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探讨对于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麻痹性肠梗阻关于X线和超声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经确诊是由于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麻痹性肠梗阻患者82例。随机平均分为2组,每组41例,记为X线组和超声组。对X线组行X线腹部平片和透视检查。B超组行B超检查。比较两组检查方式的诊断符合率以及诊断表现情况。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X线组检出34例。漏诊7例。诊断符合率82.9%。而超声组检出32例。漏诊9例,诊断符合率78.0%。两组相比诊断符合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线检查是临床上对抗精神病的药物所导致的麻痹性肠梗阻诊断的首选方法。而超声则对发现患者肠腔积液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将两者结合起来检查可以提高临床诊断的符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X线与超声联合诊断在抗精神病药物致麻痹性肠梗阻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24例抗精神病药物致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X线和超声检查资料,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和诊断符合率.124例均行立位腹部X线平片和透视检查,其中68例同时行B超检查.结果 X线诊断符合率为87.9%(68/68),漏诊率为12.1%(15/124);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2.4%(56/68),漏诊率为17.6%(12/68);两者诊断符合率和漏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联合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100.0%(68/68),无一例漏诊,与单独应用X线及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及漏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线检查是诊断抗精神病药物致麻痹性肠梗阻的首选方法,超声检查对肠腔积液的发现具有优越性,两者结合能够提高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抗精神病药致麻痹性肠梗阻的相关因素。方法:用自编调查表对75例使用抗精神病药物致麻痹性肠梗阻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以年龄大、病期长、住院时间长、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为主者多发。抗精神病物以氯氮平居首。结论:对特殊人群应加强管理,临床选药要注意不同对象,以减少麻痹性肠梗阻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丁荣林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5):2735-2735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脏异常X线表现和心电图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8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该组患者均经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总结该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分析治疗后患者的心脏形态学变化主要X线表现、心电图表现及其与性别的差异.结果 患者治疗后在职业和工作、社会性退缩、家庭内外活动、个人生活自理等社会功能评分方面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的心脏异常X线主要表现为左心室增大、肺门淤血、心脏淹没征和继发心肌病,其中心脏淹没征在女性患者中的比例显著高于男性(P<0.05).心电图主要表现为心动异常、Q-T波延长、传导阻滞、ST-T波改变和病理性Q波.结论 抗精神病药物可改善精神病患者的社会功能,但其对心脏存在一定的副作用,治疗期间应该加强X线胸片和心电图检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解男女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用药情况.方法:对我院精神科封闭病房住院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23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性别用药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117例,女姓116例.结果:男、女患者精神药物使用频率居首的为氯氮平,居前五位的均为氯氮平,舒必利,利培酮,氯丙嗪,奋乃静;单一抗精神病药物为主;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率超过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服用前五位抗精神病药物的日平均最大剂量女性高:精神药物联合治疗男性高于女性.结论: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在抗精神病药联合治疗上及部分药物的日平均最大剂量有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6.
1例59岁男性,精神分裂症40年,因幻觉、妄想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氯普噻吨,近来由于年龄大、躯体状况差原因,改服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商品名:维思通),首量1mg/d口服,患者次日即出现多次呕吐,停利培酮后恢复如常。5个月后再次口服利培酮,服药后即出现剧烈呕吐,立即停利培酮,改用奎硫平治疗,未再出现呕吐。诊断为利培酮罕见的严重胃肠道副反应,利培酮不良反应虽少,但也要多注意细致观察,临床治疗中应遵循个体化原则。  相似文献   

7.
1例59岁男性,精神分裂症40年,因幻觉、妄想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氯普噻吨,近来由于年龄大、躯体状况差原因,改服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商品名:维思通),首量1mg/d口服,患者次日即出现多次呕吐,停利培酮后恢复如常。5个月后再次口服利培酮,服药后即出现剧烈呕吐,立即停利培酮,改用奎硫平治疗,未再出现呕吐。诊断为利培酮罕见的严重胃肠道副反应,利培酮不良反应虽少,但也要多注意细致观察,临床治疗中应遵循个体化原则。  相似文献   

8.
马其彬 《现代保健》2010,(22):139-140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方法 对2005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30例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29例经保守治疗痊愈,用时4~20 d,平均12 d;1例通过二次手术治愈.结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征及腹部X线、CT检查.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可表现为典型的肠梗阻体征,多由小肠无菌性炎症致广泛肠粘连引起,多数病例采用保守治疗,手术应慎重,肠绞窄或有肠绞窄趋势应及时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肝脏改变的B超诊断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超过2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00例,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健康体检者20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进行肝脏B超检查,分析患者的B超检查结果及临床报告,分析不同性别、服药时间患者的B超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肝脏B超阳性率为40%,明显高于健康者的24%。同时,患者肝脏B超阳性率与患者年龄、服药时间具有一定联系。结论: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易损伤患者肝脏器官,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定期B超检查,可确定患者的脂肪肝改变。  相似文献   

