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分娩是女性一生中最疼痛的经历之一,而椎管内麻醉是缓解分娩疼痛的有效方法,但椎管内麻醉分娩镇痛对产程和分娩结果的影响也是产科麻醉最有争议的领域之一.本研究对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对产程、分娩结果、安全性、镇痛效果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2.
3.
目的:研究椎管内阻滞麻醉分娩镇痛的时机选择对产程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南昌市第一医院产科2021年6月-2022年5月120例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每组30例,A组和B组均于宫口扩张≤3 cm时行椎管内镇痛,A组在宫口开全后停止镇痛;B组在宫口开全后继续镇痛;C组和D组均于宫口扩张>3 cm时行椎管内镇痛,C组在宫口开全后停止镇痛;D组在宫口开全后继续镇痛。记录各组产妇各产程时间及母婴结局。结果:各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总产程用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第三产程用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A组、B组第一产程和总产程用时均明显长于C组、D组;A组、C组第二产程用时均明显短于B组、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C组与D组第一产程和总产程用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B组与D组第二产程用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D组顺产率分别为93.33%、93.33%,均高于A组、B组的70.00%、70.00%;C组、D组催产素使用率分别为33....  相似文献   

4.
赵一鸣  程智  巨辉 《大家健康》2013,(11):94-95
目的比较三种椎管内麻醉分娩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3月-2012年5月进行自然分娩的产妇96例分为A、B、C三组,分别施行硬膜外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脊椎-硬膜外联合麻醉,比较三种麻醉方式对产妇血压、心率、基线胎心率和宫缩强度的影响,胎儿娩出后1min进行Apgar评分,产后24小时产妇对镇痛效果进行满意度评价。结果三组产妇的血压、心率、基线胎心率和宫缩强度均在正常范围,新生儿Apgar评分均在9分以上,产妇镇痛满意度为优良。结论三种椎管内麻醉分娩镇痛的临床疗效确切,且相互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分娩时的疼痛感非常剧烈,很多产妇因为害怕疼痛而选择剖宫产。分娩镇痛方式以椎管内麻醉最为常见,是目前公认的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最确切的麻醉方式,应用最为广泛。该文综合了国内外近年来有关椎管内麻醉分娩镇痛的相关研究,就椎管内麻醉分娩镇痛的国内外现状、方式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6.
椎管内分娩镇痛产生的不良影响整体是轻微且短暂的。由于椎管内分娩镇痛与产程延长、器械助产率提高、产时发热、产后抑郁降低、母乳喂养率改变均相关,新生儿结局会受到一定影响。最新证据表明椎管内分娩镇痛并不会对新生儿结局产生不良影响。本研究总结近期有关椎管内分娩镇痛对新生儿结局潜在影响的证据。  相似文献   

7.
导乐仪与椎管内麻醉分娩镇痛疗效对比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比较导乐仪和椎管内麻醉两种镇痛方法对分娩的作用与影响。方法将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于来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产妇320例,随机分为导乐仪组与椎管组各160例。导乐仪组应用导乐仪镇痛,椎管组行椎管内麻醉镇痛。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评分、产后出血量并作比较。结果椎管组麻醉镇痛效果优于导乐仪组,导乐仪组产程时间短于椎管组,导乐仪组经阴平产率高于椎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评分及产后2 h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乐仪与椎管内麻醉镇痛效果都比较理想,对产妇和新生儿无不良影响,选择何种方法镇痛,须尊重产妇意愿,综合分析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8.
梁建业 《当代医学》2000,6(7):22-24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 (SEPLA)较之于其他分娩镇痛方法简单易行,安全可靠,在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本文拟就SEPLA的方法、所用药物及其对产程和分娩方式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穴位电刺激与椎管内麻醉对经产妇分娩疼痛及产程的影响。方法选取400例经产妇,进入产程活跃期后根据产妇分娩镇痛方式分为穴位电刺激组(观察组)和椎管内麻醉组(对照组),各200例。比较两组产妇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产程时间、羊水污染率、产后2 h出血情况及新生儿出生后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结果在宫口活跃期、第二产程时,两组产妇VAS评分均较镇痛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VAS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的第一产程活跃期及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羊水污染率、产后2 h出血量明显低/少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 Apgar评分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穴位电刺激与椎管内麻醉均可缓解经产妇分娩疼痛,但穴位电刺激较椎管内麻醉对经产妇宫缩的影响小,产程时间明显缩短,羊水污染率明显降低,产后出血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0.
陈文忱 《海南医学》2001,12(7):87-88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1 999年 6月— 2 0 0 0年 6月在我院分娩 :36— 42周头位初产妇共 1 2 0例。骨盆正常无产科合并症 ,胎心音良好 ,估计胎儿体重小于 40 0 0g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 40人与对照组 40人 ,两组孕妇身高、体重、年龄、孕次相近。1 2 麻醉方法 :自进入潜伏期 (2—3cm)时取L3 —L4 或L2 —L3 间隙用 1 %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局麻后穿刺硬膜外腔 ,成功后向下延置管约 3cm ,首量推注0 .5%布比卡因 2 .5ml +0 .9%NS7.5ml,然后用 0 .5%布比卡因 9ml+0 .2 5%芬太妮 2 .4ml+0 .9%NS48.6ml接微量泵适时定量…  相似文献   

11.
脊髓-硬膜外联合镇痛是近年来国内外应用较多的镇痛方法之一,起效快,神经阻滞完善可持续给药.罗哌卡因较布比卡因心脏及神经系统毒性低,在低浓度范围内产生良好的感觉-运动分离阻滞的效应.  相似文献   

