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5):1-3+8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法对黄体功能不全(LPD)复发性流产患者临床症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V 选择我院2016年8月~2018年7月收治的LPD复发性流产患者6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奇偶法分为单号30例为对照组,双号3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补肾活血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妊娠结局。 结果中医证候疗效: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症状积分:两组治疗前症状积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结局:对照组成功分娩率为70.00%,观察组成功分娩率为9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补肾活血法治疗LPD复发性流产患者能够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及妊娠结局,临床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7):42-46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法孕前治疗黄体功能不全(luteal phase defect,LPD)复发性流产患者,观察其对妊娠结局的改善情况。方法按照诊断标准纳入57例LPD复发性流产患者,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补肾活血法治疗3个月,妊娠后再予益肾安胎法保胎治疗,对照组于妊娠后予益肾安胎治疗。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激素指标(E_2、P、β-HCG),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Kisspeptin水平,并电话随访妊娠结局;比较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血清激素及Kisspeptin指标、妊娠结局情况、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妊娠激素水平(E_2、P、β-HCG)、Kisspeptin水平、妊娠结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补肾活血法孕前治疗LPD复发性流产能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调节妊娠激素及Kisspeptin水平,健全黄体功能,从而有效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比较基于补肾活血法的自拟补肾活血方与达芙通治疗对复发性流产患者妊娠结局的不同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本研究诊断、纳入标准的病人200例,随机分为2组,即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治疗组予自拟补肾活血方治疗,对照组采用达芙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妊娠12周通过率和妊娠结局。[结果]治疗组妊娠12周通过83例,成功分娩80例,12周妊娠通过率87%,成功分娩率84.2%;对照组妊娠12周通过70例,成功分娩66例,12周妊娠通过率75%,成功分娩率71.0%。治疗组12周妊娠通过率及成功分娩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达芙通相比,基于补肾活血法的自拟补肾活血方治疗复发性流产的12周妊娠通过率及妊娠结局均更优,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韩永梅  卫爱武 《中医学报》2019,34(5):1077-1081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肾虚血瘀型抗磷脂抗体阳性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肾虚血瘀型抗磷脂抗体阳性复发性流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钠,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肾活血方。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抗磷脂抗体转阴率、活产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0.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的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76.6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抗磷脂抗体转阴率为96.67%,对照组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活产率为90.00%,对照组为7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肾虚血瘀型抗磷脂抗体阳性复发性流产疗效显著,可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提高中医证候疗效、抗磷脂抗体转阴率及活产率。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0):115-118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法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血栓前状态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 年1~12 月杭州市中医院治疗的血栓前状态复发性流产早期妊娠患者6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 例)和治疗组(30 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保胎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中药治疗,两组均保胎至孕12 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凝血-纤溶相关指标、子宫动脉血流RI 值,随访两组患者妊娠结局。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Fib)、血浆D-二聚体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凝血酶原时间(PT)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子宫动脉血流RI 值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Fib、D-二聚体、子宫动脉血流RI 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T 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两组患者共分娩45 例,其中治疗组26 例,妊娠成功率为86.7%;对照组19 例,妊娠成功率6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活血法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可有效改善复发性流产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改善妊娠结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补肾化瘀法治疗血栓前状态所致复发性流产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血栓前状态所致复发性流产患者5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基础黄体支持治疗,加予低分子肝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补肾化瘀法进行治疗,两组患者进行为期28 d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与凝血功能改善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孕12周胚胎存活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明显,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相关指标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对照组孕12周胚胎存活率为62.07%,治疗组孕12周胚胎存活率为82.76%,治疗组存活率更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9.66%,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2.41%,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化瘀法具有活血通经、化瘀止痛、补益肾气之效,可以改善血栓前状态所致复发性流产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凝血功能,提高孕12周胚胎存活率,对于血栓前状态所致复发性流产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系统化管理F预辅助补肾活血法用于黄体功能不全(LPD)性复发性流产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浙江省丽水市中医院妇产科门诊治疗的IPD性复发性流产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予补肾活血法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系统化管理干预,两组患者疗程为3个月经周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卵泡刺激素(FSH)和雌二醇(E)]水平和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并比较其临床疗效及2年内成功分娩率。