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奥西替尼联合颅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价值和意义。 方法 选取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计算机分组软件平均分组,单纯接受颅脑放射治疗患者40例设为对照组,奥西替尼联合颅脑放疗治疗患者40例设为试验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颅内及颅外无进展生存期、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um growth factor,VEGF)表达水平。 结果 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颅内、颅外无进展生存期长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2组血清CEA、VEGF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试验组血清CEA、VEGF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 奥西替尼联合颅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可以提高临床效率,降低CEA、VEGF表达水平,延长患者生存期,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阿帕替尼联合紫杉醇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该院收治的84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紫杉醇单药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比较两组疾病控制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水平、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71.43%(30/42),高于对照组的47.62%(2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EA、VEGF和CYFRA21-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位PFS和OS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帕替尼联合紫杉醇治疗老年晚期NSCLC患者可提高疾病控制率,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指标水平,以及延长生存期,其效果优于单纯紫杉醇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埃罗替尼靶向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接受埃罗替尼联合GP化疗方案,对照组接受GP化疗方案,比较两组的生存情况、血清VEGF含量以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结果:治疗后1、2、3年时,观察组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三个亚型VEGFA、VEGFB以及VEGFC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P化疗方案联合埃罗替尼靶向治疗有助于延长生存时间,降低VEGF含量,改善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阿帕替尼用于三线及以上治疗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回顾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3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66例三线及以上治疗使用阿帕替尼或多西他赛联合吉西他滨的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5例三线及以上治疗使用阿帕替尼者作为观察组,使用多西他赛联合吉西他滨者3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ERA21-1)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mPFS长于对照组(94 d比67 d,P=0.020),疾病控制率(DCR)高于对照组(68.6%比38.7%,P=0.015);观察组客观缓解率(ORR)为22.9%(8/35),对照组为16.1%(5/3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EA和CYERA21-1均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1%(6/35),对照组为19.4%(6/3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可控,能够降低肿瘤标志物CEA、CYERA21-1水平。  相似文献   

5.
洪滨  王婉茹  马业罡 《疑难病杂志》2012,11(10):760-761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09年6月—2011年12月确诊的NSCLC患者96例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48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多西他赛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口服吉非替尼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0.83%,高于对照组的50.00%(P<0.05);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总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粒细胞减少、血小板下降、恶心呕吐、腹泻、皮疹、瘙痒、肝肾毒性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应用吉非替尼靶向治疗NSCLC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何佳  白美玲 《当代医学》2021,27(18):167-168
目的 探讨吉非替尼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对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1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盲抽法分为对照组(n=43)与观察组(n=44).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观察组给予吉非替尼靶向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CA125、CEA、NSE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A125、CEA、NSE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91%(P<0.05).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吉非替尼靶向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血清CA125、CEA、NSE水平,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艾迪注射液与吉非替尼联合治疗对其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间收治的9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并将其分为观察组(n=47)与对照组(n=47)。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用吉非替尼治疗,观察组则在前者基础上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肿瘤标志物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控制率、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EA、CA125及VEGF等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与吉非替尼联合治疗NSCLC患者,效果显著,可在提升患者免疫力的同时,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甲磺酸奥希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 方法选取NSCLC晚期患者142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与常规培美曲塞二钠+顺铂(PC)化疗,观察组给与PC化疗加甲磺酸奥希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血清癌胚抗原(CE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 结果治疗后两组CEA、VEGF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24个月,观察组总生存期、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卡氏评分(KPS)、TNM分期、化疗方案是影响晚期NSCLC预后的危险因素。 结论甲磺酸奥希替尼治疗NSCLC晚期患者疗效明显。吸烟、KPS、TNM分期、化疗方案是影响晚期NSCLC预后的危险因素,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靶向治疗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5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6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分子靶向组76例与传统治疗组50例。分子靶向组术后给予吉非替尼等靶向药物治疗,剂量为吉非替尼250 mg/d,厄洛替尼150 mg/d,ALK检测阳性者采用埃克替尼125 mg/次,3次/d治疗,持续服药12个月,传统治疗组进行辅助化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子靶向组治疗后KPS评分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子靶向组患者治疗后生活明显质量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皮疹、腹泻、恶心和溃疡等,但未影响抗肿瘤治疗。结论: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靶向治疗方案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0):112-115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于我院行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5例,其中应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的27例患者为常规组,加用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的28例患者为干预组。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关指标变化、不良反应及生存质量。结果干预组患者的ORR、DCR、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及生存质量均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EA、VEGF和MMP-9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干预组患者治疗后CEA、VEGF和MMP-9水平更低(P0.05)。结论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40例NSCLC患者为观察组,来本院体检的40名健康正常人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中HIF-1α、VEGF水平;检测观察组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水平.评价观察组的临床疗效和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30%,治疗后NSCLC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率为32.5%.