10.
氯氮平,又称氯扎平,系广谱抗精神病药物,是院外维持治疗效果较好的药物之一,特别适用于需长期服药治疗的精神病人。但其自投放临床使用以来,据临床观察其副作用较多,我们曾遇到过10例应用氯氮平引起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现就临床观察与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吕春 《职业与健康》2011,27(7):833-834
目的观察抗精神分裂症药物与降血压药物联合应用对治疗高血压病并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降压效果。方法 48例确诊高血压病并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依那普利20 mg/d,倍他乐克50 mg/d,抗精神分裂症治疗组;口服依那普利20 mg/d,倍他乐克50 mg/d同时口服思利舒(利培酮)片,疗程12周,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抗精神分裂症治疗联合降压药物12周后,SBP由(164.51±10.92)降至(125.61±8.97)mmHg,DBP由(110.51±4.56)降至(76.25±5.24)mmHg,总有效率为83.6%,抗精神分裂症治疗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高血压病并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降压治疗的同时给予抗精神分裂症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的降压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解首次住院与多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抗精神病药用药情况。方法:对两个月内出院的233例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首次住院患者133例,多次住院患者100例,分两组进行比较。结果:首次与多次住院患者精神药物使用频率居首的均为氧氮平,其中多次住院患者高于首次住院者;居前五位的均为氯氮平、舒必利、利培酮、氯丙嗪、奋乃静;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率多次住院组明显高于首次住院组:首次住院组单一用药多于多次住院组,精神药物联合治疗的比例明显少于多次住院组。其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服用前五位抗精神病药物的日平均最大剂量无明显差异。结论: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在抗精神病药联合治疗上及非典型抗精神痛药物的使用率上首次住院组少于多次住院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肠导管联合中药复方大承气汤注入治疗单纯性小肠粘连性梗阻的优势及鼻-肠减压管插入方法管理要点。方法:对28例接受鼻肠减压管联合复方大承气汤经鼻肠导管注入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28例患者的呕吐、腹痛、腹胀等肠梗阻症状有不同程度的缓解,非手术治愈。临床成功率89.2%。3例症状没有缓解,经造影检查确认或存在第二梗阻或存在闭袢性的小肠梗阻。X线透视下鼻-肠管顺利插过28例小肠梗阻患者的十二指肠屈氏韧带,成功率100%。结论:应用鼻肠导管插入方法简单,结合中药复方大承气汤注入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显著,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期经治的13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病例资料,了解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 13例患者经胃肠减压、抗炎、应用生长激素、肠外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11例经保守治疗治愈,平均治愈时间6.5d;2例经中转手术治疗治愈,术后平均治愈时间9.5d.结论 EPISBO的临床表现有其特殊性,应早期正确诊断,先试行保守治疗,治疗期间应严密观察,如出现肠坏死、腹膜炎征象时则及时中转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危重病患者麻痹性肠梗阻床旁腹部平片的影像学特征。方法以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ICU内2008-01/2010年-06发生麻痹性肠梗阻的3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床旁腹部平片检查,统计发生麻痹性肠梗阻的病因,分部位统计肠腔积气、积液、肠管扩张等麻痹性肠梗阻的影像学特征的发生率。结果全部患者中胃、小肠、结肠、直肠具有积气征的患者27(79.41%)例,具体病例中仅2~3个部位积气。肠管扩张患者6(17.64%)例,扩张程度小。仅1(2.94%)例可见气液平并见肠粘膜影呈弹簧状。7(20.58%)例患者全消化道无积液积气征象。结论危重病患者麻痹性肠梗阻不具有典型麻痹性肠梗阻的X线征象,判读腹部平片时应结合临床症状、体格检查、病情的连续观察以及CT等检查的排除性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利用CT对急性肠梗阻进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滨海医院2013-2018年接收的急性肠梗阻患者40例进行研究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CT检查和X线检查,对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CT检查在单纯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及绞窄性肠梗阻诊断准确率高于X线检查,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在急性肠梗阻致病原因诊断准确率方面高于X线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急性肠梗阻患者进行检查时,采取CT检查效果明显,不仅能够提升肠梗阻类型诊断准确率,还能够准确找出患者的病因,有利于针对患者病因进行对症治疗,提升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精神病患者出现便秘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由于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抗胆碱能不良反应.便秘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同时也给护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尤其是老年精神病患者,如不及时处理,则可能出现麻痹性肠梗阻等严重不良后果,甚至危及生命.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便秘,及时发现并且处理便秘,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已成为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脂肪肝超声检出情况及血脂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7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5年的患者纳入研究组(n=43),另将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5年的患者纳入对照组(n=35),另选择40例同期于我院行健康体检的无精神疾病的志愿者作为健康组。三组均行腹部超声检查及血脂检查。分析各组不同程度脂肪肝的检出率及血脂异常检出率,对比研究组的脂肪肝异常检出率。结果 三组的脂肪肝及血脂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年龄≥50岁、病程>10年的患者脂肪肝检出率均高于年龄年龄<50岁、病程5~10年的患者(P <0.05)。结论 服用抗精神病药物≥5年的患者脂肪肝及血脂异常发生率均较高,故对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需做好及时的预防及检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I)的治疗方法。方法对72例EPII患者采用禁食、营养支持及生长抑素等非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肠梗阻缓解所用的时间。结果72例患者中68例治愈,肠梗阻缓解时间3~26 d,平均为14 d。其中7例患者在停用药物后又出现炎性肠梗阻症状,经再次治疗1~2周后症状缓解。4例经非手术治疗,肠梗阻症状无缓解,行再次手术治愈。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应首选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容易被忽视而延误诊断治疗,本文通过对56例病例分析以了解术后早期肠梗阻的发病机制,掌握其诊断和处理原则.方法 通过对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宝山分院近八年来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56例患者诊断治疗回顾性分析,总结其诊断治疗经验.结果 56例患者保守治疗52例占92.8%,手术治疗4例占17.2%,无一例死亡.结论 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诊断依据,术后肠功能恢复延迟并出现肠梗阻表现,结合X线及CT检查.绝大多数患者保守治疗可治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