结果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两组患者血清FSH和E.水平明显上升,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增厚(P<0.05或P<0.01),且联合组患者变化幅度与对照组比较更明显(P<0.05);同时联合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5.24% )明显高于对照组(80.9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90,P<0.05)。随访2年,联合组患者的分娩成功率为47.62%(201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96/1142)(x"=4.141,P<0.05)。结论系统化管理F预辅助补肾活血法治疗LPD性复发性流产患者的疗效确切,可增加子宫内膜厚度,使成功分娩率明显提高,其作用机制与促进性激素FSH和E的分泌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补肾温阳法对肾阳虚不孕患者冻融胚胎移植(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120例行FET的肾阳虚不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在移植日开始肌肉注射黄体酮针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加中医补肾温阳法复方中药方剂口服及强肾灸外敷,两组连续治疗14天,种植成功患者原方案治疗至移植后28天,统计两组患者妊娠结局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妊娠率56.66%,流产率为8.82%,活产分娩率为91.18%,对照组分别为38.33%,30.43%,69.56%,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临床妊娠率、活产分娩率高于对照组,流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所有出生的婴儿无一例有出生缺陷。结论补肾温阳法提高了肾阳虚不孕患者临床妊娠率和活产分娩率,取得了满意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非经典产科抗磷脂综合征复发性流产患者的抗体转阴率及活产率,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生殖免疫科门诊或住院就诊的85例非经典产科抗磷脂综合征的复发性流产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用低分子肝素,实验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补肾活血方,比较两组的抗磷脂抗体转阴率及妊娠活产率。结果实验组抗体转阴率为90.0%,对照组抗体转阴率为8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活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联合低分子肝素能提高抗磷脂抗体转阴率,增加复发性流产患者的活产率,可作为临床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复发性流产是育龄妇女常见多发病,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势明显,本研究通过探讨补肾疏肝方联合耳穴埋豆法治疗肾虚肝郁型复发性流产临床研究,为其治疗提供思路和方法。 方法 将100例肾虚肝郁型复发性流产保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肌注黄体酮(20 mg/d),试验组加用口服补肾疏肝方(1剂/d),和耳穴埋豆(2 min/次,3次/d)。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焦虑SAS评分、症状改善情况、血清雌二醇(E2)、孕酮(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及保胎效果,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总有效率82.00%,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SAS评分和阴道出血,腹痛、腰酸、小腹下坠感等症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E2、P及β-HCG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发现观察组保胎有效率(94.00%)、成功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78.00%、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16和4.336,P=0.021和0.037)。随SAS积分升高,患者保胎有效率、保胎成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补肾疏肝方联合耳穴埋豆治疗肾虚肝郁型复发性流产临床疗效确切,可降低焦虑评分,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血清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1.
补肾活血中药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复发性流产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中药联合低分子肝素对复发性流产(RSA)患者临床症状及凝血指标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及疗效。方法将156例复发性流产早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黄体酮传统保胎,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中药联合低分子肝素保胎,两组均保胎至孕12周。观察两组患者症状体征、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D-二聚体、抗心磷脂抗体(ACA)及阴道B超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孕40~60d的血β-HCG值的增长与对照组相比呈明显升高趋势(P0.01)。治疗组在孕60d时的D-二聚体值下降最明显(P0.05)。对照组在孕60d及以后的D-二聚体值逐渐升高(P0.05)。治疗组孕60d B超双侧子宫动脉RI与孕初期相比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下降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后ACA转阴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中药联合低分子肝素能有效促进妊娠早期β-HCG的分泌,降低D-二聚体,增加子宫供血,使ACA抗体转阴,改善妊娠结局,应尽早运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医补肾活血、调理冲任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不孕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分为中药治疗组、西药对照组各30例,中药治疗组采用补肾活血、调理冲任法进行治疗,西药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血清CA125、EMAB水平等。结果: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妊娠率为47%,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妊娠率为2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西药对照组比较,中药治疗组治疗后EMAB阳性率、血清CA125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补肾活血、调理冲任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不孕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受孕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平肝活血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平肝活血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114例,采用抛硬币法随机分为两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20 mg,口服,tid)治疗,观察组采用平肝活血方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18.05±2.36)与对照组的(18.32±2.24)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症状积分为(6.78±0.29),低于对照组的(9.82±1.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98%),高于对照组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肝活血法治疗偏头痛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体征及症状,提升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羟氯喹(HCQ)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对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CTD)合并复发性流产(RSA)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60例UCTD合并RSA患者,根据患者是否接受治疗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使用HCQ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患者未使用药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转归、妊娠期并发症(妊娠高血压、羊水减少、胎膜早破、胎盘前置)、妊娠结局(流产率、早产率、胎儿宫内发育迟滞率、小于胎龄儿发生率)、新生儿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及体重)等。