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三伏天"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方法:将80例西医诊断为稳定期COPD且综合评估分组为D组,中医辨证为肺脾两虚并伴有肾阳虚证候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50/250μg 2次/d吸入治疗,治疗组在上述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三伏天"加用穴位贴敷及穴位注射治疗,连续治疗2年。观察并比较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患者的临床症状、随访期间急性加重的次数、CAT评分、肺功能(FEV1、FEV1/pre、FVC、FVC/pre、FEV1/FVC)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_4~+、CD_8~+、CD_4~+/CD_8~+)等。结果:(1)临床症状:治疗组治疗后证候总积分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证候总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证候积分减少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间证候疗效判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急性加重次数:治疗组治疗后急性加重次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治疗后急性加重次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急性加重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CAT评分:治疗组治疗后CAT评分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CAT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CAT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肺功能: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FEV1、FEV1/pre、FVC、FVC/pre、FEV1/FV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V1、FEV1/pre、FVC、FVC/pre、FEV1/FV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治疗组治疗后外周血CD_4~+、CD_4~+/CD_8~+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_8~+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上述三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上述三项指标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稳定期COPD能够改善临床症状,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及CAT评分,并能显著减少COPD患者急性加重的次数,是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泡脚配合穴位贴敷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5例和对照组73例,治疗组给予中药泡脚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给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3年内COPD急性发作次数、生活质量、肺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为73.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除咳嗽外,2组的临床症状体征均显著改善(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3)2组3年内COPD急性发作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可减少COPD急性发作次数。(4)治疗后,除对照组的日常生活能力外,2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改善(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1)。(5)治疗后,2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均显著提高(P0.05),但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泡脚配合穴位贴敷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李娟 《中医学报》2016,(6):787-790
目的:观察自拟穴位贴敷中药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64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舒利迭,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穴位贴敷中药方。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分析中医证候总积分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有效率为71.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治疗前后的最大通气量(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MVV)、残气量(residual volume,RV)及最大呼气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咳嗽、咳痰、气促、胸闷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根据Spearman法分析相关性可知,中医证候总积分与COPD患者的FVC及FEV1均呈显著负相关,但与MVV、RV及PEF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自拟穴位贴敷中药方对稳定期COPD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还可有效稳定及改善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合并焦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冠心病临床疗效、焦虑临床疗效、治疗前后SA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冠心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焦虑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AS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下降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焦虑症状,且安全性较高,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季节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哮喘的疗效,以及对肺功能: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呼气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与血常规的影响。方法将92例哮喘患儿,根据贴敷时间分为两组,夏季组50例,冬季组42例,对其进行肺功能测定与血常规测定。结果夏季组总有效率88%,高于冬季组的78.57%(P0.05);两组血常规中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数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夏季组中血小板计数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P0.05),其他血常规指标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各指标夏季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提高(P0.05);冬季组的肺功能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各肺功能指标对比,夏季组高于冬季组(P0.05)。结论从肺功能而言,夏季(伏天)贴敷,较冬季贴敷疗效好,从而证实了传统的中医"冬病夏治"理论是正确有效的,并揭示了中药贴敷防治哮喘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6.
