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鸡骨香的水分、灰分及浸出物的限度检查,为鸡骨香药材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2010年版《中国药典》方法对鸡骨香中的水分、灰分及浸出物进行测定,并对浸出物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测得鸡骨香药材中水分不得超过11.4%,总灰分不得超过7.0%,浸出物测定用稀乙醇做溶剂,以热浸法进行测定,所得浸出物不得低于14.0%.结论:鸡骨香的浸出物、水分、灰分含量可作为鸡骨香药材质量标准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紫金龙药材中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及浸出物的含量,为建立紫金龙质量标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按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Ⅰ部附录ⅨH中水分测定法中的第一法、附录ⅨK灰分测定法和附录ⅩA浸出物测定法进行测定。结果:紫金龙药材水分含量在11.09%~14.29%之间;药材总灰分含量1.883%~5.937%之间;药材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为0.213 1%~0.906 4%之间;药材水溶性浸出物测定结果在15.87%~35.87%之间。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紫金龙药材质量控制的参数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绿绒蒿中槲皮素的含量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绒蒿中槲皮素的含量。结果:定量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绿绒蒿在0.20~1.21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n=6)为97.3%,RSD为1.03%。结论:本方法可有效地测定绿绒蒿中槲皮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制订血人参药材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不同产地的血人参药材样品,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槲皮素,并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IXH水分测定法中的第一法、附录IXK灰分测定法和附录xA醇浸出物测定法进行测定。结果:薄层鉴别能检出血人参药材中槲皮素的斑点,并且斑点清晰;血人参药材含水量不得过10.4%,总灰分不得过5.5%,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4.1%,醇溶性浸出物量不低于14.5%。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为建立血人参药材质量标准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测定传统朝药材水分、灰分和浸出物等质量评价参数,为控制万年蒿药材的质量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按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附录ⅨH中水分测定法中的第一法、附录ⅨK灰分和酸不溶灰分测定法、附录XA浸出物测定法、附录ⅧH重金属检查法和附录ⅧJ砷盐检查法中第一法测定.结果 万年蒿药材水分含量在7.19%~7.89%之间;药材的总灰分测定结果在4.96%~ 6.49%之间,药材的酸不溶灰分测定结果在0.17% ~0.41%之间;水溶性浸出物测定结果在19.19%~31.01%之间,稀乙醇浸出物结果在21.52% ~32.52%之间;重金属(Pb2+)≤10 ppm,,砷盐≤2 ppm.结论 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控制与评价传统朝药材万年蒿的质量的参数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定莴苣子药材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以及浸出物的含量,为制定其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中国药典》(一部)2010版附录IX H中水分测定法(烘干法)、附录IX K中的灰分测定法和附录X A中的浸出物测定法测定。结果莴苣子水分含量4.21%5.47%,总灰分为4.21%5.47%,总灰分为4.21%15.79%,酸不溶性灰分为0.63%15.79%,酸不溶性灰分为0.63%2.45%,水溶性浸出物(热浸)量为13.01%2.45%,水溶性浸出物(热浸)量为13.01%16.09%。结论莴苣子水分含量不超过6.0%,总灰分不超过11.0%,酸不溶性灰分不超过2.0%,水溶性浸出物(热浸)量不低于13.0%,所得结果为建立药材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藏羌药材红毛五加水分、浸出物和灰分的含量,为控制红毛五加药材的质量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按照2005年版《中国药典》附录IXH中水分测定法中的第一法、附录IXK灰分测定法和附录XA浸出物测定法测定。结果红毛五加药材水分含量在9.74%~10.88%;药材的总灰分测定结果在21.91%~35.00%之间,药材的酸不溶性灰分测定结果在2.46%~2.89%之间;水溶性浸出物测定结果在13.28%~19.87%之间,醇溶性浸出物测定结果在9.10%~13.68%之间;醚溶性浸出物测定结果在0.75%~2.55%之间。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控制红毛五加药材质量的检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郑岩  陈随清  王红霞 《中医研究》2010,23(11):29-31
目的:为建立虎耳草药材质量标准提供实验数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虎耳草中岩白菜素,并对虎耳草的水分、灰分、浸出物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薄层鉴别能检出岩白菜素的斑点,且斑点清晰,虎耳草药材含水量均不超过12%,总灰分不高于20%,酸不溶性灰分不高于9%,醇溶性浸出物量不低于5%。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为建立虎耳草药材质量标准提供科学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9.
