水平。结果38例结直肠癌组织标本中有32例ATF-5阳性表达,12例正常结直肠组织标本中无ATF-5阳性表达,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24.53,P%0.01)。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ATF-5高表达,ATF-5可能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调节性T细胞(Treg)、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结直肠癌(CRC)患者肿瘤微环境中的表达,以及Treg与Ki67、VEGF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21例CRC患者的外周血以及肿瘤微环境和24例健康人外周血中Treg的表达,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RC组织中Ki67和VEGF的表达.结果 CRC患者肿瘤微环境中Treg比较[(26.84±10.22)%]明显高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7.01±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reg细胞表达频率在Dukes C期和D期(晚期)的肿瘤组织中[(35.01±6.78)%],明显高于Dukes A期和B期(早期)[(24.40±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Treg与Dukes临床分期呈正相关(r=0.511,P<0.05);Treg与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r=0.455,P<0.05);Treg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198,P>0.05),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reg与Ki67、VEGF的相互作用可能促进了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转移,对CRC的预后评价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拓扑异构酶(TopoⅡ)、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p5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1例结直肠癌标本中TopoⅡ、PCNA及p53的表达情况,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与其表达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中TopoⅡ、PCNA和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66畅2%、84畅5%和43畅7%. TopoⅡ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浸润肠腔周径及浸润肠壁深度有关(P均<0畅05);PCNA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肿瘤部位、远处脏器转移、Duks分期有关(P均<0畅05);p53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浸润肠壁深度有关(P均<0畅05).结论联合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TopoⅡ、PCNA及p53的表达对于判断结直肠癌预后和指导治疗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