结果:治疗组临床改善率(93.33%)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7.14%)低于对照组患者(32.00%)(P<0.05);治疗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10.71%)低于对照组患者(36.00%)(P<0.05);观察组新生儿平均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且平均体重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Q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UCTD合并RSA可减少患者妊娠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且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肝素与地屈孕酮片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虞城县妇幼保健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60例复发性流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肌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黄体酮治疗,观察组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肝素与地屈孕酮片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死胎、流产、早产率较对照组低,足月分娩率、总活产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肝素与地屈孕酮片治疗复发性流产患者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流产率,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3):135-138
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方对复发性流产伴子宫动脉血流高阻患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及子宫动脉血流阻力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生殖免疫科就诊的复发性流产伴子宫动脉血流高阻的75例患者病例资料,依据治疗经过分为空白对照组11例,其余治疗组分别在排卵后予低分子肝素(西药组21例)、补肾活血方(中药组19例)及低分子肝素联合补肾活血方(中西药组24例),比较各组在妊娠5周时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及血清VEGF、sFlt-1的表达情况。结果 各治疗组在妊娠5周复查的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在妊娠5周血清VEGF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在妊娠5周的sFlt-1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活血方可降低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血清s Flt-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补肾安胎方配合黄体酮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5例患者,按2∶1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试验方法,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15例。治疗组予补肾安胎方配合黄体酮胶丸,对照组予黄体酮胶丸。治疗至妊娠满12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妊娠结局: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66.7%;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66.7%。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妊娠6周、8周、10周末孕酮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妊娠6周、8周、10周末β-HCG水平及妊娠10周末孕酮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随访,胎儿及新生儿未见畸形或发育异常。结论应用补肾安胎方配合黄体酮能有效提高妊娠成功率,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应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李师自拟补肾活血汤配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肝肾亏虚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观察组45例,采用补肾活血汤配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共治疗21天为一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缓解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改善(P<0.05);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增快(P<0.05);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下降(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补肾活血汤配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肝肾亏虚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1):59-61
目的探讨加减运用补肾活血方加减治疗耳鸣的临床效果。方法于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诊的耳鸣患者中抽选90例患者,以电脑随机筛选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药方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补肾活血方加减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进行症状复查随访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优于对照组(6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内的复发率进行比较,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补肾活血方加减治疗耳鸣,其效果显著、复发率低,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联合枸橼酸氯米芬胶囊周期疗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肾虚血瘀证排卵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PCOS肾虚血瘀证排卵障碍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及枸橼酸氯米芬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方周期疗法治疗。补肾活血方药物组成:菟丝子10 g,淫羊藿10 g,枸杞子15 g,熟地黄10 g,山药10 g,山茱萸10 g,杜仲10 g,牛膝10 g,当归15 g,川芎10 g,郁金10 g,鸡血藤10g。根据月经周期加减用药:卵泡期,重用熟地,加墨旱莲、女贞子;排卵期,重用菟丝子、淫羊藿,加路路通、威灵仙;黄体期,加五味子、覆盆子。两组患者均以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比较治疗后排卵及妊娠情况、临床疗效并评估临床用药安全性。结果:经不同治疗后,两组患者性激素黄体生成素((luteotropic hormone,LH)、雌二醇(estradiol,E2)、睾酮(testosterone,T)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而两组性激素促卵泡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促卵泡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水平较同组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性激素LH、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激素FSH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排卵人数25例(占35.7%),观察组排卵人数43例(占6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妊娠人数6例(占8.6%),观察组妊娠人数15例(占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61.4%,观察组有效率为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60,P=0.0090.01)。两组治疗过程中未见严重不良反应,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结论:补肾活血方联合枸橼酸氯米芬胶囊周期治疗PCOS肾虚血瘀证排卵障碍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卵巢功能,促进排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