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成药》2016,(5)
目的利用单侧输尿管梗阻肾病模型,研究芪归益肾方剂(芡实、金樱子、黄芪等)通过调控细胞信号通路TGF-β/Smads/ILK/GSK-3的表达延缓肾脏纤维化。方法实验动物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洛丁新组和芪归益肾组。通过单侧输尿管梗阻(UUO)肾病模型干预并进行肾组织的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分析,明确细胞信号通路TGF-β/Smads/ILK/GSK-3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应用药物干预后的肾脏组织的病理学分析表明,通过分析系膜基质指数和肾小管间质指数,UUO小鼠肾脏组织纤维化程度减轻,相对于模型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芪归益肾组的效果优于洛丁新组(P0.05);应用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维连接蛋白(FN)、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和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进一步证实细胞信号通路与纤维化之间的关系密切。结论芪归益肾方剂可以减轻UUO肾病模型的纤维化病变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细胞信号通路TGF-β/Smads/ILK/GSK-3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探讨芪归益肾方通过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s/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信号通路延缓肾脏纤维化进展的机制。方法:Balb/C小鼠32只,制造UUO肾病模型,根据干预的药物分为芪归益肾方组(中药组,10 g·kg~(-1)),洛汀新组(10 m L·kg~(-1)),模型组,假手术组。实验结束后取肾组织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及Masson染色进行病理学检测,观察肾小管-间质指数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中TGF-β_1,Smads,PI3K,纤维连接蛋白(FN)蛋白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对肾组织的TGF-β1,PI3K蛋白及mRNA表达进行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肾小管-间质指数明显升高,免疫组化显示TGF-β1,Smads,FN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I3K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TGF-β_1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升高,PI3K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洛汀新组明显降低肾小管-间质指数,免疫组化显示明显降低TGF-β_1,Smads,FN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I3K蛋白表达(P0.05),明显降低TGF-β1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升高PI3K蛋白及mRNA表达(P0.05)。结论:芪归益肾方对于UUO模型小鼠延缓肾脏纤维化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TGF-β1/Smads/PI3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肾病模型研究芪归益肾方通过调控细胞信号通路TGF-β/Smad/ILK的表达水平影响肾脏纤维化进展的程度。方法:昆明种小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贝那普利组和芪归益肾方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制备UUO肾病模型后分别进行药物干预,第10天处死后取肾组织,分别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肾组织的病理变化,免疫组化观察小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细胞信号转导分子2(Smad2),Ⅰ型胶原(Col-Ⅰ)和整合素连接激酶(ILK)蛋白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肾组织TGF-β1,Col-Ⅰ和ILK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肾组织TGF-β1,Smad2,Col-Ⅰ,ILK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小鼠肾组织TGF-β1,Col-Ⅰ和ILK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模型组小鼠肾脏纤维化程度较为明显;与模型组比较,贝那普利组和芪归益肾方组治疗后肾脏纤维化程度均有减轻,明显降低小鼠肾组织TGF-β1,Smad2,Col-Ⅰ,ILK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小鼠肾组织TGF-β1,Col-Ⅰ和ILK mRNA及蛋白的表达(P0.05),其中芪归益肾方治疗组比较贝那普利组效果更为明显(P0.05)。结论:芪归益肾方对于UUO肾病模型的纤维化病变程度具有抑制作用,其作用主要与调控细胞信号通路TGF-β/Smad/ILK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芪归益肾方(黄芪、当归、川芎、怀牛膝)通过调控微小RNA-141(miR-141)的表达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小鼠肾脏纤维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UUO方法建立肾间质纤维化模型。3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以下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洛汀新组(50 g/kg),芪归益肾方高(50 g/kg)、低(10 g/kg)剂量组。术后连续灌胃10 d后将小鼠处死,留取各组小鼠肾组织。肾组织标本用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胶原蛋白IV(collagen IV,Col IV)、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9,MMP-9)表达,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RT-PCR)法检测miR141、TGF-β1表达。