对照组血清HIF-1α、VEGF水平均明显低于观察组,经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清HIF-1α、VEGF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经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EA、NSE、SCC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经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血清HIF-1α水平与VEGF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CEA、NSE、SCC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NSCLC患者化疗后血清HIF-1α、VEGF水平明显升高,血液学肿瘤标志物相关指标明显下降,且以上指标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与顺铂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1,IGF-1)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78例采用吉西他滨及顺铂联合化疗,另选取82名健康人群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YFRA21-1、IGF-1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且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高于治疗前水平,且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缓解率为29.49%(23/78);部分缓解(PR)患者治疗后血清CYFRA21-1、IGF-1及VEGF水平明显低于稳定+进展(SD+PD)患者,PR患者血清CYFRA21-1、IGF-1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PR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则高于治疗前水平,SD+PD组患者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高于治疗前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西他滨与顺铂联合化疗可使晚期NSCLC患者血清CYFRA21-1、IGF-1表达下调,VEGF水平上调,对化疗疗效的评价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给予艾迪注射液联合GP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则仅给予GP方案化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和血清VEGF水平的变化。结果经两周期全身化疗后,观察组临床获益率(CBR)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观察组患者降低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GP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获益率,并且显著降低其血清VEGF水平,从而提高化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ET-CT的标准摄取值(SUV)、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CYFRA21-1)对靶向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预测作用。方法对39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治疗前,进行EGFR基因突变、PET-CT SUV值、血清CEA、CYFRA21-1检测,治疗2周观察血清CEA、CYFRA21-1下降程度,计算以上各项指标与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总生存期(OS)的关系。结果 SUV值≤5的患者及治疗2周后CEA水平下降≥50%的患者获得更佳的PFS及OS。但CYFRA21-1水平下降≥50%的患者,并未获得更长的PFS及OS。EGFR突变的患者SUV均值较EGFR野生型患者明显低(P<0.05)。治疗后EGFR基因突变的患者较野生型患者更可能获得CEA下降≥50%(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SUV值≤5为EGFR基因突变的独立预测因素(P<0.001)。结论 PET-CT的SUV值、用药前期CEA水平的变化,可以预测靶向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5):25-28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评估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化疗疗效时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11月在我院呼吸科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经过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且患者均行化疗治疗,对于鳞癌患者给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emcitabine/cisplatin,GP)化疗方案,对于非鳞癌患者给予培美曲塞联合卡铂(Pemetrexed/Carboplatin,PC)方案化疗,疗程完毕后从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部分缓解(Complete response,PR)、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评估患者近期疗效。选择该时间段体检人群30例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同源蛋白2(Anterior gradient 2,AGR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SIL-2R)水平、胸苷腺酶1(Thymidine kinase 1,TK1)水平、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9-9(Glucoprotein antigen 199,CA19-9)及血清癌抗原125(Glucoprotein antigen 125,CA125)水平;并分析血清肿瘤标志物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AGR2、SIL-2R、TK1、CEA、CA19-9及CA125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均顺利完成疗程内化疗,化疗后患者AGR2、SIL-2R、TK1、CEA、CA19-9及CA125水平均低于化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不同疗效下CR+PR率为43.33%,PD+SD率为56.56%。观察组CR+PR患者AGR2、SIL-2R、TK1、CEA、CA19-9及CA125水平均低于PD+SD患者(P0.05);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预后与AGR2、SIL-2R、TK1、CEA、CA19-9及CA125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检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对患者的疗效和预后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血清癌胚抗原(CEA)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 21-1)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筛选广东省东莞市莞城医院住院患者血清标本,将3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35例良性肺部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血清CEA和CYFRA 21-1进行电化学免疫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EA和CYFRA 21-1两种指标的平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CEA指标为(17.15±6.28)μg/L、CYFRA 21-1指标为(14.07±8.64)μg/L;对照组CEA指标为(3.51±1.17)μg/L、CYFRA 21-1指标为(2.61±2.184)μg/L。CYFRA 21-1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敏感性较高,而CEA对该病的特异性较高,两种指标联合诊断的敏感性明显增高,其中关于敏感度的检测,CEA检测为10例(28.57%),CYFRA 21-1检测为24例(68.57%),两者联合检测为29例(82.86%);关于特异性的检测,CEA检测为34例(97.14%),CYFRA 21-1检测为27例(77.14%),两者联合检测为21例(6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EA和CYFRA 21-1联合检测用于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华蟾素胶囊联合NP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细胞角蛋白片段19(CYFRA21-1)、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晚期NSCLC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的NP化疗方案,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华蟾素胶囊,比较两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CYFRA21-1、NSE水平、免疫功能变化情况及患者生存分析。结果治疗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YFRA21-1、NSE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血清CYFRA21-1、NS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NK、CD3+、CD4+以及CD4+/CD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血液学毒性、神经毒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生存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华蟾素联合NP化疗能够有效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减轻患者不良反应,降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并有效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且有助于患者的远期生存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榄香烯注射液联合化疗与靶向药物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8年12月期间安徽省胸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7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化疗+靶向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埃克替尼联合放疗在治疗EGFR突变型肺腺癌无症状脑转移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61例EGFR突变型肺腺癌无症状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埃克替尼联合放疗(联合组)23例,埃克替尼单药治疗(靶向治疗组)38例.靶向治疗第1、3、5个月及之后每3个月复查评价疗效.χ2检验评价两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Kaplan Meier法和Log-rank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在靶向治疗第5个月,联合组的总客观缓解率和总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2.6%和95.7%,均明显高于靶向治疗组的55.3%和7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脑转移瘤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5.7%和100.0%,均明显高于靶向治疗组的55.3%和8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联合组14个月,靶向治疗组8个月,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级毒副反应中,联合组疲乏、恶心、呕吐明显高于靶向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可耐受,皮疹、腹泻、骨髓抑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埃克替尼联合放疗明显提高EGFR突变型肺腺癌无症状脑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延长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