12.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程进展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静  曹启军 《现代医学》2009,37(5):345-347
目的探讨硬膜外镇痛对产程进展及母亲和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单胎、初产、头位、进入活跃期的足月孕妇的临床资料。374例按是否行分娩镇痛分为镇痛组187例和对照组187例,观察两组孕妇产程时间、催产素的使用率、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1min及5min的Apgar评分。结果镇痛组和对照组的产后出血量、剖宫产率、异常胎心监护及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镇痛组活跃期时间较短,第二产程时间较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组催产素使用率高、产钳助产率高,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分娩镇痛不增加剖宫产率,不影响新生儿预后,但可能影响第二产程,增加阴道助产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为更好的开展硬膜外分娩镇痛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单胎足月初产孕妇,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分为两组,有分娩镇痛要求的207例作为镇痛组,无分娩镇痛要求采取常规分娩的598例作为对照组。结果:镇痛组与对照组比较:镇痛组潜伏期、活跃期时间及二产程时间均延长(<0.05);镇痛组催产素使用率、器械助产率高于对照组(<0.05);新生儿窒息率、产后2h出血量无显著差异(>0.05);镇痛组急诊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0.05)。结论:硬膜外分娩镇痛可延长产程,增加器械助产率,但可降低剖宫产率,不增加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后2h出血量,对母婴安全。开展硬膜外分娩镇痛应建立分娩镇痛的产科处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labor analgesia,PCEA)对产科结局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488例产妇,其中244例采用PCEA分娩镇痛,另外244例常规分娩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在分娩疼痛程度、产程、产后出血、分娩过程中胎儿宫内窘迫发生、新生儿Apgar评分、剖宫产率等方面对照分析.结果 PCEA分娩镇痛组Mulleetr疼痛强度≤2有237例(97.13%),而对照组仅78例(31.97%),两组有显著差异.两组在产程、产后出血、分娩过程中胎儿宫内窘迫发生、新生儿Apgar评分、剖宫产率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PCEA分娩镇痛是一种对孕妇高效、安全、对胎儿无不良反应的分娩镇痛方法.PCEA分娩镇痛对产程的延长影响作用很小,并不增加剖宫产率及难产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Spinocath导管鞘内连续给药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初产妇52例,随机分A组和B组,各26例。A组蛛网膜下腔注射8μg舒芬太尼,待产妇VAS≥3分时启用自控PCA泵维持镇痛,鞘内用药为0.4μg/ml的舒芬太尼;B组按产科常规处理,不给任何镇痛药物。观察A组的镇痛起效时间、鞘内首次给药镇痛持续时间、运动阻滞、镇痛满意度等;观察两组的各时间点VAS评分、产程时间、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分娩方式、不良反应等。结果 A组鞘内首次给药镇痛持续时间较长,产后头痛发生率高达57.6%。结论微量舒芬太尼Spinocath导管鞘内连续给药分娩镇痛方法具有起效快、镇痛效果良好等优点,能缩短产程,运动神经无阻滞,降低剖宫产率,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但Spinocath导管鞘内连续给药分娩镇痛产后头痛发生率高且费用略显昂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两种分娩镇痛法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经阴道自娩的单胎头位初产妇80例,分为拉马策呼吸法镇痛组和硬膜外麻醉镇痛组各40例。比较两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产程中胎儿心率变化和产后1min新生儿Apgar评分等指标的差异。结果:硬膜外麻醉镇痛组在镇痛效果、产程时间上明显优于拉马策呼吸法镇痛组(P<0.05);两组产后出血量、产程中胎儿心率变化和产后1min新生儿Apgar评分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组无痛分娩经过严密的观察护理,产痛明显缓解、产程明显缩短,而对新生儿无明显影响,提高了产科质量,实现了无痛分娩的理想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行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采用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行分娩镇痛的产妇40例作为观察组(镇痛分娩组),另选同样条件的正常产妇40例作为对照组(无镇痛分娩组),比较两组产程时间、分娩疼痛情况、产后出血量及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等指标。结果镇痛分娩组的镇痛评分、产程时间、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显著低于无镇痛分娩组(P〈0.01)。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行腰.硬联合麻醉镇痛效果确切,是分娩镇痛的有效方法,具有镇痛效果好、缩短产程、剖宫产率低、产后出血量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7,(2):125-127
目的:探讨分娩镇痛对产程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0月在我院自然生产的孕妇121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81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常规分娩,分娩过程中医务人员为产妇提供指导、鼓励与帮助。观察组硬膜外麻醉,行分娩镇痛。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10.54±4.37)h,第二产程时间(0.93±0.55)h,总产程时间(11.66±4.47)h;对照组第一产程时间(6.83±3.15)h,第二产程时间(0.74±0.44)h,总产程时间(7.74±3.25)h;两组产程时间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产时失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体质量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分娩镇痛减轻产妇疼痛感,虽延长产程,但对产时失血量及新生儿没有影响,在保障母婴安全前提下,能减少产妇分娩的痛苦,促进阴道分娩,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9.
椎管内阻滞是目前普遍应用的一种分娩镇痛方式,综述近年来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包括: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给药模式的优化、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镇痛、对新局麻药的评价、椎管内联合使用的其他辅助药物、可行走的镇痛对分娩的影响、镇痛开始及终止的时机、不良反应或潜在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椎管内镇痛后对产妇体温的影响机制。方法临床随机选定样本12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产妇行椎管内分娩镇痛,对照组不采取任何镇痛措施,观察比较两组产妇体温、心率、血压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实验组体温在麻醉后5min、30rain、2h与麻醉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产妇麻醉后5min、30min、2h内体温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椎管内分娩孕妇体温变化幅度较低.有效控制产妇基础代谢,建议产妇分娩时采用椎管内的镇痛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