结果 HE染色显示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存在不同程度的肾间质纤维化改变,而药物组病理损伤较模型组减轻(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芪归益肾方高、低剂量组和洛汀新组TGF-β1、Col IV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而MMP-9表达则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RT-PCR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芪归益肾方高、低剂量组和洛汀新组miR-141表达明显升高,而TGF-β1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小鼠UUO模型中,芪归益肾方可能通过调控miR-141表达来影响TGF-β1和MMP-9表达,减少ECM成分的异常积聚,从而抑制肾脏纤维化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益肾散结法中药制剂对肾脏间质纤维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_1)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复制大鼠肾脏间质纤维化模型,治疗组以肾复康Ⅱ号胶囊颗粒405mg/(kg·d)、对照组以百令胶囊颗粒270mg/(kg·d)灌胃,假手术组及模型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于给药后14、21、28d观察模型大鼠肾组织纤维化情况及TGF-β_1和PAI-1的表达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TGF-β_1和PAI-1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减少。结论:益肾散结法制剂可抑制梗阻侧肾组织中TGF-β_1和PAI-1的表达,对抗肾脏间质纤维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益肾活血汤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拮抗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肾活血汤治疗组、贝那普利治疗组.制备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模型,在术后第21日处死大鼠留取梗阻侧肾组织观察肾间质病理变化,并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肾组织中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处死前留取24 h尿测定尿蛋白,心腔穿刺取血测定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结果 益肾活血汤组24h尿蛋白、BUN、Scr水平、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及PAI-1、TGF-β、CTGF的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但与贝那普利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肾活血汤对肾间质纤维化具有拮抗作用,其机制可能为通过减少PAI-1、TGF-β、CTGF等致纤维化因子在肾组织中的过度表达来抑制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抗纤灵二号方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维连接蛋白(FN)以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细胞外基质(ECM)沉积与降解的调节。方法:建立大鼠UUO模型,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代文组和抗纤灵二号方低、中、高剂量组,于治疗4周后收集24h尿液检测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B2-广微球蛋白(B2-MG),取术侧肾组织,HE、Masson染色观察肾小管间质病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TGF-β1、FN及PAI-1在。在间质的表达,并应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抗纤灵二号方能够显著减少UUO大鼠尿NAG、β2-MG的排泄.减轻肾间质胶原纤维的积聚.降低TGF-β1、FN及PAI-1在肾间质的表达。结论:抗纤灵二号方可能通过减轻肾小管损伤,减少胶原纤维积聚,下调TGF-β1、FN及PAI-1表达,抑制ECM沉积,促进ECM降解,从而达到改善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益肾活血软坚泄浊法组方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成纤维细胞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表达的影响,为肾间质纤维化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贝那普利对照组、内服组,采用手术结扎单侧(左侧)输尿管大鼠模型(UUO大鼠),治疗后取肾脏组织,在光镜下观察肾脏组织病理改变,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大鼠肾组织TGF-β1和HGF的表达情况.结果:(1)假手术组大鼠体重增长明显,精神状况良好;模型组大鼠体重减轻,活动减少;内服组大鼠较模型组症状相对较轻.(2)肾脏病理改变.肉眼观:假手术组大鼠肾脏呈红褐色,为正常组织;模型组肾脏体积较正常明显增大,表面皮质变薄,水肿明显;内服组和贝那普利对照组较模型组减轻.镜下观:假手术组大鼠肾组织结构正常,无局灶性纤维化,无肾小管扩张;模型组大鼠肾小管扩张,1肾间质可见棕褐色颜色改变;内服组肾组织肾间质纤维化.(3)与模型组比较,内服组、贝那普利组大鼠肾组织中TGF-β1明显降低(P<0.01)、HGF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益肾活血软坚泄浊法可降低TGF-β1在肾纤维化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升高HGF在肾纤维化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从而减轻肾脏纤维化的损伤,达到保护肾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验证中药方剂芪归益肾方在延缓肾脏纤维化方面的功效。方法芪归益肾方由黄芪、当归和川芎等药物按照一定的比例关系所组成,观察方剂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的治疗作用。结果通过本研究发现"芪归益肾方"可以有效地减少阿霉素肾病大鼠尿蛋白的漏出和降低尿NAG的表达水平。通过肾脏组织的免疫组织化学对TGF-β1、TIMP-1和MMP-2以及细胞外基质成分Col-Ⅰ和LN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芪归益肾方"具有调节纤维化相关细胞因子以及细胞外基质相应成分及代谢酶表达作用。结论传统中草药可以有效减轻阿霉素肾病大鼠的肾脏纤维化水平,从而达到延缓肾脏病变进展,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抗纤灵二号方对单侧榆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维连接蛋白(FN)以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细胞外基质(ECM)沉积与降解的调节.方法:建立大鼠UUO模型,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代文组和抗纤灵二号方低、中、高剂量组,于治疗4周后收集24h尿液检测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β2-微球蛋白(β2-MG),取术侧肾组织,HE、Masson染色观察肾小管间质病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TGF-β1、FN及PAI-1在肾间质的表达,并应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抗纤灵二号方能够显著减少UUO大鼠尿NAG、β2-MG的排泄,减轻肾间质胶原纤维的积聚,降低TGF-β1、FN及PAI-1在肾间质的表达.结论:抗纤灵二号方可能通过减轻肾小管损伤,减少胶原纤维积聚,下调TGD-β1、FN及PAI-1表达,抑制ECM沉积,促进ECM降解,从而达到改善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