曹振霞  黄静 《甘肃医药》2022,41(3):270-272
目的:探讨预警性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肺功能及不良心理的影响。方法:取68例AE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对照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常规护理联合预警性护理)。检测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1个月后的肺功能指标(MIP、FEV1、FVC及FEV1/FVC),并通过SDS、SAS量表对患者的心理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的FEV1、FVC和FEV1/FVC水平相较于护理前均显著升高,MIP和SAS、SDS评分则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FEV1、FVC和FEV1/FVC(%)水平显著低于护理后的观察组患者,MIP和SAS、SDS评分则显著高于护理后的观察组患者(P<0.05)。结论:预警性护理方案可显著改善AECOPD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和负性情绪,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将6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33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肺功能相关指标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气喘、咳嗽、咳痰等症状积分明显降低,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肺功能指标与对照组呈现明显差异(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P0.05)。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能够促进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缓解,改善肺功能指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金水扶正贴膏对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FeNO、肺功能(FEV1、FEV1%、FVC、PEF)、免疫球蛋白IgE水平、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ACT评分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以玉米面糊丸(模拟剂)进行穴位贴敷干预,试验组以金水扶正贴膏进行穴位贴敷治疗。治疗周期为夏季三伏天之初伏至冬季三九天之三九,夏季分别于初、中、末伏的前后3 d进行贴敷,冬季分别于冬至、二九、三九前后3 d内贴敷进行贴敷,共贴6次,于疗程结束1月后进行随访。通过统计学方法对2组患者试验前后的FeNO、肺功能(FEV1、FEV1%、FVC、PEF)、免疫球蛋白IgE水平、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ACT评分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治疗周期内有10例患者因脱落、失访等原因脱落,最终入组62例。(2)试验组治疗后的FeNO值有所降低,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3)试验组中治疗后的肺功能各指标(FEV1、FEV1%、FVC、PEF)均有所提高(P<0.05),对照组中FEV1%、FVC、PEF无明显变化(P>0.05),FEV1反而有所下降(P<0.05)。(4)治疗后试验组EOS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则无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IgE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则无差异(P>0.05)。(5)试验组治疗后的ACT评分有明显提高(P<0.001),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金水扶正贴膏冬夏并治治疗哮喘慢性持续期,在改善患者哮喘症状、肺功能指标(FEV1、PEF、FEV1%、FVC)以及降低气道炎症反应等方面有效,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的西医常规疗法,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医院呼吸科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为诊断门诊治疗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予临床常规治疗;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麻杏石甘汤和穴位贴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肺功能、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变化,其结果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IL-2、FEV1、FEV1%、FVC、FEV1/FVC水平均升高,IL-8、TNF-α、PCT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IL-2、FEV1、FEV1%、FVC、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IL-8、TNF-α、PCT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78.57%),以上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给予祛痰剂、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例数为55例,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总有效例数为46例,总有效率为76.7%;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5.07,P〈0.05)。而治疗组FEV1、FEV1/FVC和FEV1/PR等肺功能指标的改善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肺动脉栓塞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方法 总结 8例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 (PTE)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近中期结果。结果  7例在体外循环下行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 ,1例在非体外循环下手术。 1例围手术期死亡 ,7例存活。术后 2周测不吸氧状态下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 ,均有显著改善 (P <0 .0 5 ) ,术后 2周超声心动测肺动脉收缩压显著降低 (P <0 .0 5 ) ,术后随访 1~ 2 4个月 ,心功能提高到NYHAⅠ级 4例 ,Ⅱ级 3例 ,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 术前术后积极降低肺动脉高压、纠正心功能不全 ,术后防治肺水肿及再栓塞的形成是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围手术期处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报道1例肺毛细血管瘤病((pulmonary capillary hemangiomatosis,PCH),结合本例特点复习国内外文献报道和2008年WHO在Dana Point制定的肺高压临床分类,对该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病因和治疗进行介绍,提高各科医生对这一罕见病的认识。本例患者为中年女性,主要临床症状为活动后气促;右心导管检查示中度肺动脉高压;CT肺血管造影(CT pulmonary angiography, CTPA)示双肺弥漫磨玻璃密度小叶核心结节,肺动脉主干及分支增宽;组织病理学上表现为肺小动脉肌化,肌性肺动脉中膜增厚,肺泡壁毛细血管显著增生呈多排、结节状及片状;患者药物治疗无效,于3个月后死亡。