白花丹药材水分灰分和浸出物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测定白花丹药材的水分、灰分和浸出物的含量,为建立白花丹药材质量标准提供实验数据.方法 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Ⅰ部附录IXH中水分测定法中的第一法、附录IXK灰分测定法和附录XA浸出物测定法测定.结果 白花丹药材含水量均不超过10.68 %,总灰分不高于7.24 % ,酸不溶性灰分不高于1.74 %,热浸法水溶性浸出物量不低于17.68 % ,热浸法醇溶性浸出物量不低于13.29 % ,挥发性醚浸出物量不低于0.71 %.结论 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为建立白花丹药材质量标准提供了科学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不同产地赤小豆药材水分、总灰分、水溶性浸出物和杂质进行测定。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IX H水分法(烘干法)、附录IX K灰分测定法、附录XA浸出物测定法及附录IX A杂质检查法测定。结果:市售12批赤小豆药材,水分测定结果最高值为13.64%,最低值为10.12%,平均值为11.96%;总灰分测定结果最高值为4.36%,最低值为3.61%,平均值为3.90%,水溶性浸出物测定结果最高值为24.32%,最低值为18.16%,平均值为20.73%;杂质测定结果最高值为1.11%,最低值为0.67%,平均值为0.90%。结论:为进一步完善赤小豆药材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唐半夏的水分、浸出物、总灰分的含量测定,为控制唐半夏的质量和制定其质量标准提供实验数据。方法:水分测定采用药典烘干法,水溶性浸出物测定采用药典冷浸法,总灰分检查采用药典总灰分测定法。结果:水分的含量在10.40%~11.32%之间,平均值为10.84%;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在12.24%~13.42%之间,平均值为12.94%;总灰分的含量在7.35%~8.04%之间,平均值7.73%。结论:唐半夏的水分、水溶性浸出物和总灰分的含量均符合国家法定标准,研究结果可以作为制定唐半夏药材质量标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黄连及其炮制品水分灰分和浸出物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不同来源的黄连及其炮制品的水分、灰分和浸出物进行测定,为2010年版<中国药典>黄连及其炮制品制订相关的质量标准.方法 按2005年版<中国药典>附录IX H水分测定法第1法、附录IX K灰分测定法、附录X A浸出物测定法测定.结果 黄连原药的水分不得过14.0%,总灰分不得过5.0%,50%乙醇热浸出量不得少于18.5%;黄连饮片的水分不得过12.0%,总灰分不得过3.0%,50%乙醇热浸出量不得少于17.0%;酒黄连饮片的水分不得过10.0%,总灰分不得过3.5%,50%乙醇热浸出量不得少于17.0%;姜黄连饮片的水分不得过11.0%,总灰分不得过3.5%,50%乙醇热浸出量不得少于18.0%;萸黄连饮片的水分不得过11.0%,总灰分不得过3.5%,50%乙醇热浸出量不得少于17.0%.结论 其研究结果可用于2010年版<中国药典>黄连及其炮制品质量标准的制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测定维药阿里红药材水分、灰分和浸出物等质量评价参数,为控制阿里红药材的质量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ⅨH水分测定法第一法、附录ⅨK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法、附录XA浸出物测定法、附录ⅨE重金属检查法和附录ⅨF砷盐检查法测定.结果 阿里红药材水分含量为3.43% ~6.53%;药材总灰分含量为0.81% ~3.36%,药材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为0.20%~1.37%;药材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为3.67% ~ 12.87%,75%乙醇浸出物含量为59.79% ~ 83.04%;重金属(Pb2+)≤10 μg·g-1,砷盐≤1 μg·g-1.结论 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阿里红药材质量控制的参数指标.  相似文献   

14.
藏药五脉绿绒蒿中黄酮类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对藏药五脉绿绒蒿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用光谱方法分析鉴定了7种黄酮类成分的化学结构,这些化合物均系首次从绿绒蒿属植物中发现。  相似文献   

15.
Cheng F  Guo M  Zhang Y  Yu XH  Wang ZW 《中药材》2011,34(1):69-71
目的:对甘肃产藏药五脉绿绒蒿中镇痛抗炎的活性成分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追踪此类药材的活性成分。方法:采用溶剂法及多种色谱技术对五脉绿绒蒿进行提取分离纯化,并通过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法对化合物进行分析,确定其结构。结果:从五脉绿绒蒿中提取分离出5个活性成分,分别为:O-甲基淡黄巴豆亭碱(Ⅰ)f、lavi-nantin(Ⅱ)、苜蓿素(Ⅲ)、槲皮素(Ⅳ)、亚油酸甲酯(Ⅴ)。结论:化合物Ⅱ为首次从该植物当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时珍国医国药2010,21(10):2498-2500目的:对不同来源的黄连及其炮制品的水分、灰分和浸出物进行测定,为2010年版《中国药典》黄连及其炮制品制订相关的质量标准。方法:按2005年版《中国药典》附录IXH水分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黄花绿绒蒿与蓝花绿绒蒿的药材性状、解剖特征、化学组分的TLC定性与HPLC定量的比较,拟建立黄花绿绒蒿的药材质量标准和蓝花绿绒蒿的鉴定技术指标。方法采集对口全缘绿绒蒿、总状绿绒蒿、五脉绿绒蒿、川西绿绒蒿进行性状、解剖特征比较。用TLC定性分析,确定其药用单体指标成分,并用HPLC定量分析其指标成分。结果四种绿绒蒿均含木犀草素,HPLC的色谱条件为色谱柱:Chrompsuper 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0.2%磷酸溶液(60:40),流速0.6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349nm;木犀草素在0.084μg~0.84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48%,RSD为0.91%(n=5)。结论全缘绿绒蒿为藏药黄花绿绒蒿,木犀草素的含量为0.013%,可作为其药材质量的控制指标之一。总状绿绒蒿、五脉绿绒蒿、川西绿绒蒿为蓝花类绿绒蒿,其TLC、HPLC图谱均与全缘绿绒蒿有明显差异,因此,黄花绿绒蒿与蓝花类绿绒蒿药材不应混用。  相似文献   

18.
研究藏药多刺绿绒蒿的化学成分。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1H,13C-NMR等理化数据及与文献相对照进行结构鉴定,采用MTT法对部分化合物进行体外细胞毒活性评价。从多刺绿绒蒿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马齿苋酰胺E(1),N-反式对羟基肉桂酰基-对羟基苯乙胺(2),金圣草黄素(3),芹菜素(4),大风子素(5),对羟基肉桂酸葡萄糖酯(6),stigmast-5-ene-3β-ylformate(7),3β-hydroxy-7α-ethoxy-24β-ethylcholest-5-ene(8),β-谷甾醇(9)。化合物6~8 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获得,1,3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具有显著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红花绿绒蒿Meconopsis punicea Maxim.黄酮类化学组分的定性定量分析为基础,确定药材的主要指标性化学成分,为药材质量标准的制定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确定红花绿绒蒿中的主要化学组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进行指标性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以Chrompsuper C18(4.6mm×250mm,5μm)为色谱柱,甲醇-0.2%磷酸溶液(60:40)为流动相,流速为0.6ml·min-1,检测波长为349nm,柱温为30℃。结果薄层色谱法可检出木犀草素,木犀草素的回归方程为Y=183250X+48493(R2=0.9995),木犀草素在0.084μg~0.84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82%,RSD为1.01%。结论该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稳定、重复性良好,可作为红花绿绒蒿药材质量的评价方法之一,为进一步制定药材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师霞  程芳  郭玫  邵晶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23):3290-3292
目的:建立藏药五脉绿绒蒿中甲氧基淡黄巴豆亭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Hypersil-Keystone-C18色谱柱(4.6 mm× 250 mm,5μm),柱温20℃,流动相乙腈-0.012%冰醋酸水溶液(50:5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37 nm.结果:甲氧基淡黄巴豆亭碱在0.2~2.4 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26%,RSD 1.2%.结论:本方法稳定易行、重复性好,可用于藏药五脉绿绒蒿药材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