PCH是一种罕见、预后不良的血管病变,其诊断需要综合临床、影像及组织病理3方面的资料,组织病理学检查是最可靠的手段,对确诊具有决定性作用。该病在临床、影像及组织形态上均与肺静脉阻塞病(pulmonary veno occlusive disease, PVOD)存在诸多相似和交叉之处,两者需要重点鉴别。在诸多病理学改变中,肺泡壁毛细血管增生是PCH最重要的特点,也是与PVOD相鉴别的关键点。肺移植被认为是PCH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如果不及时进行,患者通常在确诊后几个月内死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介绍锝气体制备方法及在我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由澳大利亚维达医学有限公司生产的全自动锝气体发生嚣能生成一种核素显像剂一放射性锝气体,应用于肺通气灌注显像,诊断和鉴别诊断多种肺部痍惠,其中对肺栓塞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一临床价值。我院在按照锝气发生嚣的具体操作程序对一百多位惠者进行锝气联合肺显像。结果锝气联合肺显像(即PPI+PVI)诊断PE的灵敏度为100%,准确率90.4%(锝气联合肺显像准确率90.4%,PPI准确率为66.67%)。20例PE患者经抗凝和(或)溶栓治疗后,缺损肺段改善情况为:4d减少42.86%,14d减少50.18%,80d减少63.00%,3个月减少73.39%,6个月减少75.00%,7个月减少78.32%。26例PE惠者行核素双下肢静脉显像(NRVI),18倒诊断为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与下肢深静脉多普勒超声检查符合率为90%。结论该气体具有生成及检测简便、价格便宜。制备快速准确、使用安全.成像效果佳等特点。结果证明,该发生器产生的这种新型肺通气显像剂与其他同粪型的显像剂相比,其灵敏度、特异性较高,重复性和准确性好,对于诊断和鉴别诊断肺部疾惠具有很高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249例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临床X线分析,探讨其胸部平片X线诊断价值。发现对肺气肿的X线诊断有新认识,观察和测量右下肺动脉横径宽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还分析了老年人COPD的特点及在预防和治疗本病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不同呼吸功能训练方式对肺部手术患者肺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9月~2010年12月行肺部手术的82例患者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呼吸功能训练方式,观察组41例采用综合呼吸功能训练方式,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肺功能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最大通气量、时间通气量、指脉氧饱和度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呼吸功能训练方式能够更好地改善肺部手术患者的肺功能,且明显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更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合并肺部感染时抗菌药物的选择及治疗对策。方法对我院32例IPF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出病原体52株,革兰阴性菌31株(为59.7%),其中9株对三代头孢等抗菌药物耐药;真菌9株(为17.2%)。大多数IPF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经抗菌治疗后肺部感染得到控制,93.0%的患者的病原体得以清除,3例死亡。结论IPF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体多为革兰阴性菌,多需三代头孢加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及碳青霉烯类等药物来治疗,以期延缓病情和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磁共振增强扫描肺灌注成像技术(MRPP)与DSA对照诊断肺栓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8例肺栓塞患者,均行MRPP及DSA.通过在上、中、下肺野和异常区域内设置感兴趣区,测量信号强度,绘制时间-信号曲线,获取灌注峰值信号强度及灌注图像.结果 18例诊断肺栓塞的患者MRPP共发现55个肺灌注异常区,DSA显示66处肺栓塞.MRPP中,正常灌注与灌注缺损区及低灌注区的峰值信号强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MRPP能够显示肺栓寒的灌注缺损区和低灌注区,对肺栓塞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综合性肺康复对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稳定期COPD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2组患者在常规内科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分别接受单模式肺康复和综合性肺康复。训练前及训练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评定患者肺功能指标( FEV1、FEV1%pre和FEV1/FVC%),并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1月、3月与治疗前比较,肺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6月和1年肺功能指标则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同时,实验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单模式肺康复和综合性肺康复均有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的作用,但综合性肺康复治疗方案优于单模式肺康复,且康复训练具有时间依赖性及累积效应,需长期坚持才能见效。  相似文献   

19.
螺旋CT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圣源  于晓坤 《广西医学》2005,27(7):986-988
目的评价螺旋CT诊断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因临床高度怀疑肺栓塞患者的影像资料(螺旋CT平扫加增强扫描,核素肺灌注/通气显像扫描),发现能提示PE的异常征象。结果在13例患者中,9例在螺旋CT血管造影(SCTPA)中发现有PE,余4例由核素肺灌注/通气显像检出。7例螺旋CT平扫有阳性发现,其征象有局部肺纹理稀疏纤细、肺动脉扩张、“马赛克”征、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肺动脉局限性密度增高、肺梗死灶。结论螺旋CT诊断PE简便、安全、准确性高,是诊断PE的一种可靠性方法,但对于不能使用对比剂或因非典型心肺症状而仅作平扫的病例,螺旋CT平扫异常征象能提示PE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24例肺栓塞诊治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栗洁  朱光发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5):1289-1291
目的 回顾性分析24例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收集2003年1月~2005年5月间我院24例诊断为肺栓塞的入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与转归.结果 24例PE入院年龄27~78岁,平均(58.6±9.2)岁,临床表现依次为呼吸困难、咳嗽、烦躁、低血压、胸痛、咯血、心悸等,原发病21例,其中6例合并两种以上原发病.实验室检查:D-二聚体>500 μg/L20例、血气分析异常18例,心电图异常18例,X线胸片异常20例,螺旋CT肺动脉扫描异常2例,心脏超声心动图19例,下肢B型超声下肢深静脉血栓15例,肺通气灌注异常6例,肺动脉造影2例均异常.12例溶栓加抗凝治疗,14例抗凝治疗.结论 PE临床表现各异,无特异性诊断,如能及时正确诊断及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